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奪冠》正在熱映,飾演郎平年輕時的演員自然引起很大的關注度。可直到現在網友才知道,原來那個年輕女孩白浪,是郎平的親生女兒。
世人總說子承父業,可子承母業何嘗不是一種美談。還能有誰比親生女兒更適合演年輕郎平的呢?況且對於白浪來說,她的適合不僅僅只有長相那麼簡單。就連當事人郎平也說,我仿佛看見穿越時空了。
《奪冠》首映的當天,在眾人把注意力當放在女排精神,鞏俐「郎平上身」時,有一個熱搜悄悄登頂,引起眾人的關注,它就是「白浪演技」。畢竟在播出前,眾人可是對其沒有太大的期待。有鞏俐這樣知名的影后相比,不管年輕時的演員有有努力,估計都不值一提。
可誰也沒想到,那個鏡頭下年輕的身影,對比從前郎平的影響,簡直就是歷史重現。光一張圖片,我們都可以感受到白浪所展現出的氣場,無所畏懼,就是衝。陳可辛也公開表示,「白浪比我用過的拿過獎的演員都演得好」。
的確,事實勝於雄辯。網上的觀眾對白浪的演技也十分認可,在播出當天登頂熱搜就是最好的證明。一個接一個誇讚白浪有天賦,知名導演著作人也誇讚其表現力好,適合做演員。可主人公白浪卻認為「我只是適合演郎平」。
曾經有人採訪白浪「你給自己的表現打多少分?」,白浪自信滿滿的告訴對方「100分,因為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而且也不可能再重拍了」。或許有人會認為白浪過於驕傲了一點,可如果你了解她所做出的努力,可能還會給她更高的分數。
每個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必然要經過長時間的積累,白浪就是如此。在拍攝之前,陳可辛曾經告訴過白浪,女排隊員經過長時間的訓練,身材都十分纖細。白浪那時的身體狀態,顯然和角色完全不符。
為了更好的表現,白浪開啟了瘋狂的減肥模式。一個月的時間,她拒絕了一切可能會導致發胖的食物,每天進行高強度的訓練,用常人難以忍耐的堅持,硬生生減掉了30斤。可想而知,陳可辛一個月後見到白浪有多驚訝。可對於白浪來說,這不是表演,這是她接觸媽媽的第一步。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白浪是郎平和他前夫的孩子。在白浪2歲多時,郎平就和對方離婚了,孩子的撫養權一人一半。可當時郎平臨危受命回國做教練,前夫帶著孩子留在美國生活。回國後,郎平的工作十分忙碌,也鮮少有時間去美國看望女兒。所以白浪小時候的記憶裡,父親佔據主要部分,對母親不太熟悉。
但白浪繼承了父母的基因,自小就喜歡運動。足球,排球,籃球,體操等等她都學過,尤其是在排球方面,十分有天賦。曾經作為加利福尼亞TCA的主力,還被選進美國少年隊。但長大後,她並沒有堅持做下去,做了金融行業的白領。
而知道母親是做排球教練還是源於一次偶然的機會,可就算如此,白浪也不知曉郎平這個名字有多厲害。直到2019年,白浪突然接到陳可辛的邀請出演年輕時的郎平時,當時她的第一反應就是拒絕。
可陳可辛沒有放棄,一直堅持邀請白浪。最後直接通知對方,你就是青年郎平的一個人選,先準備看看可不可以再說吧。於是白浪就這麼莫名其妙的成了演員,而郎平則忙著訓練備戰,哪有時間管演員的事?
前期準備的這段時間,大概是白浪了解母親最多的時刻吧。她不了解母親的輝煌過往,只是知道她很厲害。老師帶著她看了很多從前的紀錄片,比賽轉播現場等等,她才知道從前的母親是那麼耀眼。
她一點點了解年輕時的郎平,想想那個時候她的心境,這樣的經歷對於白浪來說很獨特。而在這些日子中,隨著對母親的了解,她心底深處對母親的抱怨一點點消散。只覺得自己的母親,怎麼這麼厲害。
當然,由親生女兒飾演郎平,不僅於角色有利,對於導演陳可辛來說,也是一件好爽的事情啊。畢竟郎平雖然名義上會配合他們的工作,可平時都忙碌的看不見人。而且比賽在即,他也不好意思帶著演員去打擾。
可如果是親生女兒,就不會有這樣的困擾了。在拍攝過程中,只要遇到想不通的問題,白浪就直接會發消息詢問母親,而對方也不不厭其煩的回覆,絲毫沒有不耐煩。從小細節到心理狀態等等,郎平似乎成了女兒表演上專業的老師。
雖然在陪伴方面可能郎平是個不合格的母親,可在孩子的教育上,郎平絕對很先進。不管是孩子選擇什麼工作,學什麼,做什麼,郎平只保持一個原則「你喜歡就行,不強求」。所以女兒扮演年輕時的自己,郎平也非常支持。
結果是好是壞又如何,嘗試過才知道。而且這麼多年,終於有機會能和女兒說這麼多,相信郎平心裡也覺得十分幸福。幸好,白浪很爭氣,結果也讓她覺得很滿意。初次觸電就有這樣的成就,郎平作為母親也替女兒開心。
現如今,電影《奪冠》上映兩天就輕鬆破億,而且大眾對其好評滿滿。總算所有的付出得到了認可,成績也在同類型中十分亮眼。不少人期待白浪轉型做演員,可白浪卻拒絕了,直言我不會演戲。
只是身處那個環境,現場也還原度很高,所以才會讓白浪激動地哭出來。那不是表演,那是內心真正存在的一種情愫。對角色有感情,對環境有感觸,所以才會有意想不到的精彩。她只是個金融白領,做不了演員。
在電影上映之前,白浪曾經說過「感謝《奪冠》給我機會飾演年輕時的媽媽,我終於知道她和她朋友有多棒了」。在眾人眼裡,它只是一部精彩的電影。可對於白浪來說,它是了解母親的橋梁。往後,沒有人比她更懂郎平。
相信為了體育事業,很多人都忙著工作忽略了家庭,這並不是只有郎平。幸運的是,通過電影《奪冠》,郎平和女兒白浪的關係得以修復。我們感激每一個為國爭光的運動員和教練,也感激他們家屬付出的努力。希望有一天,所有的努力都能得到收穫,所有的付出都會被人看到。
關注不走丟,更多精彩內容絕不讓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