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ijingjie」可快速關注我們
《境界》獨立出品【熱點影評】
文| 劉倫飛
《嫌疑犯x的獻身》講述了天才數學家最不符合理智的愛情。也許所有人都曾渴望擁有石神對靖子那能遮掩他人罪過、自我犧牲舍己的愛,最終卻發現在這世間找不到這純粹的愛。小說和現實鴻溝難以逾越,人們卻仍渴望擁有,從未停止找尋,像自己的心就為之所造一般。
自殺前的相遇剎那
最近,電影《嫌疑犯x的獻身》在國內熱映,上映僅四天就破了兩億票房,引起人們的熱議。這部電影改編自一部日本推理小說,有日韓兩版珠玉在前,中國版在人物刻畫和情感鋪墊上存在一些硬傷,故事處境化也不足,為人所詬病。儘管如此,人們還是津津樂道於這部小成本電影,尤其是在大學生群體中引起了熱潮。究其原因,不過是因為一個名字——東野圭吾。
東野圭吾是現今在中日韓地區最火的日本推理小說家。他的同名原作是中國近年來最暢銷的小說之一,總銷量據估計有七八百萬冊之多。再加上後來的《解憂雜貨鋪》和《白夜行》在中國熱賣,東野圭吾也因此成為未來幾年中國電影改編素材的一大熱門。
他的小說劍走偏鋒,將推理巧妙地融合進故事情節,理性與情感緊密交織,縝密的推理帶給人的不僅僅是理性上的愉悅,更是心靈上的震撼和對人性的思考。有時他甚至在小說開頭就揭示了兇手,卻仍然能讓你興趣不減地看到最後,拍案叫絕。
當然這部電影儘管在硬傷連連的情況下還能大熱,主要是因為它那曲折動人的故事。《嫌疑犯x的獻身》是東野奎吾職業生涯的巔峰之作,也是推理小說的殿堂級作品。
天才數學家石神哲哉深入簡出,異常孤獨,終於在一個尋常的夜晚被絕望勝過,試圖自殺。不料剛好此時,隔壁新搬來的花岡靖子敲門送來了便當和一聲問候,於是他打消了自殺念頭。每天光顧靖子的便當店,並開始喜歡上了她。
靖子與女兒美裡兩人相依為命,某天靖子的前夫富樫慎二突然造訪,不管搬到哪裡前夫都像瘟神一樣地會找上門來要錢,和前夫發生激烈衝突的靖子,失手將前夫殺死。石神主動出手救了她們,並以精巧的設計為母女製造了完美的不在場證明,使她們擺脫了嫌疑。天才物理學家湯川協助警方破案,最後卻發現最大的嫌疑人是石神。原來,石神早就想為愛奉獻自己,為靖子頂罪,於是就製造了另一起犯罪,使警方陷入困局,只能懷疑自己……有人說,這是兩個天才面對一個難題,表面上看是代數問題,實際上是幾何問題。我想,這部電影表面上是理性問題,實際上是愛的倫理難題。
一點愛的溫暖,就能將人從絕望中拯救
影片中的石神是一位天才數學家,但無人賞識,加上性格孤僻,畢業後四處碰壁,只能在一所三流私立中學裡教一群頑皮的學生做數學題。如此日復一日,埋沒在茫茫人海的石神,人生理想破滅了一多半,孑然一身無親無故,更沒人能理解他對數學的狂熱。
除了數學,他似乎一無所有,一生的熱情與生存的意義,全都放在數學之上。在自我封閉的世界裡,他的瘋狂日益增長。然而再深刻的迷戀也終有退卻的一天,何況他的才華無人問津,誰都能感受到他對生活那種清晰的絕望。
最終,他承受不了這種絕望,他把繩子套在脖子上準備自殺。就在這時,門鈴響了。宛如清風般存在的母女,笑容燦爛地來送便當了。早一分鐘,她們只是石神人生中最後看到的路人甲乙;晚一分鐘,她們就會成為屍體的第一發現者。
但命運的齒輪轉動得著實到位,她們的微笑和善意讓石神感覺到了人情的溫暖,這是任何理智上的成就都替代不了的。
逐漸地,石神體會到了愛,本來已經快要窒息在冰冷深海中的那顆頹喪的心,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勇氣和希望。可能對于靖子來說,這不過是舉手之勞,但對於一個對生活失去信心,日復一日地遊走在絕望邊緣的人來說,這卻是一雙將人從絕境中拉出來的援助之手。
「我要感謝你,因為在我最絕望、想要放棄一切時,是你拯救了我。我想,你一定不明白我在說什麼。不過,這樣最好。」石神最後在審訊室裡對靖子說。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只能通過互相依靠存活取暖。這個世界崇尚權力和個人能力,認為自給自足的人是最強大的。它不停地告訴我們,要學會獨立自主,要理性要無情,要誰也不靠,誰也不值得信任,然而經驗和我們的心卻一次次告訴我們事實是相反的。
史鐵生遭遇殘疾,在遭遇病痛折磨時反思:「人定勝天」是一句言過其實的鼓勵,「人是被拋到這個世界上來的」才是實情。生而為人,終難免苦弱無助,你便是多麼英勇無敵,多麼厚學博聞,多麼風流倜儻,世界還是要以其巨大的神秘置你於無知無能的地位。」(《病隙碎筆》)沒有人強大到不需要任何人,生而為人,我們只能在相互依靠中生活。
前一段時間有一部瑞典電影,《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闖入了人們的視線,不過是一個尋常的故事,一個老人的日常瑣事,卻打動了千萬人,豆瓣評分也高達8.7分。
歐維是一個刻板而又固執的老頭,他的妻子早年間死於疾病,留他一人生活在這個混亂不堪的世界之中。每天早晨,歐維都會定時在社區裡進行巡視,確認所有的車輛都停在應停的位置,呵斥違反規定私自駛入社區的車輛,趕走四處亂轉破壞環境的貓狗,在社區居民眼裡,歐維是「來自地獄的惡鄰」,可每個人都明白,這其實是歐維對於社區愛之深刻的表現。
某一日,歐維遭到了上司的解僱,離開了恪守了幾十年的工作崗位,心灰意冷對現世了無牽掛的他決定自殺。然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一位名為帕維娜的女子和丈夫帶著兩個孩子搬到了歐維的隔壁,成為了歐維自殺計劃的絆腳石。
對鄰居的責任和對社區的愛,讓他感覺到了自己的需要和價值,於是放棄了自殺,重拾生活的希望。同樣主題的還有高分電影《荒野生存》,年輕的主角克里斯多福,想擺脫這個病態的社會,獨自投入自然的懷抱,到處漂泊,然而在誤食毒草,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卻努力寫到:happiness is only real when shared。人,終究是需要與他人聯繫的。
去年暑假,我在一家心理健康機構做實習,見到過很多對生活絕望的人,他們或是因為親人的離去遭受精神創傷,或是因為失去工作理想破滅讓他們陷入絕望。很多人由此患上抑鬱症,焦慮症,人格分裂症等,徘徊在自殺邊緣。
有一個病人,在我和他做諮詢時就告訴我說,他在十分鐘前還想著怎麼自殺。但是經過一段用心的交談,聆聽和共情,一個簡短的禱告,幾十分鐘的相聚後,雖然在我看起來沒有做什麼,但是他卻在結束後哭著跟我說謝謝,說我讓他有了生活的希望……我想並不是我做了什麼驚人之舉,對絕望的人來說,一點點真實的人與人之間的愛和連接都能把他們從深淵中拉上來。
數學天才最不符合理智的犧牲
故事中最讓人感動的還是石神對靖子那刻骨銘心的愛。這種愛是舍己的,自我犧牲的。他不斷犧牲,最終獻身。為了幫靖子擺脫嫌疑,他先是設計了一個難題,為靖子製造了完美的不在場證明。然後當警察懷疑到自己時,他又成功地替靖子頂了罪。
為了愛,一生痴迷數學邏輯的石神做出了最不符合理智的犧牲。正如作者在小說卷首寫道,「邏輯的盡頭不是理性與秩序的理想國,而是我用生命奉獻的愛情。」
為了靖子的幸福,他甚至將所愛之人拱手相讓,「工藤先生是一個很好的人,如果你能和他結婚,你們母女一定會得到幸福。請記住,如果你不幸福,我所做的一切都沒有意義。」
有人說,能夠遇到石神式的愛情,機率是非常非常小的。是啊,畢竟世界變化得太快,求真務實的年代,誰也不會安然於那一份孤獨的守望。做一次石神,也是很難的。走到哪一步才放棄?一直走下去?什麼也得不到也始終堅守?這些問題想要得出答案,真的很困難。
同樣理性的湯川始終不明白石神的感情,為什麼石神可以為一個女人做那麼大的犧牲,那是因為他無法了解石神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外表冷漠的他也曾經對這個世界心灰意冷,但靖子和美裡的禮貌問候和燦爛微笑卻將他內心的渴望與熱情燃起了一把熾熱的火焰,在他眼裡,她們就是頭頂光環下凡拯救他的天使,是他在這個世界重新生存下去的唯一意義。如此深沉、濃烈而義無反顧的愛,無人不為之動容。聖經裡也說,「人為朋友捨命,人間的愛沒有比這個更大的了。」(馬太福音15:13)這種犧牲自己保存別人的愛確實讓人嚮往,令人震撼。
愛的沉重代價
然而,不可忽視的是,為了實現這種愛,石神採取的方式是極端的、黑暗的和殘忍的。首先他濫用了上天賦予他的智慧。他知道一道計算題a就算再難解,也能得出a的答案。為了掩蓋靖子的殺人事實,石神殺了一個無人知曉的流浪漢,製作了計算題b,讓警察一直跳進解答計算器b的困局中,這樣他們永遠也找不到a的答案。
天才的設計,卻用在了掩蓋犯罪、遮蔽真相上,實在是一種對智慧的踐踏。「如此天才的頭腦卻不得不用來犯罪。」湯川無奈地說,但石神卻不這麼認為,這些對他來說不算什麼,他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報答、保護或說愛著那些珍貴的東西。
第二,他的愛從另一方面來說是以犧牲別人為代價的。為了製作迷局,他殺一個無人知曉,沒人在乎的流浪漢,而這恰恰顯出了他的愛之自私一面。為了保護靖子,他卻殺了另一條無辜的生命。而這個生命,是和以前的他何其相似:他們都孤獨,無人問津,被人嘲笑和厭棄,只能躲在角落,日復一日生活著。這樣的人本應受到更多眷顧和憐憫,而他的無人問津的處境恰使他成了石神利用的對象。
第三,這種愛突破了法律和倫理的底線。靖子犯了罪,雖是無心之失,卻也要付出法律的代價,這是社會公義問題,但按著法律罪不致死,或許有正當防衛的可能。但石神為了保護靖子,不僅幫她遮掩犯罪,而且自己主動犯罪來使她徹底擺脫嫌疑。但問題是,一個人能為別人身上犯的罪承擔後果嗎?這不僅不符合法律,也突破了倫理的底線,是對他人生命價值的一種踐踏。
當真相大白的那一刻,靖子主動自首,他所做的一切付之東流,石神的臉痛苦地扭曲著,撕心裂肺的仰天悲嚎恰如小說所寫「仿佛正嘔出靈魂」……
也許,所有人都曾渴望擁有石神對靖子那種能遮掩他人罪過的,自我犧牲的,舍己的愛,最終卻發現在這世間找不到這種純粹的愛。小說和現實的鴻溝難以逾越,即使如此,人們仍然渴望擁有,從未停止找尋過,好像自己的心就是為之所造一般。
中、日、韓三版電影海報
來自天上的愛
作家C.S.路易斯在《四種愛》 按希臘文原意,把「愛」分為四類:親情(affection),友情(friendship),情愛(eros)和聖愛(agape)。他認為,人其實一直在追尋聖愛,人間的親情友情愛情都不能讓人真正獲得滿足。人間最親密最純粹的情愛也不過是聖愛在地上的影子。雖然人類的情愛,無法從自身發出聖愛那種完全無私不變的愛,但它仍然是聖愛在人間的投影。而聖愛,就是聖經裡對神愛的描寫,是一種恆久、無私、犧牲的愛,是一種「施與」的愛,哪怕在被愛的對象不值得愛時還能持續地去愛,而我們所有天然的愛——親情友情愛情都幾乎不可能做到。
而這種愛,遠遠超越石神對靖子的那種愛,因為它徹底解決了愛的倫理難題,滿足了公義和真理的需要。首先,它是真正意義上的背負我們的罪。聖經向我們啟示,神創造了整個世界和我們,使我們可以享受在祂裡面的愛。
然而人因著悖逆,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從此與神隔絕,在世間流浪。然而神愛我們至深,他親自道成肉身,成為耶穌基督,成為人的樣式,親自背負了我們的罪,被釘在十字架上,完成了公義的要求。影片中石神的愛是要遮蓋犯罪,逃避律法,可是任何罪都要伴隨刑罰,都要伴隨真理,這是千年不變的道理。但耶穌「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希伯來書4:15),正因為此,祂成了我們的代罪羔羊。甚至當我們還做罪人的時候,基督就為我們死了,「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8)藉此,基督的愛成就了公義。
第二,它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舍己」的愛,影片中石神對靖子的愛雖然偉大,卻仍舊很自私,仍然想要製作迷局來保存自己,甚至以犧牲無辜人的生命為代價。而基督的愛,是一種主動意義上的舍己,是完全地將自己的整個生命獻上,是為了我們將整個自己倒空,「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致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書2:7-8)
第三,基督的愛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救贖,才是無論在屬靈上還是肉體上貧窮的人的福音。石神因靖子的小小善意而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從自殺的困境中走了出來,但他的生命並沒有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救贖。他可能繼續活著,但並沒有獲得改變,他仍然不看重人的生命,甚至不惜將與他處在同樣邊緣的可憐人殺害,來遮掩犯罪,反而最終將自己陷入犯罪的監禁之中。
而基督的愛遠超於此,它將我們從罪的奴役中釋放,使我們獲得真自由與新生命。「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5:17) 基督的愛給人帶來了真正意義上生命的改變和滿足,它恢復了人的尊嚴,拯救了像你我這樣的匱乏之人,讓我們不僅得到生命,而且更豐盛。這種來自天上的真實舍己的愛,你願意接納嗎?
版權聲明:《境界》所有文章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來自《境界》,微信號newjingjie」,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如有進一步合作需求,請給我們留言,謝謝。
境界服務站
求助:
1、尋找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城關教會。
2、尋找廣西貴港覃塘附近的教會。
3、尋找河北邢臺橋西區剛鐵北路邢臺一專附近的教會。
小編:請知情者聯繫我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