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藍色字體「湘畔」,愛上我~
每天的微信裡總能看到一些特裝逼的內容,當你覺得矯情到倒胃口,才明白「裝逼遭雷劈」簡直是個巨大的慌言。
舉個粟子——
「來英國旅遊,我說想看場莎士比亞話劇,你卻說要去看英吉利海峽。帶著憂鬱的心情陪你驅車看海,卻被你帶到了夢幻劇場。」
(昨晚還撞見你在辦公室加班吃泡麵好麼。。。)
每次都這樣——其實我想說太甜了,每次送來都只能餵我的貓。
(這廝的男朋友連買個東北大版都堅持讓她自已掏錢。。)
「餐廳沒有家裡的大,魚也沒有家裡的多…………」
(你租的房子,樓下確實有個好大好大的西餐廳啊,全世界都是你的。。)
「非常不喜歡這個味道,抹腳上了。。」
(簡直比郭美美還逆天)
剛到手就覺得這張卡醜爆了,想退掉……
(釣魚撩妹法出神入化,前年借的你哥們兒五萬什麼時候還?)
「剛聽你打嗝放屁,轉眼就見你在朋友圈華麗裝逼。」
最近這個段子比較火,說的都是一群在微信上自我分裂得像神、而在現實生活裡卻過得破敗不堪的自欺欺人者。
(一)
曾經有位姑娘跟我講,她有一個奇葩室友,可以說窩囊出了新高度,床位亂得像豬窩,生活垃圾塞得滿屋子都是,內衣都懶得洗。
但室友君還是個「體面人」,每當要出門之前,務必濃妝豔抹,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廉價的香水塗滿腐臭的腋窩,恨不得擦一瓶喝一瓶,一切準備就緒,對著鏡子咔嚓來個十連發的小自拍,又一位朋友圈女神就此誕生……
什麼?你以為她從不收拾屋子?
圖樣圖森破。她也收拾的。
什麼時候?當自拍需要在寢室內取景的時候……
(二)
我有一個朋友,家道中落後,常年被她的髮小在朋友圈發炫富照刷眼球,她屏蔽後,對方堅持私信給她看新買的包包和車…然後她找我吐槽。
其實她說的那位朋友大名鼎鼎誰不認識,那個男人年紀大到可以當她爹,有錢有事業也有家庭。
有次晚上回家撞見她哭得死去活來的,完全不是朋友圈那個高逼炫富姿態,而是歇斯底裡、低賤不堪的吵著要男人離婚娶她,那男的不肯,各種手段把她虐來虐去。
愛享受,愛虛榮,又不想像同齡人那樣按部就班的打拼,以為只要長得好看,再輔以一哭二鬧三上吊,就能當上娘娘了,呵呵,做夢。
不清楚自已的位置和身價,頂多只能成為一隻被玩弄的老鼠。
問題是,個人因果個人買單,在朋友圈炫就不對了,是想在不真實的羨慕聲中找價值感麼?
如果只是個人愛好也就罷了,但這類人往往還都自視甚高,裝逼裝久了,以為自己真牛逼,結果呢,倒是真挺逼。
同在一個屋簷下,低頭不見抬頭見,彼此間的半斤八兩,誰不知道誰呢?
但人往往是越缺什麼就越愛吆喝什麼。
於是我們欣喜地看到,這個世界成功人士扎堆的地方,不再是美國的矽谷華爾街,而是我們中國的微信朋友圈。
自打社交媒體問世以來,我們的環境就分化出了兩個世界:一個是真實世界,一個是朋友圈裡的世界。
從真實世界通往朋友圈世界只需要四個字:屌絲意淫。
而從朋友圈世界回歸到真實也需要四個字:自知之明。
我是越來越不敢刷朋友圈了,裡面仿佛是個人就比我牛逼。回想當初眼光也是真不賴,結交到這麼多大神,或多金,或文藝,大小通吃,多位一體,想想都感到慶幸。
曾經看過一部電影,叫《楚門的世界》。男主有個穩定的工作,每天都見到和善又有趣的朋友,正值美好年華,又遇上了自己心愛的女孩。
一切都那麼的完美。
突然有一天,他發現周圍布滿了攝像頭,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被設計好的。周圍的人都是群眾演員,從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在做一場真人直播秀……
他決定逃離。
導演挽留他:外面的世界可能會很兇惡,現實會很殘酷,一切都不如這裡美好,為什麼要走?
男主淡淡地說:因為,那裡的都是真實的。
最可怕的不是一場場演出下來,觀眾不論你演得好不好都為你鼓掌喝彩;
最可怕的是,你入戲太深,把虛擬當做現實,以為自己也像劇中人一樣,一切都好了起來。
我們通過各種各樣的行為展示自己,為的就是證明或者是讓別人覺得:
我們的形象是鮮明的,能力是出眾的,審美是不俗的,談吐是優雅的,立場是客觀的。
即使這一切離真實的我們還有一定距離。
如果裝逼可以讓個體得到成長和成熟,那也是無可厚非的,它反倒變成一種極強的生產力。
與長相不同,能力、品味和知識都是可以提升的。
而裝逼從某方面來說,也是提前把更優秀的自己展示給別人,以便能夠贏得一些機會或者取得某種優勢,之後再通過努力去證明自己名副其實。
所以直要裝頂極逼,就得有清晰的目標,能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也知道可以做得更好。
原來我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亞當和夏娃偷吃了禁果,就會受到那麼嚴重的懲罰。
那讓我們來看看禁果的影響:起初二人赤身露體,並不羞恥;吃過禁果後,他們害怕被看見赤身露體,便拿樹葉做衣服,把邪惡的東東擋了起來。
虛榮才是人類最大的原罪。希望你也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