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與張道藩,誰是真愛

2021-02-23 風生水起ybz


(琴課)

13歲就由父母做主,和蘇州查家公子查紫含訂下了婚約。徐悲鴻早年曾與蔣碧薇的伯父蔣兆蘭和姐夫程伯威同在宜興女子學校教書,由此建立了同蔣家的聯繫,深得蔣碧薇父母的喜愛。他對蔣碧薇一見鍾情,成了蔣家的常客以後,便如痴如迷地戀上了她。蔣碧薇也為徐悲鴻的氣質和性格所吸引。但作為一個訂了親的女子,除了慨嘆「恨不相逢未嫁時」,只能是閨閣飲淚。這一年,傳來查紫含在考試中企圖作弊的消息,待嫁閨中的蔣碧薇想到自己將託付終生的夫君如此沒有出息,痛苦萬分,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毅然接受了徐悲鴻的安排,於1917年一起私奔東渡,去了日本,這一大膽的舉動給蔣家帶來極大的麻煩,但是最終還是原諒了他們。一對如願以償的戀人在興奮和喜悅中開始了美滿生活。

1919年徐悲鴻得到官費留學的資格,二人共同赴法。1921年,留學歐洲的徐悲鴻夫婦在中國駐德國公使館的一次酒會上結識了英俊瀟灑的青年畫家張道藩。

當年在歐洲的中國留學生中,各種政治色彩的人物都有。一些人由於看不慣國內腐敗的政治,又對「幫閒文人」的拍馬屁舉動深惡痛絕,笑鬧中成立了一個「天狗會」,藉此經常聚首,聯絡感情。徐悲鴻、蔣碧薇、張道藩都是其中的成員,這使張道藩有更多的機會接近蔣碧薇。視藝術為第一生命的徐悲鴻,對藝術之愛遠勝過夫妻情愛,而張道藩則以其男性少有的細膩情感,不擇手段地向蔣碧薇射出愛神之箭。1926年2月,蔣碧薇收到張道藩從義大利寄來的一封長信。至此,張道藩向她端出了一顆赤裸裸的愛心。想到來歐洲這些年裡,丈夫整天潛心作畫,還幾度只身前往南洋賣畫,對她的情感日趨淡漠。孤獨中,張道藩給過她幾倍於丈夫的溫存。她對此迷茫過、感懷過,也猶豫過。張道藩的這封信使她陷入萬分痛苦的境地……但她還是下決心關閉了對張道藩的感情閘門,十分理智地回了一封長信,勸張道藩忘了她。張道藩在極度失望中與一位名叫素珊的法國姑娘結了婚。

巧如命運的安排,三年後他們又在國內重逢。此時的張道藩因賣身效力於國民黨政府,已當上了當年南京市政府的主任秘書,開始了躋身國民黨上層統治集團的政治生涯。已做了母親並懷上第二個孩子的蔣碧薇長期忽視對丈夫的理解,而徐悲鴻醉心於藝術,對妻子也少有體貼,雙方性格都很倔強,甚至在一些小事上相互也不肯退讓,漸漸產生了感情裂痕。與張道藩的相見,無形中勾起了蔣碧薇曾失落過的夢幻。幾年後,由於黃色小報,「花邊新聞」又對徐悲鴻與孫多慈的師生關係進行加油添醋的渲染,給本來已不和睦的家庭平添一層陰影。張道藩結婚以後,由於東西方習俗的不同,夫妻感情也不融洽,表面上相敬如賓,心底裡落落寡歡。因此始終忘不了對蔣碧薇的戀情,徐悲鴻依然故我,時常外出作畫,張道藩就成了他家中的常客。「盧溝橋事變」以後,徐悲鴻積極為抗戰四處奔走呼號。為避日本飛機轟炸,蔣碧薇應邀搬到有地下室的張道藩家中。

此後二十年間,兩人通信竟達兩千餘封,不僅暫別而在異地時寫信,即使同居一樓,也常常靠筆墨傾訴衷腸。

不久,遷居重慶的蔣碧薇幾乎每天都收到張道藩寄自南京的信,滿紙情話、纏纏綿綿,挑起她的無限眷戀,徐悲鴻在她心中已無存了。張道藩調任教育部次長 ,又隨國民政府遷都重慶,他們之間的往來就更加頻繁了。

1942年,客居新加坡等地達三年之久的徐悲鴻回到國內。對此,蔣碧薇感到十分尷尬,作為徐悲鴻的合法妻子,她無法拒絕丈夫返家,但她已成了張道藩的情婦。她無力擺脫困境,寫信給張道藩,展示自己無所適從的矛盾心理。張道藩回信提出四條出路,供其擇一,即:一離婚結婚(雙方離婚後再公開結合);二逃避求生(放棄一切,雙雙逃向遠方);三忍痛重圓(忍痛割愛,作精神上的戀人);四保存自由(與徐悲鴻離婚,暗地做張道藩的情婦)。結果,蔣碧薇選擇了最後一條路。同年6月,徐悲鴻來到重慶,此時他並不十分清楚蔣碧薇的變化,試圖與之破鏡重圓,許多同人也紛紛出面說和。但蔣碧薇打定主意分手。1945年底,他們終於辦完了離婚手續,徐悲鴻答應了蔣碧薇的一切條件,並贈送早年在法國為蔣碧薇畫的一幅肖像《琴課》。

素珊得知真情後,多次要求張道藩與蔣碧薇斷絕關係,否則,就要離婚。張道藩從不理睬,出於政治上的原因,張道藩又不與素珊離婚,可憐素珊一個異國弱女子,只能以垂淚來表示微不足道的抗爭。

時至1949年初,國民黨要員紛紛逃離大陸,身居國民黨中央常委、中宣部長的張道藩親自安排蔣碧薇去了臺灣。根據當年她與徐悲鴻離婚時達成的協議,一對兒女都歸蔣碧薇撫養,但他們都先後加入了革命陣營。日後的蔣碧薇只得以情婦的身份與張道藩相伴。

但是蔣碧薇畢竟不是張道藩的妻子,不能與他一同公開出入社交場所。身居孤島,天長日久,常常獨自沉思,有時呆呆地看著《琴課》一連好幾個小時。

1953年10月,一代大師徐悲鴻謝世了,當蔣碧薇得知徐悲鴻直到去世時,身邊還珍藏著早年與他同在巴黎生活時購買的懷表時,淚斷如珠。由於精神上無所依託,不久,她又全副身心地回到張道藩身旁。張道藩為了避免家中的麻煩,將素珊母女遠送到澳大利亞養病。毫無顧忌地與蔣碧薇同居一室,這一年冬天,蔣碧薇收到素珊從澳大利亞寫來的信,信中說:「道藩有一種浪漫想法,就是平兩地之情,各安一室,你也是一個女人,明白一個妻子,要用多大的毅力和寬容,方能克服心裡的不平。」蔣碧薇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她曾有過痛苦和悲涼、絕望和憤懣,現都由另一個女人在品味著,愧然之情湧上心頭……為了減經內心的羞愧和自責,她每個月以張道藩的名義給素珊寄錢。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之間的戀情好似一盆燃燒日久的木炭,溫度漸漸低下來了。蔣碧薇日益感到張道藩心事重重,大有倦鳥思歸之勢。1958年底,她決定暫避一段時間,去南洋探望外甥,臨行前,她煞費苦心,給張道藩寫了一封長信,希望能重新燃起他們之間的戀情。第二年春天,她回到臺灣,失望的是,張道藩對她十分冷淡。她終於明白:自己再也沒有力量將張道藩拖回身邊了。此後,她拒絕張道藩的資助,將大房換成小房,又陸續賣了徐悲鴻的一些字畫,以兩個姨孫為伴,淡泊地度過了一個個春夏秋冬。

1968年4月,她突然聽說張道藩病危,便匆匆趕到臺北三軍總醫院。這是他們自1958年分手後第一次單獨在一起。她靜靜地看著病榻上的張道藩,只見他兩眼微微地張開著,冷漠地注視著這個世界,但已經認不出任何人了。一個多月後,死神奪走了張道藩,他沒有留下任何遺言。得聞此訊,蔣碧薇毅然打開了自己的回憶之庫,半個多世紀的經歷在筆端流過。她把自己的一生,所敬所愛、所作所為、所思所念、良心和靈魂都毫無保留地溶入了近五十萬字的長卷。上篇取名為《我與悲鴻》,下篇取名《我與道藩》。1978年2月16日,蔣碧薇在臺北去世。

根據蔣碧薇的遺言,她珍藏的徐悲鴻作品和一些古畫,全部捐給臺北歷史博物館。她去世時書房裡掛著張道藩為她作的肖像:她面容憔悴、神色慘澹,頭髮上還插著白花。臥室裡則掛著徐悲鴻為她作的肖像《琴課》:臉部微斜、脈脈含情,專注地拉著提琴。兩幅畫中最相似的是眼睛明亮深情。

蔣碧薇先後生下一雙兒女——伯陽和麗麗。
少女時勇敢私奔的她,盛年時長袖善舞的她,中年時悵惘於兩端感情的她,晚年時一個人悽清的她,都令人唏噓不已。

相關焦點

  • 張道藩辛苦半生把蔣碧薇從徐悲鴻手裡奪過來,為什麼最後又拋棄她
    徐悲鴻為蔣棠珍取了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其實徐悲鴻也看出了蔣棠珍的心思。此前,徐悲鴻就定製了兩枚水晶戒指,一枚刻上「悲鴻」,另外一枚刻上「碧薇」。恰逢徐悲鴻到日本學習深造,他有意邀請蔣碧薇同往,蔣碧薇二話沒說,就跟徐悲鴻一起私奔了。
  • 徐悲鴻出軌後,蔣碧微做了張道藩20年情人,到死也不被子女原諒
    在注意到徐悲鴻對蔣碧微的冷落後,張道藩用一個男人細膩的情感對孤獨寂寞的蔣碧微送來了愛與溫暖。張道藩本來就長得英俊瀟灑,風度翩翩,十分討女人的喜歡。而這樣優秀的男人還一次又一次的在信中赤裸裸的向蔣碧微表達他的愛意,這樣的攻勢對於一個被丈夫冷落的女人來說實在難以拒絕。
  • 蔣碧薇嫁給徐悲鴻,對方卻愛上別人,後來她做了張道藩的地下情人
    蔣碧薇是民國時候知名畫家--徐悲鴻的妻子,她出身良好,為追尋愛情,與當時還未發跡的徐悲鴻遠渡重洋,但不曾想丈夫卻愛上她人,蔣碧微並未自憐自艾,她繼續追尋幸福,甘做他人的情婦,但非常可惜她的兩段感情都並未能夠走到最後,最後獨自走完了餘生。
  • 當了31年地下情人,張道藩突然回歸家庭,蔣碧薇:我無怨無悔!
    1922年,徐悲鴻攜蔣碧薇回訪張道藩,初次見面,張道藩卻對徐悲鴻的妻子蔣碧微怦然心動,像觸電一般,張道藩開始不受控地暗戀蔣碧微。為了有機會接近她,張道藩特意加入蔣碧薇夫婦所在的法國留學生社團——天狗會,蔣碧薇是社團裡唯一的女性成員,她落落大方、學識淵博,深深吸引了張道藩。
  • 民國奇葩婚戀(四)徐悲鴻與蔣碧薇
    在日本,在歐洲,蔣碧微和徐悲鴻度過了一段同甘共苦的日子,徐悲鴻作於法國的油畫《吹蕭》中吹簫的女子不知傾倒了多少人,而這女子的原型就是蔣碧微。也正是在這段時間內,徐悲鴻在美術界建立起了他的赫赫聲名。1921年,留學歐洲的張道藩到德國旅行,聽說徐悲鴻也在柏林,便急匆匆地前來拜訪這位藝術上的同道。
  • 人物|蔣碧薇怨懟徐悲鴻:愛了他一輩子,卻至死不能原諒他
    生而為人,誰能逃過這命運的翻雲覆雨手?而在一代藝術大師徐悲鴻那裡,他與前妻蔣碧薇的恩恩怨怨、愛恨交纏更是令人唏噓不已。徐悲鴻出生於江蘇宜興的一個小鎮,原名徐壽康。雖家境清貧,但志如鴻鵠,怎奈雙翼難振,悲鳴不已,於是成年後他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悲鴻」。徐悲鴻天賦異稟,自小便對繪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徐悲鴻早逝真相:情人在外面,愛人在心裡
    蔣碧薇沒想到的是,徐悲鴻仍舊對孫韻君念念不忘,蔣碧薇覺得夫妻感情將無法挽回,於是,和徐悲鴻開始分居。  徐悲鴻的心思不在蔣碧薇這裡,經常半個月消失不見。蔣碧薇已經沒有心力去管徐悲鴻了,她也知道,丈夫可能又去湖南長沙找孫韻君去了,鞭長莫及,她很失落。
  • 蔣碧薇:離開徐悲鴻,當了三弟十年地下情人,始終不被子女原諒
    蔣碧薇這個民國時期的新式女子,悔婚與畫家徐悲鴻私奔至國外;第二次,她甘願做徐悲鴻稱兄道弟張道藩的地下情人,而且這一做就是十年。蔣碧薇與張道藩私下交往時,蔣碧薇親暱地稱呼張道藩為「宗」;而身為時任國民政府教育次長張道藩則對情人稱「雪」。如果這是年輕人二十幾歲相戀時的稱呼,也沒什麼!相反,這是兩個人三四十歲時的稱呼,而且是在蔣碧薇有老公,張道藩有妻子的情況下。
  • 徐悲鴻生命中的女人
    1920年秋天,兩人拜識法國寫實主義大師達仰,徐氏之畫融入了「西方繪畫可採入者」,長進不小。又到巴黎時,他們認識了從倫敦來到巴黎的張道潘,那是1921年的事情。這次會面,給張道藩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徐悲鴻的妻子張碧薇。幾番接觸,張道藩向蔣碧薇射出了愛神之箭。 徐悲鴻畫蔣碧薇《簫聲》
  • 徐悲鴻:「你快回來吧,你再不回來,我就要愛上別人了。」
    直到後來查紫含考試作弊的消息暴露,蔣棠珍才在糾結過後毅然決然地和徐悲鴻私奔去了國外。蔣家無奈,只得默認了蔣棠珍和徐悲鴻的愛情。至此,有情人終成眷屬。更浪漫的是,徐悲鴻送給蔣棠珍一個名字—蔣碧薇。在國外的那段日子裡,徐悲鴻潛心作畫,努力讓蔣碧薇過上更好的生活。
  • 講述 ▎蔣碧薇:徐悲鴻一生畫得最多的女人
    1937年初,蔣碧微和張道藩走到了一起。雖然多年後很多人為她感到不齒,甚至連兒女也嫌厭她的選擇,但那時的蔣碧微,一半是負氣,另一半更多的是需要用愛,來抵禦徐悲鴻所給的絕望。徐悲鴻默然接受。至此,這對苦苦糾纏20年的戀人,在人生捲軸下寫下了最后蒼涼的一筆。051949年,在張道藩的安排下,蔣碧微去了臺灣,從此成為張道潘的情婦。張道藩為了避免家中的麻煩,將susan母女遠送到澳大利亞養病。
  • 徐悲鴻原配:20年的妻子,甘心離婚做了別人20年的情人——《我與悲鴻》《我與道藩》,道不盡愛與恨的千古愁
    可誰也沒想到,1934年8月回到國內的她和徐悲鴻,居然分居了。為了贏得孫韻君父母的歡心,徐悲鴻在報紙上公開聲明:鄙人與蔣碧微女士久已脫離同居關係,彼在社會上的一切事業概由其個人負責。看到報紙聲明的那一刻,蔣碧微震驚得久久緩不過神來:從十八歲起和他一起浪跡天涯,為他生兒育女,她一直無怨無悔,沒想到在他眼裡,她和他的20年的夫妻情分竟然是同居關係!半是義憤,半是寒心,本來和張道藩保持距離的她,很快便和張道藩住到了一起。
  • 【風花雪月】蔣碧薇:我與徐悲鴻
    特別提示:封面圖片是蔣碧薇的照片蔣碧微出生於江蘇宜興書香名門,18歲時與徐悲鴻一見鍾情。還刻了一對水晶戒指,一隻上刻「悲鴻」,一隻鐫著「碧微」。他把碧微的戒指整天戴在手上,有人問他這是什麼意思,他便得意地答:「這是我未來太太的名字。」人家追問他未來的太太是誰,他只神秘地笑笑。  徐先生開始積極地準備一切,他通知所有的朋友,揚言某月某日將啟程去法國,其實他仍舊留在上海,為我申請護照,辦理出國手續,購置必需的日用品。
  • 徐悲鴻發起的兩次論戰
    眾人皆知齊白石畫蝦、徐悲鴻畫馬,在徐悲鴻的學生楊先讓心中,徐悲鴻是永遠也說不完的。《徐悲鴻》一書再現了楊先讓記憶裡老校長的音容笑貌,通過來自徐悲鴻親友、學生的口述材料,大量的繪畫作品與歷史照片,展現了徐悲鴻在藝術家、丈夫、父親、教師、校長等多重身份下豐富的內心世界和複雜的人生選擇,還原了一個真實、立體、有血有肉的徐悲鴻。
  • 徐悲鴻原配蔣棠珍:卻道海棠依舊
    經年習畫的飄逸氣質,才情與柔情兼備,不經意地暖了近旁的人,驀地生出想要依靠的錯覺。他走後,我細細摩挲那幅海棠,心下黯然。來年,我將嫁作他人婦,這段少女心事也便如煙了吧。查家少爺紈絝天性,曾向家父討要考卷答案,品行未見端正。婚約一紙,縛住我對婚姻全部的想像。一陣清風,把畫作吹拂在地。我趕忙拾起,恰好看到背面小字:卿若海棠。
  • 蔣碧微離開徐悲鴻後,當了10年秘密情人,終生未得到子女原諒
    蔣碧薇原本是徐悲鴻的妻子,她離開徐悲鴻之後,當了十年的秘密情人,結果終生都無法被自己的子女原諒。蔣碧薇早年跟徐悲鴻關係很好,後來之所以分開,主要是因為有一個叫孫多慈的女子,以第三者的身份介入。兩人維持多年的婚姻,因為孫多慈的出現逐漸崩潰。蔣碧薇後來找的情人,名叫張道藩,他是民國時期的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