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臣打屁股的開國皇帝,一怒之下氣難平,埋下了亡國的禍根

2021-01-18 昭烈名臣

中國從秦始皇開始,就有了皇帝,從此至高無上的君主,就有了一個超越三皇五帝的名稱,此後這個名稱就一直被歷代帝王沿用,儘管他們的功績大部分都配不上這個名字。

如果要給皇帝制度做一個線索性的歸納的話,那就是從秦始皇開始,皇帝的權力是越來越大的,皇權一直在擴大,臣子的權力一直在縮小。

從開始的坐著開會,到後來的站著,到了清朝就只能跪著了,從開始的刑不上大夫,到後來的朝堂上可以隨便脫褲子打板子,再到爭相稱呼自己為奴才,不把自己當人,中國的皇權一路走來,一步步走向極端的皇權專制。

但漫長的歷史也有例外,大部分朝代除了開國皇帝之外,其他的都是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如果碰到特別強悍的大臣或者是太監,那也是命運很悽慘的。

強悍的大臣,諸如霍光王莽曹操之類,廢立皇帝的事都能做出來,甚至是太監也能掌握皇帝的生死,比如唐朝末期,皇帝的命運就完全掌握的太監的手裡。

這些皇帝大多都失去了祖先打天下時候的風採,被韓臣所攝也是無可奈何,想想李世民的子孫居然被太監們玩弄於鼓掌,真是讓人心酸不已。

但歷史上偏偏有這麼一個奇葩皇帝,明明是開國皇帝,國家蒸蒸日上,自己英明神武,卻偏偏有一次被大臣按在地上,打屁股,這可以說中國歷史上僅此一例。

這可不是什麼王朝後期,而是在國家最蓬勃向上的時候,這個被大臣打屁股的人,就是金太宗,金國的開國皇帝,就是他滅了遼和北宋,把金國推向了事業的巔峰,那麼為什麼這樣一個雄主,會發生如此丟臉的事情呢,這還有從金國自身的歷史說起。

(01)白山黑水的反抗

古代社會,經常會有文化水平低的部落,打敗擁有強大官僚制度的國家,其中的原因就在於,部落制有著強大的兵民一體機制和非常輕的後勤,上馬就能打仗,超強的機動性,讓他們縱橫馳騁,想打你你逃不掉,你打他們你又打不住。

金朝的是崛起與白山黑水的女真人,被遼國長期壓制,他們需要向遼國進貢一種叫海東青的鷹,海東青非常難獲得,遼國的常年壓榨,終於激起了女真人的反抗。

歷史上這樣的部落形式,只要出一個優秀的領袖把力量整合起來,這樣形成的戰鬥力是非常驚人的,女真人的偉大首領完顏阿骨打誕生以後,女真的命運就開始被改寫了。

女真人當時還處在比較原始的狀態,但這種狀態的好處,就是跟已經腐化了很久的遼國相比,他的戰鬥力超級強悍。

剛剛形成一定規模的女真部落,聯絡了遼國的敵人,準備給遼國一個南北夾擊,因為北宋也是遼國的敵人,這樣南北夾擊,遼國一定扛不住。

北宋使者坐船從海上來到遼東,見到了當時的女真的「皇宮」,這真的是讓宋朝使者大開眼界,我們通常說大開眼界是被眼前,雄偉富麗堂皇偉大等等景象所震撼,但宋朝使者的震撼是另一個極端,他對當時女真的貧窮和簡陋徹底的震撼了。

宮牆就是用榆樹、柳樹什麼編成的籬笆牆,而旁邊好多籬笆、女人和狗,放豬趕羊的老百姓就在這皇城的院子裡面隨隨便便出入。

皇宮也就是一個簡單的房子,皇上跟皇后這兩口子並排往土炕上一坐,旁邊有一個貴妃忙前忙後招待客人。

金太祖還得跟使者解釋:您別見笑,我們這兒自古就這風俗,這房子冬暖夏涼,非常好,我們不用勞動百姓蓋宮殿了。

幸好這是搞軍事同盟,要是做生意肯定早就黃了,打仗嘛,跟你住在什麼地方,穿得好不好沒有必然的關係,這女真的初期實在是太窮了,但也正是窮,女真人打仗的動力就越強烈,打仗對他們來說就是掠奪財富,完全就是一本萬利的事情。

完顏阿骨打實際上並沒能看到遼國和宋朝滅亡,後續的是事業就由他的弟弟完顏吳乞買來完成,史稱金太宗,在他的手上,滅遼滅北宋,完成了短時間的金國迅速崛起。

可以說這個金太宗可是個妥妥的開國之君,騎馬打仗短短十幾年滅遼滅宋,把女真人帶入了前所未有的巔峰,這樣的一代雄主,有一次卻被大臣們從皇位上拉下來,狠狠的打了一頓板子。

起因就是金世宗私自動用了國庫,這才金國的早起的部落軍事同盟中是非常嚴重的錯誤,於是宗室完顏宗翰就領頭打了金太宗二十大板,打完之後跪在地上說臣有罪。

看著是不是有點像鬧著玩,沒辦法,早起金國的實力,就是來自與這些部落貴族,大業還沒有完成,就只能先忍著,於是金太宗只能說,愛卿們無罪,你們可都是棟梁之才呀。

但從此金太宗也落下了心裡陰影,正是因為這個心裡陰影,造成了金國勃然興起,然後迅速滅亡的命運。

(02)劉邦的感慨

當年一起跟劉邦打天下的兄弟們,在大殿上和劉邦勾肩搭背,都吵吵這自己的功勞最大,弄得劉邦心裡很煩,後來叔孫通給劉邦的這群兄弟們制定了一套禮儀,劉邦看著下面規規矩矩的小弟們,終於說到,我現在才體會到,當個皇帝原來這麼爽呀。

金太宗滅了北宋,但很快就被北宋的制度所吸引過去,因為宋朝漢人的這一套官僚體制,實在是太適合統治了,尤其是適合皇帝集權,身為一個皇帝,處處受到制約,尤其是還被打板子,這是他心理陰影,於是金太宗滅了北宋之後,就迅速投入到儒家的懷抱,全面漢化。

儒家這套東西他有毒,尤其是對統治者來說,實在是太好用了,金世宗和他的繼任者海陵王都在全面的漢化,歷史上所有遊牧民族崛起之後,他的首領做的第一件事兒就是立規矩,再也不能像之前那樣隨意了,於是擺脫軍事貴族們的約束,就成了很多遊牧民族政權的主要內部矛盾。

這方面典型的例子就是北魏孝文帝遷都,他把首都從山西平成遷到了洛陽,為的就是擺脫軍事貴族的統治,按照漢人皇帝的那一套來治理國家。

往往這些皇帝漢化之後,就會很快看不起那些落後的貴族,甚至斥責他們為蠻夷,這樣一來,皇帝原來依靠的那些軍事力量,就開始慢慢不聽自己的了,整個國家也開始慢慢走了下坡路,這是很多遊牧民族國家建立之後的通病。

但是你如果說完全保持遊牧的傳統,完全排斥漢化,那你就無法長期統治漢族區域,更重要的是,草原上的的規矩,是兄終弟及,這主要是草原殘酷的生存環境所決定的,草原需要的是一個能徵善戰的大汗,而不是一個未成年的孩子。

但是愛孩子超過愛兄弟,這是人類共同的感情,不管你什麼民族文化信仰都是這個樣子,所以只要是那些遊牧民族,接觸到儒家文化的這種統治方式之後,心裡就會很容易接受這一套。

這就造成了一個矛盾,你全面漢化吧,軍事能力不行,你完全排斥吧,第一無法有效統治漢族區域,第二學習漢化,是很多遊牧首領自身內在的需求。

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北周的宇文泰,他巧妙地創造了八柱國制度,解決了這個矛盾,但北周時間太短,後來隋唐大帝國對這一套,沒有完全形成制度,基本上唐玄宗時代,唐朝就徹底失去了對胡族將領的控制。

這方面比較明顯,且做得比較成功的例子,在金國的時代就是遼國,這是他們完全可以效仿的榜樣,遼國就是兩套制度,分為南院和北院,分貝治理漢代和草原。

這種二元統治結構,非常有利於解決是否漢化,漢化到何種程度的問題,但金國並沒有採用這套成熟的方案,而是採取了全面漢化的策略,最終也迅速走向了滅亡。

(03)遷都北京

海陵王完顏亮,本來是金國的正牌皇帝,就因為太喜歡漢文化了,而且還要把遷都,他要把首都從黑龍江遷到北京,甚至還要遷到開封,一個重目的就是為了擺脫軍事貴族的制約,全面採取儒家的治理模式,讓自己的皇權達到利益最大化。

海陵王野心很大,但最終在攻打南宋的過程中失敗了,此時裡後方的黑龍江實在太遠,於是後院起火,貴族們叛變推舉了新的皇帝,最後可憐的海陵王連個皇帝的名號也沒保住,我們只能稱他海陵王,但他可是實打實的金國皇帝。

被推舉上來的金世宗,同樣是堅定的遷都支持者,不是貴族們看走了眼,而是皇帝的寶座魔力太大,你坐上之後,唯一想的就是如何保住自己的位置。

遷都,遠離這幫軍事貴族,不斷打壓他們,成了皇帝們的既定政策,而你要重用宗室之外的人,就要啟用儒家的那一套官僚化的用人思路,金國步子邁的有點大,徹底完全接受了儒家那一套,自己本名族的東西,丟的一乾二淨。

思想變了之後,行動也緊跟著變了,最明顯的動作就是,金國開始修長城了,你沒看錯,就是他們也在修長城,金國人自己的定位就是,他們的根基在燕山以南的燕京。

這長城一直修到大興安嶺,因為東北是龍興之地,是老家,這地方肯定得保住。但是蒙古高原那種地兒給它隔出去算了,草原上一幫蠻夷,不能跟他們混一塊兒。

於是金國很快就變成了一個拋棄了草原的,純粹漢化政權,蒙古崛起之後,蒙古滅金,簡直就是金滅北宋的翻版,而且下場要更加慘烈。

總結:因為挨了一頓板子,金太宗有了心理陰影,從此之後,全面漢化就成了歷代金國皇帝的大事,皇帝必須有皇帝的威嚴,但這個全面漢化,也是給金國埋下了速亡的禍根。

相關焦點

  • 明朝皇帝能隨便打大臣屁股嗎?錯 有一套嚴格程序
    一皇帝打大臣的屁股有著悠久的歷史。根據《太平御覽》記載:「明帝時,政事嚴峻,九卿皆鞭杖。」是說東漢初期的漢明帝,對大臣們管理很嚴厲,連九卿級別的高官,都免不了被打屁股。俗話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要打大臣的屁股,你還不得乖乖地忍著?
  • 明朝皇帝為何熱衷於「打屁股」?
    把大臣按在朝堂上公開打屁股,這種極其野蠻的所謂「廷杖」,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漢的漢明帝,隋唐皇帝也偶爾小試牛刀,但也只是做做樣子,直到金、元等野蠻的少數民族皇帝執政時才開始流行開來。高呼「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口號的朱元璋,在接手華夏政權的同時,也把蒙古人偏愛的酷刑保留了下來。於是,朝堂之上公開打屁股,竟成為明朝皇帝教訓大臣們的一道特色風景。
  • 皇帝處罰大臣,為何經常「打屁股」,因為屁股有特別的意思
    如果不是步入了文明社會,這種刑罰可能還一直在實施,這就是「打屁股」。「打屁股」這種刑罰,古代經常用在朝廷之中。當皇帝不高興某位大臣的時候,常常就會把他拉下去,讓他趴在行刑的條凳上,扒下褲子,當場鞭打。一些大人在懲罰小孩的時候,也會採用「打屁股」的方法。《紅樓夢》中賈寶玉犯了錯誤,賈政就是用「打屁股」來處罰他的。
  • 獨孤皇后看錯一人 埋下隋朝二世而亡的禍根
    晚年,獨孤皇后被次子楊廣所蒙蔽,推動隋文帝楊堅廢掉長子楊勇的太子之位,立楊廣為新太子,埋下了隋王朝短命的禍根。獨孤伽羅出身名門,父親獨孤信是西魏八柱國之一,北周的開國元勳,母親崔夫人則出自當時的頂級門閥清河崔氏家族。獨孤家族一門貴盛,尤其值得稱奇的是,獨孤信生了7個女兒,竟有4個女兒先後當上了皇后,在歷史上可謂是空前絕後的。
  • 朱姓自殺殉國的亡國皇帝,卻不是明朝崇禎帝,他是誰?
    他姓朱,是亡國皇帝。敵軍兵臨城下,他沒有投降,而是自殺殉國。相信大多數人會說出明朝崇禎帝朱由檢的名字。沒錯,這幾個條件,朱由檢都符合,但除了朱由檢之外,還有一個人也符合這個條件,他叫朱友貞,史稱後梁末帝。朱友貞的哥哥朱友珪殺掉父親——後梁開國皇帝朱溫,稱帝後就被朱友貞幹掉。朱溫轟轟烈烈一輩子,殺人無數,名聲不太好。
  • 明朝​的特務都要為皇帝做什麼?
    在中國的歷代君主中,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可能是出身最為寒微的一位。
  • 女真人建立的大金朝,皇帝都有著怎樣的童年陰影
    這一講咱們來說一下女真人建立的大金朝,看一下金朝的一個童年陰影,它是如何讓金朝最終亡國的。這個童年陰影是跟金朝的第二位君主,金太宗完顏吳奇買相關,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在大遼還沒有被完全滅了的時候就去世了,所以到後來徹底滅掉大遼和北宋的是金太祖的弟弟金太宗,可以說金朝是太祖和太宗這兩兄弟聯合開國的。金太宗好歹也能算半個開國皇帝,但是金太宗曾經被大臣們拉下龍椅來打了一頓屁股,而這個事情對後續的皇帝們來說,那肯定算是帝國的一個童年陰影啊,那麼這個童年陰影是如何給蒙古的崛起造成了歷史機會呢?
  • 短命西晉,兩個錯誤導致50年亡國,看似英明的司馬炎,實則昏庸
    司馬氏從司馬懿開始隱忍多年,最終在第三代時逼迫曹魏退位,自己登上了皇帝寶座。建朝初期,晉國國力昌盛,看起來一片光明,卻沒想到這是一個短命王朝,中存續了50年就被滅掉。01晉武帝基礎沒打好晉朝畢竟不是亡在晉武帝之手,所以大家一定不會想到他是西晉亡國的罪魁禍首。
  • 隋朝開國皇帝楊堅的陵墓,規模宏大一千多年未被盜,據說和墓傍守陵...
    有人曾統計,在中國古代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共有485位皇帝,人們能記住的大多是秦、漢、唐、宋、元、明、清等繁盛王朝的皇帝,然而有一位皇帝絕對是被人所忽視的,從實際功績與對整個中華民族發展所作的貢獻來看,有人認為他應被列為中國歷史上的「千古一帝」之一,他就是隋朝的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
  • 世界歷史最後一個帝國,國祚只有三年,開國和亡國都是同一個皇帝
    到了公元1976年12月4日,中非共和國總統讓·貝德爾·博卡薩宣布廢除共和制,改用君主制,國號中非共和國改成中非帝國,自己登基稱皇帝,成為中非帝國開國皇帝。至此,世界歷史最後一個帝國——中非帝國正式建立。因此要介紹中非帝國,就必須要介紹中非帝國開國皇帝讓·貝德爾·博卡薩,他登基稱皇帝之後自稱「博卡薩一世」。
  • 逃亡路上,大臣:請立即燒掉所有糧倉!皇帝:不準燒,全留給叛軍
    歷朝歷代無論哪個開國皇帝,上位後的做的第一件事都是先定個都城,就好比動物先鑽個洞定個巢穴。都城,或者是我們現在常說的「首都」,它是一個國家的政治文化以及經濟的中心,是舉國上下最繁華也最安穩的地方,也是這個國家最後也最堅固的堡壘。一旦都城被破,就意味著這個國家徹底玩完了。
  • 皇帝下令處死大臣,大臣不屑地掏出免死金牌,皇帝:你看反面是啥
    喜歡看宮廷劇的朋友在很多的宮廷劇中發現相似的情節,在位高權重的大臣被斬首的時候,很多都會戲劇化的拿出一個免死金牌,來挽救自己的性命,在古代這種免死金牌叫做金書鐵卷,也有叫丹書鐵券,金卷等,據說只有開國功臣以及對江山社稷作出過重要貢獻的大臣,皇帝才會賜予這種特別獎賞,免死金牌是封建帝國的特有產物,最早的發明人應該是劉邦,為了犒賞大臣
  • 獨斷專行的北燕皇帝:心裡沒數的亡國之君
    李煜的這首詞,再現了作為一個亡國之君的苦悶及失落。今天我們要講的也是一位亡國之君——馮弘。上一期的《不正經本紀》,我們寫到了他的哥哥馮跋。這位在歷史上以喝酒海量著稱的北燕皇帝,到了晚年,卻被其弟馮弘奪取了皇位。從兄弟手中奪取皇位的事,在歷史上並不罕見。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取得皇位。
  • 開國皇帝才能稱「祖」,為什麼清朝有三個皇帝敢稱「祖」?
    開國皇帝李淵是唐太祖。開國皇帝畢竟自己開創了一個王朝,是給自己家族打下天下,即位的不是自己的兒子也是孫子或家族之人,後代給開國皇帝尊稱帶「祖」的廟號也很正常。加上「始封必為祖」原因,一般沒什麼特殊情況開國皇帝的廟號都會帶「祖」。
  • 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曾經也是一個大臣,一生經歷了哪些事情
    不管他是一個怎樣的皇帝,對於他的話題還是比較多的,但是關於他的父親楊堅,很多人了解還是比較少的。其實楊堅也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通過他建立了隋朝就能夠知道,而他之所以坐上皇帝,也是因為篡位而坐上的。一、楊堅的出生和家庭,註定不是一個平凡的人其實他的出生還是比較好的,父親名字叫做楊忠,是北朝中西魏和北周有名望的臣子。
  • 歷史上有哪些「工作狂」皇帝?
    隋文帝:迷戀開會的拼命十三郎掀起了開皇之治的隋文帝也是個出了名的工作狂,以至於到了唐朝太宗時期,皇帝跟大臣議事的時候還會想起他拼命十三郎的精神。據《貞觀政要》記載,一次,唐太宗讓大臣們評價隋文帝,一個叫蕭瑀的大臣回答說,隋文帝「克己復禮,勤勞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坐論事,宿衛之士,傳飧而食。」說隋文帝絕對是個勤勞克制的好皇帝,他每次一上朝就忘了時間,到了中午還沒下朝,規定五品以上的官員都可以與皇帝議事。因為每天有要處理太多事情,要見太多大臣,所以都沒時間吃飯,只好讓侍衛為他準備工作餐,邊吃邊幹活。
  • 古代大臣也請皇帝吃飯,但風險與機遇並存,一切全在皇帝一念之間
    我們在電視裡常常看到皇帝請大臣吃飯喝酒的事情,但卻很少見過有大臣請皇帝吃飯喝酒的事情,是不是皇家有規定,不允許大臣宴請皇帝,或者沒有明確規定,但大臣請皇帝時皇帝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會婉拒呢?  其實,在清朝以前,大臣是可以請皇帝吃飯的,清朝時因為皇帝是滿族人,他們從小沒有受過漢族請客吃飯這種飯桌文化的影響,再加上他們吃飯時講究比較多,也比較排場,尤其害怕被下毒,每樣菜也就吃那麼兩三口,所以,就沒有大臣請皇帝吃飯的事情,但清之前的皇帝還是有不少參加大臣宴請的記載。
  • 嘉靖皇帝是昏君?你被騙了!
    此後,板子打大臣屁股就成了嘉靖年間的獨特一景。皇帝倔,大臣也倔,遇到所謂的原則問題毫不退讓。嘉靖一朝,大臣被杖二百餘人,死者超過前代五倍多,  公卿之辱,前所未有。三、不過,有的時候大臣被打得不冤枉。比如在抗倭問題上。
  • 康熙不是開國皇帝,為什麼廟號卻是聖祖?
    康熙的廟號叫聖祖,很多人都會奇怪,康熙不是開國皇帝,為什麼能夠稱祖?一般來說都是開國皇帝稱祖,比如說太祖,高祖,康熙都已經是第四位皇帝了,按理說怎麼都稱不上祖啊,康熙的聖祖是怎麼來的呢?
  • 蕭衍:一個總想著出家還不讓人吃肉的「佛系」皇帝
    梁武帝蕭衍是南北朝時期梁朝的開國皇帝,也是梁朝的亡國之君。一般而言,能夠建立國家的人一定有其過人之處,因此很少有一人既開國又亡國。而梁武帝蕭衍的一生也實在是曲折離奇。蕭衍曾經為南齊齊明帝登基出謀劃策,有從龍之功,因此頗受齊明帝看重。齊明帝死後,他的兒子蕭寶卷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