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未央一(富書專欄作者)
李嘉誠說過:「如果你想過普通的生活,就會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要過更好的生活,就會遇上最強的傷害,這世界很公平,想要最好,就一定給你最痛。」
這個最近在草根籃球圈爆火的獨臂籃球少年——張家城,14歲。
在一場中山的街頭聯盟賽中,面對比自己高大的對手,運用嫻熟流暢的運球驚嘆每一個人,而這些全是一隻手完成的。
視頻迅速在網絡上爆紅,並且引起眾多明星關注,易建聯留言:心,永遠都會是身體裡最強壯的部位。
NBA球星庫裡甚至親自錄視頻為他打Call,鼓勵他繼續努力。
5歲就不幸折翼的張家城,是經歷怎樣的訓練,才達到如此熟練的球技呢?
面對逆境,他全盤接受,日復一日不斷付出努力。
張嘉城成功的詮釋了什麼是高逆商,上帝奪取我的右手,那我就練出最強勁左手。
人在世間,總那些艱難和陰影的時刻,每個成年人,都是劫後餘生。
熬下去,看見不一樣的風景;熬不下去,只能止步於此。
逆商的高低,決定人生的高低
巴頓將軍說: 「衡量一個人的成功標誌,不是看透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
這個反彈力,就是逆商,決定你在遭受挫折的時候,能否經得起打擊和壓力。
逆商,全稱逆境商數,英文是Adversity Quotient ,簡稱AQ。
逆商是保羅. 斯託茨提出的概念,也稱挫折商或逆境商, 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境的能力。
如果說智商和情商這兩個雙商是與人打交道的能力,那麼逆商就是就是與自己打交道的能力。
王陽明,35歲那年,原本是年少得志的官員,因反抗閹黨被迫害流放到貴州,途中還險些被閹黨派來的殺手殺死,只能通過裝死逃過一劫。
當他歷盡艱辛來到來到貴州龍場驛站的時候,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只能棲身在陰冷潮溼的山洞裡。
對於一個從小家境優渥,過著公子哥生活的王陽明,龍場的生活和地獄沒有任何分別。
但他卻在那個昏暗簡陋的巖洞裡,在最惡劣的環境和人生最低谷的時候,悟出「聖人之道,其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由此提出傳世至今的心學。
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跌入低谷的挫折並沒有打敗他,反而成就了他,成為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軍事家和哲學家。
同樣面對逆境,項羽在大勢已去時,放棄回江東重整旗鼓的機會,選擇在烏江自刎。
論智商,他比劉邦高;論出身,他在劉邦之上,論過往戰績,他佔據上風。
只是失敗一場,就選擇放棄,不得不說,逆商決定一個人在歷史上的地位。
決定逆商高低的四個維度
逆商是有四個維度組成,分別是:掌控感、擔當力、影響力、忍耐,這四個維度決定了人的總體逆商。
1、掌控感—— 指面對逆境時有多大程度的控制力。
高逆商的人在生活上和工作中往往擁有很高的控制感。無論所處的境界多麼糟糕,他總能看淡一切消極因素,看到積極的一面,最終反敗為勝。
而低逆商的人,明明還掌握不少資源,卻認為事情的發展已經脫離自己的掌控,甚至一碰到逆境就認為自己做什麼都沒有用。
心理學家把這種心智模式稱為「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會產生極大的挫敗感,使得他們放棄嘗試。
2、擋擔力—— 挫折發生了,你的擋擔力如何。
面對逆境,你的反應是傾向於追責自己還是追責別人。高逆商者不會去責備別人,而是主動承擔責任,將事情減損到最低,想盡一切辦法去解決事情。
而低逆商者要不把責任怪在他人身上,將自己的責任撇得一乾二淨,要不過分自責,認為自己失去掌控感而做出失控的行為。
3、影響度 ——這件事情的影響度有多大。
高逆商者會降低逆境的負面影響,控制後果的蔓延,事情不發生也發生了,選擇一種積極、健康的心態面對挫折。「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低逆境者會放大困境的影響,小事化大,消極看待挫折,選擇極端的方式解決問題。
4、持續性——逆境會持續多久?
高逆商者擁有較高的忍耐力,認為自己能走出困境,有能力「東山再起」,並且付諸行動。
逆商低的人會無限拉長逆境的影響時間,認為該事件將是他畢生的恥辱,並且更加傾向於把失敗歸結於永恆的、不可抗拒的因數,從而拒絕改變。
提高逆商的小技巧
1、接受現實,解決當下的問題
直面現實,不要逃避,以樂觀的心態面對所處的困境。不要自責,它對解決事情本身沒有任何的幫助。
在問題處理完後,來一次復盤,想想可以改善和優化的地方,防範於未然,避免下次發生同樣的事情。
2、宣洩情緒,釋放壓力
找到自己的的宣洩渠道,試著去察覺自己不開心的時候是通過什麼通徑去療愈。你可以從以下方面調整情緒:
運動:照顧好身體,攝入足夠的營養,跑步、打球都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社交:與朋友傾訴,分擔一半的不愉快。
興趣:培養一種興趣,練字、畫畫、瑜伽、靜坐。
3、培養成長型思維
警惕非黑即白的思維,避免「總是」、「絕不」等絕對化的思維,用成長型思維看待問題。
逆商高的人普遍具備成長性思維模式。他們目標明確,不斷學習,相信自己的能力會通過努力得到提升。
即使失敗了,它也只是一個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還能從中學到知識。
而固定型思維模式認為,只有無能的人才需要努力,如果你需要為某事努力,證明你不擅長做這件事。
在某件事情上失敗了,他就成為失敗者,在這裡,他們的失敗,從一種行為轉變成一種身份。
4、增強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越強,從挫折中抽離越快。道格·亨施(Doug Hansch)在其著作《心理韌性的力量》中認為,增強自我效能感的最有效方法有兩點:A. 發現你的心理優勢,並在工作和生活中充分運用它們心理優勢包括你獨有的感覺、情緒和行為。研究者發現,使用優勢會帶來更少的壓力,更高的自尊和更高水平的積極情緒。在不同的場合,運用不同的優勢,和組合性的運營優勢,會提高問題的解決效率。
所有這些優勢會讓我們在逆境中更好的管理自己,並建立這樣的內在信念:我有這個能力。B. 設立合理的目標和期待,在達成後進行自我激勵研究表明,樹立更高的目標,並不能讓人取得更高的成就。我們在設立目標時需要考慮到在實現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不確定因素,並降低對自己的期望值。具有復原力的人非常擅長實現目標,前提是這些目標符合他們的價值觀,他們只會堅持那些能夠達成的目標。每天或每周給自己設定小的、可實現的目標,在實現後,給自己一個獎勵。這樣,在看到自己逐漸進步的過程中,會不斷地強化一個人的自我效能感。
「一花凋零荒蕪不了整個春天,一次挫折荒廢不了整個人生。」
「你要學會如何將生活贈與你的最酸澀的檸檬,釀成一杯甘甜的檸檬汁。」
那些不能殺死你的,終將會讓你變成更好強大。
共勉。
作者簡介:未央一,富書專欄作者,第四期寫作營1班學員,富小書的人,熱衷用文字書寫生活,喜歡用攝影記錄瞬間,醉心用美食治癒靈魂HR,本文首發富小書(ID:fxsfrc),你身邊最好的閨蜜,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