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堅持最久的一件事是什麼?」這是知乎上一個非常火爆的話題。
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謂是五花八門。其中一位網友的回答,我深以為然。他說每天堅持跑步,體重從159降到了110,收穫了完美的體型;每天堅持讀書,讓自己完成了從語無倫次到出口成章的蛻變;每天堅持背英語單詞,如今看原著不再那麼吃力。
首先,衷心地向這位網友道一聲祝賀,為他所取得的成績感到高興。我想這就是「堅持」的魅力所在。成功從來不是唾手可得。無論做任何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者,成功將永遠與之絕緣。
一、堅持是打開成功之門的金鑰匙
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荀子在《勸學》中如是說:「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荀子告訴我們千裡遠的行程都是從腳下的每一步開始;江河大海都是由每一條涓涓細流匯聚而成。即使日行千裡的駿馬,跳躍一次也不能夠達到十步遠;只要堅持不停地走,身弱體衰的老馬也能拉著車走完十天的路程。
由此可見,任何事情,只有堅持才能做成功。
曾經看過這麼一個故事。從前,有個人扛著鋤頭去挖金礦。他來到了藏有金礦的地方,三下五除二,使勁地掄著鋤頭挖下去,滿頭大汗的他看不到金礦的影子,心裡想這個地方沒有金礦。
於是,這個人又往其他的方向挖下去,挖了一會,還是沒看到金礦,筋疲力竭的他又往別的地方挖。如此往復幾次,縱使疲憊不堪,汗水早已浸溼了衣裳,他還是挖不到金礦。最後,這個人只好空著手回家去。
在這個故事中,本來這個地方是藏有金礦的,之所以沒有挖到金礦,是因為這個人這裡挖幾下,那裡又挖幾下,沒有堅持深挖下去,半途而廢的他只好徒勞無功了。
因而,當我們認定了一件事情以後,我們要做到持之以恆,成功才會在眼前向我們招手。
二、先做你應做的事,才能做你想做的事
臺灣暢銷書作家何權峰在他的《格局》中說道:「生命中有哪一樣美好的東西是輕鬆得來的?不管你喜不喜歡,有時你就是必須約束自己,去做你不想做的事。唯有先做你應做的事,將來才有可能做你想做的事。」
每年的七八月份,各大高校的畢業生源源不斷地湧入社會,謀求工作。或許他們習慣了象牙塔裡的歲月靜好,初到職場,對社會的理解還留有幾分理想主義色彩。在求職面試時,他們往往會武斷地下定論「打雜的不幹」「月薪3K不幹」「小企業不幹」。
殊不知,剛畢業的你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真的沒有資格如此挑三揀四。要知道,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初來乍到的你,最應該想的問題是你是否能夠勝任公司安排的每一件事情。只有你踏踏實實地做好手頭該做的事,經過歲月的沉澱,你才能做你想做的事。
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時常對來到格力的大學生們說:「我們讀書的時候,儘管我們有這樣那樣的想法,但是我們基本是依賴型的,而一旦走向社會成為創造型的,要經歷從一個不負責任到負責任的轉變。就算不是一個你喜歡的職業,你走上這個崗位的時候,你也要對這個崗位負責任。」
確實如此,當我們走出校園,走向社會,來到一家企業裡,我們首先要做的事情便是轉變自己的思路。就算上司給我們安排了不喜歡的小事、雜事,沒關係,不要怨天尤人,更不要覺得懷才不遇,因為每一個成功的霸道總裁都是從底層幹起的。
在我們能夠獨當一面之前,儘管放低自己的姿態,虛心向前輩學習,埋頭苦幹,把手頭上的每一件極細小的事情都做到極致,其他的交給時間,時間會給你一個圓滿的答覆。
三、寫在文末
無論做任何事情,你的心態決定了你的熱情,你的熱情決定了你能否堅持。而唯有堅持,才能助你叩開成功之門。一曝十寒,只能讓你與成功失之交臂,甚為可惜。
有了堅持,我們還要有一顆盡職盡責之心。事情交到我們手上,無論喜歡與否,我們都要竭盡全力去完成它。只有我們把該做的事情都做好了,將來才有可能選擇那些我們心之所想的事。
要知道,一個人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他人生所能到達的高度。
歡迎關注@三姐愛讀書,分享更多好書、更多人生感悟!我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曾從事9年翻譯相關工作。如今,作為一名新媒體人,左手帶娃,右手寫文。快來和我一起愛看書,愛寫作,每天進步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