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加爾中國首展:一個迷幻的詩意世界,在央美廊坊館鋪開

2021-01-08 澎湃新聞

「超現實派」畫家馬克·夏加爾的繪畫作品中充滿了夢幻與神秘:總是在半空中飛翔的或者倒立的人;頻繁出現的擁吻的年輕情侶;取材於猶太文化中的屋頂、綠色面孔的人以及驢子;童年經驗中的馬戲團、婚禮場景與念茲在茲的抽象化故鄉……

10月9日,「馬克·夏加爾」中國首展在地處河北廊坊的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廊坊館揭幕,澎湃新聞在現場看到,夏加爾關於生命、關於夢幻的詩性迷夢面向中國觀眾徐徐鋪開:帶著翅膀的戀人,手中的紙扇,相擁的情侶,這些充滿視覺隱喻的題材錯綜地鋪排在夏加爾的畫面中,並以紛繁而鮮明的色彩暈染,其繪畫在充滿童稚般的詩性之餘,也充滿神性。

馬克·夏加爾(1887-1985),為白俄羅斯裔法國畫家、版畫家和設計師。他歷經立體派、超現實主義等現代藝術流派的實踐與洗禮,發展出獨特的個人繪畫風格,在現代繪畫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游離於印象派、立體派、抽象表現主義等藝術流派,夏加爾在現代繪畫史上是一位足以媲美畢卡索和馬蒂斯的藝術奇才。

馬克·夏加爾(1887-1985)展覽橫跨1925年到1981年將近60年的時間,展出夏加爾28件繪畫原作,包含《紫羅蘭公雞》、《戀人與花束》、《俄羅斯的村莊》等經典主題的創作;另有《拉·封丹寓言》、《聖經系列》和《巴黎系列》三個系列百餘幅版畫作品,共計155件作品。

夏加爾《紫羅蘭公雞》局部展覽由「愛、鄉愁、神奇世界與馬戲團」、「拉·封丹寓言」、「誘惑巴黎」、「信仰的力量」以及「生命的終點是一束花」五個板塊組成,155 件作品涵蓋油畫、水彩畫、水粉畫、坦培拉、蝕刻版畫等藝術形式。

展覽現場澎湃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部分作品的下方有夏加爾的籤名,且畫框的選用及裝裱各異。記者了解到,本次夏加爾展覽是近半個世紀以來國內最大規模的作品展,也是央美廊坊館2020年度大展。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擔任總策劃,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及瑪麗亞·多洛雷斯擔任策展人,馬克·夏加爾委員會作為作品授權認證機構,展陳設計由中法設計事務所IDEAA3提供,展覽也得到法國夏加爾基金會、歐美同學會的支持。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說:「在夏加爾的繪畫中,愉快是飛揚天際的,沉鬱是浸入海底的,驚奇是踏實質樸的。故事的拐角處是源自於夏加爾本人民族和宗教信仰的隱喻,章法和技術從來不是規範這一出出劇目字裡行間的田字格。家鄉永遠是夏加爾創作靈感和生命力量的來源地,伴隨著手裡的畫筆一路吟唱著他遠行的牧歌,在場景與詩意之間,在色彩與夢幻之間,向我們袒露著他或喜或憂的真實情感。」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廊坊館是前年在河北廊坊絲綢之路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揭牌成立的,也是中央美院在院外設立的第一家美術館。

愛、鄉愁:專屬於夏加爾的「繪畫籤名」

色彩、美學和象徵性是夏加爾藝術的根本。展覽的第一部分將集中呈現馬克·夏加爾的19件作品,包括了油畫、水彩畫、水粉畫、坦培拉以及綜合繪畫等藝術形式,將藝術家一生創作中最受矚目的三個主題——「愛」、「鄉愁」和「馬戲團」在展覽開篇即全面呈現。在展出的作品中,這位夢幻色彩的締造者,把強烈濃鬱的色彩融入到立體主義的空間構成中。夏加爾持續構築著他的經典主題:愛的色彩、鄉愁的深沉、馬戲團的荒誕與歡樂……一個充滿夢幻和詩意的抒情世界。

提到夏加爾,人們總是最先想起他有關戀人的繪畫作品。那種淡化整體畫面透視感的,超自然主義的,夢幻而甜蜜的世界。在那裡人與物被愛情的想像激發而失去重心,飄飄然在空中。

展覽的第一幅作品《月亮花束與白色海芋》畫面的主體顏色為綠色,給人一種安穩平和的感覺,帶來一種鎮定、穩重的視覺效果。在空中飄浮,夏加爾身穿黑色的服裝,拿著一把象徵著猶太人生活中歌聲永不停綴的小提琴,而穿著白色長裙的貝拉則靈動飄逸,手中的紙扇題材可能受到俄國民間版畫的影響,那些畫上的女人往往與花和扇子一起出現。作品中畫面主體是花卉的盛放,底部是寧靜的愛情,仿佛白色海芋的繽紛和靜謐象徵著戀人肆意奔放的愛情。

此幅作品包含了夏加爾一生中都痴迷的眾多形象:維捷布斯克城鎮、河流、戀人、小提琴、黃色月亮、紙扇以及顛覆了事物邏輯預期的構圖,再度帶我們走入夢境與幻想的國度。

夏加爾《月亮花束與白色海芋》兩個小尺幅的作品《戀人與藍驢》《瓦瓦的畫像》精美而色澤鮮亮。無論夏加爾進行的是不是「超現實主義」自我意識創作,其作品畫面的衝擊力,以及令人困惑、匪夷所思、上下倒置的夢中場景,表明他觸及到了夢境世界的最深處。《戀人與藍驢》從情侶、動物、世界、夜晚與月亮等原型象徵中獲取力量,歌頌著愛情的色彩。畫面中是一對情侶在月光下愛撫:男人衣著整齊,女人的乳房敞露著,迷失在愛人的懷抱中,一隻藍色的驢子看著他們。

夏加爾《戀人與藍驢》局部

夏加爾 《瓦瓦的畫像》夏加爾的繪畫中頻繁出現驢子,驢子是猶太神話故事中很有神性的動物,下面的作品中,夏加爾甚至將自己「化身」為驢子畫家,在畫面的一角觀察著童年中的一場婚禮的場景。

夏加爾 《蒼穹下的婚禮》同樣是描述婚禮的場景,《新娘新郎和天使1981》表現的是新郎新娘在愛情的充盈之下,擺脫了塵世瑣事,受到了天使對他們神聖結合的肯定與祝福。這也就是為什麼夏加爾有著「上帝特意降落凡塵來歌頌愛情的小提琴手」這一美譽的原因。他以濃墨重彩將愛情的享受性和溫暖迷人直率地表現了出來。夏加爾在此幅作品中用一種描繪日常生活場景的方式去描繪他心中最為神聖的婚禮。如果說夏加爾的一些畫作表達了對愛戀的回憶,那麼這兩幅作品就是對愛情聖潔部分的最佳註腳。

夏加爾《新娘新郎和天使1981》局部貝拉:靈感繆斯與一生摯愛「只要一打開窗,她就出現在這裡,帶來了碧空,愛情與鮮花。」馬克·夏加爾在《我的生活》中寫道。

夏加爾與貝拉在巴黎夏加爾一生都對他的妻子貝拉懷著無限的熱愛,在畫布上熱情洋溢地讚美著這個女人。從22歲與夏加爾相識,到57歲去世,美麗的貝拉總是牽著夏加爾的手,在天空和大地間飛翔。愛情讓這個天才飛越塵世的晦暗和沉重,進入到另一個美妙的世界。此次參展的《靈感1978》是1978年夏加爾在維納斯創作。他想像自己在畫畫,他的愛人在他的臂彎裡,靈性的動物陪伴左右。背景中的艾菲爾鐵塔顯示這幅畫是夏加爾和貝拉在巴黎的回憶。貝拉是夏加爾靈感的來源。

夏加爾 《靈感1978》下面這幅作品依然是以描繪愛情與戀人為主題。在整體構圖和畫面元素上,卻與其他作品有著較大的區別。畫家慣用於描繪愛情的夏加爾藍、黃色月亮、小提琴、靜謐的夜晚、靈性的動物、漂浮的戀人、遠處的村莊等元素均未出現在畫面中。可以想像,身著黑色正裝的夏加爾挽著身穿白色婚紗的貝拉凝望著花束與盆栽。兩人目光平靜而溫柔,上揚的嘴角代表兩人愉悅的心情。花束五彩繽紛,筆觸放鬆隨意卻色彩分明,再次印證了夏加爾色彩魔術師實至名歸。盆栽中罕見的出現了果實,且置於畫面正中,仿佛甜蜜愛情終成正果。

夏加爾 《黃色背景上的戀人》與貝拉一樣,故鄉也是夏加爾的摯愛。夏加爾出生在俄國維捷布斯克一個猶太人家庭中,父親以賣魚為生,生活雖悲苦,但在他的記憶裡,故鄉是那麼神秘、美好,如夢境一般。35歲時,夏加爾寫下了那本可愛的但並非完全屬實的自傳《我的一生》。他用很大篇幅回憶家鄉的房子,描寫姐妹們的天真爛漫和叔父們的古怪。雖然家鄉貧窮落後,卻激發出畫家無窮無盡的想像力,成為其靈感迸發的源泉。對於大多數藝術家來說,早期經歷總會對他們的作品產生影響,夏加爾也一樣,他更傾向於童年時就形成的神秘非理性的思維模式,而自然主義並不可能一直滿足他的創作需求。

《俄羅斯村莊》是夏加爾在俄國十月革命之後回到巴黎時早期創作的作品。夏加爾曾自述「故鄉的土壤滋養我藝術的根。」鄉愁是夏加爾藝術作品的重要主題之一。《俄羅斯村莊》佔據大篇幅的主體是故鄉村莊的意象,一輛飛翔的馬車(一說為驢車)出現在屋頂上方,使得畫面相對平衡,這些房屋在夏加爾早期作品中極為常見,是夏加爾對維捷布斯克故鄉回憶的寄託。這幅作品的色彩也非常神秘沉鬱。

夏加爾《俄羅斯村莊》

畫作局部與筆觸《雙自畫像與白色荊棘》是夏加爾在九十四歲高齡時的自畫像,動物是夏加爾經常使用的元素。1938年之後夏加爾的許多作品都流露出一種持續不斷的低沉情緒,夏加爾一生對動物和自然界有著強烈的同情,他信仰萬物基督,認為這才是我們生命神聖的靈魂,這種信念自始至終貫穿在他的,向左和向右的面孔是夏加爾作品中經常使用的元素,自畫像敘述著夏加爾對故鄉的懷念,被他稱為猶太人最深的根源。他認為維捷布斯克猶太社區是他的本質,他的愛。

夏加爾《雙自畫像與白色荊棘》馬戲團:煢煢的童年迷夢與獨特的「夏加爾藍」神奇世界與馬戲團公雞踩在畫家的頭上,藍色的驢子充當桌子……夏加爾通過夢幻主義這條途徑,創造了一個現實與夢境的界限幾乎無法區分的神奇世界。他的作品任憑天性自由的發揮,各種形象服從豐富的想像力,重疊倒置的景象和大膽絢麗的色彩,再加上奇特的構圖和表現手法,充滿了神奇的夢幻色彩。

「馬戲團」總是出現在夏加爾的作品中。馬戲團是一個帶有象徵意義的主題,它象徵著漂流的人生中成員奇特的大家庭的相濡以沫,也反映了身為猶太人的藝術家遠離家鄉的流浪者情懷。小丑和雜技演員的出現,讓他想起了維捷布斯克馬戲團的日子——動物、空中飛人、燈光和鞭子……在音樂和雜耍之間,嵌入了藝術家關於愛情與浪漫的想像,將流浪民族、波西米亞式的命運揉和在作品中,帶著淡淡的憂愁卻煥發著更多歡樂的色彩。

展覽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紫羅蘭公雞》將輕鬆愉快的馬戲團奇幻意象轉變為對貝拉的悼念,他縈繞於腦海,揮之不去,畫面上充滿了兩人相互廝守愛戀的記憶。畫作中,有月光、馬戲團、觀眾、藍色背景、戀人、花束、靈性動物等經典母題。我們可以想像,畫中夏加爾化身為一名手持鮮花的小丑,妻子貝拉身著婚紗,騎著綠色的馬迎面走來,作為畫作主題的紫羅蘭公雞倒置於畫面左上角,仿佛在提示觀者正身處於夏加爾營造的瑰麗夢幻中。

畫中夏加爾拿著的花束,表達著對愛的呼喚與致敬,這份愛一直激勵著夏加爾,直到他1985年離世。綠色的小馬,倒置的公雞,這些熟悉的動物元素很早就開始出現在夏加爾的畫布上。本畫作的另一看點是著名的「夏加爾藍」。夏加爾溫暖的藍,色彩鮮豔,構圖荒誕,夢幻浪漫,既有童話的純真,又有天堂的神秘。這是一個屬於夏加爾的藍色之夢,一個獨一無二的王國,他可以藏身在這裡,再也不用四處流浪。

夏加爾《紫羅蘭公雞》

《紫羅蘭公雞》局部

《紫羅蘭公雞》局部《藍底紅驢》傳遞了畫家藝術生命中的一切元素,構成了畫家或是藝術本身的影響,這其中甚至還有一些對逝去親人的懷念,這些奇異動物與各個人物住在同一片充滿奇幻色彩的天地,這其中沒有透視,就像一個荒誕而快樂的世界的疊加。

夏加爾《藍底紅驢》夏加爾是在哈西德教派環境下長大,每年的節日始終滋養著夏加爾的想像力,尤其是馬戲團雜技演員的形象,成為他一生創作中反覆出現的主題。站立於馬背上的女騎手,營造出一種自然風尚。黃色線條仿佛是自由之光,又仿佛是賽道,從眾多觀眾中脫穎而出。

馬戲團雜技演員的形象,成為夏加爾一生創作中反覆出現的主題。經典蝕刻版畫:拉·封丹寓言作為版畫家的馬克·夏加爾,其實一直被評論界和研究者稍稍忽略。夏加爾一生的創作,其實有相當大的精力和興趣在從事版畫藝術的創作,包括蝕刻版畫、石版畫、木刻版畫等。因為由版畫這種藝術形式所連接的是他對其他藝術領域的廣泛興趣和探索,比如文學、歷史、表演藝術等等。而他為《拉·封丹寓言》創作的這一套蝕刻版畫是他最偉大的代表作之一。

1923年,夏加爾再次回到巴黎,他與畫商和出版商安布魯瓦茲·沃拉爾(Ambroise Vollard)建立了富有成效的關係。在沃拉爾的邀請下,夏加爾為17世紀法國經典名著拉·封丹的《寓言集》創作插圖。全套共計105件插圖作品(含卷首部門)全部呈現,是本次展覽的又一亮點。

拉·封丹是17世紀法國古典文學的傑出代表,拉·封丹寓言與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詩一起,構成了世界寓言作品中最高的三座豐碑,成為全人類的精神財富。三個世紀後,畫家夏加爾用天馬行空的想像和跳躍的色彩為《拉·封丹寓言》賦予了新的生命。他畫出上百張水彩草圖,因為受限於技術而改用黑白蝕版,選擇部分作品上彩,自由展現法國鄉間特色,成為色彩的絕佳實驗,大獲好評。

夏加爾《拉·封丹寓言》

夏加爾《拉·封丹寓言》

夏加爾《拉·封丹寓言》

夏加爾《拉·封丹寓言》《聖經系列》《巴黎系列》:夏加爾的想像世界版畫貫穿夏加爾整個藝術生涯,他不僅是一位媲美馬蒂斯的色彩大師,而且也是20世紀技巧最為嫻熟,也最多產的版畫藝術家。

《聖經系列》是出版商和夏加爾之間的另一個重要的合作項目。神聖的經文使夏加爾重新聯繫起他的出身,他的本質,他在猶太社區中的童年,以及他的愛和兄弟情誼。從夏加爾還是個孩子時,宗教和聖經就一直伴隨著他的生活。他多年來一直在考慮對《聖經》進行研究,這在他的書信和著作中得到了證明。

他在《聖經》上的雕刻反映了他的信仰、他的活力、照亮他的強烈的巴勒斯坦之光和他所獲得的精神力量。他曾說:「《聖經》就像是自然的迴響,而我努力傳遞著這種神秘。」該項目分兩部分進行。第一組是1931年至1939年間創作的66幅版畫,但這一部分由於沃拉爾的突然死亡而被提早結束。後來,一家希臘出版商接收了該計劃的第二部分,共105幅。這本書分為兩冊於1956年在巴黎出版。

夏加爾坦培拉畫法的作品

夏加爾坦培拉畫法的作品

夏加爾的聖經系列繪畫

夏加爾的聖經系列繪畫夏加爾年輕時在巴黎就已經嘗試各種版畫形式,但越到晚年他越偏好石版畫。他在石版這種材料的特色中,尋找到與他繪畫風格貼合的表現方式,也因為石版這種材料,讓他找到延伸繪畫的一個憑藉。本次展覽展出的石版畫作品是藝術家晚年定居南法時期的《巴黎系列》作品。《鏡子後面》是夏加爾獻給他心愛的城市巴黎的一套石刻版畫作品(於1954年出版)。本次展覽展出該系列的11件作品,它通過豐富多彩的圖像,象徵性的元素——艾菲爾鐵塔、萬神殿、巴黎聖母院、羅浮宮等構築著藝術家對「第二故鄉」巴黎的情感。

夏加爾《鏡子後面》系列

夏加爾《鏡子後面》系列

夏加爾《鏡子後面》系列生命的終點是一束花夏加爾對花束的鐘情和情感的寄託,是延續在他一生的創作之中的。他曾說「生命的終點是一束花」,將自己對人生和生命的態度投射到對花束的日常觀察和描摹之中。展覽的尾聲精選出了夏加爾6幅精彩的花束主題的唯一性畫作作為藝術家抵達生命盡頭的感悟。

在花束作品裡,顯現著夏加爾在色彩以及構圖方面的獨特風格。幸福的世界永遠少不了花團錦簇的繽紛色彩,也是他渲染神秘氛圍與浪漫氣息的元素,更是永不凋零的藝術人生。

在《玫瑰花束》中能清晰看到夏加爾早期對光線和色彩處理的延續和革新,半自然色的使用強調了這點。色系趨同卻界限分明的畫面,也充分體現了早期「象徵著自由的奇妙之光」的光線處理手法在畫作上的運用。從直觀感受上,也一掃早期作品略顯憂鬱的風格,反映了藝術家在這一時期平靜和充滿陽光的心境。

夏加爾《玫瑰花束》在下面這幅《戀人與花束》中,可以看到夏加爾喜歡的主題:帶著翅膀的戀人,手中的紙扇,相擁的情侶,戀愛的激情,靜謐的環境……愛戀是他一生當中不斷迷戀著的題材。在這幅畫中,斜上方的日光賦予了整幅畫面溫暖的氣息,灑落在花束旁和戀人的身上,前景中色彩明快的花束紅花起到了主導作用,水粉色和藍色則與人物色彩存在某種契合和呼應,連同綠色,共同賦予了整幅畫面色彩的協調與平衡。

夏加爾 《戀人與花束》

夏加爾《戀人與花束》

夏加爾《紅色背景的花束》局部展覽將持續至2021年 1月18日。(本文部分夏加爾作品圖片來源 Marc Chagall / ADAGP, Paris - SACK, Seoul, 2020)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馬克·夏加爾」中國首展亮相央美廊坊館
    「馬克·夏加爾」中國首展亮相央美廊坊館發布時間: 2020-10-11 11:01:20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王肇鵬 | 責任編輯: 王肇鵬
  • 雙展齊放——夏加爾中國首展領銜絲路中心展演季
    2020年10月10日下午,「馬克·夏加爾中國首展」及「大千氣象——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精品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廊坊館順利開幕。在中國抗擊新冠疫情的戰役取得階段性戰略成果的特殊時期,央美廊坊館為觀眾帶來了一場關於生命、關於夢幻、關於愛與詩的精神盛宴。超越災難和傷痛,帶著期待和希望,展覽將跨過歷史、穿越時空,再度喚醒人們心中對於生命的熱愛和對於藝術的嚮往。
  • 天馬行空的想像和跳躍的色彩,夏加爾中國首展詮釋「恆久的美好」
    隨著夏加爾藝術作品在國內最大規模的的展陳,向我們鋪開了一部生動的童夢奇緣,模糊了現實與想像的畛域。 游離於印象派、立體派、抽象表現主義等藝術流派,夏加爾在現代繪畫史上是一位足以媲美畢卡索和馬蒂斯的藝術奇才。「馬克·夏加爾」中國首展於10月10日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廊坊館開幕。
  • 夏加爾:彩色夢境中的愛與離愁
    《我與村莊》 資料圖片馬克·夏加爾 資料圖片《窗外的巴黎》 資料圖片【深度解讀】 近日,絲綢之路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主辦的「馬克·夏加爾」大展中國首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廊坊館展出。畫家的母親為他過早規劃好了循規蹈矩的人生,但夏加爾從來是一個大膽的夢想踐行者。他想當音樂家、舞蹈家、詩人,「幻想著到另一個世界當藝術家」,他日後種種大膽的藝術嘗試也確實印證了一個藝術家的無限可能。夏加爾既是油畫家,又繪製了大量素描、水粉畫和蝕刻畫,做過戲劇舞臺的美術和服裝設計,並在晚年創作了大量教堂玻璃彩繪和瓷磚鑲嵌畫。
  • 認為夏加爾只有浪漫狂想,這是一種誤解
    優美和詩意的背後,有壓抑,有悲慟,有對時代的反抗,還有對人性的憐憫和對宗教的信仰。1887年,夏加爾生於時屬沙俄的白俄羅斯維捷布斯克市(Vitebsk)一個典型的猶太家庭。他的父親受僱於一個鯡魚商販,每日扛著沉重的木桶在船塢工作;母親則在家中賣點小雜貨。生而為猶太人,在那個時代意味著與苦難相伴。
  • 猶太畫家夏加爾的現代啟示錄
    從不迴避猶太身份此次大展,2014年先在米蘭做了首展,引發轟動。克勞迪婭在開幕式後接受騰訊文化作者專訪時,提及近期在歐洲各地出現的猶太社團遭恐怖襲擊事件。她說,在布魯塞爾——今日的歐盟總部所在地舉辦夏加爾回顧展,「巧合地意味深長」。「夏加爾也許是第一個不刻意隱瞞自己猶太背景的藝術家,他在多幅作品中將耶穌畫成猶太人的模樣。」
  • 從著名畫家夏加爾的浪漫狂想,訴諸猶太文化中愛與美好的生活態度
    而這種關於生活的美好希望,都被妥善記錄在《夢見夏加爾:浪漫的狂想》一書中,帶領我們認識夏加爾的一生,了解猶太文化中愛與美好的生活態度,走進充滿詩意幻想的藝術世界。夏加爾認為:如果生活太痛苦了,那麼畫出來也只是增加更多的痛苦而已,因為猶太人已經被屠殺,再怎麼畫也不能挽救他們了。所以即便他在表達低沉情緒的時候,也會為世人造一個美好的夢,帶來隱約的希望。在這副《孤獨》中,夏加爾將基督塑造為一個孤獨的牧羊人,小提琴也被丟在一旁,他仿佛在沉思:為什麼我們會面臨這麼多苦難?而在牧羊人的身後,依然有熟悉的村莊和飛翔的天使。
  • 一周觀展指南|李公麟「畫麗人行」,夏加爾「寫夢幻境」
    一系列海外名家的大展也在中國陸續展出,除了上海的「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及油畫展」 、「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等,昨天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廊坊館揭幕的「馬克·夏加爾」中國首展呈現了夏加爾筆下一個個迷幻的詩意世界。在歐美,讓人印象深刻的包括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創建150周年特展、倫敦的「高更與印象派畫家:奧德羅普格館藏傑作」等。
  • 夏加爾對於他的天才,最富有個性的畫家之列,給填上了「愛」
    儘管這樣,夏加爾還是肯定了超現實主義者的探索精神。1964年,他在芝加哥大學的一次講演中說道:「僅靠外界的要素,如形狀、線條和色彩世界的以往時代的藝術已過去了。我們現在應該關心所有的東西,它不僅是外界的,更應包括夢以及內在的想像。」1923年,夏加爾在柏林魯茲畫廊舉行畫展,同時受業於版畫家海曼學作版畫,並應柏林出版社之邀為他的自傳作版畫插圖。
  • 【CSU·央美直面名師】韓濤&劉文豹:超級文本——巴塞隆納館的二十面相
    韓濤曾經在2015建築中國1000展,10x100--UED十年百名建築師展,2013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西岸2013建築與當代藝術雙年展,2012「從研究到設計——同濟建築師展」(米蘭三年展),2010流動-研究/中國城市與建築的研究方法及策略研討會,2010更新中國展,2009渡/國際應急建築設計展,2001十字路口/成都城市公共環境藝術方案展,2001第一屆梁思成紀念館方案展參加展覽及演講
  • 小央美兒童美術:小央寶四大特色,與世界同步,關心兒童成長
    小央美人用愛浸潤花開,讓孩子在快樂中體驗、學習、成長,為每個孩子給予愛與教育,用心培養他們成為健康、快樂的央寶兒!Art education brand四大特色 與世界同步百萬媽媽優選小央美品牌Love because of love
  • 在河北廊坊,聽見小康生活的幸福之聲!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孫亞安 河北日報記者孟憲峰)12月24日至25日,「走進廊坊百姓的小康生活」網絡主題活動在廊坊舉行。活動由中共河北省委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處指導,中共廊坊市委網信辦主辦,中共三河市委網信辦、中共大廠回族自治縣委網信辦、中共香河縣委網信辦承辦。
  • "teamLab水晶煙花"中國首展來魔都啦!14米高巨型藝術裝置,免費玩~
    而這次他們終於帶著作品來到中國啦,並且這是該藝術裝置teamLab水晶煙花在海外首次展出,同時也是中國首展: 在介紹「teamLab水晶煙花」中國首展之前,小怪覺得有必要先給你們安利一波teamLab,來自日本的新媒體藝術團隊。
  • 英國駐華外交官中國影集全球首展,有關浙江的最早相冊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林梢青近日,「阿拉巴斯特蛋白印相影集《中國》(China)特展」在杭州清河坊望仙閣杭州記憶館(杭州市上城區中山南路480號)開幕。阿拉巴斯特全名查爾諾·阿拉巴斯特(Chaloner Alabaster,1838-1898),是晚清道鹹年間一位精通中國政治和文化的英國駐華外交官。1855年,阿拉巴斯特以翻譯身份來到中國,先後見證了多個1900年以前中國重大的歷史事件。他留下一本個人影集,幾乎全面標註了他在中國的足跡。
  • PH7回顧 | 迷幻世界樂隊——"她,是你終將墜入的迷幻世界..."
    迷幻世界,由前不可撤銷樂隊主唱吳文青樹創立於2019年,原名為「9000歲」,由吉他鄧世偉、貝斯張醒、鼓手王鵬鶴及主唱吳文青樹四人組成。
  • 廊坊臨空經濟區成功舉辦智慧城市頂層設計與標準體系發布會
    會上,廊坊臨空經濟區第一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成果正式發布,包括《廊坊臨空經濟區智慧城市頂層設計》以及城市信息模型(CIM)五大部分7項標準規範和14項物聯感知設備建設導則,指明了未來5年廊坊臨空經濟區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目標、建設內容和建設路徑,並通過標準體系指導和規範後續智慧城市建設工作,支撐廊坊臨空經濟區實現高質量發展。
  • 迷幻世界樂隊回來了!
    民謠、英倫、迷幻……無論在人生的哪個階段,樂隊嘗試哪種風格,浪漫都像顆不羈的種子,即便是在暴風驟雨的夜晚,也能夠肆意地生根發芽。從《她》,到《態愛》、《嫁給我》,那個「眼睛閃亮如燈火」的「她」,始終優雅地活在吳文青樹的作品裡。就像我們每個人,或許也曾經遇到那個,讓你「不覺被迷惑」的「她」,那個「她」,就此成為你的「迷幻世界」,再未消逝、再未抹去。
  • 廊坊文旅入駐騰訊微視!雲遊廊坊,從這裡開始!
    ,使文化和旅遊二者相輔相成,廊坊文旅開啟文旅短視頻的發展模式,大美廊坊,「微」你而來!、文化深厚,擁有京杭大運河、燕南古長城遺址等世界文化遺產,有聞名遐邇的勝芳古鎮等人文古蹟,有影響頗廣的屈家營古樂、大廠景泰藍、固安柳編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特色鮮明的刺繡風箏、勝芳花燈等民間手工藝品和廣陽百寶嵌、永清核雕等99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中國攝影巨擘:黎芳》在康納爾大學首展
    他的作品得到世界範圍的認可,英國攝影史學家泰瑞·貝內特稱其「成就不亞於同時期的那些西方同行。」他的商業眼光成就了「晚最清成功的照相館」。他的藝術理念根植於中國文化傳統,對後世中國攝影師的文化心理和美學取向產生深遠影響。「儘管黎芳在業界成就卓著,但在國際舞臺上卻然鮮為人知。他的作品很少被研究,也很少被展出。」
  • 央美藝術管理系上岸心得弘時央美考研
    央美藝術管理系上岸心得弘時央美考研學院背景與專業介紹: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2016年從人文學院中分支出來單獨成立學院並招收本科生與研究生.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是在美術史與美術理論的基礎上進行藝術活動,包含了展覽策劃、藝術管理、美術教育、文化產業、博物館與公共教育、藝術治療等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