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浪就是白浪,絕不只是郎平的女兒!

2021-02-18 環球人物

|作者:王媛媛

白浪就是白浪,絕不只是郎平的女兒。

在近期熱映的《奪冠》中,白浪飾演了自己的母親郎平。談起這段神奇的經歷,她對《環球人物》記者說:「體會到一種神秘感,特別難解釋。」

「在拍1981年中日世界盃大戰後頒獎儀式」那場戲的時候,片場(和當年的賽場)簡直一模一樣,一到片場就像穿越到了80年代一樣。」

為了演好青年郎平,白浪研究了很多母親當年比賽的視頻,「要觀察得更細一點」。

拍攝時,她和隊友一起穿著當年中國女排的隊服,「戴著(模仿)媽媽髮型的頭套」。等候樂隊試音的時候,《義勇軍進行曲》奏響了。

白浪說:「不知道為什麼,我聽著聽著哭了,看著國旗升起,我自言自語:『媽媽,我終於明白你為什麼這麼愛中國女排了。』」

· 2020年9月23日,白浪在北京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本刊記者 侯欣穎 攝)

收到出演青年郎平的邀請時,白浪正處在疲憊期。

那天,在美國舊金山,她工作到很晚。夜裡開車回家時,她收到陳可辛導演發來的郵件,第一反應是:「不可能,肯定不會去演,因為我不是演員。」她以為,接下來的事情很簡單,直接跟導演說我不演電影就行了。

但沒想到,接下來是劇組的「狂轟濫炸」。劇組不停地發出邀請,嘗試用各種理由去說服白浪,弄得她都有點不好意思。最終,導演陳可辛的一句話說服了她:「浪浪,演你媽媽年輕的時候,沒有人比你更合適。」

於是,白浪下決心接受任務。挑戰正式開始。

劇組專門派了一個表演老師到舊金山給她上課。每天晚上,工作了一整天的她身體和精神已經很疲憊了,但還要打起精神上表演課,讓自己專注。除此之外,她還要讀劇本,做各種準備工作,這些都和她的專業一點不沾邊。

·在電影《奪冠》中,白浪穿著老女排的隊服,戴著模仿媽媽髮型的頭套,重走母親做運動員的路。

「我真的可以演戲?」白浪根本沒時間想這個問題。每天上完課,「說聲謝謝老師,趕緊回去睡覺,我太累了」。直到最後一次上課,她試演了劇本裡「摸高跳」的那場戲,才有一點感覺。陳可辛看到錄像也說:「她確實是可以的!」

然而,這段經歷帶給她最大的挑戰還不是演技,是減肥。「如果你不減肥,就不太像你的母親。」陳可辛的這句話是壓力,也是動力。

白浪在美國長大,卻有個「中國胃」。提到中餐,她聲調都高了:「太喜歡吃東西了,中國所有的東西都特別好吃!火鍋、烤鴨、酸辣粉……」但最終,她還是成功減重30斤。

後來進了劇組,白浪依然每天面臨新的挑戰。某些時刻,她覺得拍攝壓力大到難以忍受。

比如「年夜飯之前的訓練」這場戲。戲是在夜裡拍的,吃「年夜飯」之前,女排隊員們要在地上做「排球翻滾」這個動作。地板很老舊,砸過一些釘子,坑坑窪窪的。很多演員在拍攝前把棉花塞進褲子裡,以保護胯骨。但白浪決定不塞棉花,她想感受一下母親當年在地板上翻滾是什麼感覺。結果,這個感覺是難以描述的疼,「真疼」「特別疼」。那天晚上,她生生滾掉一塊皮,現在後背上還有一塊大的疤痕。

現在,電影殺青將近一年,白浪也慢慢體會到自己的一些改變。「更有信心,更勇敢,意識到我能做到的事情比我想像的要多。認識了更多的朋友,更懂得珍惜和感恩,拍那部電影的時光不可能再有了,現在只剩下美好的回憶。受過苦、受過傷,但也因此更了解媽媽,我重走了媽媽做為一名運動員的路。好像,也找到了自己。」

郎平和白浪拍攝過一個短片《想不到》。片子的開頭,白浪自白:「想不到他們會讓我扮演你,而我好像並沒有那麼了解你……」片子的最後,白浪說:「你身上有那麼多我想不到,但我卻越來越像你,你的倔強、堅持、不顧一切……我不一定會像你一樣偉大,但我會像你一樣勇敢。」

白浪以前也學過排球,高中校隊裡,她與母親一樣,都是負責主攻位置。

和我們講起學排球的經歷,她的眼神特別亮:「一開始學排球,我就挺喜歡的,一上來打得也挺好,可以這樣說,挺協調的,我之前也做別的運動,也有這種運動的技巧。」後來,她在一些俱樂部裡打過球,隊友對她很欣賞。

·白浪(左三)在學校校隊打的是主攻位置。

記者問白浪:「想過去做職業排球運動員嗎?」

白浪回答:「當然想過了,我在幾個俱樂部訓練過,也和北京隊、恆大隊有過接觸,知道當專業運動員會過什麼樣的生活。」

記者接著問:「後來為什麼沒有成為職業排球運動員?」

白浪繃不住笑起來:「因為我還是打得不夠好。而且,當專業運動員其實特別苦。」

雖然沒有成為職業排球運動員,但她對排球的愛並沒有減少。18歲那年,白浪的暑假只有一個月,郎平想帶她到雲南、西藏旅遊,但是她說:「媽媽,這個暑假我只打排球。」於是,郎平陪著女兒在北京某訓練館參加訓練。

郎平也是北京隊走出來的,看到女兒訓練,她想到了自己當年的訓練環境:「跟女兒一樣大,18歲,只是那時候比現在的環境差很多。我們在先農壇訓練館訓練,籃球一個館,手球一個館,男女排球共用一個館,如果男排上午練,女排就下午練,這麼倒著來。」


·《奪冠》裡,白浪重現了母親年輕時訓練的場景。

過去白浪參加排球比賽時,有人跟她說:「我是你媽媽當時的隊友。」「我是你媽媽的fans(粉絲)。」白浪問郎平:「媽媽,為什麼人家都認識你?」再後來,白浪聽別人說:「你媽媽是我們那一代的英雄!」她不解,回來問媽媽:「為什麼她們說你是那一代的英雄?」

郎平從不刻意給女兒講自己的過去:「我覺得沒有必要,她長大了,如果感興趣,她自己會去了解。」

沒想到多年之後,因為接拍《奪冠》這部電影,白浪不僅了解了媽媽的故事,還重走了一遍媽媽年輕時的路。

面對《環球人物》記者,白浪說:「我媽媽知道,她現在是我心中的偶像,是我的榜樣。」

記者問:「對你來說,排球意味著什麼?」

白浪說:「太愛了!排球給我無盡的歡樂和快樂,給我帶來了堅強、勇敢,也教會我團隊意識和集體精神。當然,做運動員,一到了球場,就一個想法,要贏。」排球對她來說,還是一種陪伴。「三四歲的時候,母親是教練,我就在球場旁邊玩。長大後,也打排球。」「過去,中國女排的隊員都是阿姨。現在,中國女排的隊員都是姐姐和妹妹。」

仔細聽,就能聽出白浪說普通話帶了點北京腔。再聽她講,就會發現她身上有很深的北京印記。她說自己特別喜歡北京,因為「姥姥做的飯特別好吃」。

五六歲時,白浪和表姐在夏天晚上拿一個冰桶去買冰棍。「有一種大紅色的冰淇淋,特別好吃。還有其他的,紅豆沙的、綠豆沙的、奶油的,各式各樣。我們就把冰桶裝滿帶回家。」那時候,白浪姥姥家就在國家體委附近,離天壇特別近,她喜歡去天壇走走路。再大一點,她就去什剎海訓練館和北京隊的朋友打球。

在北京,郎平經常到秀水街購物,「因為大商店太貴了,小孩子興趣變化特別快,當時什麼東西比較時髦她就想買什麼」。白浪曾在一家小店看上一條牛仔褲,老闆要價200塊人民幣,白浪給母親暗示:「100塊。」

「我給你的價是實實在在的,沒有要高價,你也知道這裡的價格。」

「200塊太貴了,將近30美金了,在國外,這個價也很貴。」

「我們這的價格已經很低了,150吧!」

幾個回合後,母女倆走出了門,老闆追出來:「過來過來,交錢吧!」

郎平被誇會砍價,但白浪說:「經驗是慢慢積累的。我們掙錢挺不容易的,都是辛苦錢。」

郎平從國家隊退役時工資是50多塊,「1984年奧運會冠軍拿了7000塊,當時是很高了,但也就這些收入了,別的沒有」。之後她到國家隊當教練,一個月的工資是1200塊,扣完稅,交了夥食費,剩下900多塊錢,到40歲左右才買得起房子。「其實很緊張的,不富裕。」

關於這個話題,白浪很坦然,她依然樸素,愛穿運動衣牛仔褲。她跟記者說:「生活裡最重要的還是家人。」

白浪兩歲多的時候,郎平回國執教中國女排,母女有很長一段時間處於分離狀態。

當時的中國女排,經歷新老交替、青黃不接,成績跌落至谷底。大家想到了正在海外打拼的郎平。

接到領導的電話,郎平很糾結。一方面,她在國外的生活才剛剛穩定;另一方面,女兒還這麼小,就這樣放下孩子?她曾回憶說:「我回來的時候,猶豫了很久,從來沒想過我可能去帶國家隊,為了生存,我就覺得要帶個大學隊,壓力也不大。我想終於可以平平穩穩地生活了,想安安靜靜生活一段時間再說。」幾番猶豫,那年春節過後,她還是回國了,她不希望中國女排這個旗幟在國人心中倒下。

於是,就有了短片《想不到》裡的一幕,小小的白浪流淚望著母親離去的身影:「想不到,對你來說,還有比我更重要的事情。」郎平說:「想不到,我會那麼不捨得,每次分離都不敢回頭……」

·白浪和母親郎平的日常生活合影。

有了分離,她們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日子。在比賽間隙、在訓練間隙,人們經常能發現郎平抱著一個小女孩,那是白浪。

不過,即使經常分離,郎平也沒有放鬆對女兒的教育。

2010年6月,在美國洛杉磯,白浪的高中畢業典禮上,郎平盛裝出席。在學校沒有把中文開設為第二外語時,白浪學的是西班牙語。郎平推薦她學中文:「女兒,西班牙語太好學了,媽媽我學義大利語都是自學的,你一定要學中文,中文難。」有時候,走在路上,郎平帶著白浪讀一些路標識字,「建國飯店、東風賓館、麥當……」白浪反應了一會兒:「麥當勞!」

有時候,倆人有點像姐妹,白浪給郎平塗指甲油,互相打趣:「白浪給自己塗的是藝術品,我這個就湊合堆上得了,簡單糊一層就完了。」「但我弄得挺好的!」「嗯,對,主要是技術比較熟練了。」母女倆又哈哈笑起來。十幾歲時,白浪曾問郎平:「媽,咱這家太大了,你什麼時候結婚?」郎平被嚇了一跳。但有人問道:「你希望你媽有男朋友嗎?」白浪回答:「我媽高興就行。」「都看我媽,我不給她壓力。」

現在,有時候在機場分別,白浪故意跟母親說:「我走的時候,不會往後看的。」郎平笑道:「我們(跟家人)也就走了,你以為我們會看你啊!」真分別了,只見白浪拖著行李,手持護照,一步一回頭。而郎平站在那裡,一直看著,直到她的背影消失。

這就是白浪,有了自己的事業,有個性,活潑開朗,很有魅力。她在母親的注視下越走越遠……

相關焦點

  • 沒錯,白浪就是郎平的女兒
    幾天前,#白浪是郎平女兒#上了熱搜,很多觀眾此前並不知道,那個飾演青年郎平的姑娘,那個高度還原「鐵榔頭」風採的演員白浪。竟是郎平的女兒。銀幕上的神形兼備,不僅源於血脈相通,更是母女之間以親情為紐帶的相傳與默契。
  • 好有趣,《奪冠》郎平女兒白浪扮演媽媽年輕時,陳衝女兒扮演白浪
    而在《奪冠》中年輕時候的郎平,也被觀眾驚呼太像了,簡直就是一模一樣啊。當然了,飾演郎平年輕時的演員,正是郎平的親女兒那之後郎平和白帆到美國留學。1992年,郎平和白帆的女兒白浪出生,小名浪浪。白浪是一個典型的ABC,在美國長大,她也繼承了父母的身高,高達189,比媽媽還高五釐米。白浪眉宇間真的有母親的範兒。
  • 電影《奪冠》熱映,鞏俐飾演中年郎平,由郎平的女兒白浪出演
    電影《奪冠》熱映,鞏俐飾演中年郎平,由郎平的女兒白浪出演。電影《奪冠》熱映,鞏俐飾演中年郎平,而年輕時候的郎平由郎平的女兒白浪出演。電影《奪冠》熱映,鞏俐飾演中年郎平,由郎平的女兒白浪出演。電影《奪冠》熱映,鞏俐飾演中年郎平,由郎平的女兒白浪出演。
  • 白浪,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郎平
    白浪是那郎平的女兒,你看出來了嗎?國慶檔《奪冠》,於9月25日引爆全網,僅僅上映兩天,票房就破億了,果然這陣勢就像郎平的扣殺一樣,讓人熱血澎湃。讓我們來看看郎導本人的氣勢吧!而年輕時郎平的扮演者,正是自己的女兒,白浪。觀眾也是直呼,簡直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 《奪冠》幕後:白浪是郎平女兒,3歲開始與媽媽兩地分居
    《奪冠》中飾演青年郎平的演員白浪,被很多人誇讚和郎平很像,其實她就是郎平的親生女兒。她從小在美國長大,14歲才開始正式學習打排球。這次出演電影,也是她第一次在家鄉披掛上陣。導演陳可辛在挑選青年郎平的演員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白浪,他覺得白浪就是那個最佳人選。試妝的時候,白浪看到了很多郎平20多年前的照片,望著照片中母親的颯爽英姿,白浪覺得十分感動,那是她未曾見過的媽媽的另一面。
  • 《奪冠》白浪:我不會演戲,但模仿年輕郎平,我給自己打100分
    還能有誰比親生女兒更適合演年輕郎平的呢?況且對於白浪來說,她的適合不僅僅只有長相那麼簡單。就連當事人郎平也說,我仿佛看見穿越時空了。網上的觀眾對白浪的演技也十分認可,在播出當天登頂熱搜就是最好的證明。一個接一個誇讚白浪有天賦,知名導演著作人也誇讚其表現力好,適合做演員。可主人公白浪卻認為「我只是適合演郎平」。
  • 郎平女兒白浪:《奪冠》裡演母親,我給自己打100分
    作為演員,在美國從事金融工作,之前沒有任何表演經驗的白浪,似乎不是最優人選,但作為郎平的女兒,沒有人比身高1.89米,有著十年排球運動員生涯的白浪,更適合出演這個角色。而她最終能夠拿到這個角色,並不只是因為她是郎平的女兒。最後一周,表演老師和白浪一起對戲,然後將素材拿給導演看,導演拍板,白浪才進組。
  • 《奪冠》熱映,鞏俐演繹中年郎平,青年郎平由郎平女兒白浪出演
    從如今正在熱映的《奪冠》這部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和我們印象中的很多影視作品不同,如今很多影視作品為了可以吸引觀眾關注和得到大家支持,會選擇邀請一些小鮮肉藝人來參與出演,就是為了可以吸引更多人來觀看除了鞏俐以外,另一位演員的出演也備受大家期待,這位演員就是白浪。
  • 白浪演哭奪冠劇組,陳可辛4連贊白浪演技,她是青年郎平第1人選
    該片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隊員主演。目前,《奪冠》僅上映一天就突破1億票房,片方也於今日發布白浪特輯,她在電影中飾演青年郎平。郎平的女兒,白浪不僅遺傳到母親的運動基因、身高、相貌,還有不服輸的姿態。
  • 陳可辛給她點讚,群眾演員誤認成郎平,白浪出演《奪冠》備受好評
    其實,朱婷也可能不是在演戲,她只是回憶起平時跟郎平的點點滴滴,不自覺就真情流露了白浪,在劇中飾演青年郎平,而她在戲外的身份則是郎平的女兒。在賽場上,郎平是「鐵榔頭」,但是在女兒面前,她只是一位普通的媽媽。
  • 《奪冠》白浪飾演媽媽郎平,我終於明白:最好的教育,是活成孩子的偶像
    白浪說。這種彼此照應,無論是世界冠軍「鐵榔頭」郎平,還是平凡生活中的每一對父母,都是一樣的。有人說,郎平的一生十分成功,算得上是獨立女性的標杆。也有不同的聲音在說,郎平離過婚,缺席女兒的童年,對家庭是有虧欠的。但我覺得,好的父母,最後都會活成孩子的偶像。
  • 「專訪」白浪:她在我心中是偶像
    眼前,在影片《奪冠》中飾演青年郎平的白浪對《環球人物》記者描述著拍攝過程中她的一次神奇體會。但白浪決定不放,她想感受一下母親當年在地板上翻滾是什麼感覺。結果,這個感覺是難以描述的疼,「真疼」「特別疼」。那天晚上,她生生滾掉一塊皮,現在後背上還有一塊大的疤痕。郎平和白浪拍攝過一個短片《想不到》。
  • 白浪差一點錯過《奪冠》,陳可辛:沒有人比你更適合演年輕的郎平
    》,陳可辛:沒有人比你更適合演年輕的郎平看過電影的應該知道,白浪出演了青年時期的郎平一角,但電影背後的故事,會很少人了解。白浪為了演好青年時期的郎平,她翻看了母親當年比賽的各種視頻,只為更能貼近一些角色。
  • 《奪冠》冷知識:白浪演母親郎平,鞏俐當策劃,李現劉敏濤跑龍套
    《奪冠》親生女兒白浪演郎平,而她戲中女兒卻由陳衝的女兒扮演文/一床情書而最令人叫絕的是,陳可辛居然邀請郎平的女兒白浪演青年郎平,再現「鐵榔頭」當年的英姿,隨著電影上映,白浪大受關注,因為白浪跟年輕時的郎平長得太像,甚至有群演在片場直呼白浪為郎平。
  • 鞏俐、吳剛、黃渤、郎平女兒白浪談《奪冠》,戲裡戲外都是故事!
    所有參演的主角鞏俐、吳剛、黃渤、郎平的女兒白浪都至少拒演過不下三次。同時,也真正向郎指導學習排球,進行體能訓練,了解排球的戰略戰術,和郎平指導聊天,揣摩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真正走進人物內心。白浪是郎平指導的女兒,也曾幹過職業排球工作,以前是史丹福大學排球隊的主攻,陳可辛導演認為她飾演青年郎平,無論是外形和打排球的能力技巧上是最合適不過的
  • 《奪冠》中白浪演技爆發,飾演青年郎平,演繹母親年輕時英姿
    除了鞏俐以外,在這部影片中還有一位演員也同樣令觀眾感到驚豔,這位演員就是白浪,雖然白浪並不是專業演員,但卻把青年時期的郎平給完美的演繹了出來。,而青年時期的郎平當時還不是排球教練,還是一位運動員,整個人給人的感覺英姿颯爽,而白浪就把郎平當時的感覺給完美的演繹了出來。
  • 《奪冠》白浪:身高1米9,出演媽媽郎平,為拍戲瘋狂減肥30斤
    而白浪則更為特殊,身高將近1米9,是郎平的女兒。對於白浪而言,有這樣一位世界冠軍的媽媽從來都是非常驕傲和自豪的,她從小就將媽媽郎平視為自己的偶像。可接到出演自己母親的邀請之後,白浪的第一反應卻是退卻,她不是一個專業演員,雖然練了十幾年的排球,但排球水平也沒有達到媽媽的高度。
  • 導演陳可辛《奪冠》:為何選鞏俐、黃渤與郎平女兒白浪做主演?
    只是他不知道,這個隊伍裡的郎平會在40年後和自己產生交集。泰國亞運會上,中國女排出場,陳可辛與其他華人一起瘋狂歡呼,這支青春陽光、滿是活力、走出國門的隊伍,某種程度上是中國改革開放生機活力的象徵。鞏俐就是郎平,鞏俐是唯一人選。鞏俐比郎平小5歲,也是中國女排奇蹟的見證者。中國女排開始取得輝煌成績的八十年代,演員鞏俐憑藉張藝謀電影《紅高粱》也達到一個高度。年齡與氣質,資歷與外在,鞏俐內外兼修。
  • 郎平帶白浪等吃火鍋 曝女兒為演《奪冠》減重30斤
    郎平帶白浪等吃火鍋 曝女兒為演《奪冠》減重30斤 時間:2020.10.1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魚肉
  • 《奪冠》選角驚豔全國 白浪演繹母親「鐵榔頭」光輝歲月
    《奪冠》有口皆碑,80年代的全民偶像「鐵榔頭」由郎平的女兒白浪出演,更是帶給觀眾巨大驚喜。網友力贊:「陳可辛導演選角絕了,不是演是在做她自己,吹爆白浪演技!」陳可辛四連贊白浪演技 郎平探班劇組為女兒自豪「還有誰,比我更合適?」球員郎平扮演者白浪直面前方,發出擲地有聲的自信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