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哈佛路》:你的逆商,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2021-01-11 言爭雲

很多人認為《風雨哈佛路》這部電影不值得推薦,因為麗絲能考上哈佛大學,完全是憑藉她強大的天賦。這就是一個苦難天才的奮鬥故事,完全不具有鼓舞人心的意義。

但其實仔細想想,麗絲的生存環境是十分惡劣的。

她的母親酗酒吸毒,還伴有精神分裂症,有時候還會為了吸毒和兩個女兒搶奪生活費。麗絲的父親是個很聰明的人,可以看得出來麗絲遺傳到了父親的智商。但父親卻也是個癮君子,整天窩在家裡不出去工作,對家裡的一切事情都漠不關心。

出生在這樣家庭的麗絲,經常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可是麗絲卻沒有放棄自我,一直強迫自己努力往前走,去到那個她嚮往的世界去。

在我看來,麗絲能夠掙脫糟糕的生活環境,成功考上哈佛大學,智商是一部分原因,但更大的原因源於她那強大的逆商。

一、構成逆商的四個維度

「逆商」這一概念,是全球領先商業顧問保羅·史託茲提出的,簡單來講就是人們面對逆境的反應模式。它主要由掌控感、擔當力、影響度和持續性四個維度構成。

1、掌控感

掌控感,就是你覺得自己對於不利事件的掌控有多少?

逆商較高的人對於不利事件的掌控感比較強,因此他們會採取行動,向上攀登,這樣反過來又會增強掌控感。當他們面對不利事件時,他們通常會這樣想:

我絕不相信自己在這個情況下無能為力即使事情再難,總會有辦法的我必須想個辦法逆商較低的人對於不利事件的掌控感很弱,他們很容易就放棄,他們經常會這樣想:

這超出了我的能力範圍我對此無能為力沒用的,這是以卵擊石影片中,當麗絲的母親去世,父親在收容所時,麗絲就知道自己無家可歸了,今後只能靠自己了。

她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她並不想以後的人生和自己的父親和母親一樣。她知道有一個更好的世界,她想生活在那裡。這個改變的契機就是上學。

在學校裡,麗絲利用每一滴時間,用盡全力讀書,還擠出時間去打工賺錢生活費。很快,她的成績也躍居全校第一,並獲得了免費去波士頓的機會。

在波士頓,她參觀了哈佛大學,這就是她夢寐以求的另一個世界。但學費太貴了,她決定申請《紐約時報》獎學金。在面試當天,她還得向自己的姐姐借外套穿。

相反,麗絲的姐姐卻沒有想改變自己命運的想法,她只能寄居在外公家裡,而外公是個大變態,強暴了自己的兩個女兒。

我們可以看到,面對不利事件時,麗絲的姐姐認為自己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只能選擇接受命運的安排。但麗絲始終掌握著命運的主動權,拼盡一切也要努力向上攀登,以掙脫糟糕的環境。

正如保羅·史託茲博士所說:「即使身處最糟糕的境地,你也總是有一點點可掌控的部分。你始終能掌控自己應如何應對。希望和行動正是由此產生。」

2、擔當力

擔當力指的是,即使逆境並非因你而起,你也要承擔責任並改善現狀。與低逆商的人相比,高逆商的人願意承擔逆境所產生的後果,這種擔當力促使他們採取行動。

影片中,麗絲的母親吸毒,還伴有精神分裂症。儘管這樣,麗絲對母親仍然抱有幻想,她希望媽媽好起來之後可以照顧她,但結果卻是她一直在照顧媽媽。

母親的去世就仿佛給了她一巴掌。她醒悟過來了,明白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安全感,能對自己負責的人也只有自己。

正是有這樣的擔當力,麗絲開始採取行動,重新回到學校去,立志通過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

3、影響度

影響度指的是,你認為逆境會對生活的其他方面產生多大影響?

逆商低的人會無限制放大逆境對自己產生的影響。

比如,一次糟糕的PPT演講,就會讓自己以後懼怕在公眾面前講話;一次成績不佳的績效考核造成事業上的失敗,甚至讓自己一蹶不振。

逆商高的人可以把問題的影響範圍控制在當前上。如果演講講得不好,那自己就去練習,爭取下次講得更好;如果績效不佳,那也只是績效不佳,並不說明自己整個人都是失敗的。

影片中,面對人生磨難,麗絲的好朋友克裡斯覺得自己身處糟糕的環境,上學並不能改變什麼。她認為自己不屬於學校,麗絲也不屬於學校,麗絲也是不可能考上哈佛大學的。

但麗絲並不這麼認為,即使自己的人生這樣難,自己仍然可以通過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麗絲能夠很好地控制逆境對生活其它方面的影響,所以她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但克裡斯認為生活的一個方面失敗了,那麼整個人生就是失敗的,所以她選擇了墮落。

4、持續性

持續性指的是,你認為逆境會持續多久?是永久還是暫時的?

電影中,麗絲的父母、姐姐和好朋友都身處困境中,他們每個人都認為逆境是持久的,自己無法控制這個局面,所以只能選擇繼續沉淪和墮落下去。

唯有麗絲堅信苦難只是暫時的,她可以通過努力去爬出逆境深坑,最終她也做到了。

逆商低的人會認為逆境會永遠持續下去,他們會給自己貼各種各樣的標籤,比如「我沒有意志力」「我絕對幹不好銷售」「我的生活只能一直這樣下去」等。這樣的標籤透露出永久性的意味,讓自己無力改變。

相反,逆商高的人認為逆境是暫時的,自己可以通過努力去改變現狀。

二、我們為什麼要提高逆商?

1、防止我們產生習得性無助思維

如果你去探訪一個精神病院,突然有一個精神病人衝出來對你大聲咆哮:「你是個沒用的人。你做什麼都沒用,為什麼還要去嘗試?事情只會越來越糟糕,為什麼還要努力?」

你會認為這個精神病人說得都對嗎?不會!你可能會想著:「哎呀!這個人真是完全瘋了,說話亂七八糟的。」你根本就不會把這些話放在心上。

但是,如果這些話是從你的內心發出來的,你就會很容易受到影響。我們每個人應對逆境的慣用方式,通常是不假思索就顯露出來的。

逆商低的人在面對逆境時,內心總是很容易出現各種批判聲音,久而久之就會產生「我做什麼都沒用」的習得性無助思維,這種思維會肆無忌憚消耗著人們的精力、動力、效能和成功。

逆商高的人則會把這些負面思維過濾掉,就像麗絲一樣,繼續努力往上攀登,即使前面的路依舊難走。

2、大腦通過分泌化學物質來體現逆商的高低

當我們的遠古祖先站在大草原上,面對隨時有可能撲上來撕咬的野獸時,體內的急性應激反應系統就會立馬亮起紅燈,分泌如腎上腺素、皮質醇等神經遞質,以幫助他們準備戰鬥或逃跑。

如果沒有這個系統,我們的祖先很快就會淪為野獸的盤中餐。

雖然今天我們不再需要隨時警惕野獸的出沒,但是我們的應激反應系統和我們的祖先沒什麼兩樣,都是為了生存進化而來的。

可是,我們今天要時時刻刻面對各種壓力:工作、婚姻、養育孩子等。

逆商低的人體會到的壓力會更持久、更有害。

在長時間的高壓狀態下,我們體內的應激反應系統就會失效。這些應激激素長期保持高濃度,就會削弱人們的免疫細胞,從而抑制免疫系統。

長期處在這種慢性應激之下的人更容易生病。

比如,有研究表明,長期處於壓力下的人,患感冒的風險是常人的三倍。這些人還更容易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低逆商及隨之而來的掌控感的缺失,就這樣一點點消磨著一個人的精力、活力、健康和毅力。

相反,高逆商的人認為壓力是暫時的,總會有辦法的,則可以增強免疫系統,把適當含量的神經遞質傳遞到身體各處。

所以,大腦通過所分泌的化學物質,來體現低逆商和高逆商的區別。

三、用LEAD工具提高逆商

LEAD工具是基於這樣一種觀點: 我們可以構建新的思維模式,來改變舊有的思維模式。運用這套工具,我們就可以持續提高逆商,並改進應對逆境的方式。

1、L=傾聽,Listen

提高逆商的第一步,就是要培養迅速覺察逆境降臨的能力。

這就好像在颱風登陸前預測它的路徑一樣。只有看得見風暴,才能將損傷降到最低。一旦你讓大腦時刻保持警惕,你就會意識到每個潛在的不利事件,就有足夠長的時間來調整自己的反應。

那麼,如何才能培養這種能力?作者提供了一個小技巧,也就是在每次逆境襲來時,都在腦海裡敲響警鐘。

舉個例子,當你在寫作時,電腦突然死機了,你肯定很生氣,因為你還沒來得及保存文檔。這對你來說就是一個逆境,這時候你馬上在腦海裡拉響警報聲:「嗶咘!嗶咘!逆境!逆境!」

雖然這聽起來很傻,但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第一,你選擇的聲音越搞笑越好,笑聲可以改變你的心理狀態,使你採用更加積極的方式來面對逆境。

第二,這樣做可以打斷潛意識中面對逆境的慣有方式。久而久之,你就可以建立面對逆境的新模式。你的關注焦點將會是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糾結在已發生的事情上。

2、E=擔當力,Explore

提高逆商的第二步就是問自己:我應該對結果的哪些部分擔責呢?

比如,電腦壞了,直接結果就是電腦開不了機,這一部分是自己無法控制的,但我們卻要對電腦壞了的間接結果——無法處理文件高度負責,因為處理文件本來就是我們的任務。

所以,我們就要接受這份責任並做點什麼來解決這個問題。

正如保羅·史託茲博士所說:「在你決定對結果負責的那一刻,你對事件的掌控感馬上就會增強,促使你去採取行動,並打破潛在的無助—無望循環。擔當力是喚起行動的號角。」

3、A=分析證據,Analyze

分析證據是一個簡單的質疑過程,讓你可以審視、質疑並最終擺脫自己逆境反應中的消極部分。在這一步,我們需要問自己三個問題:

1)有什麼證據表明我無法掌控?

逆商低的人總是喜歡設想最壞的情況,就好比一個頭疼的人去看醫生,在結果出來之前就設想自己得了腦癌一樣。他們這樣就有藉口放棄掌控力,從而不去採取行動。

可是,設想最壞的情況並沒有什麼好處,只會讓自己更加焦慮。而且,就算我們身處的環境再糟糕,我們其實也是擁有掌控力的。

《活出意義來》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在二戰期間被關押進納粹集中營,除了姐姐,他失去了所有親人。他本人也飽受欺凌,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

可是,他也始終擁有絕對掌控力。他意識到,即使納粹集中營囚禁了他的身體,控制了他的生存環境,他的自我意識也是自由的,他能夠決定外界環境對自己的影響程度。

正如史蒂芬·柯維所說:「在刺激與回應之間,我們有選擇的自由。」

2)有什麼證據表明逆境一定會影響到我生活的其他方面?

逆商低的人,在逆境出現後,總喜歡進行一系列負面的聯想。

比如,剛進入職場的菜鳥,因為工作達不到老闆要求被批評後,就會聯想:老闆這麼批評我,我慘啦!他肯定認為我很沒有能力。我以後升職也無望了。他會不會開除我,我到時找不到工作怎麼辦?如果找不到工作,我也付不起房租了。

這就是所謂的「多米諾效應」,也就是所有不好的事情一件接著一件而來,自己的生活就會因為這個逆境而一塌糊塗。這樣的反應只會讓人感到不堪重負。

所以,我們在質疑自身的過程中,必須將自己的設想和事實區分出來。

在上面這個案例中,事實就是老闆認為我做得不好批評我,僅此而已,其它一系列聯想都只是自己的負面設想。

3)有什麼證據表明逆境必然會持續過長時間?

這個問題的答案依然是「沒有」。證明逆境可能會持續很容易,但要證明逆境會永遠持續下去卻很難。即使是那些失去胳膊或腿的人,剛開始無法接受事實,但經過一段時間後,也仍然可以重新振作起來。

吉姆·阿伯特生下來就只有一隻手,可他的夢想卻是打職業棒球大聯盟。所有人都嘲笑他的夢想,他在傷心過後,決定調整心態,朝著自己的目標出發。

為了能快速接發球,他學會了快速穿脫手套。他還鍛鍊自己的體能,成為跨欄項目的奧運冠軍。他一直堅持自己的夢想,最終成為備受尊敬的投手。

吉姆有許多放棄的理由,但他仍然堅持不懈。正因為他的高逆商,才能把逆境的持續時間縮到最短,並努力行動起來。

4、D=做點什麼,Do

LEAD工具的前三步幫助我們調整好心態和情緒,從而能夠思考、關注並最終採取有意義的行動。當完成了這三步,我們下一個步驟就是行動起來。

具體如何做?拿出一張紙和一支筆,把你想到的改善措施寫下來,這就是你的行動清單。

比如,老闆認為你的報告沒有重點,邏輯不清,讓你回去重寫報告,還把你大罵了一頓,你很難過。那麼,根據LEAD的前三步你調整了心態,接下來你就可以列出行動清單,可能有:

了解自己的報告為什麼寫得不好?重新修改自己的報告。請求同事的幫助。買書學習報告怎麼才能寫得更好?僅僅列出行動清單還不夠,我們還必須找出行動的第一步,然後確定哪一天的什麼時候做這件事。

比如,老闆只給了自己兩天的期限來改報告,那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先看看自己哪裡寫不好了,但現在手頭有其它工作,等午休時間來看下。

最後的這些步驟會讓你各種各樣的想法,匯集成一個明確的、有計劃的前進行為。

寫在最後

其實我們一直生活在逆境之中,小到因為擠不上地鐵,上班遲到了,大到失業或者親人的離世。

當我們逆商低時,一個小小的逆境也可以讓我們焦慮不已。因此,提高我們的逆商是應對這個逆境時代的有效方法。當我們的逆商提高了,面對各種逆境,我們會更加從容應對,並不懼挑戰往前走。

相關焦點

  • 你的逆商,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很多「聰明人」都知道其實這就是被拒了,看似另尋他路才是明智之舉。然而執著的松下幸之助一個月後又去了,負責人再次推脫有事,一來二去,主管只好坦言道:「你這麼髒進不了我們公司。」於是他回去借錢買了一身像樣的衣服穿上又去面試了。
  • 你的逆商,決定你了人生的高度(收藏)
    逆商的高低,決定人生的高低巴頓將軍說: 「衡量一個人的成功標誌,不是看透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這個反彈力,就是逆商,決定你在遭受挫折的時候,能否經得起打擊和壓力。但他卻在那個昏暗簡陋的巖洞裡,在最惡劣的環境和人生最低谷的時候,悟出「聖人之道,其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由此提出傳世至今的心學。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跌入低谷的挫折並沒有打敗他,反而成就了他,成為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軍事家和哲學家。
  • 《風雨哈佛路》:你能擁有怎樣的人生,其實早就註定了
    世界在轉動,你只是一粒塵埃,沒有你地球照樣在轉。現實是不會按照你的意志去改變的,因為別人的意志會比你的更強。——《風雨哈佛路》周末朋友來家做客,向我吐槽,自己在公司工作了5年,今年調薪,不僅沒加薪,反而被降薪了。她為此心生不滿:「我為公司效勞了5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怎麼能這樣對待老員工呢?」
  • 《風雨哈佛路》:在生活條件極為不利時,生存意志決定你的人生
    文/毒電影當生活對你不友好時,有的人會選擇抱怨,有的人會選擇默默承受,然後銷聲匿跡。但還有一種人,面對生活條件極其苛刻下,她卻能利用一切條件生存下去,最後改變自己的人生。《風雨哈佛路》女主角就有這種特質。
  • 風雨哈佛路,你的將來與努力成正比
    作者:Tina正在輸入當我們在學習路上偷懶彷徨的時候何不去看一下《風雨哈佛路》,它雖不能讓你找準你前進的目標,但它最起碼讓你不在彷徨,不在偷懶。by Susie做為老師的我天天在教育學生們,努力學習,你的將來和你的努力一定會成正比,不管怎麼苦口婆心開導,前幾分鐘孩子信心滿滿,義憤填膺,後幾分鐘早就忘記了剛開始自己振奮人心的決心和決定。
  • 風雨哈佛路:貧窮只是你人生的一部分,不能成為你不努力的藉口
    ————電影《風雨哈佛路》電影《風雨哈佛路》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勵志片,它之所以被打上勵志的標籤是因為電影中的女主人公莉絲的人生實在是太貧窮了。莉絲生活在一個糟糕透了的家庭環境中,她的父母都是「癮君子」和愛滋病患者,父母不僅沒有工作,而且還靠政府的救濟金維持日子。
  • 吞吞影評|風雨哈佛路
    引子:「原生家庭」是近年來不斷被提及的熱詞,它影響著一個人的性格、心裡、行為等各方面,同時也構建著一個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基礎形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原生家庭影響著一個人的一生。但影響並不意味著決定,命運終究掌握在自己手裡。就像最近大熱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姐姐們青春洋溢,為為夢想奮鬥,重新定義著人們對30+的看法。
  • 《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挫折商的高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就這樣,她在橫店串戲、跑碼頭,從龍套到主角,一部戲接一部戲,用自己的行動建立起了新的良性循環,從人生低谷走了出來。能擊垮一個人的,從來不是逆境中的挫折和困難,而是取決於你怎麼對待逆境。也就是你的挫折商。決定一個人能走多遠,取決於你的挫折商高度。最近在閱讀《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這本書,作者是武志紅老師。
  • 風雨哈佛路 影評
    風雨哈佛路是一部勵志電影,是一部認識自我、堅定自我的傳記電影。主角Liz的起點很低,比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低,她有一個糟糕的出生環境,母親吸毒,父親住收留所,姐姐懦弱,外公亂倫。她身上有難聞的味道,同學們嘲笑她,她的世界一直是黑暗的,沒有人可以給予她幫助,除了她自己。和她在一個生活環境的人大多都選擇了墮落和埋怨,比如她的朋友chris。
  • 《風雨哈佛路》:就算再悲慘的遭遇,也能讓你經營好自己的人生
    今天給你推薦的這部電影《風雨哈佛路》講的就是這麼一個女性勵志,經營好自己人生的故事。這個五一節,很適合與孩子一起看,讓孩子自己感悟影片其中的真諦。2、改變自己的思維,會讓你改變自己的人生果媽在《無畏而自由》這本書中講過,無論在生命當中遇見什麼樣的事情,我們都可以轉變一個看法,永遠不要放棄經營自己的人生。莉斯的媽媽去世給了她很大的打擊,她以為媽媽總會有好的一天,她常常懷念媽媽正常時與她一起喝咖啡、聊天的溫情時刻,當媽媽的棺材要被埋的那一刻,她趴在棺材上面,似乎在與媽媽做最後的告別。
  • 美國勵志電影:《風雨哈佛路》
    中文片名:《風雨哈佛路》    英文片名:Homeless to Harvard: The Liz Murray Story    導演:Peter Levin    主演:索拉·伯奇、邁克·裡雷、艾倫·佩吉    劇情簡介:父母吸毒、8歲開始乞討、15歲母親死於愛滋病、父親進入收容所、17歲開始用2年的時光學完高中
  • 風雨哈佛路:世界在轉動,而你只是一粒塵埃
    這句超勵志臺詞出自美國電影---《風雨哈佛路》(Homeless to Harvard: The Liz Murray Story),它是美國一部催人警醒的勵志電影。影片由Peter Levi執導,索拉·伯奇(Thora Birch)、邁克·裡雷(Michael Riley)等主演。
  • 《風雨哈佛路》:你無法選擇出身卻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
    她躺在棺木上回憶人生最幸福的時光,心裡默默的訴說著:就算你是世界上最差勁的媽媽,就算在世人的眼裡,你是人見人怕的癮君子。媽媽,我依然那麼地愛你。世界是虛無的,我們活在彼此的心中。你住在我心裡,可是我卻沒有容身之地!這個片段,出自於2003年在美國上映的《風雨哈佛路》。躺在棺木上那個又傷心又無助的女孩就是影片的女主莉絲,棺材裡的就是她的母親。
  • 《風雨哈佛路》:貧寒女孩的勵志故事
    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富有的人也有自己的煩惱,貧窮的人也有自己不平凡的一面,就像今天小麥要向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一樣,那就是美國電影——《風雨哈佛路》。《風雨哈佛路》上映於2003年,國內豆瓣評分8.1分,雖然只獲得了第55屆艾美獎的提名,但它所講述的貧窮女孩在面對生活艱辛之時的勵志故事,還是感染了不少觀眾。
  • 《風雨哈佛路》| 和誰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過去的10天,我們一起讀完了《風雨哈佛路》,主人公莉絲·默裡一路從貧民窟走到哈佛大學的經歷深深感動著我。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談談書中的那些人和事,也一起來看看讀者的精彩讀書筆記。書中對於莉絲申請哈佛的描寫很寡淡,更多的著墨在她之前的各種經歷上。她在後記裡說,哈佛之前的生活是她寶貴的經歷,給她很多啟迪。也是在那個時候,她明白,只有當你賦予生命意義的時候,生命才真的有意義。親愛的小夥伴們,《風雨哈佛路》的共讀接近尾聲。如果你喜歡今天的故事,歡迎轉發給你的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 《風雨哈佛路》:當你的生活陷入了迷茫倦怠期
    如果此刻你的生活陷入了迷茫倦怠期,不妨去看看這部勵志片——《風雨哈佛路》這部影片是根據著名女性莉斯·默裡的經歷為原型改編。2003年在美國上映。於是利茲重返校園,利用兩年時間完成了四年的課程,奮鬥自強考上了哈佛。聽起來很簡單對不對,我不否認這是一個天才少女順理成章考上名牌大學的「平凡」故事。利茲考上哈佛和她從小就要比普通人聰明有很大關係,即使她不去學校僅靠看垃圾堆裡撿來的百科全書就能考100分。對於我們這些平凡人是有一定距離的,不足以讓人感同身受,因為我們普通人沒那麼厲害。
  • 《風雨哈佛路》:生命的意義,只能由我們自己定義
    我始終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只要你自己拼盡全力去改變,就一定可以改變。 今天呢,梅也要為大家分享一本非常非常勵志的書《風雨哈佛路》。
  • 最貧窮的女孩如何考上哈佛?淺談經典勵志電影《風雨哈佛路》
    你可以為生活中的不幸尋找各種藉口,也可以推自己一把,去創造更好的生活。 這是個人最喜歡的一句臺詞,出自電影《風雨哈佛路》。
  • 最貧窮的女孩兒如何考上哈佛?淺談經典勵志電影《風雨哈佛路》
    你可以為生活中的不幸尋找各種藉口,也可以推自己一把,去創造更好的生活。這是個人最喜歡的一句臺詞,出自電影《風雨哈佛路》。《風雨哈佛路》《風雨哈佛路》又叫「最貧窮的哈佛女孩兒」,是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
  • 電影在線 | 《風雨哈佛路》
    風雨哈佛路Homeless to Harvard: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