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13日凌晨,《樂隊的夏天》的評委丁太升與上一期的嘉賓劉維的「嘴戰」已經達到高潮,甚至驚動了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娛樂紀檢委」王思聰前來點讚觀戰。其實拋開那場比賽劉維的表現來說,在面對丁太升攻擊的時候他也確實表現出了極大的克制與風度。
一方面他用相對尊重的方式向丁太升闡述了自己的看法,也表明了自己並非願意做一個「綜藝混子」。而丁太升犀利的文筆處處命中要害,一時讓劉維有些難以招架。
可以看得出來,劉維是一個對音樂極為熱愛且有追求的人,尤其是作為嘉賓和場上的椅子樂隊捆綁在一起,他想要贏下比賽的決心所有的觀眾都看在眼裡。在他回應丁太升的博文當中他一面用良好的修養去爭取看客們的支持與同情,一面訴說著自己對於音樂的執著、付出與努力。
劉維當初作為一個音樂人,決定去混綜藝只是為了解決生活問題,畢竟餓著肚子什麼音樂也做不成,但儘管通過綜藝「恰飯」,但自己仍然做著屬於他的音樂夢,他渴望在音樂上有所建樹,他承認自己在「樂夏」舞臺上的表現很失敗,但用他自己的話說:「我是為自己將來成功一遍一遍在試錯」。
劉維所想表達的是你可以批評我的表現,但你不能否定我對音樂的努力與付出,執著與堅持。
而丁太升儘管一向刻薄,尖酸,常常語出驚人,惹人有些反感,但其實仔細咀嚼,話糙理不糙,當然如果態度能夠好一些,不給人扣一些亂七八糟的帽子,不人身攻擊的話,那麼丁太升對劉維的評價其實刀刀致命,句句都在點上,可以說直接打了劉維的「七寸」。
作為一個音樂人,你只能用你的音樂說話,用你的音樂去辯解,除了音樂之外其他的語言都顯得蒼白,你所有的努力,你的堅持,你的執著,你的熱愛只能換來別人你的理解與同情,但不能換來別人對你作品的認可。
這個世界從來不相信眼淚,尊重都是用實力換來的,在樂隊嘉賓PK賽上想要取得好的成績需要嘉賓自身能和樂隊形成默契,組合融洽,就不說1+1能不能等於3了,基本上沒有長時間的磨合,想要完美的融入自然有一定難度,但起碼也要達到1+1不能小於1吧,而劉維和椅子樂隊的組合成果最多是1+1等於0.5,最終全場最低的分數也給椅子拉了胯。
在舞臺上,相信大多數人都看到了一個根本仿佛根本不屬於這裡的男孩,可能有人覺得他站在舞臺上實在沒有事情做,不知誰出主意給他塞到手裡兩個沙錘,於是他便站在舞臺中央搔首弄姿,揮舞著那對可有可無的沙錘,做著浮誇的舞蹈動作,陶醉在自我催眠之中。樂隊的整體風格和他完全搭不上調,空留滿場的尷尬和賽後滿心的懊悔,久久揮散不去。
儘管講道理的說椅子樂隊的主導能力並不強,由於樂隊成員均來自臺灣,文化背景方面多少和劉維有著一些差異,且三人性格都比較內向,不善言說,在溝通方面自然不會太通透。
而劉維自身能力也相對有限,無法像「村長蔣亮」那樣起到一位大哥帶Mandarin三位小弟那樣在整個歌曲編排當中站住C位,並在舞臺上Carry全場,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憑良心講,如果劉維能和一個經驗更加豐富,更善於溝通的老樂隊一起合作,情況不會那樣糟糕。
椅子樂隊也同樣如是,在和達達樂隊的組合中,儘管雙方從年齡,生活背景等各方面都存在巨大差異,但彭坦老道的經驗、巨大的人格魅力,以及優秀的掌握能力讓他們在12號第二輪積分賽當中帶領椅子樂隊搶回了關鍵的幾分。
所以說回來,劉維的遭遇既殘酷卻也無可奈何,畢竟「菜」即是原罪,哪怕如04年就建隊,08年就火遍搖滾圈的後海大鯊魚都在樂夏當中因表現失常而被口水淹沒,何況一個根本沒有能力證明自己的劉維呢。
一切都如丁太升說的,事實證明了努力的結果才能幫助你取得成績,努力的過程無法代表你的水平,也不能證明你的作品和你的表現就是好的,就像你在演出的最後奮力的滑跪,把膝蓋磨出了一道傷疤,最終也無法幫助你的演出獲得高分一樣。
儘管我們得譴責「黑刀」實在太黑,罵人「綜藝混子」總是不對,但也必須得說清楚,劉維這場比賽輸得明明白白,一點都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