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劉曉慶,在她事業的輝煌時刻,因為逃稅事件鋃鐺入獄,一個人的演員生涯基本就算是斷送了。出獄後,這個曾經演武則天、慈禧等名角的演員,開始放下身段在橫店跑起龍套。
在她自己寫的《人生不怕從頭再來》,有這樣一個自述片段:
只要給我錢,我什麼角色都演。
從一天50元,沒臺詞只是「打醬油」的群眾演員,到有兩三句臺詞、一天300元的龍套,再到主要配角,我都盡心盡力地去演。
每天我準時到現場,安靜地坐在角落。細細看劇本的臺詞,等待著拍我的鏡頭。一句再普通不過的「小姐,請喝茶」,我都要琢磨出十幾種表現方案。
就這樣,她在橫店串戲、跑碼頭,從龍套到主角,一部戲接一部戲,用自己的行動建立起了新的良性循環,從人生低谷走了出來。
能擊垮一個人的,從來不是逆境中的挫折和困難,而是取決於你怎麼對待逆境。也就是你的挫折商。決定一個人能走多遠,取決於你的挫折商高度。
最近在閱讀《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這本書,作者是武志紅老師。心理諮詢師,著有《為何家會傷人》,《感謝自己的不完美》等多部暢銷心理學書籍。
《擁有一個你說了算 的人生》這本書裡面,就告訴了我們有關挫折商的問題,以及如何提高挫折商。
01面對失敗不言放棄,讓我知曉什麼是挫折商
這是職業培訓大師保羅·斯託茨提出的概念,「挫折商」簡稱AQ,也被稱為「逆商」。就是一個人應對挫折的能力。
很多人之所以害怕失敗,就是因為耐挫折能力太差,也就是挫折商有些低,遇到點困難和阻礙,就很容易放棄。還有的是短期內看不到效果,結果不了了之,也是缺乏耐力的表現,
而高耐力是高挫折商的最明顯特徵。
網上有個扎心的段子:不要大聲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但是你可以往死裡罵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房有車有娃的那些。中年人的危機問題,上有老下有小,還有房貸車貸等問題,讓他們不敢隨便辭職,很多時候寧願忍氣吞聲也不敢失去工作。
當然這種被迫忍耐,逆來順受的忍耐力,不是他說的耐力。
他所說的高挫折商的耐力,是富有智慧的忍耐,是基於洞察力、希望和樂觀主義之上的。
例如愛迪生為發明電池,經歷了幾千次的失敗,也從沒想過放棄,是基於他對電池的理解,以及他知道自己掌握了發明電池的邏輯,只要繼續試驗下去,就能成功。
02衝破重重人生困境,學會構建挫折商
低挫折商的人,習慣找外部原因,會認為這不是自己的錯,然後就會放棄自我成長的努力。
書中有個例子:有個女孩,三年時間內曾被辭退了7次,這對她是個重大打擊,每次被辭退,她都覺得是這家公司不適合自己,換個環境就好,結果同樣的問題在下一家公司上演,繼續輪迴被辭退的命運。
實則是她沒有清醒的自我認知,真正的問題是她自己不能在工作中捍衛自己的權力空間,經常被上司和同事使喚,這讓她內心很不爽,但是又不敢直接反抗,於是用拖延,遲到和莫名其妙的錯誤來被動攻擊報復上司和同事。繼而被辭退。
低逆商的人,容易自我否定,局部的失敗會認為是全部的失敗。
作者在廣州認識了一位女士。本來是一個生意不錯的小企業主,但是被騙損失了兩百多萬元,把財產變現還款後,還剩近百萬元的債務,無奈過起了東躲西藏的生活,覺得自己這輩子已經被毀,沒有希望了。
低逆商的人,做事淺嘗輒止,或一陷入困境,就自動放棄,一生碌碌無為。平時工作佔用太多時間,沒有多餘精力去學習新東西。等到年紀不小了,身體不再年輕了,新技能新興趣也學不會了。考證書太難了,隨便找一份輕鬆的工作算了。
而高逆商的人,面對逆境,不屈不撓,充分調動自己的能力和潛力來應付困難局面,最終大有作為。
俞敏洪在一次演講中,就以自己為例子說過逆商的問題。其實他的人生之路,也充滿了坎坷。他一共參加了三次高考,最後才考上了大學。
後來他申請出國,由於他的經濟條件較差,必須要拿到全額獎學金,可是他連續三年,都沒有拿到。
那時候,他的很多同學都已經在美國名校讀書,他感到非常絕望。後來他不得不選擇籤證,那時候拒籤一次就半年不能再籤,他去了三次,都被拒絕,這使得他徹底絕望。
於是,他在校外兼職,想攢一點錢,在兼職過程中,發現了自己也可以辦培訓班。結果,被學校發現,給了一個一級處分,背上了處分的他,註定留在學校也會處處坎坷,很多好事都與他無緣,他的人生願望再一次落空。他只好跑出來,一心一意做新東方。
當然,在創業的路上他也遇到了更多的困難,但他養成了良好的心態,他說:「當你有逆商的時候,你會發現你人生當中出現的很多困境,痛苦,失敗,甚至是在為你未來一個更大的目標在做準備」。
如果在連續的挫折面前選擇放棄,也就沒有了現在的新東方,沒有了成功人士俞敏洪,正是在逆境面前這種不屈不撓的態度,才有了俞敏洪現在的成功。
03反思一次次的拒絕,我拉高了挫折商
「松下電器」創始人,「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幼時家境貧寒,只上了幾年學,為了養家餬口到電器公司求職,但矮小瘦弱,又髒又破的他被人事主管婉拒道:「我們現在不缺人,你一個月之後再來看看吧。」
這其實就是被人事婉拒了,很多人會去尋求另外的求職機會。
然而執著的松下幸之助一個月後又去了,負責人再次推脫有事,一來二去,主管只好坦言道:「你這麼髒進不了我們公司。」
於是他回去借錢買了一身像樣的衣服穿上又去面試了,這次主管說:「關於電器方面的知識,你知道得太少了,我們不能要你。」
兩個月後,松下幸之助再次出現在主管面前,那時他已學會了很多電器方面的知識,他說:「您看我哪方面還不行,我一項項彌補。」
就這樣,松下幸之助得到了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開啟了他在電器事業上的徵程。
松下幸之助第一次被拒絕的時候,他沒有灰心喪氣,而是再次尋求原因。當被告知因為他衣服又髒又破進不了公司,他也沒有因為家境貧寒產生自卑心理,沒想過放棄,所以即使沒錢,也要想辦法找朋友解錢去買了一件新衣服來繼續面試。
當面試主管直接說他知道的電器方面的知識太少了,他就回去學習了兩個月的電器知識再來面試,這次他主動說還有什麼不行的,他可以一項項彌補,正是他的這種始終想辦法去克服困難的積極態度,為他贏得了面試成功的機會。
再遭到一次次被拒絕的時候,松下幸之助一直都是以高耐力來面對,這也是他後來能成功的關鍵。
正如《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書裡面說的那樣:挫折商的內核,還是一個人的自我發展的成熟程度。如何擁有一個堅韌的內聚性自我。參考以下幾點:
1、要有時間感和空間感,知道此時此刻的事情不能實現,但是隨著時間的累積和空間的變換而增大實現的可能性。
2、對事不對人,一部分挫敗不代表全部的挫敗。
3、不管是什麼原因,都不要做嚴重的自我攻擊。當發現有自我功機的時候,要用各種方法安撫自己。
4、當感覺獨自難以承受時,尋求他人的支持。
5、得到人際支持的同時,不斷化解挫敗感,並將其轉化為自我力量。
有本書《恰到好處的挫折》裡面說:我們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放慢腳步,喘口氣,並採用新視角,我們就有多大的機會從挫折中找到機會。人生由一個又一個意外構成,而應對這些意外的方式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並將最終決定我們一生。
這是一個拼挫折商的時代,你的挫折商高度,決定了你的格局,也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