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壇鎮村民種洋芋 政府給補貼

2020-12-27 上遊新聞

「當初買洋芋種時,政府給價格補貼每公斤2.4元,給化肥補貼每畝100元,減少了農戶各自的投入。」近日,社壇鎮平安村村民舒發林說。

眼下正是晚秋洋芋成熟時節,舒發林正在自家地裡採挖洋芋。他家種植了約20畝晚秋洋芋,近段時間來,他和家人幾乎每天都要採挖洋芋200公斤左右,將其抹淨泥沙並用蛇皮袋裝好,然後弄到公路邊直接交售給商販,收購價每公斤2.4元。

舒發林告訴記者,他栽種的洋芋品種為山東騰州馬鈴薯,這個品種比本地洋芋品種產量高,畝產量基本可達1500公斤。他家10畝面積預計可採挖洋芋大約15噸。按目前收購價格計算,毛收入有3.6萬元,扣除投入成本,純收入有3萬元左右。

社壇鎮農服中心農藝師李洪斌介紹,山東滕州馬鈴薯是我縣東西部扶貧產業之一。為了促進轄區農民特別是貧困戶脫貧增收,今年該鎮依託東西協作扶貧項目,大力發展騰州馬鈴薯產業,並對購買薯種和化肥的農戶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以此調動大家的種植積極性。

「據統計,今年我鎮在平安等村種植騰州馬鈴薯面積共計200畝,預計總產量可達300噸,將實現產值70餘萬元。」李洪斌說,鎮農服中心依託東西協作這個項目,爭取明年引導農戶擴大種植面積,帶動更多農戶實現增收致富。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利川一地野豬成災,幾十頭作案,一夜拱光剛種的洋芋
    據爆料:利川忠路溪林村,小地名生地坡(地圖上名新地坡)野豬泛濫成災,前些天,當地居民剛剛下種的一大片洋芋,竟然在一夜之間被野豬拱完了,村民來到現場,看到數十天揮灑了無數汗水的辛勤勞動,竟然毀於一旦,欲哭無淚。
  • 洋芋成精了?騰衝村民家的洋芋長出「腳趾頭」!這麼像可還行
    兩天前,家住騰衝市騰越鎮侍郎壩的村民董豔花,在自家地裡挖出一個形狀奇特的洋芋,一家人倍感稱奇。「把它留下來,不要吃它!」「可以申報金氏世界紀錄!」「吃了那麼多年的洋芋,我從來沒有見過長成這樣的!真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董豔花說。據董豔華介紹,大多數騰衝人都喜歡吃洋芋,一般栽種和食用的都是本地的老品種。「騰衝老品種洋芋從個頭上看屬於比較嬌小的,但吃起來口感又香又甜,本地人都很喜歡吃。」
  • 保衛「開花洋芋」
    李子溝村第五村民小組組長張德金望著溼潤的洋芋地充滿了喜悅,「洋芋要發芽了」。  3月中下旬,為儘快復工復產,公司組織村民們種下洋芋。然而,今年,雲南遭遇了10年來最嚴重旱情,多年缺雨少水的東川旱情更為嚴重。  他們種下的30畝洋芋,是雲南省農科院和昆明市、東川區農業農村局的專家工作站,歷經3年近百組實驗後,種下的改良和優選新品種。
  • 「開花洋芋」走出了山溝溝
    當天,邊慧夏在當地一場拍賣會上認識了東川區李子溝村的「開花洋芋」(馬鈴薯),其中的「明星產品」竟然能拍到1萬元人民幣,令他感到驚奇。據了解,李子溝地理環境獨特,周邊有儲量豐富的磷礦,又地處高寒山區,有利於薯塊中營養物質的積累,其中的澱粉含量比低海拔地區種出的馬鈴薯略高。什麼是「開花洋芋」?
  • ...政府來幫扶 生活開銷不用愁|清鎮市流長苗族鄉水淹村村民龍禮恆
    我叫龍禮恆,現年55歲,未婚,是清鎮市流長苗族鄉水淹村一組的村民。自從有了班上後,我就一直住宿在距家十幾裡遠的鄉政府大院附近宿舍,這樣就能夠方便就近出門上班。過去,我的家境條件不好,過著捉襟見肘的生活。我從沒有想過,在當地政府幫扶下,我會成為了環衛工人。幸福轉身,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變化。
  • 瀋陽立體停車場政府補貼金來了!
    立體停車場獲瀋陽首筆政府補貼金 為加快立體停車場建設,瀋陽出臺了相關政策,對滿足條件的公共立體停車設施進行補貼。12月14日,立體停車場獲得瀋陽首筆政府補貼資金。
  • 煮洋芋和它的艱難歲月
    有一次,全家人坐在院子裡吃洋芋,碎姐吃的很隨意,一顆洋芋一掰兩半,左咬一口,又咬一口,一顆洋芋就算大而化之吃完了,然後把剩餘部分高高拋起,等快落下來時像踢毽子那樣連踢幾下,洋芋瓤就四處飛濺,引來大花狗和老母豬,圍著碎姐,舔食地面上的洋芋。
  • 央視曝冠縣在基本農田種櫻桃領大額補貼,山東成立聯合調查組
    據村民介紹說,2017年,北館陶鎮和東古城鎮緊鄰著章衛河大堤的二三十個村莊都種了櫻桃,一共有3000多畝。現如今,很多地方的櫻桃樹都死了,有的地塊種上了麥子,有的地塊一直撂荒著,前不久才有人把荒草處理乾淨,到現在還沒種上農作物。記者沿著章衛河大堤走訪了十幾個村莊,大部分村莊都沒有了櫻桃樹,只有個別村莊還剩下一些。這是誰種的櫻桃樹?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呢?
  • 子女交納贍養費+政府補貼 「孝心養老扶貧模式」助力脫貧攻堅
    為有效開展孝心養老工作,拜泉縣制定下發了《拜泉縣孝心養老扶貧工作實施方案(試行)》,確定了「鄉鎮負責、村主辦、戶參與」的工作推進思路,明確了子女交納贍養費和政府補貼方式,凡子女交納贍養費達到或超過最低標準(最低生活保障金額×20%)的,縣財政按照子女交納贍養費10%的比例對老人進行整戶補貼,每戶老人年補貼限額200元。
  • 貴州洋芋為何輸給雲南洋芋?
    一段時間來,貴州網友用貴州山歌填了貴州洋芋的唱詞,再變著花樣進行搞笑的演繹,在網上著實火了一把,「洋芋歌」的歌詞原本為:今天約妹來唱歌,貴州花兒多又多,哥哥唱來妹妹合,大洋芋,樓上戳,細洋芋,放床腳,米拉洋芋端上桌,牡丹開花配芍藥。
  • ...政府幫扶下,我從困境中走了出來丨清鎮市流長苗族鄉水淹村村民...
    在當地政府的幫扶下,我成為了一名環衛工人,自此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變化。我的家鄉水淹村山多地少,土地貧瘠,因為沒有其它經濟來源,許多年輕人離開了山區,外出務工掙錢。那時候,我靠著種苞谷、小麥、洋芋等農作物維持生活,有時候食鹽、洗衣粉等生活用品都要到當地小賣部賒帳。
  • 小草莓走出烏蒙山 讓雲南閘塘村民吃上「定薪丸」
    尹永權 攝中新網會澤9月2日電題:小草莓走出烏蒙山讓雲南閘塘村民吃上「定薪丸」作者 李曉琳 李翕堅 張雯初秋清晨,地處烏蒙山腹地的閘塘村霧氣繚繞,氣溫僅15℃。8點鐘,田間大棚裡已有不少村民在忙著採摘草莓。
  • 一個洋芋在瀘西的N種死法!感覺用盡了洪荒之力!
    土豆君秉承著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奉獻精神,在小吃美食界可謂是闖出了一大片天,尤其是在瀘西地區……對於瀘西人來說,對付一個洋芋,那簡直就是小菜一碟。三下五除二就給你整出一桌洋芋宴來。當然,瀘西人最熟悉的洋芋吃法,非燒洋芋莫屬。不管是什麼節日,不管是什麼天氣,只要想吃,隨時約上幾個人就去洋芋攤報導。
  • 渭南:煤改電關於補貼費用問題最新消息
    取暖季快結束了 近日渭南臨渭區故市鎮橋馬村村民 在政府網上詢問了 農村冬季採暖煤改電補貼問題 該村民稱,2019年年底冬季採暖期開始時,村上免費給每戶村民發了一部電暖器,發電暖器時也登記了每戶電卡信息和每戶惠農補貼一卡通信息
  • 村幹部的這3種行為,村民有權舉報,勇於維護自己的權益
    農民獲取信息的渠道也很少,對於掌握資源的村長來說,能否帶領本地農民發家致富,政策的宣導也非常重要,但是對於一些偏僻的鄉村,由於監管不到位,有些村長就動歪腦筋,把本該屬於村民的卻獨自私吞。尤其是一些補貼的發放,農民大都老實巴交的,上面給發福利就高興,沒有福利也無所謂,總之自己也不知道啥情況。
  • 憨豆——洋芋
    可洋芋不幸中又何其萬幸!和土地耳鬢廝磨,日久生情,長成了土地的顏色,有了土地的實誠和厚道!成了有品味的豆!土地不欺人,洋芋也不負胃,吃了洋芋,胃得以實惠,它抗餓耐飢,不會讓你空乏其身。,VC 含量只有番茄可媲美;洋芋雖土,維生素B 族含量稻米不可比。
  • 洋芋花開賽牡丹!龍門鎮三十鋪村上央視啦!
    洋芋花開賽牡丹!龍門鎮三十鋪村上央視啦!洋芋花開賽牡丹!臨洮縣龍門鎮三十鋪村的洋芋上央視啦!12月21日(下周一),講述定西馬鈴薯產業的專題片《洋芋花開在定西》將在CCTV17頻道播出。
  • 一個洋芋在彌勒的「死法」!!!
    即便是個洋芋、也是有夢想的~我是一個來自彌勒大山裡的洋芋從小我就嚮往大城市漸漸長大後、終於功夫不負有心洋芋~可一到彌勒,我就遭受了N種死法!    死法稍慘,煮熟之後的洋芋搗成泥捏成粑粑,放進油裡炸得金黃,再配上特質的佐料,吃起來是妥妥的!
  • 雲南人,都是些沒得感情的洋芋殺手
    土豆=洋芋,也可能≈子弟雲南人吃的洋芋,可以繞地球10圈走在雲南任何一個城市的大街小巷,你會發現,這裡有一家炸洋芋,那裡有一家醬香洋芋,拐角竟然還有一家乳腐洋芋......扳指計算下來一個街道最少兩家炸洋芋店,把雲南叫做洋芋大省真是一點都不為過。
  • 政府補貼,請您來~~
    看電影有補貼! 最高立減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