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到一種神秘感」,而且「特別難解釋」。眼前,在影片《奪冠》中飾演青年郎平的白浪對《環球人物》記者描述著拍攝過程中她的一次神奇體會。
飾演青年郎平,白浪曾這樣講述自己的感悟:「我有時候感覺到的是我的心,有時感覺到的是郎平的心,有時候我們的心在一起,這是我表演時最喜歡這個角色的地方。」她說,在很多個神秘又穿越時空的時刻,她和媽媽的心在一起。
2020年9月23日,白浪在北京接受本刊記者專訪。
「重走了媽媽做運動員的路」
「我真的可以演戲?」白浪根本沒時間想這個問題。每天上完課了,「說聲謝謝老師,趕緊回去睡覺,我太累了」。直到最後一次上課,試演了劇本裡「摸高跳」的那場戲,才有一點感覺。陳可辛看到錄像也說:「她確實是可以的!」
她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任務——減肥。
「如果你不減肥,就不太像你的母親。」陳可辛的這句話是壓力,也是動力。
進了劇組依然是每天面臨新的挑戰。白浪打過十幾年排球,但「排球戲也不能放鬆,要盡最大的努力,因為不想留什麼遺憾」。心理上,她也有準備:「要走媽媽做運動員的路,這條路肯定不簡單、不容易。」即便在這樣的情況下,某些時刻,她依然覺得拍攝壓力大到難以忍受。
《奪冠》劇照。
比如「年夜飯之前的訓練」這場戲。戲是在夜裡拍的,吃「年夜飯」之前,女排隊員們要在地上做「排球翻滾」這個動作。地板很老舊,砸過一些釘子,坑坑窪窪的。很多隊員在拍攝前把棉花塞進褲子裡,這樣可以保護胯骨。但白浪決定不放,她想感受一下母親當年在地板上翻滾是什麼感覺。結果,這個感覺是難以描述的疼,「真疼」「特別疼」。那天晚上,她生生滾掉一塊皮,現在後背上還有一塊大的疤痕。
郎平和白浪拍攝過一個短片《想不到》。片子的開頭,白浪自白:「想不到他們會讓我扮演你,而我好像並沒有那麼了解你⋯⋯」片子的最後,白浪說:「你身上有那麼多我想不到,但我卻越來越像你,你的倔強,你的堅持,你的不顧一切,你的毫無保留。我,不一定會像你一樣偉大,但我會像你一樣勇敢。」
「她知道的,她在我心中是偶像」
記者問白浪:「想過去做職業排球運動員嗎?」
「當然想過了,我在幾個俱樂部訓練過,也和北京隊、恆大隊有過接觸,認識一些姐姐妹妹,知道當專業運動員會過什麼樣的生活。」
「後來為什麼沒有成為職業排球運動員?」
白浪繃不住笑起來:「因為我還是打得不夠好。而且,當專業運動員其實特別苦。」
《奪冠》劇照。
過去白浪參加排球比賽時,有人跟她說:「我是你媽媽當時的隊友。」還有人跟她說:「我是你媽媽的fans(粉絲)。」白浪問郎平:「媽媽,為什麼人家都認識你?」再後來,白浪聽別人說:「你媽媽是我們那一代的英雄!」她不解,回來問媽媽:「為什麼她們說你是那一代的英雄?」
沒想到多年之後,因為接拍《奪冠》這部電影,白浪不僅了解了媽媽的故事,還重走了一遍媽媽年輕時走過的路。
面對《環球人物》記者,白浪說:「我媽媽知道,她現在是我心中的偶像,是我的榜樣。」
「想不到,對你來說,還有比我更重要的事情」
白浪兩歲多的時候,郎平回國執教中國女排,母女有很長一段時間的分離。
接到領導的電話,郎平很糾結。一方面,她在國外的生活才剛剛穩定,另一方面,女兒還這麼小,就這樣放下孩子?她曾回憶說:「我回來的時候,猶豫了很久,從來沒想過我可能去帶國家隊,為了生存,我就覺得要帶個大學隊,壓力也不大。我想終於可以平平穩穩地生活了,想安安靜靜生活一段時間再說。」幾番猶豫,那年春節過後,她還是回國了,她不希望中國女排這個旗幟在國人心中倒下。
於是,就有了短片《想不到》裡的一幕,小小的白浪流著眼淚看著母親離去的身影:「想不到,對你來說,還有比我更重要的事情。」郎平說:「想不到,我會那麼不捨得,每次分離都不敢回頭⋯⋯」
白浪和母親郎平的生活日常。
現在,有時候在機場分別,白浪故意跟母親說:「我走的時候,不會往後看的。」郎平笑道:「我們(跟家人)也就走了,你以為我們會看你啊!」真分別了,只見白浪拖著行李,手持護照,一步一回頭。而郎平站在那裡,一直看著,直到她的背影消失。
這就是白浪,她在母親的注視下越走越遠,有了自己的事業,有個性,活潑開朗,很有魅力。儘管圍繞電影《奪冠》的採訪難免總問及母親郎平,但我們在採訪中依然強烈地感受到:白浪就是白浪,絕不只是郎平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