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速看劇,就是「浮躁、膚淺」?

2021-02-07 澎湃新聞

澎湃評論員 李勤餘

不知從何時起,中國電視劇裡的人物都成了「閃電俠」。從吃飯到對話,他們的身手之敏捷,總會讓人不由自主地聯想到卓別林主演過的那些喜劇。只是,如今這些略顯滑稽的場面並不會讓觀眾發笑,因為,這是他們主動選擇「倍速播放」的結果。

不管是誰發明了「倍速播放」,或許我們都應該好好感謝Ta。因為,讓電視劇放得快一些,可能是這個時代的觀眾剛需。動輒七八十集的篇幅、無聊透頂的拖沓情節,早已把大家的耐心消磨殆盡。據說,不久前的「神劇」《長安十二時辰》,也沒能阻擋觀眾按下「倍速播放」,何況是那些只會讓我們感嘆浪費生命的注水劇呢?於是,不少評論指出,「倍速播放」是創作者的恥辱。看上去,邏輯是沒有錯的,如果影視作品的質量優秀到了讓人手不釋屏的地步,觀眾還會捨得倍速播放嗎?但事情恐怕沒有那麼簡單。想一想,將倍速播放這個概念推演到極致,就是讓大家司空見慣的「X分鐘看完整部電影」。既然三言兩語就能概括劇情,我們還有沒有必要耐心地看完每一分鐘呢?要知道,就連《肖申克的救贖》《鐵達尼號》等經典作品都逃不過上述解讀方式,單單讓創作者來背鍋,是不是有些不公平呢?也有人說,倍速看劇,還是因為當下的年輕人太忙了。這種說法當然也有道理。如今的生活節奏那麼快、工作壓力那麼大,花費大把時間看劇,也就顯得格外奢侈。但這麼說,又有些片面。空閒時間,擠一擠總還是有的。只是,娛樂方式那麼多,為何偏要選擇耐心地看劇?玩一把王者、看一下快手、刷一會微博……一輪體驗過後,留給看劇的時間還能剩下多少呢?所以,倍速看劇,是再正常不過的選擇。說到底,看劇的速度越來越快,只是傳播媒介、流行文化和受眾共謀的結果。既然網際網路時代註定是去中心化的,那麼再讓某一樣娛樂方式佔據所有人的休閒生活重心,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於是,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觀眾選擇只看某某演員演出的片段。這也意味著,一部影視作品的完整意義,都已經被解構了。這不能不讓人聯想到曾經引發廣泛討論的「碎片化閱讀」。人們閱讀習慣的改變,從來不是書籍質量下降的結果,因為,還有那麼多經典作品無人問津,不是嗎?當然,我們不必據此批判公眾的「浮躁」「膚淺」。因為,媒介傳播的變革浪潮,是不可逆轉的。就像碎片化閱讀正在逐步改造社會的文化傳播模式,以「倍速播放」為代表的看劇方式,也會反過來催生嶄新的影視作品創作手法。比方說,《隱形守護者》《畫師》等互動視頻作品,正試圖用更多「分支選擇」增加用戶粘性和參與度,減少倍速看劇的可能。回想起來,「碎片化閱讀」的概念,不也曾讓公眾憂心忡忡、彷徨迷茫?但事實證明,碎片化閱讀不可能毀掉閱讀本身。是認認真真讀一本書,還是抓起手機就刷屏?是靜下心來看一部劇,還是倍速播放看個大概?硬要為它們分個高下,恐怕沒有多大意義。我們能做的,應該是適應和接受新生事物的出現,解讀它們所代表的用戶需求和時代信息。至於你更願意選擇何種看劇模式?這完全取決於你的內心感受。如果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還要為怎麼看劇糾結一番,那才是太過奢侈的事情。

相關焦點

  • 為何倍速看劇成常態?上海電視節評委鄭曉龍:倍速看劇不如別看
    隨著生活節奏路的不斷加快,不知從何時起倍速看劇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而且隨著短視頻的火爆崛起,更有一大部分人演變成了短視頻追劇黨,光靠娛樂大V們發布的視頻片段或者劇集解說追劇,既節省了時間,又能看到劇中最精華的情節。在第26屆上海電視節評委見面會上,評委會主席鄭曉龍對倍速看劇模式表示不理解,「那你何必看它呢?看劇情大綱不就行了。」
  • 《我的ID是江南美人》2倍速勉強追劇
    「江南美人」指的是一看就是整容整了很多的人,我本來以為是絕世美女的意思才來看的。我2倍速還是很慢,就是從原來的「閃電」變成了普通速度。劇情很拖沓,我看到第12集,就講了男女主住得近,女主和男主他媽有關聯,女二心機婊,刷沒了??而且人物關係刻畫非常奇怪,男主為啥喜歡女主,不知道!!因為她是讓他中學三年唯一笑過的人??還不是那種互動發笑,是他偷看人家跳舞覺得好笑???真的活在韓國嗎??
  • 二倍速追劇是什麼梗? 「倍速」播放成年輕人追劇的「標配」
    倍速播放成年輕人追劇的標配 二倍速追劇是什麼梗 現在的電視劇動輒50集,劇情拖沓,劇集長,對於快節奏的都市年輕人來說很不適應,於是很多觀眾追劇都會選擇二倍速,就是加快電視劇播放的進度,可以省去很多時間。 當代年輕人時間有多緊   原標題:二倍速追劇是什麼梗?
  • 二倍速追劇,為什麼現在的電視劇總愛注水?
    看個劇都要開二倍速。」所謂「二倍速」,就是將播放速度調快至原來的2倍。1小時的劇,二倍速只要30分鐘就可播完。既節省了時間,又不會遺漏重要的情節。這句話引發網友群起響應,大部分人感同身受——「不開倍速都不適應」「那是因為沒有三倍四倍的播放」。打開各大視頻網站,播放影視劇時總能看到「倍速」的功能,從0.5倍速度起,最高可以達到2倍。
  • 二倍速不夠使,現在追劇都要三倍速了?
    我用原倍速看的。」  誰能想到,在今天,不用倍速鍵已經成為對一部劇最大的褒獎。對於當下年輕人來說,追劇、追綜藝開倍速已經成了標配。而且,二倍速似乎都不能滿足大家的需求,不少視頻網站還推出了三倍速。  有網友感嘆,這屆觀眾為啥離不開倍速?這樣做到底是節省時間還是浪費時間?
  • 從「二倍速」到「三倍速」 追劇觀眾越來越著急怎麼辦
    我是用原速看的。」在評分網站豆瓣,獲得9.4高分的電視劇《山海情》頁面上,這條評價獲得高贊。評論反映了一個事實——在今天,人們開啟倍速追劇已是標配,不按「加速鍵」成為對劇集最大的褒獎。曾幾何時,不少網友愛上了極為「方便」的倍速觀劇模式:不喜歡的劇情就長按屏幕「加速」,不錯的地方就鬆開。
  • 「三倍速追劇」是對注水劇降維打擊
    我用原倍速看的。」誰能想到,在當下,不用倍速鍵已經成為對一部劇最大的褒獎。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追劇、追綜藝開倍速已經成了標配。而且二倍速似乎都不能滿足大家的需求,不少視頻網站還推出了三倍速。有網友感嘆,這樣做到底是節省時間還是浪費時間?     在網際網路時代,觀眾實現了「看劇自由」,可以自由掌握看劇模式。特別好看的就正常速度,劇情燒腦的1.25倍,一般劇1.5倍,無聊劇情則2倍速。
  • 一倍速二倍速三倍速來回切換,是我本人了
    在這種情況下,倍速追劇算是性價比高的選擇了。有網友說,不看幾個電視劇,熱搜榜都看不懂了,咋和朋友們聊天……節奏慢、劇情無聊,都可以成為觀眾拖進度條,開倍速的原因。尤其是粗製濫造的注水劇,別說是三倍速了,十倍速也追不下去。
  • 為什麼年輕人看劇都用倍速
    現如今,大多數視頻平臺不僅配備了「倍速播放」的功能,還提供從慢速0.5到正常速度、2倍速,甚至還有「只看TA」的多樣化播放選擇。拿著平板電腦開著倍速播放,一晚上刷完十集二十集,第二天聲稱「看完」、交流劇情已經成為年輕人生活的標配。
  • 每日即評 | 「三倍速追劇」是對注水劇降維打擊
    我用原倍速看的。」誰能想到,在當下,不用倍速鍵已經成為對一部劇最大的褒獎。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追劇、追綜藝開倍速已經成了標配。而且二倍速似乎都不能滿足大家的需求,不少視頻網站還推出了三倍速。有網友感嘆,這樣做到底是節省時間還是浪費時間?評論:在網際網路時代,觀眾實現了「看劇自由」,可以自由掌握看劇模式。
  • 別天真了,「3.0x倍速」幹不死「注水劇」
    可是,面對劇情注水、節奏拖沓、情節無聊、演員語速過慢等國產劇常態,網友們依然義無反顧地選擇了3倍速,視頻網站也在迎合著用戶需求,而整個行業似乎也默認了這種觀劇方式。「2倍速」幹不死的「注水劇」,3倍速也不行有媒體發文稱,「三倍速追劇」是對「注水劇」的降維打擊。其實這樣的估計實在過於樂觀。
  • 這5部「徹頭徹尾」的爛劇,我開2倍速也看不下去,別說你全看了
    這5部「徹頭徹尾」的爛劇,我開2倍速也看不下去,別說你全看了!第1部:《那江煙花那江雨》由吳佳怡、趙弈欽、韓玖諾等人主演的這部劇,確實是「徹頭徹尾」的爛劇,不僅是演員演技差勁,劇情爛俗,服化道水準一般,甚至還是一部「抄襲劇」,據說是抄襲了《如懿傳》,所以說,真的讓人開2倍速也看不下去,而這部劇目前的評分,也是2020年所有帶評分的劇中
  • 「只看微博也能成為《三十而已》十級學者」,從倍速播放到微博追劇...
    最近的社交話題離不開熱播劇《三十而已》,其實不少人並未完整追劇,只是在微博刷了視頻和熱搜,就能輕鬆應對社交。在「倍速播放」之後,一味追求「爽文」的快食時代,「微博追劇」開始流行——在微博釋放劇中「名場面」短視頻,觀眾追看後也能大致掌握劇情走向。今天的上海電視節評委見面會上,著名電視劇導演鄭曉龍就坦言,不理解倍速看劇和微博追劇的流行。
  • 七八十集電視劇太「慢」了,你追劇用倍速嗎?
    即使是像《長安十二時辰》這樣精緻的劇集,也沒有阻擋部分觀眾按下倍速的手指,更不用說其他拖泥帶水,動輒六七十集的劇了。現如今,大多數視頻平臺不僅配備了「倍速播放」的功能,還提供從慢速0.5到正常速度、2倍速,甚至還有「只看TA」的多樣化播放選擇。拿著平板電腦開著倍速播放,一晚上刷完十集二十集,第二天聲稱「看完」、交流劇情已經成為年輕人生活的標配。
  • 是誰把國產劇變成了二倍速?
    藍字關注,自動為你推薦一部熱門好片前幾天,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又引起了熱議:#為什麼年輕人看劇都用倍速臉上抹了點灰,就是乞丐裝。嘴上貼兩抹鬍子,就是徹徹底底的男人。這些是這一代演員做的事情。當然,不是所有演員都這樣做,但這一代最火的演員是這樣做,大家對這代演員還能有信心麼?這樣的人多了,認真做事的人就顯得尤其優秀。正午陽光為什麼可以成為國產劇標杆?因為細節。
  • 導演鄭曉龍:要以現實主義態度拍劇,不太理解觀眾倍速看劇
    「今年的新型冠狀病毒,連詞都一字不改的就給用了,我一看我就樂了,我說這都不可能。(劇情)跟生活結合的特別緊,這個特別重要。」鄭曉龍笑言。「有現實主義的態度,而且注重細節(的作品),到現在它都有生命力。所以說我如果是瞎編的,怎麼也編不出新型冠狀病毒,正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這個詞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是真實存在的。
  • 「二倍速」追劇溜到飛起!你知道「追劇」用英語怎麼說嗎?
    看個劇都要開二倍速。」引發了大家的討論,並且被頂上了熱搜...但愛看劇的小U可不想錯過任何一部好劇所以不開二倍速的話真的追不上啊!!!接下來,大家就用二倍速刷劇後省下來的時間跟小U一起看看和「追劇」相關的英文表達吧! 肯定有同學會舉手搶答:「追」就是「chase」,「劇」就是「opera」,所以「追劇」就是:「chase opera」!
  • 三倍速追劇模式開啟 到底是省時間還是費時間?
    我用原倍速看的。」誰能想到,在今天,不用倍速鍵已經成為對一部劇最大的褒獎。對於當下年輕人來說,追劇、追綜藝開倍速已經成了標配。而且,二倍速似乎都不能滿足大家的需求,不少視頻網站還推出了三倍速。有網友感嘆,這屆觀眾為啥離不開倍速?這樣做到底是節省時間還是浪費時間?
  • 整個世界被調成了二倍速,是時候慢下來了
    今早刷微博看到一個博主微博發文:整個世界被調成了二倍速,上個月還隨處可見&34;梗,這個月就都變成了許防炮陳養魚梁海王,只剩下秦昊本人還在綜藝節目上浮躁的生活讓大家都變得異常著急,很多年前看電視津津有味,生怕漏過哪一秒。
  • 觀眾二倍速追劇 2018年中國電視劇產量分析
    看個劇都要開二倍速。對此網友紛紛表示,不開倍速都不適應,「倍速」播放變成了很多年輕人追劇的「標配」。近年來,中國電視劇集數越來越長,國產電視劇「注水」成常態,節奏拖沓劇情注水。2017年國家四部門聯合發布「明星限薪令」,今年國內頂尖9大公司發文抵制演員天價片酬。演員片酬下降,未來電視劇質量或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