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電商直播平臺上一度出現大量公開售賣野生植物的商家,以「野生」「純天然」等噱頭,直播鏡頭對準的卻是蕙蘭、石斛、重樓、毛慈姑——普通人並不熟悉但都很「暢銷」的植物。這些植物中,不少是瀕危的草本植物。
南方周末此前的報導刊發後,淘寶、京東、快手和閒魚採取了行動,屏蔽了關鍵詞,撤下了相關店家。但快手和抖音仍有「下山蘭花」視頻,在閒魚搜索「獨葉蘭」、「下3蘭」,仍有店家。
淘寶平臺還有號稱售賣野生香樟的商家,野生香樟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在抖音商城搜索「下山蘭」,有店家指向「京東商城」,可直達京東購買,有的已下架,有的還可以購買。 (各網站、App搜索結果均截至2020年6月17日中午)
文 | 南方周末記者 楊凱奇
南方周末特約撰稿 陳白水
責任編輯 | 汪韜
「下山蘭」是行話,意味著從山上採挖而來的野生蘭花。
視頻平臺肆意直播,電商平臺公開售賣,一些瀕危植物在當地人「靠山吃山的現代化形式」之下,被猖獗盜採,處境危急。2020年6月11日,南方周末以《直播電商肆意上網,瀕危植物盜採下山》(後附)為題,對快手、抖音、閒魚、淘寶、京東等網站或App以「純天然」「野生」為噱頭,公開直播或採挖、售賣瀕危植物的情況進行了報導。南方周末報導刊發後,淘寶、京東、快手和閒魚採取了行動,屏蔽了關鍵詞,撤下了相關店家。但快手和抖音仍有「下山蘭花」視頻,在閒魚搜索「獨葉蘭」、「下3蘭」,仍有店家。淘寶平臺還有號稱售賣野生香樟的商家,野生香樟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在抖音商城搜索「下山蘭」,有店家指向「京東商城」,可直達京東購買,有的已下架,有的還可以購買。 目前,在淘寶平臺搜索「下山蘭」「野生蘭花」等關鍵詞,App會彈出提醒稱,「野生蘭花因其觀賞價值被無節制採挖,請購買人工培育蘭花」。頁面下方推薦搜索內容的替代商品,包括養殖蘭花、蝴蝶蘭、組培蘭等。湖北恩施的一商家曾在淘寶公開售賣被譽為「植物熊貓」的「稀有花卉獨葉(花)蘭」。南方周末報導後,商家悄悄下架了相關商品,商品欄內,其他蘭科植物也消失不見。左圖為曾經可以購買的商品「獨葉蘭」,報導刊發後,商家已下架(右圖)。(淘寶截圖/圖)同樣,在閒魚平臺搜索「下山蘭」,會出現「一起對野生動植物交易說『不』」的提示。如關鍵詞換成「野生蘭花」「獨花蘭」等,則無法找到任何相關商品。阿里巴巴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看到南方周末的相關報導後轉發給了淘寶網的同事,隨後淘寶官方對相關關鍵詞進行了處理。但淘寶網公關人士以臨近「6·18」年中大促、工作繁忙為由,婉拒了記者進一步採訪的要求。南方周末記者於6月12日微信聯繫了京東公關人士,詢問京東將如何處理在售賣野生蘭花的商家。截至發稿,未能得到回應。但京東默默採取了一些行動。此前在京東平臺搜索「下山蘭」,會顯示大量公開售賣野生蘭花的相關店鋪及商品內容。6月15日,南方周末記者分別以「獨葉蘭」「下山蘭」「中國野生蘭」「野生蘭花」等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這些商家及商品均被屏蔽,結果均顯示「沒有找到相關商品」。在京東網搜索「下山蘭」,2020年6月10日,出現大量賣家。6月17日,已經沒有商品。(京東截圖/圖)值得注意的是,在抖音平臺,仍有大量與「下山蘭」相關的視頻內容和用戶,有用戶不僅記錄採挖下山蘭的過程、公開在評論中留下聯繫方式收購「下山蘭」,還有用戶開「小課堂」講述野生蘭花的特別之處與養殖方法。抖音平臺情況並未見好轉,仍有大量「下山蘭」信息。(抖音截圖/圖)
快手平臺情況類似。6月15日,搜索「下山蘭」,獨花蘭、蕙蘭、寒蘭、劍蘭等多種蘭花一覽無餘。6月16日,再搜索「下山蘭」,已經沒有蘭花。快手對接媒體的工作人員回應南方周末記者,清理封禁了一批展示盜挖「野生蘭花」的視頻和帳號,對「下山蘭」等進行了屏蔽。一位四川廣元的發布者不時發布他採摘到的獨花蘭、劍蘭等多種珍稀蘭花及其他野生植物,並通過微信進行售賣。近日,他曬出的視頻中總是「出貨多多」,多種野生植物被打包售出。快手工作人員向南方周末記者討要了該發布者的帳號名,隨後南方周末記者發現這名四川發布者的帳號已經無法搜索到。快手工作人員回復,堅決反對濫採「野生蘭花」,對於涉及「野生蘭花」的視頻有嚴格的管理規定,一經發現嚴肅處理。但6月17日上午,在快手App搜索「下山蘭」、「下山蘭花」,仍然有很多視頻。6月16日晚,快手平臺搜索「下山蘭花」,仍有不少視頻。(快手截圖/圖)
6月17日上午,快手App搜索「下山蘭」,仍有不少視頻。(快手截圖/圖)值得注意的是,商家可在抖音、快手發布野生蘭花的短視頻吸引流量,讓觀眾以添加微信等方式購買。在抖音商城搜索「下山蘭」,有店家指向「京東商城」,點擊「去購買」,則可直達京東,雖然京東的搜索頁已經屏蔽了「下山蘭」,但購物頁面上依然顯示「下山蘭」。在京東的頁面上,有的已下架,有的還可以購買。6月17日上午,在抖音商城(左圖)搜索「下山蘭」,顯示貨源為「京東商城提供」,點擊即可進入京東購買,有的已下架(中圖),有的還可購買(右圖)。(抖音、京東截圖/圖)
截至發稿,南方周末記者暫未能與閒魚和抖音官方取得聯繫。令人意外的是,也許是為了避開平臺的屏蔽,在閒魚平臺搜索「下3蘭」「下山草」,仍有賣家。「下山」變「下3」,閒魚仍有商家售賣下山蘭。(閒魚截圖/圖)不只是「下3蘭」,將「獨花蘭」變成「獨葉蘭」,仍可輕易在閒魚找到賣家。其中一個賣家以888元的價格售出獨花蘭,並稱價格高昂是因該植物「非常稀少」。在他的個人頁面介紹中,他位於四川北川羌族自治縣。閒魚搜索「獨葉蘭」,仍有商家售賣。(閒魚截圖/圖)也有其他「漏網之魚」。此前公開售賣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野生香樟的商家,仍在淘寶平臺公然以「野生」「山裡採摘」等為噱頭,掛出售賣商品,有的甚至還寫著「可預訂,再到山上找」。淘寶網聲稱「野生香樟樹」的店家,標註「可預訂,再到山上找」。(淘寶網截圖/圖)
野生香樟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以下簡稱《名錄》),在裁判文書網上,有多起「非法採伐、毀壞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罪」的案件涉及香樟。在抖音App上,有森林公安的執法行動,也有號稱開挖和收購野生香樟的視頻。「我們感到對野生蘭花盜採應該如何監管,似乎沒有形成共識。」快手公關人士稱。言下之意,是指蘭花全科未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盜採行為是否違法、處理宣傳售賣野生蘭花的視頻是否有依據,還是未知數。蘭科全科所有種類均被列入《野生動植物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保護範圍,在網絡大肆售賣的野生的蕙蘭、劍蘭、寒蘭、獨花蘭等,均屬於瀕危物種。名錄已經21年未更新,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已於2018年啟動了修訂工作。其實,早在2018年7月,國家林草局下轄的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中國花卉協會,以及世界自然基金會等16家機構聯合發布倡議,「保護野生蘭花,拒絕無序買賣」。值得注意的是,百度、阿里巴巴、58同城、快手等網際網路企業參與了上述倡議,但根據南方周末此前報導,銷售野生蘭花的行為顯然並未被遏制。多家網際網路平臺公司曾加入的倡議中,其中一條倡議即為「網際網路平臺對野生蘭花貿易信息進行嚴格審查」。上述快手人士回應,由於「野生蘭花」在線上難以識別,快手正在完善技術手段,升級識別模型,加強甄別能力。同時,快手將聯合動植物保護機構在平臺內外普及相關知識,呼籲社會各界共同對濫採破壞野生蘭花的行為進行治理。
「下山蘭」等瀕危植物被盜採,為何是如此令人擔憂的事?閱讀下南周此前的相關報導,相信大家會得出自己的答案。
2020年4月13日,北京門頭溝區,盛開的槭葉鐵線蓮,當地人稱為「崖花」或者「巖花」。槭葉鐵線蓮為北京市一級保護植物,但未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盜採存在執法困境。(視覺中國/圖)
文 | 南方周末特約撰稿 陳白水
視頻中,一位男子扒開周圍層層的腐質土壤,一株低矮的蘭草露出了白色的根部。這是採挖野生植物圈子裡的行話。「大貨」,代表植株比較珍稀或品相不錯,與之對應的還有「下山蘭」「下山草」「下山樁」——均意為山上採挖而來。在快手、抖音、閒魚、淘寶、京東等網站或App搜索「下山」,會出現大量公開售賣野生植物的商家,伴隨著「野生」「純天然」等噱頭,鏡頭對準的是蕙蘭、石斛、重樓、毛慈姑——普通人並不熟悉但都很「暢銷」的植物。有執法者坦言,日常執法中,幾乎不會關注到低矮的草本植物。相較於高大的樹木,進入司法程序有關草本植物的案件少之又少。南方周末根據裁判文書網梳理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期間涉及保護植物的151起案件發現,涉案的保護植物均為樹木,沒有一起是草本植物。我國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擁有高等植物三萬餘種,其中至少有四千餘種瀕危。但1999年頒布的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裡,僅有1600餘種植物,21年未修訂的名錄加上相關法律不健全,讓這些瀕危植物的保護猶如「空手接白刃」。
相比起可愛的野生動物,安靜的植物難以讓人產生共情,甚至沒辦法喚起人們的「聖母心」。哪怕被稱為「植物界熊貓」的草本植物,也還沒有人能說清它們在中國的現存狀況和具體數據。這些小小植物的難題,正是中國瀕危野生植物的縮影。
2020年4月,江蘇寶華山上的獨花蘭疑似遭到盜採。這種只有一支筆高的小蘭花由一片橢圓形的葉子和紫色的花朵構成,因每株僅生一花一葉,得名「獨花」。獨花蘭生長在江蘇、四川、湖南等地,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植物。
沒見過獨花蘭等蘭花?沒關係,在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搜索「下山蘭」等關鍵詞,可360°「觀賞」這些小小的植物。採挖者們多為當地村民,通過直播以及短視頻,將觀眾導流到個人的微信號交易,也有人直接將「成果」掛在淘寶、閒魚等電商平臺。抖音 App 中關於「下山蘭」的視頻。 (抖音app截圖)在四川廣元,從2019年4月開始,一位村民就多次在快手上發布採挖獨花蘭的視頻。南方周末以買家身份向其諮詢,他稱所有植物均系野外挖採,其中獨花蘭售價為40元一株,蕙蘭售價為47元3苗,整個交易僅需通過微信。這位村民的視頻中,除了獨花蘭、扇脈杓蘭、蕙蘭、重樓等野生瀕危植物,還有杜鵑、木香、八角樹等較為常見植物。他的快手帳號和朋友圈內,幾乎每天都會「上新」。問價購買的人中,有一些蘭花愛好者,也有同行販子購買「下山蘭」後,栽種、培育成型後售出。快手平臺。 (採挖獨花蘭的視頻截圖)購買者多為了種植觀賞。因品種、樣貌差異,「下山蘭」價格差異懸殊,貴的要上千元一株,便宜的幾元一斤。在淘寶網,湖北隨州一個售賣「下山蘭」的店鋪中,價格10-1000元不等,月銷量為339。淘寶店鋪的交流群,請教「下山草」的種植。 (淘寶app截屏)作為「四君子」之一,蘭花是「熱銷」的野生植物。近些年,包括獨花蘭在內的其他瀕危蘭花,也開始被大量採挖、售賣。蘭科植物生長周期長,生長條件苛刻。「很脆弱,從萌芽到長大有時候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被採挖之後,基本沒辦法恢復。」浙江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野生動植物與溼地資源監測保護工程師周佳俊說。因發現網絡售賣野生蘭花情況極為普遍,2018年,首都師範大學副教授、植物學博士顧壘在微博創建了「盜採瀕危植物曝光臺」的相關話題,至今已有600餘條討論,104萬閱讀量。同時,顧壘所在的山水自然保護中心聯合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阿里巴巴、快手等16家單位,聯合發起「保護野生蘭花,拒絕無序購買」的倡議,當時曾引起國家林草局的關注和信息發布。在淘寶網搜索「下山蘭」,的確會顯示相關提示「沒有相關寶貝」,淘寶App搜索還會提醒「野生石斛入藥導致野外種群瀕危,請購買人工培育石斛」。但換個關鍵詞「獨葉蘭」,則依然可輕易找到賣家。淘寶App搜索「下山蘭」,會提醒「野生石斛入藥導致野外種群瀕危,請購買人工培育石斛」。 (淘寶app截圖)為什麼有人非要買野生植物?顧壘認為,主要因其觀賞和藥用價值。「我們有個不好的傳統觀念是,不管是吃、用藥還是拿來賣,都覺得山裡採的比人工種植的好。」在雲南貴州四川等省的鄉鎮市場上,顧壘曾看到瀕危植物被公開售賣,「有賣石斛的,一車一車地賣」。石斛也是蘭科植物,被認為是養生藥材。在傳統觀念裡,居民「靠山吃山」、資源「為我所用」。而通過網絡平臺出售「下山」植物,被認為是「靠山吃山的現代化形式」。香樟是南方常見的行道樹,鮮為人知的是,野生香樟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在淘寶平臺,有商家公然售賣野生香樟,並強調「苗圃基地的香樟一點都沒有藥用價值,請大家注意」。野生石斛、天麻、重樓是快手平臺「採藥人」最常見的植物。一位雲南瀾滄縣的「採藥人」除了自己採挖外,也發布野生石斛收購信息:「15塊錢一斤」。紅豆杉及相關製品是多年的「網紅」。在閒魚平臺,一位湖南省東安縣的賣家,掛出5棵10年齡的紅豆杉,稱「僅支持上門批量自運、自挖」。另一位四川賣家掛出尚存活的紅豆杉樁,「包挖」。烏柿因造型奇異,掛果被認為「喜慶吉祥」,成為廣泛應用的盆景素材。廣西桂林一個視頻發布者的近五百條視頻中,幾乎都是關於烏柿和紫薇的「下山樁」。他多次和同伴一起上山砍伐,幾人一起用杆子抬回,高兩米多的植株售價數千元。2018年,公益組織「讓候鳥飛」的志願者蔣天明,因採挖植物的直播視頻,開始關注植物保護。蔣天明感覺,此前多個公益機構關注、宣傳野生動物保護,加之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對盜獵野生動物的案件更為關注和重視,整體有所改善,「但相比起來,大家對野生植物沒什麼保護意識」。
在刑法中,這些行為相對應的罪名是「非法採伐、毀壞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罪」,南方周末搜索的151起案件中,144起的涉案人員因此罪被判刑,還有7起因盜竊罪或盜伐林木罪被判刑。
151起相關案件中約17%為多次作案,有16起案件砍伐的植株數量在20株以上,最高一起達401株。
▲ 向上滑可見151起毀壞保護植物案件分析。數據來源:裁判文書網 整理:陳白水。 (馮慶超/圖)
案件以木本植物為主,有二十餘種,均屬《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以下簡稱《名錄》)。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珙桐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水曲柳、黃波羅、紫椴、香樟、土沉香等。香樟的涉案數量最多,佔比接近1/3。南方周末發現,《名錄》中也不乏草本植物,但以其中不被人熟知的植物在裁判文書網檢索,如畫筆菊、中國蕨、七指蕨、芒苞草、金錢槭、七子花、瑤山苣苔、蛇根木、膝柄木、伯樂樹等,均沒有相關案件。草本等保護植物個體較小、易摧毀、鑑定難、取證難,對於基層人員來說,執法存在一定困難,容易被忽視。周佳俊說,通常最後能走入執法流程的基本只有砍樹、毀林。相較於野外,一些發生在保護區內的盜採行為理應更易執法。但周佳俊認為,寶華山國家森林公園發生的獨花蘭事件,暴露出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的問題。對珍稀樹木來說,管理方可能設專人看護以防盜伐,但對一些體型較小的植物,他們並不熟悉,也疏於管理。一位東北某縣森林公安民警也向南方周末證實,從未處理過關於草本類保護植物的案件,「處理最多的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黃波羅」。蔣天明還發現,被列入《名錄》的紅豆杉、楠木、沉香等,在舉報後會得到更有效的反饋,但像蘭花這種《名錄》之外的瀕危植物,「即便森林公安出警,最後也都不了了之了」。相較於保護動物,保護植物的法律法規很少。「即便被盜獵的動物沒有保護級別,也大概率屬於『三有』(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但植物除了《名錄》外,幾乎沒有其他執法依據。」蔣天明說。比如蘭科全科所有種類均被列入《野生動植物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下稱《CITES公約》)的保護範圍,中國加入了公約,但是《CITES公約》的監管範圍只針對進出口貿易,難以作為國內執法的參照標準。《CITES公約》的名錄實時更新,包含了越來越多的瀕危、珍稀物種,而我國《名錄》自1999年公布第一批保護植物外,第二批保護植物至今尚在討論階段,未正式公布。中國綠髮會副秘書長王豁認為,我國有「野生動物」保護法,但並無「野生生物」或「野生植物」保護法。相關的法律依據不足,導致這方面的執法缺失、一些瀕危植物的監管幾乎處於空白狀態。她希望能夠儘快更新《名錄》,並出臺專門針對野生植物保護的相關法律。顧壘認為,《名錄》遲遲得不到更新,一方面是因為多部門在植物的利用,尤其是具有重大經濟價值的物種上,還存在爭議。另一方面是缺乏物種信息,尤其是種群數量、實際分布、致危因素等。「光靠政府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們也希望更多的民間力量來做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工作。」目前,我國保護瀕危野生植物的方式主要分為就地保護、遷地保護、人工繁育後野外回歸。顧壘介紹,原產地已經沒有分布但需要恢復種群,可從遷地保護和人工繁育的種群中,來找一些做野外回歸。「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大家熱衷於做遷地保護和野外回歸,但是對野生聚群的保護是很弱的,維持現狀都很難。」很多植物的瀕危程度,一點都不亞於大熊貓和金絲猴,甚至比大熊貓還稀少。除了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外,中國植物學會植物園分會理事長、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趙世偉認為,亟須加強公眾對於保護野生植物的教育:「大家都認為,採些野花、野草是沒關係的。」物種之間的關係是微妙的,相互競爭又相互依存,一個物種的生存狀況,勢必影響到依賴它生存的其他生物。在趙世偉看來,一個物種的滅絕可能會產生蝴蝶效應,「在別的地方(物種)引起一個『風暴』」。保護生物多樣性意義還藏著諸多未知。正如人類面對瘧疾束手無策時,科學家從金雞納樹皮裡找到了能夠治療瘧疾的奎寧;屠呦呦從黃花蒿的莖葉中提取出青蒿素製成了抗瘧藥,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