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遷徙季 城市管理部門已設立多個投食點

2021-01-09 瀟湘晨報

近年來,隨著我區生態環境越來越好,越來越多的候鳥來到拉薩越冬,宗角祿康公園成為候鳥的理想棲息地,為冬季的拉薩增添了生機與活力。但由於群眾亂投食導致龍王潭水質變差,為公園的管理帶來一些困擾,為此,布達拉宮廣場管理處呼籲大家配合工作人員的工作,不亂投食,共同保護龍王潭的生態環境。

宗角祿康公園吸引候鳥棲息。記者 阿旺尼瑪 攝

近年來,拉薩市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綠色發展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候鳥在此越冬,在宗角祿康公園裡,鳥兒們翩然飛舞,營造出別樣的冬日美景,也為人與候鳥的和諧相處增添了生機與活力。

11月16日上午9時許,記者走進宗角祿康公園,只見許多候鳥在水中嬉戲,在清澈的湖面上留下陣陣漣漪。湖邊,有的市民停下腳步駐足欣賞,有的市民拿起相機拍下候鳥展翅飛翔的畫面,有的市民卻把手裡的青稞、餅子等食物撒進湖裡投餵候鳥……布達拉宮廣場管理處工作人員一看到有市民投餵候鳥,就會上前勸導。

布達拉宮廣場管理處副處長吳冰介紹,每年11月份是候鳥遷徙的時間,去年湖中出現大量候鳥,引發群眾自發餵食。由於冬季水量不足,湖水更新慢,市民投餵的青稞、餅子、糌粑腐爛在湖中,導致水質變差,影響生態環境。「今年,我們根據去年的經驗,決定提前採取措施防止出現更多的投食行為,設置溫馨提示牌,勸導市民及遊客勿向湖內投食。同時,還安排保潔人員與湖面從業人員每天不間斷清掃、打撈湖面垃圾,避免讓美麗的龍王潭變成『養鴨場』。」吳冰說。

記者了解到,布達拉宮廣場管理處還從公益性崗位中抽調8名職工組成工作隊,駕駛船隻在湖內「驅趕」飛禽,避免候鳥大量聚集在龍王潭湖面,超過湖水的承載能力,影響龍王潭周邊的生態環境。吳冰告訴記者:「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些候鳥,避免候鳥聚集,城市管理部門在拉薩河邊及拉薩周邊設立了幾個投食地點,供候鳥們覓食。由於龍王潭水域面積不大,冬季流水速度慢,大量候鳥聚集在這裡的話,會有不少市民胡亂投食,影響水質,形成惡性循環,既不利於保護候鳥,也會破壞龍王潭及周邊的生態環境,所以我們通過人工『驅趕』,將候鳥們引導到拉薩河周邊水域面積較大水面,讓它們更好地棲息。同時,我們也會聯合相關部門對公園內販賣青稞的小販進行清理,勸阻市民向湖內投食的行為。」

此外,為更好地管理和保護龍王潭,布達拉宮廣場管理處聯合相關部門對湖水水質進行監測,對放生的家禽進行檢測清理,共同維護龍王潭的生態環境。最後,吳冰呼籲廣大市民希望配合工作人員,做到文明遊園,禁止隨意餵食候鳥。「野生的候鳥有各自的覓食渠道,而且吃的食物也各不相同,鳥兒吃了人類的食物可能生病,還有可能改變候鳥的習性,所以希望廣大市民不要向湖內投食、扔垃圾,共同維護宗角祿康公園的碧水藍天,創造一個良好的休閒環境。」吳冰說。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永仁森警:候鳥遷徙季 護鳥正當時
    寒流來襲透露著清冷凜冽,鳥兒隨季節的變化而遷徙,當前已進入候鳥遷徙季,大量候鳥飛臨永仁縣的水庫、壩塘越冬繁衍生息。為切實加強候鳥資源保護和管理,防範和打擊亂捕、濫獵、濫食野生鳥類等違法犯罪行為,永仁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結合工作實際,按照打擊破壞候鳥等鳥類資源違法犯罪集中統一行動的要求,組織民警、輔警到各鄉鎮開展候鳥巡查工作,進一步確保候鳥遷徙絕對安全。
  • 各地林草頭條丨西藏林周:「候鳥天堂」的守護者
    入冬後氣溫逐漸轉涼,大量候鳥陸續飛抵林周過冬,萬鳥齊飛的壯觀場面已成為林周縣鄉村風景中最靚麗的風景線,林周縣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候鳥天堂」。為進一步做好黑頸鶴保護工作,林周縣林業局在雅江中遊河谷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林周段)內設立了專門的投食點,通過人工投食的方式,確保黑頸鶴越冬食物充足。目前,林周縣共設立了10處投食點,聘請達娃卓嘎、多布傑、格桑卓瑪、頓珠次仁、洛桑次旦、丹增、歐珠尼瑪、阿旺、朗嘎次仁等9人為投食點巡護員。
  • 候鳥江邊舞 如約又一年
    進入11月,雅安又一次迎來候鳥遷徙季,也迎來了城區觀鳥的最佳時期。「老朋友」又來了市民觀鳥熱情高「快看,好大一群啊!」11月8日,星期日,市區青衣江大橋橋頭一帶,不少市民對著江面按下快門。506這個數字,已超過四川鳥種的三分之二,全國鳥種的三分之一。同時,如鴛鴦、黑翅長腳鷸、灰頭麥雞等鳥類的種群數量也相當可觀。常年造訪青衣江「基因密碼」定路徑今年9月6日,300多隻灰頭麥雞抵達雅安,到達時間比去年晚了僅一天。今年,進入11月,越來越多的候鳥陸續抵雅。
  • 生態環境好 候鳥變「留鳥」(美麗中國·調查·鳥的遷徙④)
    層層把關,織牢候鳥越冬安全防護網  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提供的數據表明,每年到鄱陽湖越冬的候鳥多達60萬—70萬隻。越冬白鶴最多時達4000餘只,佔全球98%以上,全世界80%以上的東方白鸛、70%以上的白枕鶴在鄱陽湖保護區內越冬。這裡,是大量珍稀候鳥的重要遷徙通道和越冬地。  「為什麼保護候鳥?因為我見不得它們被害,聽不得它們哀鳴。」
  • 冬候鳥遷徙進入尾聲,最後一批「北方來客」抵達揚州
    錢治華 攝當一群紅嘴的鳥兒出現在高郵湖時,意味著候鳥遷徙,已進入尾聲。這紅嘴的鳥兒正是紅嘴鷗。通常,它們是最後抵達揚州的冬候鳥。紅嘴鷗抵達揚州,比往年晚了一些揚州攝影協會野生動物與鳥類攝影分會的錢治華,在高郵湖上拍攝到了一群約80隻紅嘴鷗,這是他今冬第一次在揚拍攝到紅嘴鷗。「時間比往年來得晚了一些。」錢治華說。
  • 江西湖口:迎來候鳥遷徙高峰
    央廣網湖口12月3日消息(記者熊方 通訊員徐會剛)受天氣轉冷及鄱陽湖水位持續下降影響,鄱陽湖湖口縣水域迎來了候鳥遷徙高峰據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湖口保護監測站工作人員統計,目前飛抵湖口境內的候鳥有30多種達3萬多隻。據監測,飛抵湖口縣水域越冬的候鳥主要分布在屏峰溼地候鳥自然保護區。水退後灘涂裸露出來,小天鵝、白琵鷺、大雁等三十多種鳥類在此棲息。
  • 候鳥的神秘約定:相約孝義 大約在冬季
    候鳥的承諾從2013年開始,每年的遷徙季,大天鵝、小天鵝、鸕鷀、赤麻鴨、翹鼻麻鴨、紅嘴鷗、白鷺、黑鸛、蒼鷺等候鳥飛臨孝義張家莊水庫、孝河國家溼地公園,在此做短暫的停歇、修整、補給。飛時鋪滿水面,息時棲滿樹梢,這是越冬候鳥飛抵孝義的壯觀場面,也是候鳥對孝義的承諾。
  • 護飛志願者巡護湘贛「千年鳥道」,救治和放生遷徙候鳥
    紅網時刻株洲9月28日訊(通訊員 周新文)日前,濛濛細雨,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炎陵護飛隊志願者驅車百餘公裡來到湘贛「千年鳥道」宣傳、巡護,救治和放生過境遷徙候鳥。張貼宣傳海報。當天下午,志願者巡護到炎陵縣牛頭坳山腰的鷲峰村時,在山頭上發現一隻受了驚嚇的斤多重的候鳥,志願者劉禮輕輕地走上前去,把它捧在手中,將腳受了點外傷的候鳥裹好後重新放飛。在江西省遂川縣營盤圩鄉巡護途中,從村民口中得到信息,稱營盤圩候鳥保護站放飛大白鷺、池鷺、斑鷺等遷徙候鳥。
  • 保護候鳥MV:血色遷徙路 我是一隻小小鳥
    保護候鳥 餐桌開始(圖片來源:資料圖片)編者按:全球每年有數十億隻候鳥進行洲際遷徙,8條遷徙路線中有3條經過中國。成群結隊的候鳥從西伯利亞、內蒙古草原、華北平原等地起飛,經東、中、西三路分別飛往中國南部地區越冬。地處中東部地區的湖南、江浙、兩廣、雲貴等地形成了極窄的遷徙通道,成了從中部路線南遷候鳥必經的「千年鳥道」。然而,近年來這些地區大規模捕殺候鳥的行為,使得我國幾條「千年鳥道」殺機四伏。
  • 雲南全面加強鳥類保護管理 禁止隨意投食補飼候鳥
    羅愛東 攝中新網昆明3月4日電 (王佳純 郭麗娜)記者4日從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該局日前發布全面加強鳥類保護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雲南各地劃定候鳥遷徙通道、開展巡護值守等,嚴厲打擊破壞鳥類資源違法犯罪活動,並明確禁止擅入自然保護區觀鳥和拍鳥,在候鳥遷徒停歇地、越冬地隨意進行投食等行為。雲南是世界重要的鳥類遷徙通道和越冬地。
  • 候鳥頻被捕殺背後:手段多樣殘忍還有公車參與
    又是一年遷徙季,隨著節氣的變換,寒露前後,大自然中的候鳥們,照例開始了它們漫長的越冬之旅。然而,自然法力和人為利益的交織糾葛,使它們的旅途變得異常兇險,生存環境也變得異常惡劣。這樣的捕鳥方式主要應用於捕獲小型的水鳥類,因此,網捕的鳥網多設在水草豐美的水塘周邊。還有部分捕鳥者以蘆葦蕩作為掩護,將鳥網放置在水域中的蘆葦下面,用鳥類喜歡吃的一些食物覆蓋,再用收音機反覆播放鳥類的叫聲,吸引遷徙候鳥在此駐足,候鳥一旦落入設有鳥網的蘆葦叢,就會被牢牢纏住,逃脫不得。在候鳥多的時節,捕鳥人一天收一次網,就可捕獲幾百隻候鳥。
  • 逾1000萬隻候鳥聚集中國「最後一站」額爾古納
    李昆 攝   逾1000萬隻候鳥聚集中國「最後一站」額爾古納 短憩後將飛西伯利亞  中新網呼倫貝爾5月7日電 (張瑋 秦緒偉 秦亞傑)7日,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額爾古納市政府獲悉,近日,逾1000萬隻候鳥陸續飛抵額爾古納溼地自然保護區,短憩後將出境至西伯利亞。
  • 瑞安東山灘涂上的候鳥明顯多了 蒼南莒溪還設百臺紅外相機拍鳥
    在候鳥遷徙棲息地   探索開展試點  記者從林業部門獲悉,溫州將探索開展「退漁還溼」「退養還溼」試點。按照計劃,我市將在國際重要候鳥遷徙棲息地溫州灣、樂清灣和南麂海洋自然保護區,選擇部分灘涂溼地開展「退養還溼」,回歸自然狀態,為候鳥的棲息覓食提供安全環境,減少養殖對海洋藻類的影響。
  • 胡夏版《候鳥》上線,這場跨越時間的遷徙,終於等到了一句再見
    這段帶著眼淚的回憶被周杰倫保存下來,再由他與金牌詞作方文山這對黃金搭檔一起攜手譜成了S.H.E這首代表著青春與遺憾的情歌《候鳥》。要如何面對逝去的愛,人們有千百萬個答案。彼時的S.H.E早已在亞洲無數還泛著粗糙像素點的屏幕前留下她們清新而耀眼的臉孔,但光鮮之下仍是剛過桃李的靈魂,用一顆無法時過境遷的心傾訴著隨候鳥而去的愛是如此令人不解又難以承受,也讓許多深夜烙下無人知曉的眼淚。
  • 一個老人的遷徙:從吉林到三亞過冬 旅居公寓發展迎來春天
    上百萬老人同樣也在經歷著「劉玉芬式」的遷徙。2019年1月,海南省政協發布的《進一步加強「候鳥群體」服務管理髮揮「候鳥人才」作用的調研報告》顯示,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海南候鳥人口為164.77萬人,約為海南戶籍人口總數的17%。其中,三亞候鳥人口數為41萬人,約為三亞戶籍人口(58.56萬人)總數的70%。
  • 白骨頂 、鷸鳥 、鴨類已來「打前陣」!大批量、多種類候鳥下月抵泰...
    溱湖的秋色多姿多彩,成群結隊的過冬候鳥,不時傳來陣陣鳴叫聲。   溱湖溼地公園野保宣教員夏惠告訴記者,10月中旬,溱湖湖面出現了第一批冬候鳥——三隻白骨頂。白骨頂每年10月中下旬,遷離北方繁殖地到南方越冬。除繁殖期外,它們常成群活動,特別是遷徙季節,常出現數十隻、甚至上百隻的大群,偶爾可見單只和小群活動,這三隻白骨頂可能是「打前陣」來了。
  • 「清網」行動保護候鳥南飛
    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 林清容)11月是候鳥遷徙時節,近期,森林公安部門開展「清網」行動,在全市範圍內清除了47張面積在100平方米以上捕鳥大網,解救了一批鳥類。保護野生動物涉及到市場經營、餐飲等行業,昨日上午,市森林公安分局組織「淨山」專項行動,執法人員來到寶安區五區市場、鳳凰山腳下的農家樂進行巡查,並現場普及保護野生動物法律法規。
  • 我省鳥類環志工作納入全國鳥類環志管理體系
    湖北日報訊(記者汪彤)7月28日,全國鳥類環志中心批覆同意我省鳥類環志工作納入全國鳥類環志管理體系。這也意味著,未來我省將有機會與其他省份合作開展鳥類保護與監測相關工作,共同探索候鳥遷徙等未解之謎。
  • 哈爾濱以「保護遷徙鳥下山蛙」為切入點踐行生態文明思想
    而在 4 個月前,一場保護野生動物的全民戰役就已在哈爾濱悄然打響。對一切非法獵捕、販賣、運輸、銷售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違法行為的 " 零容忍 ",實現了市場上野生動物銷售的 " 零發現 "。哈爾濱市委、市政府以保護遷徙鳥和下山蛙等野生動物為切入點,守住城鄉綠水青山,留住人民美麗家園,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 助力「小候鳥」心理成長,肯德基「天才小管家」創造營開課啦
    因為疫情原因,有的父母被隔離在外地,孩子們期盼已久的春節團聚也未能實現;因為學校不開學,很多「小候鳥」都不得不獨自在家上網課學習,失去了和同學老師面對面交流和溝通的機會……這些情況可能讓他們比往常面臨更多情感交流上的困境。始終致力於在全國範圍內通過閱讀、藝術、體育等多種形式,關愛留守、流動兒童的肯德基小候鳥基金,了解到這些情況後,在2020年的這個關愛季為「小候鳥」們帶來了不一樣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