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倍速追劇,為什麼現在的電視劇總愛注水?

2021-01-10 21經濟網

「到2018年初,一集戲已經能賣1200萬,多剪一集就是1200多萬...這是相當有誘惑力的,製作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即便成本到了四五個億,但銷售額能夠達到10億,他為什麼不幹?肯定幹!」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為什麼現在的電視劇總愛注水?

《如懿傳》(影視劇照/圖)

近日,一位網友在微博發表感嘆:「當代年輕人時間有多緊張?看個劇都要開二倍速。」所謂「二倍速」,就是將播放速度調快至原來的2倍。1小時的劇,二倍速只要30分鐘就可播完。既節省了時間,又不會遺漏重要的情節。

這句話引發網友群起響應,大部分人感同身受——「不開倍速都不適應」「那是因為沒有三倍四倍的播放」。打開各大視頻網站,播放影視劇時總能看到「倍速」的功能,從0.5倍速度起,最高可以達到2倍。而一些原來沒法倍速播放的軟體,也可以通過下載各類插件來實現。

不誇張地說,倍速播放已經成為時下年輕人看劇時的標配。為何看個劇都要倍速?

劇集越來越多,越來越長

我們已然進入了一個信息爆炸、信息過剩的時代。20年前,只有那麼幾個電視臺,每年也就產出那麼幾部電視劇。而今,我國每年電視劇產量超15000集——這意味著即便觀眾每天24小時都在看電視劇,都無法把這些劇集看完。

劇集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長了。20、30集很罕見,40、50集最普遍,也不乏60、70甚至80集的「長篇巨製」。數字顯示,2004年至2008年,國內播出的電視劇平均每部控制在30集之內;2009年至2012年,延長至35集;到了2015年,已經達到平均每部42集。而廣電總局關於2017年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公示的通知顯示,劇目119部,共5234集,平均每部達到43集。

比如《隋唐英雄》120集、《天天有喜》91集、《愛情自有天意》84集、《璀璨人生》80集、《楚喬傳》67集、《九州·海上牧雲記》75集……而最近熱播的《延禧攻略》70集,《如懿傳》有87集。

供過於求的劇集,供不應求的時間,這個矛盾該如何化解?「邏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認為,在受眾可用時間不變的情況下,商業競爭的本質是爭奪消費者的時間。「在未來,用戶時間越來越寶貴,要應付的工作和內容越來越多,一個省時間的產品設計,將更容易獲得成功……節省時間有兩種,一種是從內容上節省時間,比如讓你30分鐘知道一本書的主要內容;一種是從形式上節省時間,比如視頻就不如音頻節省時間,因為看視頻的時候你幾乎不能做任何事情,聽音頻的時候你卻可以開車、洗澡、吃飯、蹲廁所都可以。」

視頻網站推出倍速播放,就是一門「時間的生意」。受眾更傾向於用最短的時間獲取到最多的信息,倍速播放功能既滿足用戶的個性化使用習慣,也是節省用戶時間、留住用戶的一大「法寶」。

「注水」泛濫

不過,如今劇集越來越多、越來越長,產量的增加沒有帶來質量上的提升,相反,劇集加長是因為「注水」,從前一集能夠講清楚的內容,經過注水後就變成兩三集了。倍速播放,是觀眾不得不採取的「脫水」方法。而劇集注水,慣用的「三板斧」是回憶、空鏡、廢話。

回憶有兩種,一種是「閃回」。閃回有時是一種藝術需要,比如關鍵時刻主人公回憶,幫助觀眾理解劇情;但不少時候,這是剪輯師為了拼湊劇情湊出來的。不少電視劇往往會把最後一集切割成兩集,一集專門用來回憶,再剪輯上大結尾,硬生生多出一集的劇情。

另外一種回憶,是前提回顧。對此,有人曾如是調侃:一集電視劇45分鐘,開頭和片尾曲10分鐘,前情回顧和下集預告15分鐘,中間插播廣告5分鐘,再加上重複剪輯、鏡頭回閃、廢話對白10分鐘,這一集電視劇真正涉及內容的時間也就只剩下5分鐘了。——這話雖說得嚴重了些,但某一線衛視將這一手法運用得爐火純青,也是人盡皆知。

第二種注水方法是空鏡,即插入大量的自然環境鏡頭、空鏡頭來填充時長。「這種方式往往不需要修改劇本,只需要攝像師在拍攝過程中對現場進行取景,在後期製作過程中,由剪輯師再將這些畫面補充進去即可。」明明可以一句話帶過的劇情,通過空鏡、閃回,再加上一段漫長的獨白,劇情又再次拉長了。

第三種被廣泛運用的手法,就是廢話。電視劇《隋唐英雄5》裡有這樣一個典型的廢話對話,堪稱廢話注水的「巔峰之作」:

「這裡有多少同夥?」「這裡是一個人。」「十一個人?」「不是十一個人,而是一個人。」「二十一個人?說!他們都藏哪兒去了?」「你聽錯了,其實一個人。」「七十一個人,你當我傻呀,這麼小的地方!」「傻瓜,你又聽錯了,這裡就是一個人。」「九十一個人!」「二百五,是一個人。」「二百五十一個人,你真以為我傻呀!」

當然,電視劇注水也有策略,一般不會在開頭注水,這會嚇走觀眾。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戴清曾稱,許多創作者針對觀眾心理掌握了一套固定的注水節奏,「大量的懸念和戲劇衝突往往被密集放置在劇情開頭,尤其是前五集,目的是抓住觀眾的心。注水的篇幅多數放到中間,在同時段沒有其他好劇競爭的情況下,許多觀眾儘管不耐煩,仍不至於棄劇。」

比如前段時間因「注水」引發風波的《香蜜沉沉燼如霜》。該劇前20集好評不少,但大概是25集前後,男一號女一號的戲份斷崖式減少,部分集數男一號甚至只出場幾分鐘,相反支線和配角的戲份大大增加。後來,該劇的執筆編劇張鳶盎在微博上直言,承認該劇「注水」,籤訂合同只有36集,但播出時就成了63集,注水的大部分是配角的戲份。

在種種注水大法下,許多劇集比立項時多了很多集數。《武媚娘傳奇》從立項的45集拉長為96集,《大唐榮耀》從40集拉長到60集,《將軍在上》從40集拉長為60集,《龍珠傳奇》從40集拉長為90集……

《龍珠傳奇》(影視劇照/圖)

「注水」以牟利

為何注水?原因再簡明不過,利益使然。

很多時候劇集是按照單集來售賣,如果多剪一集,那就多賣一集。於是可能三四十集,劇集就拍明白了,但通過種種注水大法,以及靠加配角的戲、加支線劇情來拉長劇情,最後電視劇就多了好幾集的體量。比如製作方與電視臺籤訂了400萬元一集的協議,那麼只要注水個十來集,就能夠直接增加好幾千萬元的收入。

編劇王海林指出,「到2018年初,一集戲已經能賣1200萬,多剪一集就是1200多萬。1200萬意味著什麼?80集長劇就是10個億的銷售額,這是相當有誘惑力的,製作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即便成本到了4、5個億,但銷售額能夠達到10億,他為什麼不幹?肯定幹!」

製作方注水來提高售出價格,播出平臺肯定不會當冤大頭,它也會通過重新剪輯、注水劇情等再一次拉長劇集,以稀釋成本。畢竟作為依靠貼片廣告收回成本的買方播出平臺來說,劇集越長,植入廣告的空間越多。

也有人指出,因為中國觀眾已經形成的習慣,長體量的電視劇似乎更容易引起反響。儘管國內正在嘗試效仿英劇、美劇的周播模式,但是目前多數中國的電視觀眾還是習慣每晚兩集的觀劇節奏,「每天兩集,假如集數少的話,很可能影響力還沒發酵,劇就放完了」,這樣不利於拉動收視率。

在種種因素作用下,劇情越長往往就意味著利益更大,注水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香蜜沉沉燼如霜》(影視劇照/圖)

僅靠倍速播放還不夠

誠如有評論指出的,注水劇和注水肉同樣可惡。後者傷害食客的身體,前者則竊取觀眾的時間、愚弄觀眾的智商。試想,一集電視劇45分鐘,有1000萬觀眾,如果注水部分有10分鐘,那浪費的時間就是1億分鐘,這是極大的個人時間和公共資源浪費。並且注水造成國產劇營養匱乏、審美薄弱,不利於國產劇進步,不利於文化走出去。

因此,對於注水爛劇,僅靠倍速播放並不夠,因為對於許多場景單調、鏡頭布置不當、劇情注水、臺詞弱智、演員演技經不起細看的爛劇而言,即便是二倍速播放,依舊是一種巨大的時間浪費。

並且,倍速追劇很可能會加劇我們的浮躁心理。媒介的演變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用戶信息接收方式和習慣,當我們習慣了快餐式看劇時,如果我們真正面對一部值得慢慢欣賞的好作品時,我們可能就失去了慢下來欣賞的能力,演員演技、視聽語言、節奏的把控、鏡頭的心思等都可能被我們忽略掉了,潛臺詞不及細想,人物微表情更會稍縱即逝,倍速播放反倒造成了「狼吞虎咽」「消化不良」。

因此,治本之策還在於讓劇集生產回歸精品製造,讓觀眾能夠以正常倍速看劇。像《絕命毒師》《權力的遊戲》這樣的精品劇,每一季都不長,但每一集都讓人捨不得快進(一快進估計你就會看不懂了),觀眾的時間不會被浪費,對信息的接收也不會變得浮躁。據此,製作方要走出IP和流量明星崇拜症,把錢花在刀刃上,只做精品劇;播出平臺購買劇集時,可以改變以集數購買的陳舊方式,綜合劇集品質、預估收視率、話題性及社會影響力等多方面再進行定價,避免片方人為注水。除此,主管部門應嚴厲打擊注水劇,比如要求劇集立項與播出時集數一致。

來源:知道(nz_zhidao)

 返回21經濟首頁>>

相關焦點

  • 「三倍速追劇」是對注水劇降維打擊
    我用原倍速看的。」誰能想到,在當下,不用倍速鍵已經成為對一部劇最大的褒獎。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追劇、追綜藝開倍速已經成了標配。而且二倍速似乎都不能滿足大家的需求,不少視頻網站還推出了三倍速。有網友感嘆,這樣做到底是節省時間還是浪費時間?     在網際網路時代,觀眾實現了「看劇自由」,可以自由掌握看劇模式。特別好看的就正常速度,劇情燒腦的1.25倍,一般劇1.5倍,無聊劇情則2倍速。
  • 觀眾二倍速追劇 2018年中國電視劇產量分析
    看個劇都要開二倍速。對此網友紛紛表示,不開倍速都不適應,「倍速」播放變成了很多年輕人追劇的「標配」。近年來,中國電視劇集數越來越長,國產電視劇「注水」成常態,節奏拖沓劇情注水。2017年國家四部門聯合發布「明星限薪令」,今年國內頂尖9大公司發文抵制演員天價片酬。演員片酬下降,未來電視劇質量或提高。
  • 二倍速追劇是什麼梗? 「倍速」播放成年輕人追劇的「標配」
    二倍速追劇是什麼梗? 「倍速」播放成年輕人追劇的「標配」時間:2019-07-08 09:45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二倍速追劇是什麼梗?倍速播放成年輕人追劇的標配 二倍速追劇是什麼梗 現在的電視劇動輒50集,劇情拖沓,劇集長,對於快節奏的都市年輕人來說很不適應,於是很多觀眾追劇都會選擇二倍速,就是加快電視劇播放的進度,可以省去很多時間。 當代年輕人時間有多緊   原標題:二倍速追劇是什麼梗?
  • 每日即評 | 「三倍速追劇」是對注水劇降維打擊
    我用原倍速看的。」誰能想到,在當下,不用倍速鍵已經成為對一部劇最大的褒獎。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追劇、追綜藝開倍速已經成了標配。而且二倍速似乎都不能滿足大家的需求,不少視頻網站還推出了三倍速。有網友感嘆,這樣做到底是節省時間還是浪費時間?評論:在網際網路時代,觀眾實現了「看劇自由」,可以自由掌握看劇模式。
  • 二倍速不夠使,現在追劇都要三倍速了?
    我用原倍速看的。」  誰能想到,在今天,不用倍速鍵已經成為對一部劇最大的褒獎。對於當下年輕人來說,追劇、追綜藝開倍速已經成了標配。而且,二倍速似乎都不能滿足大家的需求,不少視頻網站還推出了三倍速。  有網友感嘆,這屆觀眾為啥離不開倍速?這樣做到底是節省時間還是浪費時間?
  • 從「二倍速」到「三倍速」 追劇觀眾越來越著急怎麼辦
    在評分網站豆瓣,獲得9.4高分的電視劇《山海情》頁面上,這條評價獲得高贊。評論反映了一個事實——在今天,人們開啟倍速追劇已是標配,不按「加速鍵」成為對劇集最大的褒獎。曾幾何時,不少網友愛上了極為「方便」的倍速觀劇模式:不喜歡的劇情就長按屏幕「加速」,不錯的地方就鬆開。而如今「二倍速」似乎已不能滿足網友的需求,優酷、愛奇藝、騰訊等多家平臺先後推出「三倍速」功能。
  • 一倍速二倍速三倍速來回切換,是我本人了
    不過,現在追劇二倍速都不夠了,都三倍速了。 倍速播放可能會讓人聽不清臺詞,錯過情節。但是這並不妨礙觀眾對這一功能的使用,既可以跳過中插廣告,又能節約追劇時間。還有網友笑稱:「3倍速可以減少內容拖沓帶來的疲倦感,提神醒腦,注意力更集中了!」
  • 別天真了,「3.0x倍速」幹不死「注水劇」
    如今,2倍速明顯已經不夠用,網友呼籲的3倍速也正在成為常態。網視互聯發現,包括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在內的不少網站,都推出了3.0倍速觀劇模式。優酷和愛奇藝app安卓端直接出現了3.0x倍速的選項(蘋果端目前最高2.0x倍速),而騰訊視頻則需要在視頻播放界面長按屏幕,即可快速啟動3倍速模式,放手則自動恢復正常播放速度。
  • 七八十集電視劇太「慢」了,你追劇用倍速嗎?
    自稱「飯圈少女」的小涵告訴記者,暑期追《親愛的,熱愛的》,她和朋友就選擇了「只看胡一天」。小涵也用過0.5倍的慢速播放,「《偶像練習生》的時候,那麼多人一起在臺上表演,喜歡的愛豆又不在前排C位,節目的剪輯節奏還很快,只能開慢速找他的鏡頭。」八九十集體量,年輕人真沒時間看1 內容注水「一句話證明你有多閒?看劇居然不用倍速!」
  • 「二倍速」追劇溜到飛起!你知道「追劇」用英語怎麼說嗎?
    看個劇都要開二倍速。」引發了大家的討論,並且被頂上了熱搜...小U記得小時候看劇總覺得電視劇演得太快,往往一部劇播完了還念念不忘、意猶未盡。而現在時代節奏變快啦,追劇都用「二倍速」了,細數近幾年的國產電視劇,從高口碑的《甄嬛傳》、《歡樂頌》、
  • 「只看微博也能成為《三十而已》十級學者」,從倍速播放到微博追劇...
    最近的社交話題離不開熱播劇《三十而已》,其實不少人並未完整追劇,只是在微博刷了視頻和熱搜,就能輕鬆應對社交。在「倍速播放」之後,一味追求「爽文」的快食時代,「微博追劇」開始流行——在微博釋放劇中「名場面」短視頻,觀眾追看後也能大致掌握劇情走向。今天的上海電視節評委見面會上,著名電視劇導演鄭曉龍就坦言,不理解倍速看劇和微博追劇的流行。
  • 《新世界》《安家》等電視劇被指「注水」
    原標題:劇作「注水」,棄劇還是倍速播放?  近期熱播的《新世界》《安家》等電視劇高開低走,儘管擁有孫紅雷、孫儷等一批成熟演員,題材也不乏閃光點,奈何拖沓的節奏、浮誇的表演,令不少觀眾搖頭嘆息.面對好戲注水,差評、棄劇和倍速播放成了觀眾常見的選擇。(見4月7日《文匯報》)  國產電視劇注水的問題由來已久。
  • 三倍速追劇模式開啟 到底是省時間還是費時間?
    我用原倍速看的。」誰能想到,在今天,不用倍速鍵已經成為對一部劇最大的褒獎。對於當下年輕人來說,追劇、追綜藝開倍速已經成了標配。而且,二倍速似乎都不能滿足大家的需求,不少視頻網站還推出了三倍速。有網友感嘆,這屆觀眾為啥離不開倍速?這樣做到底是節省時間還是浪費時間?
  • 「只看微博也能成為《三十而已》十級學者」,從倍速播放到微博追劇,到底是誰沒耐心了?
    最近的社交話題離不開熱播劇《三十而已》,其實不少人並未完整追劇,只是在微博刷了視頻和熱搜,就能輕鬆應對社交。在「倍速播放」之後,一味追求「爽文」的快食時代,「微博追劇」開始流行——在微博釋放劇中「名場面」短視頻,觀眾追看後也能大致掌握劇情走向。今天的上海電視節評委見面會上,著名電視劇導演鄭曉龍就坦言,不理解倍速看劇和微博追劇的流行。
  • 2018追劇正確姿勢,看劇就要爽!
    先是追了《延禧攻略》,接著又追了《香蜜沉沉燼如霜》,緊接著又迎來了《天盛長歌》和《如懿傳》。這些天,我相信不少人都在追劇中度過。但是每個人的追劇方式都不一樣,有的人一集集等著更新,一分一秒跟著看,而有些人看劇是用2倍速觀看的,還有的人看劇只看主演。嘿嘿,我就是那個要用倍速,而且只看主演的人。
  • 是誰把國產劇變成了二倍速?
    #為什麼會發生現在的情況,是所有人都好奇關心和曾探討過的問題。是這兩個理由,但又不止。現在的電視劇,熱衷於翻拍。或翻拍於小說,或翻拍於之前的電視劇……且,最有意思的事實,翻拍一部,毀一部。有些劇一旦出現小爆的趨向,很有可能就會成為朋友或同事間的談資。為了可以融入話題,自己必須要看。劇爛怎麼辦?所以,就有了倍速、只看TA、綠鏡精華版。這些都是順應觀眾需求產生的快捷方式。我們要反思的不是到底應不應該倍速看劇。
  • 為何倍速看劇成常態?上海電視節評委鄭曉龍:倍速看劇不如別看
    隨著生活節奏路的不斷加快,不知從何時起倍速看劇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而且隨著短視頻的火爆崛起,更有一大部分人演變成了短視頻追劇黨,光靠娛樂大V們發布的視頻片段或者劇集解說追劇,既節省了時間,又能看到劇中最精華的情節。在第26屆上海電視節評委見面會上,評委會主席鄭曉龍對倍速看劇模式表示不理解,「那你何必看它呢?看劇情大綱不就行了。」
  • 又臭又長的國產劇,何時休?|別對我說謊|電視劇|美劇|影視劇_網易訂閱
    40集真的能防注水嗎?限定最長集數為40集,能不能拯救注水國產劇不論,但起碼能拯救日常被迫追長劇的國產劇受眾。  1/當代人類追劇日常,一口氣追完100集  追過國產劇的小夥伴都知道一個「潛規則」,現在的國產劇都有著「固定集數」。古裝劇沒個七八十集不好意思面世,四五十集則是現代劇的基本盤。這些劇集,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越拍越長的?
  • 為什麼大家都愛追劇
    相信對於「追劇」這個名字所有人都是非常熟悉的,並且在休息日和節假日這個時間段躺在床上看一部自己喜歡的電視或者電影是最合適不過的了。當然在這段時間我才剛剛追完《三十而已》這部片子了,因為當時熱播時女朋友推薦我看而我又沒有時間所以就擱置了,現在才補上啦。
  • 求「國產爛劇」別再注水了
    觀眾苦注水劇,久矣。在網絡上多次發聲,但是因為人微言輕,從來得不到製片方的重視。一次次摧毀觀眾的信任,迫使觀眾二倍速觀劇。自己訴求沒有結果,現在網上傳言以後電視劇要限制在40集。雖不知真假,但我想和大家嘮嘮注水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