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與幻象:當代印度電影

2021-02-22 電影藝術雜誌
正當亞洲很多國家的電影業面臨美國好萊塢的大舉進攻而束手無策時,印度電影業卻出現了欣欣向榮的局面。從九十年代中期開始,印度電影持續在國際影壇取得成就;從1998年開始,印度電影作品在產量與質量上不斷提高,而且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上第二個電影大國。

2001年9月,印度新潮電影導演米拉·奈爾導演的一部輕鬆的喜劇影片 《孟松的婚禮》在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脫穎而出獲得最佳影片金獅獎。2001年在英國倫敦的電影節上,另外一位新潮導演阿斯弗·卡帕迪亞所導演的《勇士》榮獲了最佳影片薩瑟蘭金杯。2001年9月,在埃及的亞歷山大國際電影節上,印度著名電影藝術家艾米塔布·巴琪昌獲得「世紀之星」榮譽獎。這位在過去的三十年間曾經主演過一百多部電影,被英國BBC公司評為二十世紀最佳電影與戲劇表演藝術家之一;前不久他的蠟像被陳列在倫敦著名的世界名人蠟像館內,是該館展出的第一位印度名人像。

根據一份研究考察報告:1998年在全球範圍公開上映的前40部最受歡迎的電影作品中有39部是好萊塢的作品,而惟一一部是印度的影片。西歐和美洲的一些傳統電影大國,面臨好萊塢的侵入,造成國產影片的票房收入顯著下降。在這種局勢下,印度電影業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截止到2002年,美國好萊塢的電影作品在印度電影市場上的總收入僅僅佔印度電影市場總收入的5%-7%左右,(在西歐各國的電影市場上好萊塢影片的總收入約佔70%-90%之多,)以寶萊塢為基地的印度電影業一直堅持「多產、多銷、低成本、高質量」的生產方針;從九十年代初期開始不斷發展。在九十年代的十年之中,寶萊塢生產故事影片(兩小時左右的長片)總額為787部;而好萊塢在同一時期生產額大約是600部之多。

↓《大地之歌》(1955)

↑《孤獨的妻子》(1964)

由於印度國內流通的語言很多,所有寶萊塢生產的影片也用多種語言為廣大的印度觀眾服務。一般情況下有印第語、泰米爾語、孟加拉語、特盧古語、馬來語等等,而且大多數影片有英文字幕,這樣,保證了印度電影能夠獲得較多的觀眾,同時,印度電影在出口上也獲得成功,目前,每年至少保證有一百多部影視作品出口到南亞地區各國。進入二十一世紀,印度電影業著眼於西方市場,開始向美國和西歐各國出口自己的電影與電視作品,目前已經獲得了較高的收益和聲譽。

五十年代中,印度電影的情節劇模式的核心是「以現實主義為核心,以情節劇為編劇模式,反映當時大多數人民的真實生活」。這樣基本的故事內容是貧富之間的鬥爭,社會中正義與非正義之間的衝突,人間最為珍貴的愛情,以及一定程度上的「反封建、反帝國主義、反殖民主義」思想等等。在這一時期,電影作品主要以「輕悲劇」形式為主,最後的結局基本上是真正的愛情戰勝了邪惡。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期,印度電影的情節劇模式開始變化,故事從描述普通人民大眾變化為描寫中產或資產階級的生活,而且出現了一批 「揭露黑幕」的作品。一般是政府或公司內部出現了一小撮壞蛋,他們行賄、投機腐敗、墮落,乃至和黑社會勾結,幹盡壞事。這時,出現了 「英雄」人物——一般是英俊的青年——奮勇與壞分子鬥爭,最後獲得勝利。八十年代中,又出現了描寫 「憤怒的一代」的電影作品。這同當時印度的政治環境有所聯繫:政府內部的黨派之爭、對於鄰國的戰爭、政治家們的腐敗與墮落、失業與貧苦等。

九十年代新生的一代不再是 「憤怒的一代」了,而是 「輕鬆與享受的一代」。在印度的媒體中也不斷鼓吹 「印度流行音樂」、 「印度時裝」、 「印度快餐」、 「印度選美小姐」、「印度旅遊」等等。九十年代以來,印度電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這種「時髦的現象」。印度電影的情節劇模式也產生了變化:基調變得「輕鬆或更為輕鬆」;故事變得「簡單和易懂」。

音樂與舞蹈在印度影片中佔據絕對重要的地位,在一般情況下音樂舞蹈要佔據全部影片作品的1/4到1/3之多。目前,在音樂方面可以講是「百花齊放」。從傳統的古典音樂到時髦的流行音樂,以及西方的「搖滾」樂等都出現在影片中;但是佔主導地位的還是傳統型的印度歌舞音樂。舞蹈目前也有所變化,比如「肚皮舞」現在露的更多一些——一定要把「肚臍眼兒」露出來;也出現了西方式的搖擺舞蹈或「現代舞蹈」等;但是,作為主導地位,特別是男女主人公一定要跳印度式的傳統舞蹈。從八十年代開始的對於歌舞場面的多機拍攝技術在目前有了更多的發展:有的時候會出現一些特殊角度拍攝的鏡頭。在用光、拍攝照明、色彩使用上,目前的印度電影的歌舞場面更加好看。這也是為什麼觀眾喜歡看這類電影的原因之一。

七十年代中印度的寶萊塢有過一段很不光彩的歷史:即與黑社會勾結。為了保護自己的國家電影工業,同時也為了打擊黑社會勢力,從九十年代開始,印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保護和推動印度民族電影業以及印度民族娛樂業的復甦與健康發展。首先是對於私人投資電影業的檢查制度。對於投資拍片,一方面積極鼓勵,一方面有加強檢查和稅收制度。規定在投資開始時就必須交納一定的投資稅;在影片發行公映之後,一定要收取該片的票房收入稅。其次是鼓勵國家銀行以及有信譽的私人銀行正式投資拍攝影片。第三,要保證國營電影公司的發展。第四,建立一定的電影檢查制度。

為了保證印度民族電影的復甦與發展,在印度政府支持下成立了國家電影發展聯合公司負責印度電影在國內與國際上的發展。2000年這個機構在德裡建立了金融總部,2001年在坎城正式建立辦事處和經理部公開掛牌向國際市場銷售印度電影。

2000年在同美國好萊塢多次談判之後,印度政府決定成立外資投資管理顧問委員會,監督和管理國外的任何投資。同時頒布法規批准外國公司可以直接投資於印度電影業。2001年還補充規定:外資投資可以高達100%,並且可以包括投資、生產、發行、公開放映等。同時同意在印度境內建設好萊塢的電影院和電影網線,也規定這些電影院一定要放映一定比例的印度國產電影。

一些國家發生的電影業與電視業的衝突與矛盾,在印度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是因為印度電影業是電視業的支柱。印度出產的小電影——指專門在電視頻道上放映的電視——電影作品,佔印度電影年產量的相當大的部分。這種低成本、短片——放映時間為1小時左右、多集的連續系列影片佔電視播放時間大約為30%左右。

↑《地球上的星星》(2007)

↓《便當盒裡的小秘密》(2011)


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已經有102個國家可以直接接收到印度電視公司播放的節目,大多數是電視——電影作品。印度電視在全球範圍內的觀眾可以達到6億之多,僅僅在南亞地區的固定觀眾就有2億多。1999年英國倫敦首先設立了印度電影專題頻道,每天以16小時播放印度電影和電視作品。同時,印度的新德裡電視公司也以交換的形式定時播放英美和西歐國家的電影與電視作品。印度政府規定每年從電視收入之中拿出相當的部分用來支持國營電影業的經營與發展。這更加促進了印度電影與電視之間的相互合作的關係。

印度電影業最緊密的合作關係是同印度娛樂業的合作。通過出售版權給電視公司、VCD或DVD製造公司、CD盤製造公司等,獲得另外一筆收入。反過來,這些行業也成為印度電影的夥伴行業。比如印度音樂工業,五十年代印度只有一家唱片公司;但目前印度國內共有7家大型的國際音樂公司,15家印度的中型音樂公司和不計其數的小型與私人公司。目前,至少有6個鄰國成為印度出產的這些娛樂商品的忠實顧客。

FICCI專門聘請了一些國際知名的貿易專家擔任顧問,設計印度外貿的十年規劃。在2001年發表的報告中,公開聲明把印度的電影業和娛樂業列為國際貿易出口的重點項目。為了吸引外資投入印度的電影與娛樂業,從2000年開始印度政府每年都組織政府代表團到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各國遊說。2001年由印度情報與廣播部部長親自出馬帶領寶萊塢的一些頭頭和電視、娛樂業的巨頭到美國訪問,並且籤訂了一系列的合作協議。美國好萊塢電影公司諸如SONY、哥倫比亞、派拉蒙、AOL——華納等公司,都已經和印度電影——電視業籤訂了合作合同。

但是,持不同意見的學者們指出:上述的種種事實僅僅能夠說明目前的印度電影的狀況。一位印度學者這樣講:「面臨好萊塢的挑戰,印度電影缺乏藝術水準和攝影技術,也缺乏高級的電影人才。我們希望印度電影能夠流行於世界。但是,如果好萊塢大舉進入得逞;它會把印度的寶萊塢列為好萊塢的附屬,這樣印度電影的社會、政治、文化等價值都會發生戲劇性的變化。在全球化的口號下,印度電影會逐漸地失去自己的民族特徵!」(舍迪·萬卡達仕語)。

全文詳見《電影藝術》2002年第5期,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當代電影》|《你好,李煥英》:在幻象中告別,在告別中和解
    作者:張阿利責任編輯:楊天東版權:《當代電影》雜誌社來源:《當代電影》2021年第3期電影《你好,李煥英》是喜劇演員賈玲首次以導演身份推出的自傳式銀幕作品,以穿越電影的類型模式,建構出母女聚合的幻象場域
  • 論當代印度電影的民族特徵
    縱觀印度電影在其百年發展的各個階段,無不與歐洲乃至好萊塢電影展開積極互動,並將西方經驗巧妙移植於印度本土,呈現出更為多元化的民族電影風格。因此,對當代印度電影的民族化考察,無疑對中國電影民族化創作具有借鑑意義。一、歌舞場面印度電影最具辨識度,同時又最受歡迎的特色無疑是其美輪美奐的歌舞場面。
  • 為滿足臺印雙方需求,美國媒體建議臺灣將30年前的60架二手幻象2000轉售印度
    而有美國軍事雜誌建議,臺灣近期大舉採購美制軍武,若將幻象2000戰機賣給印度,一方面可補貼軍購成本,印度也能因此擴大幻象2000機隊,達成短期間內擴張機隊的目標。美國《軍事觀察》(Military Watch) 報導指出,臺灣的幻象2000因為法國方面的問題,缺乏像美國F-16V一樣有意義的升級案,機體本身不佳的製造品質也造成了墜毀率提高,臺灣幻象2000機隊至今已損失了近10%,相較之下,F-16與IDF的墜毀率卻低很多。而幻象2000不僅維護成本高,效能也明顯降低且過時。
  • 齊澤克:穿越幻象,觀察電影的另一個視角
    同理,任何一種理論也不可能在今日電影研究領域一統天下。齊澤克將精神分析方法應用於電影以及大眾文化產品的研究,旨在於揭穿意識形態的幻象支撐。在他看來,意識形態為我們提供的,恰恰就是幻想建構的現實,它通過偏見強化霸權,通過霸權阻擋接近實在界的步伐。「打破意識形態夢的強權的唯一方式,就是坦然面對呈現在夢中的欲望實在界。」把幻象當作現實的支撐,把幻象機制置於意識形態網幕,齊澤克將幻象上升到了本體的地位,賦予了幻象以絕對的主宰力量。
  • 真實與幻象
    就像一部你已深入其劇情中的電影,電影裡面的主角就是你自己,它所展現的劇情就是你所經歷過的所有體驗,所獲得的所有感受,它的一切都是你所賦予,包括它的全部價值。為何說所有這一切因你才真實,因你才變得具有價值?請好好的想一想,一個你既看不見,也觸摸不到,還體驗不了的世界,會有任何的實際價值麼?是的,沒有。
  • 中國圖書評論┃【年度十佳書評】齊澤克眼中的電影:幻象藝術
    在齊澤克將近40部著作中,他經常引用、分析各種各樣的電影。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只有用通俗文化的事例說清楚了拉康,他才感覺看懂了拉康;同時,他也借用拉康來思考心愛的電影藝術。一、在虛無與現實之間的幻象藝術在齊澤克眼中,電影是什麼樣的藝術呢?他說:「電影是終極的『變態藝術』,電影不向你提供你想要的東西,它告訴你怎麼欲望。」
  • 印度這部電影連放24年,放映員:我看了9000多遍
    在國內,一部電影一般上映1個月左右就下線了,放到網上和DVD租賃等,遇到特殊的電影,像《戰狼2》、《流浪地球》等,《戰狼2》和《流浪地球》都上映了3個月,也創造了50億左右的票房奇蹟。在印度,有一部電影在孟買塔曼迪爾電影院天天播放,一放就是24年,至今仍在放映中,這部電影就是寶萊塢經典愛情片《勇奪芳心》,被稱為印度版的《鐵達尼號》。
  • 炎熱+香料,新冠病毒在印度中毒死亡!印度奇蹟的真相是什麼?
    但我們的鄰居——印度,卻例外!據《今日印度》的2月11日報導,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疑似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當地政府已經對3252人進行了監視,另有3218人在家隔離。當然,並不是媒體所說的「印度南部新冠肺炎爆發,3000多人被隔離」。這是對於「隔離」的理解上不同,因此存在了誤解,導致吃瓜們對於印度的擔憂,甚至標以「可能是全世界的噩夢!」。
  • 印度景點奇蹟,並非是泰姬陵,而是恆河
    哈嘍大家好,小編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開掛的民族印度,它的神奇讓你驚嘆 。作為世界四大文明之一的古國,它的文化底蘊也是很驚豔的,但是印度卻沒有萬萬全全的繼承下來其文明。我們大家一提起印度,首先想到的是泰姬陵,畢竟此地是作為世界奇蹟的一員,肯定是有著非凡的價值,世界上慕名而去的人數不勝數,都只是為了親眼得見這個人類的奇蹟建築。但是本地最神聖的景點標誌不是其他,而是信仰之河恆河。
  • 【影評】《起風了》:夢,幻象與電影的吸引力
    而在影片的三重意義解讀之外,這位被號稱為日本動畫電影史上(甚至是世界動畫電影史上)最偉大的造夢師的宮崎駿老先生,在《起風了》中也為觀眾造了一個夢,這個夢讓人聯想到幻象與真實,聯想到電影的吸引力。一百多年前,盧米埃爾兄弟在法國的一家地下咖啡館組織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公開電影放映。《火車進站》引起的焦慮,讓人認為電影是一隻魔鬼。
  • 阿米爾汗談中印合拍片:想帶中國電影回印度
    【環球時報記者 韋曦】阿米爾·汗能否幫助《印度暴徒》在中國獲得票房奇蹟?在印度遭遇票房口碑「雙輸」的《印度暴徒》確定在中國上映後,這成為中印電影界最關心的一個問題。雖然新作遭遇「滑鐵盧」,不過阿米爾·汗對中國觀眾的影響力及印度電影的貢獻仍不可否認:2018年中國共引進印度電影10部,僅12月就有3部。上周,《環球時報》記者專訪了來華為《印度暴徒》做宣傳的阿米爾·汗。據悉,今年在印度熱映的幾部電影已計劃引進中國,阿米爾·汗也透露,想要帶中國電影回印度。
  • 看後回味無窮的8部印度經典電影
    原標題:8部印度經典電影來了 印度電影近年來進步神速,憑藉著超越好萊塢的想像力與敘事掌控力在中國俘獲眾多影迷的心,讓粉絲們感到幸福的是,「2014印度電影節」昨晚在北京當代MOMA百老匯電影中心開幕。《靈魂奔跑者》、《偶滴神啊》、《地球上的星星》等8部經典電影將集中展映。
  • 印度電影中民族元素的運用
    印度電影中民族元素的運用 □趙珊珊 摘要:近年來印度電影以其絢爛的歌舞場面、獨特的民族服飾、鮮明的宗教色彩、風格多樣的民風民俗等元素吸引了眾多觀眾。印度電影中展現的民族元素不僅是民眾生活的縮影,更成為印度獨有的電影標識,藉助電影向世界傳播了印度文化。
  • 【印度電影】
    印度電影:東方寶萊塢的歌舞世界印度有著悠久且迷人的歌舞傳統。當印度電影誕生的那一刻起就被牢牢貼上了歌舞的烙印,因此印度電影只有一種類型:歌舞片。影片主人公的人生,成為無數印度平民生活的縮影。該片是《阿普三部曲》的第一部。薩蒂亞吉特·雷伊是印度現實主義電影大師,印度新電影運動的創始人,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十一位導演之一。
  • 當代印度寶萊塢傑出女星迪皮卡·帕度柯妮
    迪皮卡·帕度柯妮(Deepika Padukone),1986年1月5日出生,是當代印度寶萊塢傑出女星、影壇一姐。擁有甜美的面孔、完美的身材、精湛的演技,是印度最受歡迎並最有吸引力的名人之一,也是片酬最高的演員之一。她具有強大的票房號召力,是當之無愧的票房女王。2007年,她憑藉她的寶萊塢處女作《再生緣》獲得了Filmfare 的最佳女新人獎,一夜爆紅。
  • 印度電影和美國電影好在哪裡?
    為什麼印度電影如此受歡迎?那是因為印度電影百分之八十的電影題材都來之現實生活中,這其中我最想狂贊的演員一集導演第一個當然是我們最熟悉的(阿米爾汗)再一次哭稀裡譁啦,一部好看的電影是不需要宣傳的,一部好的電影作品是不會被埋沒的!一部精心製作是不需要吹噓的!一部好的電影是不需要假大牌明星的!需要的是一種對影視文化的傳播精神!是對影視文化的一種尊重!
  • 《蜘蛛俠2》:既然元素眾是幻象生成的,為什麼它能摧毀大橋?
    電影裡也解釋了「元素眾」生成的原理,核心技術是源自《美隊3:內戰》鋼鐵俠展示過的「二構」技術,也就是虛擬實境,當時鋼鐵俠只是用這個技術治療心理創傷。在觀影過程中,當我們看到神秘客的真實身份之後,難免會有疑問:既然元素眾都是幻象生成的,那麼它們為什麼能摧毀大橋?
  • 藝術電影|《13個雪莉:現實的幻象》
    為了忠實原畫,《13個雪莉:現實的幻象》全片鏡頭均為固定機位加固定角度,這樣使得每一段場景、每一幀截圖都類似於原畫,鏡頭變化也僅僅只是允許緩慢的推拉、平移和特寫。電影片頭《客車廂》的場景中,全景固定機位拍攝雪莉坐在車廂內看一本書,隨後鏡頭緩慢朝書推近,當書的形象逐漸清晰之後,觀眾會看到這是一本Emily Dikinson的詩集,封面是霍珀於1957年創作的油畫《韋斯特汽車旅館》(Western Motel ),畫面中的紅衣「雪莉」背對觀眾站在窗前遠眺窗外。
  • 值得推薦的六部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上榜,堪稱經典!
    不得不說印度演員演過太多經典的電影,這些電影有的搞笑,有的看完之後很感動,下面給大家分享六大印度經典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豆瓣評分9.2,你的優秀和我的人生無關,請帶著你的趾高氣揚滾蛋吧。豆瓣評分高達9.2!
  • 體育電影中的印度熱血
    在印度的電影院裡,人們常常可以聽到此起彼伏的掌聲,印度觀眾一向習慣與電影內容熱烈互動,看到精彩之處甚至起身鼓掌;在中國影院,你或許常常聽到觀影者的放肆大笑,但幾乎從未見過他們鼓掌。然而,這一切似乎被《摔跤吧!爸爸》改變了。《環球》雜誌記者/唐璐  印度不是體育強國,但卻算得上是體育電影強國。如今,體育電影已成為寶萊塢的一道獨特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