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能隨便打大臣屁股嗎?錯 有一套嚴格程序

2021-01-18 勇哥讀史

皇帝打大臣的屁股有著悠久的歷史。根據《太平御覽》記載:「明帝時,政事嚴峻,九卿皆鞭杖。」是說東漢初期的漢明帝,對大臣們管理很嚴厲,連九卿級別的高官,都免不了被打屁股。

俗話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要打大臣的屁股,你還不得乖乖地忍著?

最喜歡打大臣屁股的年代,得是明朝了。

1380年,明朝開國將領、永嘉侯朱亮祖作威作福,勾結當地豪強,使朱元璋錯誤殺掉番禺縣令道同。知道真相的朱元璋龍顏大怒,將朱亮祖召回京城,與其長子朱暹一同鞭死。

朱亮祖固然罪有應得,但朱元璋卻打開了打屁股的魔瓶。在那以後,明朝朝廷之上板子聲不絕於耳。大臣們的痛苦呻吟,與鮮血淋漓的場面,構成了大明王朝極為特殊的一道風景線。

最初,打屁股更多是一種侮辱的象徵。

「成化以前,凡廷杖者王去衣,用厚綿底衣,重毰迭帊,示辱而已,然猶臥床數月,而後得愈。」按照這種說法,在明憲宗朱見深以前,打屁股時不用脫去衣物,還要用厚棉布打底,保護大臣的身體不受太大的損害。大臣們挨打後,往往臥床幾個月。很可能並不是傷勢很嚴重,而是舔舐心理的傷口。

然而,這一切被大太監劉瑾改變了。

劉瑾掌權時,氣焰相當囂張。他很討厭朝廷大臣,規定打屁股時要除去衣物。沒有棉布、衣物的保護,大臣被活活打死的現象就出現了。

由於劉瑾行事太過惡毒,結果沒有好下場:被凌遲處死。按照明朝法律規定,凌遲是要切3357刀,還不能讓犯人中途死掉。於是,劉瑾的凌遲之刑持續了3天。不少受過其害的人家,紛紛買其身上一片肉,祭奠死者,甚至還有生吃洩憤的!

說來奇怪,雖然打屁股對飽讀聖賢書的大臣們來說是一種極大的侮辱,何況還時有打死人的情況發生,可不少明朝大臣竟然爭先恐後想挨打屁股。

原來,明朝時期,朝臣和宦官經常尖銳對立,水火不相容。為了國家社稷,朝臣往往犯顏苦諫,哪怕冒犯了皇帝也毫不畏懼。皇帝可以接受朝臣和宦官鬥來鬥去,卻不允許大臣來冒犯自己。怎麼辦?三個字:「打屁股!」

沒想到,被皇帝打過屁股的大臣,不管死沒死,都會在朝廷中擁有極高的聲譽,備受尊敬,「雖見辱殿廷,而朝紳視之,有若登仙。」忍得一時侮辱,轉過頭來卻勝似神仙!

這是為什麼呢?「文死諫,武死戰。」文臣死於進諫皇帝,是很光彩的事情啊。現在皇帝用打屁股來成全大臣,大臣又何樂而不為呢?

因此,正德皇帝和嘉靖皇帝當政期間,大臣們絡繹不絕地想來挨板子。正德皇帝一次就打了107個大臣的板子;而嘉靖皇帝更厲害,讓134個大臣一字排開,趴在地上輪流挨打。

對於大臣們心裡的小算盤,皇帝不知道嗎?清楚得很。萬曆皇帝就不客氣地稱這些大臣「沽名釣譽,訕君賣直」,看似犯言直諫,實際上是在給皇帝下套。所以,萬曆皇帝很少打大臣的屁股。

一邊皇帝有意打屁股,一邊大臣有心挨打,雙方就一拍即合、想打就打嗎?就跟現在的古裝電視劇一樣,皇帝一聲令下,錦衣衛將大臣拖出去就打?

並不是。在明朝,打屁股有一道嚴格的程序。

《明代酷刑三例考略》記載了打屁股的程序:首先,皇帝發出打屁股的命令。其次,由司禮監太監出帖加蓋印信。隨後,交給刑部給事中審核,籤批。接著,交給錦衣衛,由錦衣衛執行。

從理論上說,這一套程序走下來,少說也得大半天,不可能是隨隨便便就打屁股的。

【參考資料:《太平御覽》《明史》《明代酷刑三例考略》等】

相關焦點

  • 皇帝處罰大臣,為何經常「打屁股」,因為屁股有特別的意思
    不過,有一種刑罰卻被歷朝歷代所喜愛,一直延續到近代。如果不是步入了文明社會,這種刑罰可能還一直在實施,這就是「打屁股」。「打屁股」這種刑罰,古代經常用在朝廷之中。當皇帝不高興某位大臣的時候,常常就會把他拉下去,讓他趴在行刑的條凳上,扒下褲子,當場鞭打。一些大人在懲罰小孩的時候,也會採用「打屁股」的方法。
  • 明朝皇帝為何熱衷於「打屁股」?
    把大臣按在朝堂上公開打屁股,這種極其野蠻的所謂「廷杖」,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漢的漢明帝,隋唐皇帝也偶爾小試牛刀,但也只是做做樣子,直到金、元等野蠻的少數民族皇帝執政時才開始流行開來。高呼「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口號的朱元璋,在接手華夏政權的同時,也把蒙古人偏愛的酷刑保留了下來。於是,朝堂之上公開打屁股,竟成為明朝皇帝教訓大臣們的一道特色風景。
  • 被大臣打屁股的開國皇帝,一怒之下氣難平,埋下了亡國的禍根
    從開始的坐著開會,到後來的站著,到了清朝就只能跪著了,從開始的刑不上大夫,到後來的朝堂上可以隨便脫褲子打板子,再到爭相稱呼自己為奴才,不把自己當人,中國的皇權一路走來,一步步走向極端的皇權專制。但漫長的歷史也有例外,大部分朝代除了開國皇帝之外,其他的都是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如果碰到特別強悍的大臣或者是太監,那也是命運很悽慘的。
  • 大明朝的「任性」,究竟有哪些任性的皇帝和任性的大臣?
    有人說明朝有個性嗎?不都說明朝那皇帝昏庸的多嗎?而且朱元璋強調中央集權,說這明朝挺昏暗的。不是,那是你不了解明朝。那我們跟大家細細了解一下,明朝是一個高度有個性的朝代,明朝的個性是什麼呢?用我們現代人的詞說「任性」。怎麼叫任性呢?你發現明朝那皇帝想咋幹就咋幹。這個根在哪呢?
  • 錯!打哪裡、怎麼打、誰來打都是有講究的
    廷杖,顧名思義,即當廷杖責,是皇帝對觸犯皇權或存在過失的官員在朝堂上處於杖責的刑罰,目的是對抗命大臣進行身體上的折辱,從而起到威嚇作用。大家都以為廷杖是在明朝時期被發明的,但事實上,在明代以前就有了類似的刑法,只不過有明一代把這種體罰方式強化到了極致。
  • 釐清「杖刑」的來龍去脈:「打屁股」刑罰為何流傳於世?真疼嗎?
    有一個古代笑話,講得是屁股死後見到閻王哭訴:「我長在人身上是最安分守己的。但是無論是手打了人、腳踢了人、口罵了人還是那個玩意反了奸邪的罪,被捉去見官後都是先打我。這是為什麼啊?」閻王答道:「任何人的五官四肢都有自己的專司的使命。
  • 明朝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大臣都不知道怎麼定年號
    說到皇帝的在位時間,大家都能想到在位時間長達61年的康熙皇帝。在位61年的康熙皇帝兵荒馬亂的動蕩年代,稱王稱帝者更替變化是常事。但大家很難想像到在國力強盛的明朝,竟然有皇帝的在位時間僅有一個月。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位明朝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明光宗朱常洛。明光宗朱常洛,明神宗朱翊鈞長子,生母恭妃王氏,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因在位僅一個月,又被稱為「一月天子」。
  • 明朝歷代皇帝聊天群,明太祖朱元璋該打誰
    如果歷史有假如,那麼假如明朝歷代皇帝齊聚一堂,明太祖朱元璋會對他們說什麼? 明太祖朱元璋:想我朱元璋一生,誅陳友諒,滅張士誠,北伐大元,建立明朝,廢宰相集皇權,興科舉,懲貪官。你們這些臭小子告訴我,為什麼我大明卻只有276年而已。孫兒你先說,今天我一定要找出那毀我大明江山的敗家子。
  • 明朝​的特務都要為皇帝做什麼?
    因為害怕朝臣的權力過大,將來會威脅自己的皇位,他又給了藩王們「清君側」的權力:如果有奸臣把持朝政,他們可以直接出兵制止。朱元璋沒有想到的是,自己鞏固皇權的舉動,卻埋下了皇室骨肉相殘的禍根。安排好自己的兒孫們後,明太祖朱元璋又盯上一路陪著自己打天下的功臣了。他心裡琢磨著,自己年事已高,皇太孫又還小,若不將這些權臣勢力清除,辛苦得到的皇權豈不是輕易就會被他人奪去?
  • 皇帝成長計劃2明朝皇帝卡片一覽 明朝皇帝卡解析
    皇帝成長計劃2明朝皇帝卡牌怎麼樣?明朝皇帝卡片解析。小編特意做了這一期,大家快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金卡 明太祖朱元璋我認為並不是這樣的,前期能組其來的非民兵部隊就只有弓箭兵,步兵和輕騎兵,弓箭兵10力基本上是沒有人用的,步兵11力也好不到哪裡去,所以其他皇帝卡一般採取輕騎兵14力開局。但為什麼不用步兵開局呢,因為步兵=甲冑+樸刀,騎兵=戰馬+樸刀,我花一點戰馬比甲冑多的錢換取3力,何樂不為呢。
  • 明朝多數皇帝看似一般,大明卻能國祚276年
    這16個皇帝中,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宣宗朱瞻基、明孝宗朱佑樘外,其餘皇帝大多表現得比較平庸。即使考慮到清朝編撰的《明史》有抹黑的成分,明朝大部分皇帝,也稱不上是好皇帝。包括史書評價「明之亡,實亡於神宗」中30年不上朝的萬曆帝朱翊鈞,以及杖笞群臣、崇奉道教並禍及自身、尋興大獄、誤用佞臣、剛愎自用的嘉靖帝朱厚熜,還有耽樂嬉遊,暱近群小的正德帝朱厚照更是明朝皇帝中備受爭議和批評的。
  • 明朝太監權力有多大?內閣首輔對其畢恭畢敬,是站著的「皇帝」
    太監是明朝一個極其重要的群體,在大明朝兩百多年的時間裡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有蠱惑皇帝御駕親徵的王振,有被颳了三千刀的劉瑾,還有做了「九千九百歲」的大太監魏忠賢!前文有提到馮保是掌印太監,從大小來看僅僅是四品官職,也就相當於明朝的一個知府,好像是個中等層次的幹部,但放到太監領域不能僅從品級來看,還要看其實際職能。「掌印」二字簡單理解負責管理皇帝的玉璽,事實上如果皇帝較為懶惰,掌印太監可以代替皇帝蓋章。明朝除了掌印太監,還有秉筆太監。秉筆太監的職能是幫助皇帝批紅。
  • 古代的「杖刑」通常是打身體的哪個部位?打在身上有多痛?
    因為屁股的脂肪比較多一些,威懾力不夠,所以杖打屁股在唐朝以前只能是奢求。其實,漢朝統治者推崇杖刑是為了保障犯人的健康,因為以前都是直接斬手斬腳,殘暴血腥,所以這才用杖刑來替代。不料,一頓杖刑下來,犯人往往更加痛苦,被打死者也不在少數。在隋文帝時期,他就非常喜歡施以杖刑,而且還自己親自動手。那些大臣犯了錯,都躲不開他的杖刑,所以很多官員都嚇得辭職。
  • 自古就有午門斬首這一說,那麼午門是幹什麼的
    晚晴被打屁股的照片為什麼明朝要實行這樣一個廷仗制度呢?很簡單,在最早朱元璋他們的時候,主要是為了羞辱一下那些犯了錯的大臣。有的大臣說錯話了對皇帝不尊敬啦,又不能殺了他,那就一個辦法,打打他的屁股,讀書人嘛,要這張臉,被打屁股了,被羞辱啦,下次就不敢再犯這樣的錯誤。所以在早期的時候,明朝很多皇帝,判大臣廷仗,主要是做個樣子,很多大臣都在屁股在那個棉褲裡邊兒塞很多墊子,根本就打不到那皮肉,都打在墊子上了。就這做做樣子地羞辱一下他。
  • 古代「杖刑」打屁股有多疼?
    其實,在隋唐年間以前,作為「五刑」之一的杖刑,一度和「笞刑」不分家,都是用根部厚一寸梢部厚半寸的竹製「棰具」狠打。漢朝時打一次,開始時分「笞三百」或「笞五百」,後來變成「笞一百」或「笞五百」。發展到隋朝時,打起來更常見逮什麼用什麼。比如隋朝「仁君」隋文帝,有時氣急了眼,直接用馬鞭來給人「杖刑」。而且必須注意,在唐朝以前,「杖刑」時能打屁股?
  • 上書房大臣的權力非常大,為何能輔助康熙皇帝的工作?
    在電視劇中,佟國維、馬齊和張廷玉都是上書房大臣,平時幫助康熙皇帝處理一些日常的事務。一個問題出現了,上書房大臣的權力到底有多大。其實,在清朝康熙時期,根本沒有什麼上書房大臣,而是南書房大臣。不得不說,南書房大臣有點類似於明朝的內閣大學士,權力確實很大。
  • 明朝的廷杖有多狠,打人的棍子和手法都有講究,讓受刑者後悔做人
    廷杖,始於東漢,但「出道」卻是在明朝。最初,廷杖的主要目的不是打屁股,而是「打臉」……打的時候,讓大臣穿著厚厚的底衣,用棍子招呼他們的屁股,把他們打疼、打醒。告訴他們天下是老朱家的,別沒事兒老想著跟皇帝對著整,也不要老想著恢復大宋的好待遇。
  • 為什麼明朝皇帝多昏庸,清朝皇帝最勤政?
    從影視上了解歷史的朋友們可能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明朝似乎無道昏君很多,而清朝皇帝似乎個個勵精圖治,「堯舜禹湯」。然而,有人可能會問:這符合歷史事實嗎?今天看鑑君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真相。圖片來源於故宮博物院例如《清史稿》中記載,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道光皇帝曾特意在奏摺裡提到,希望大臣姚瑩代他詢問英軍戰俘幾個問題:首先,英國的具體位置,有哪些藩屬國?居民有多少人?
  • 明朝宦官蕭敬究竟有何高明之處,能獲得五位皇帝的信任?
    不過在明朝,宦官可不僅僅是伺候人的太監那麼簡單,明朝的宦官也是有品銜的!其中,蕭敬也是算是一個傳奇人物,他雖然身為宦官,但他竟然能連獲五位皇帝的信任。蕭敬究竟有什麼通天本事,可以「俘獲」接連五位皇帝之心呢?初顯才智蕭敬這個人,打小就在宮裡。
  • 明代宗朱祁鈺,唯一未能葬入明十三陵的明朝皇帝
    雖然每個皇子都有當皇帝的野望,但也得看什麼時候。國家遇到大危難時當皇帝,那代表的不是榮耀而是責任。比如宋徽宗趙佶,金兵打到汴梁城下時倉促讓位於太子趙桓,就是想要逃避責任,讓兒子去負擔江山,或者承受亡國之君的罵名。趙桓想當這皇帝嗎?肯定不想當。朱祁鈺此時的心情,和趙桓有點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