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誇一部劇或綜藝好看是:「這劇挺不錯的,我都沒開倍速播放。」
倍速播放,是近幾年視頻網站新開發的一個功能。觀眾可利用它來減緩或加快節目的播放速度。不過,現在追劇二倍速都不夠了,都三倍速了。
倍速播放可能會讓人聽不清臺詞,錯過情節。但是這並不妨礙觀眾對這一功能的使用,既可以跳過中插廣告,又能節約追劇時間。還有網友笑稱:「3倍速可以減少內容拖沓帶來的疲倦感,提神醒腦,注意力更集中了!」
想看的劇太多,奈何時間太少
這幾年電視劇、綜藝是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長了。根據《中國電視劇產業發展報告(2019)》提供的數據,2018年生產完成並獲得發行許可證的電視劇總量為323部,共計13726集,平均單部集數為42.5。另從廣電總局公布數據看,2019年全國各類電視劇製作機構共計生產完成並獲準發行的國產電視劇共254部,10646集。
過去40集都稱為「長篇電視劇」,現在的劇40集都讓人覺得「不長」,網綜一個半小時一期算短的,還分上下期。
這麼多劇,大家真是看不過來啊。在這種情況下,倍速追劇算是性價比高的選擇了。有網友說,不看幾個電視劇,熱搜榜都看不懂了,咋和朋友們聊天……
節奏慢、劇情無聊,都可以成為觀眾拖進度條,開倍速的原因。尤其是粗製濫造的注水劇,別說是三倍速了,十倍速也追不下去。
回顧上集劇情5分鐘、多角度慢動作、無限閃回、空鏡過場、無意義重複臺詞、配角瘋狂加戲、爛梗老梗狗血梗,作為觀眾真是承受了太多。
前幾年,在種種注水大法下,許多劇集比立項時多了很多集數。《武媚娘傳奇》從立項的45集拉長為96集,《大唐榮耀》從40集拉長到60集,《將軍在上》從40集拉長為60集,《龍珠傳奇》從40集拉長為90集……
有網友犀利地指出,視頻網站發明倍速功能不過是為了「自救」,每每遇到注水劇可以讓觀眾「局部快速脫水」,不至於厭惡到棄劇一走了之。不開倍速,又想看喜愛演員的表現,沒事,網站還有「只看TA」功能,也是很貼心了。
此前,一位電視劇製作公司的從業者曾透露,很多「大劇」其實並不需要那麼多集才能講完故事,只是參與製作的各方,出於盈利的考慮把集數抻多。
電視劇大多是以集為單位定價出售,演員以集為單位計算片酬,增加集數可以播得更久,在宣傳上持續造勢,讓劇方和演員都獲益。另一方面,對電視臺來說,多播幾集,多一些插播廣告的空間,同樣增加了收益。
追劇可以倍速,生活還是要慢慢來
對於觀眾而言,一些高質量的影視作品,是捨不得倍速播放的。關鍵還是需要製作方們回歸劇集製作本身,意識到「內容為王」,回歸精品製作。
值得關注的是,這兩年有關部門開始重點整治影視行業亂象,如對天價片酬的限制、引導電視和網絡劇的創作方向、治理行業市場體系等。針對注水劇,2020年初,總局對電視劇的長度也開始做出一些指導規定,一般情況下不能超過四十集,提倡30集以內的電視劇等等。
而網絡劇更成為新發展方向。網絡劇的平均篇幅更短,在製作上比傳統電視劇更追求精製的製作質量,在觀眾中取得了不錯口碑。相關平臺負責人曾表示,短劇集的體量非常適合網生一代和節奏緊張的用戶們。
《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
其實,倍速看劇的背後,是媒介演變和用戶需求的共同作用。在用戶的可用時間不變的情況下,各類媒介各種產品的競爭,其實就是在爭奪消費者的時間和注意力。而一種娛樂方式佔據用戶注意力,幾乎是不可能的了。同時,現代生活碎片化、節奏快、壓力大,花時間看劇顯得格外奢侈。倍速看劇,符合當下人們高效掌控時間的需求。
然而,當我們在生活中全面開啟「倍速模式」時,似乎並不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面對晚了一分鐘的外賣就不依不饒;沒等到綠燈就著急過馬路;對親友同事一點不妥就氣急敗壞;期末來不及複習,三天刷完所有知識點;害怕落後於人,被瑣事弄得身心俱疲;對生活中需要慢下來欣賞的美好,來不及發現……
「倍速生活」不是毫無益處,找準目標,動靜結合,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才是重要的,否則都是無意義的消磨。
不管是倍速播放還是原速觀看,根據個人喜好進行最優配置即可。綜藝追劇可以倍速,但是生活還是得踏實地一天天過。
參考文章:
中國新聞網(ID:cns2012)《二倍速不夠使,現在追劇都要三倍速了?》 南周知道(ID:nz_zhidao)《二倍速追劇,為什麼現在的電視劇總愛注水?》網易上流(ID:heyupflow)《二倍速看劇 我以為last dance是首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