宜昌市夷陵區化解垃圾焚燒發電「鄰避效應」

2021-01-14 湖北新聞網
宜昌市夷陵區化解垃圾焚燒發電「鄰避效應」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26日 11:42 來源:湖北日報

組織群眾到杭州、蘇州、常州、仙桃等地垃圾焚燒廠參觀考察。(通訊員 張國榮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樂克 通訊員 夷宣

  11月18日,宜昌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核心用地徵地補償協議全部籤訂完成,即將在年內正式開工。

  該項目是為解決「垃圾圍城」問題興建的民生工程,歷時兩年科學論證和綜合比較,項目選址夷陵區鴉鵲嶺鎮鳳凰觀村四組,計劃總投資10.6億元,佔地面積200畝,設計總處理規模為2250噸/日,建成後年最大上網電量17055萬千瓦時。

  像不少地方一樣,該項目在醞釀階段就引發「鄰避效應」。所謂「鄰避效應」,是指居民或當地單位因擔心建設項目對身體健康、環境質量和資產價值等產生負面影響,從而激發情緒化的反抗、甚至過激行為,「再環保,最好不要建在我家門口。」

  今年6月底,夷陵區主動作為,一方面請群眾「走出去」現場觀摩外地先進經驗,同時將專家「請進來」專題講座,消除老百姓對垃圾焚燒的認識誤區,短短5個月內群眾態度紛紛轉變。

  「不看不知道,一看放心了」

  「垃圾焚燒釋放有害氣體,二惡英毒得很,影響子孫後代生育能力。」宜昌要建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消息出來後,諸如此類言論不斷,群眾一時難以分辨,難免擔驚受怕。

  垃圾焚燒廠究竟是不是「妖魔鬼怪」,百聞不如一見。8月5日至30日,夷陵區密集組織9批次約600人,前往杭州、蘇州、常州、仙桃等地,通過實地參觀、走訪座談、專家諮詢,把群眾心裡的問號拉直了。

  8月13日,鳳凰觀村村民雷雲華來到常州光大環保能源有限公司,眼前的情景讓他驚住了:垃圾焚燒發電廠距鎮政府僅2000米,周邊不足500米範圍內全是社區。

  進到廠區,綠樹成蔭,極具現代設計的建築塗裝了藍天彩繪,高聳的處理塔經過設計變成鐘塔,處處是景觀。「感覺像進了公園。」「一點黑煙都看不到,一點臭味都聞不到」……雷雲華不斷把見聞發到村組微信群裡。

  該村村民鄧明耀也在考察團裡,他對處理工藝更關心,「二惡英在1200℃就分解了,現在處理工藝焚燒爐溫度是1350℃。不看不知道,一看放心了。」每到一處參觀點,細心的鄧明耀還到周邊居民區打聽,「不僅沒有健康投訴,房價還漲了。」

  同時,該區還邀請住建部市容環境衛生標準化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郭祥信等專家開展專題講座,消除群眾認識誤區。

  「把政策講透,群眾心裡就敞亮了」

  破解「鄰避效應」,關鍵是統一認識。夷陵區第一時間成立領導小組和指揮部,抽調人員組成8個小組,對項目涉及的500農戶,挨家挨戶走訪,逐一調查收集群眾意見建議,區鎮兩級全天候開門接訪,熱情講解並答疑、一線化解矛盾。

  同時,夷陵區分塊召開鎮級幹部會、村組幹部會、群眾大會。9月10日,鳳凰觀村村委會熱鬧非凡,這裡正在召開第2次考察宣講小組會議。

  「儘管垃圾焚燒廠環保沒問題,可是還有別的疑問。」村民陳天運說,「宜昌全市的垃圾都拖到村裡來,路上天天跑的都是垃圾車。」這引起村民陳永兵的附和,「馬路上垃圾氣味難聞,各種垃圾混合不知道會產生什麼反應。」

  為讓群眾心服口服,指揮部專門安排工作人員龔昌喜陪同陳天運等村民,到仙桃市專題調研垃圾運輸問題。仙桃垃圾焚燒廠已運營2年多,由城管委組織負責路上運輸,全封閉式管理非常成熟,沒有任何問題。

  「沒有落後的群眾,只有落後的群眾工作。只要把政策講透,群眾心裡也就敞亮了。」

  「為了秀美青山,須把垃圾變寶貝」

  「宜昌地處三峽門戶,為了青山更秀美,須把垃圾變寶貝。我是生態公民,我要盡一份責任,」村民鄧明耀最近一直在村裡奔走,在微信群裡、在屋場會上發動宣傳。

  宜昌常住人口400多萬,日產垃圾量突破1040噸,現有13座垃圾填埋場不堪重負。落實長江大保護,實現垃圾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建設垃圾焚燒廠已逐漸成為社會共識。

  「重大環保項目落地,要全方位增強群眾的獲得感。」10月12日,夷陵區委書記王璽瑋到鳳凰觀村專題辦公時表示,一方面要高標準高水平規劃建設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主體工程,用國內最先進的設備及工藝,讓群眾放心,同時建設配套環保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循環經濟示範基地、工業旅遊基地和黨建基地,帶動周邊3個村的路橋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著力解決徵地農民及子女就業問題,讓群眾切實感受到項目落地帶來的實惠。

(編輯:裴春梅)

關鍵詞:

相關焦點

  • 江蘇:《江蘇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發展指導規劃(2019-2030...
    倡導集約節約和共建共享理念,鼓勵利用既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用地建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鼓勵採取產業園區選址建設模式,統籌不同類型城市廢棄物的處理處置,形成一體化項目群,探索跨區域統籌建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實現一定區域內共建共享,有效化解「鄰避效應」,引導形成「鄰利效應」。   3.建管結合、提質增效。
  • 黑龍江省富錦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召開環境影響評價、社會穩定...
    北極星固廢網訊:為進一步消除鄰避效應,創造和諧的發展環境,讓村民更加了解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工藝技術,大同富喬公司於3月18日在二龍山鎮政府三樓會議室組織召開了富錦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社會穩定評價聽證會。
  • 臺灣「鄰避運動」的化解之道
    1984年,因為一名司機隨意丟了一個沒有完全燃燒的菸頭,引燃了堆放在臺北木柵的垃圾山,引發一場大火。(這件事情,我的同事黎勇在2013年的「勇闖臺灣」專欄中已有詳述,我不再多費筆墨)  由於垃圾成災,讓臺灣民眾忍無可忍。上世紀90年代,臺灣行政當局在民眾的催促聲中,通過了以焚化發電代替堆積、掩埋的垃圾處理方針,決議在各縣市建立垃圾焚化發電廠用以處理垃圾。
  • 【今日推薦】把垃圾焚燒廠建成社區公園的臺灣模式
    不僅是垃圾焚燒廠,化工領域的PX項目也一樣,幾乎是所到之處,群起而反對。「鄰避困境」就是這樣,周遭居民反對越強烈,這個「困境」就越深。由此導致的「鄰避效應」,讓政府左右為難。而且,焚化廠每燒1噸垃圾,就要拿出200元新臺幣,作為給居民的回饋金,用於支持當地建設和民眾福利。這就是逐漸把「鄰避困境」變成了「鄰喜效應」。公眾的要求其實並不高,只要無大害和無大礙,他們就能夠承受;如果利弊相權,只要利大於弊,或者利弊相抵,他們臉上就綻放笑顏。把「鄰避」變成「鄰喜」,當然需要投入,需要支付成本,而且要真正尊重公眾。
  • 鄰避效應逼出「零廢棄」小鎮 引領新型城市管理理念
    鄰避效應逼出「零廢棄」小鎮 引領新型城市管理理念北極星固廢網訊:家園導讀:「無廢城市」類似的相關概念都有一個共同的理念源頭「零廢棄」。這一提法是美國環境學者保羅·帕爾默在上世紀70年代初首創的。保羅·帕爾默是一位畢業於耶魯大學的化學博士。
  • 垃圾焚燒發電行業需要精準施策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是要將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努力方向引導到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政策之外。還在多份政策文件中都對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環境產業屬性予以確認。對垃圾焚燒發電的區別對待是否必須體現在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政策的調整中。
  • 宜昌市夷陵區護航引導夜經濟
    12月25日,記者了解到,宜昌市夷陵區夷陵萬達廣場於12月18日在萬眾期待中盛裝開業。開業三天時間,44萬客流蜂擁而至,宜昌市民紛紛將目光轉向夷陵,開始了夜生活,購、食、娛等多元化夜間消費市場正在逐步形成。
  • ...東莞物業小區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變「鄰避效應」為「鄰利設施」
    事實上,小區推進垃圾分類,要讓垃圾分類投放點設施變「鄰避效應」為「鄰利設施」,需要通過精細化、科學化的「繡花工夫」把投放點工作做「細」做「實」。2019年1月25日,南城元美社區垃圾分類示範點垃圾分類要破解「鄰避效應」「在小區推行生活垃圾分類,要破解鄰避效應。」
  • 大同富喬垃圾焚燒發電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張建功
    大同富喬垃圾焚燒發電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張建功發稿時間:2013-04-24 16:39:00 來源: 中國青年網   張建功,男
  • 「鄰避效應」怎麼破?這家單位有妙招
    「鄰避」問題一直是困擾基層社會治理、影響社會發展與穩定的突出問題之一。近年來,武漢市洪山區行政審批局以提前化解、信息透明和傾聽民意的主動作為巧妙地化解了多個因垃圾、汙水、危險廢物等城市設施建設所引起的「鄰避事件」,形成了提前主動介入,遵守程序正義和注重三治結合的寶貴經驗。
  • 我國生活垃圾焚燒發展現狀與趨勢
    我國生活垃圾焚燒發展現狀與趨勢北極星固廢網  來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作者:賈川  2019/9/22 7:42:48  我要投稿  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垃圾焚燒已確定為我國生活垃圾處理的主流工藝,截至2017年底,我國已建成垃圾焚燒設施352座,焚燒設施規模331442噸/
  • 破「鄰避效應」 重在公開透明
    其中反映出來的問題,說到底都是「鄰避效應」。「鄰避效應」指的是人們擔心某些項目對身體健康、環境質量和資產價值帶來負面影響,產生該項目「不要建在我家後院」的心理。 通信基站是關係到公共利益的重要信息設施,建設需求龐大。
  • SDA+SNCR工藝在垃圾發電焚燒煙氣淨化中的應用
    本文介紹了某垃圾焚燒發電煙氣脫硫脫硝的工藝選擇、技術原理、系統流程的工藝設計,通過分析煙氣數據,論述了鈉基旋轉噴霧乾燥(SDA)脫硫法和低溫選擇性非催化還原(SNCR)脫硝工藝在垃圾發電焚燒煙氣淨化中的應用。二者結合可以實現垃圾焚燒發電煙氣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協同脫除,保證煙氣達標排放和系統穩定運行,進而為垃圾焚燒煙氣淨化相關工程實踐提供參考。
  • 【盤點】818今年日規模2000噸及以上的垃圾焚燒項目
    與新釋放數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年一大批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紛紛投運,其中不乏規模較大的比較知名的項目,如山西省最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太原康恒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10月18日滿負荷運行,項目總投資15.7億元,建設規模為日焚燒處理生活垃圾3000噸,年處理垃圾109.5萬噸,佔太原市垃圾總量的65.6%,年發電量達4.57億千瓦時;如總投資12億元、日處理能力為2400噸的河南商丘垃圾焚燒發電工程
  • 只有管理得好 居民才會叫好垃圾分類「鄰避效應」怎麼破?文二西路...
    老舊小區規劃建設時,垃圾分類還是天方夜譚,自然沒有考慮到垃圾房配套。現在要搞垃圾分類,需要一個垃圾房。居民都知道這是好事,可建在誰家後院都不樂意。看似很小的一件事,卻讓社區主任周密犯愁,「這段時間一直睡不好,協調會開過,居民意見也徵集了,明明是為整個小區好,居民說我不為大家考慮,就為了工作」。
  • 四川南充南部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進入「煮爐」階段
    北極星垃圾發電網訊: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是四川南部縣的重點環保工程、民生工程。近日,記者從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技術部獲悉,在順利完成前期安裝保養、「烘爐」等工作後,於28日凌晨進入「煮爐」階段,這是機組發電前一項關鍵的準備工作,整個「煮爐」過程預計持續3天左右。記者在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採訪時看到,工人們在各自崗位上緊張忙碌,焊接、挖掘等工作有條不紊。
  • 垃圾圍城怎麼辦?垃圾產業鏈不賺錢是難題
    為解垃圾「圍城」之困,相較於填埋和堆肥,焚燒方式佔地面積小、處理效率高,且垃圾焚燒產生的熱能可以回收發電,垃圾焚燒發電經歷多年的政策推動和產業發展,漸成規模。從《中國城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產業發展報告》(2017公眾版)中公布的2016年整年的數據來看,至2016年底,全國27個省(區、市)投產了垃圾焚燒發電項目273個,年上網電量233億千瓦時,年垃圾處理量約10456萬噸,垃圾焚燒發電裝機規模、發電量均居世界第一。自2016年以來,固廢處置相關政策陸續出臺,對垃圾焚燒發電產業支持不斷加碼。
  • 江蘇: 垃圾處理從衛生填埋到「綠色焚燒」
    全省「十二五」期間制定了「蘇南蘇中地區以焚燒為主,蘇北地區從填埋向焚燒快速發展」的垃圾處理發展目標;「十三五」期間,提出「蘇南蘇中地區基本實現全量焚燒,蘇北地區以焚燒為主」的生活垃圾處理新發展要求。同時,鼓勵地方統籌布局城市生活垃圾焚燒廠等各類固體廢物處理設施建設,實現設施協同處置、聯建共享,減少「鄰避」影響,降低運行成本。
  • 白雲區貴陽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選址變更
    3月24日,貴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貴陽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擬選址情況信息公開。此前選址於白雲區麥架鎮馬堰村比例壩垃圾填埋場紅線內的貴陽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目前選址已變更為白雲區擺茅村水井凹寨。據了解,新選址較此前距白雲區核心更遠。
  • 平和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垃圾抓斗、灰渣抓斗、汽機房橋式起重...
    廣東省機電設備招標中心受業主委託,於2020-12-22在網上發布:平和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垃圾抓斗、灰渣抓斗、汽機房橋式起重機採購項目招標結果公告。各有關單位請與公告中招標負責人接洽聯繫,及時開展投標及相關工作,以免錯失商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