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成長計劃2明朝皇帝卡片一覽 明朝皇帝卡解析

2021-01-17 海峽網

皇帝成長計劃2明朝皇帝卡牌怎麼樣?明朝皇帝卡片解析。小編特意做了這一期,大家快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金卡 明太祖朱元璋

1.鐵血:所有部隊血量+2,攻擊+2

這個能力確實很強,點到組建軍團,我們可以看到每個兵種的戰鬥力,而裡面的切換顯示選項我們可以看到戰鬥力分別是由攻擊力、防禦力、血量和移動力四項數據相加得和。然而在這個遊戲中移動力是比較沒用的一個屬性,因為前期我們沒有能力支撐長途奔襲,後期也可以通過多支部隊分頭進軍來彌補,而鐵血技能不加移動力,而是加了4點硬的戰鬥力,4點相當於升級了,比如1級騎兵14 2級騎兵18,不再列舉,所以這個能力毋庸置疑前期後期都是爆表的。

2. 肅清:太監影響力永久為0,初始大臣野心-30,初始皇威+1000

太監影響力個人認為並不太重要,各個勢力影響力其實可以通過清理影響大的人員來得到解決,不再贅述。初始大臣野心-30也就算是一般,因為初始的大臣往往聊勝於無,唯一好的地方就在於你可以用一些名臣卡,這裡面的名臣如果野心高的話可以相互抵消一下。皇威+1000就很Bug了,基本上前期被打的概率降到比較低(不考慮SL)

3.強運:遇到災害紀律降低,恢復速度提高,城市獲得發展事件機率提高

這個概率沒有寫出來,所以具體也不知道是多少,但總體是為前期服務的。降低前期崩盤的可能性

4.洪武之治:初始壯丁+30w,人口+50w,城市農業+100,國庫初始+200w,民心+20

這個又比較imba了,自由模式開局壯丁滿員也就100W多一點,直接多了四分之一的壯丁,開局工匠是不用愁了,農業+100的一個什麼概念呢,每次智能建設+1-5不等,此處取平均值3那麼加100就等於剩下10個州府33回合智能建設,也就是330萬壯丁的工程量,而我們知道演武場的工程量是324萬,而開局直接送,節省掉了建設時間,和建設演武場時間相抵消,所以這個能力基本等於送一個演武場。國庫+200W大概相當於開局3個季度的稅收,民心是比較廢的一個屬性,講到其他卡時再做點評。

總評:9分

沒有什麼特色的能力,但至少沒有負面效果,數值都很硬,注重前期,適合新手,一般不要作就不會死,但是後期就聊勝於無了,所以只能說是一張中規中矩的橙卡,希望新版能看到一些更強,或者說可操作性更強的橙卡

紫卡 明成祖朱棣

1.神機營:裝備火炮的部隊額外增加2點攻擊力1點移動力

前面說過移動力是比較沒用的一個屬性,那麼我們就當這個屬性加2點戰鬥力,對比一下鐵血差距就很明顯了,首先不是所有部隊,而是裝備火炮部隊,很明顯就比較後期了,但是在後期裡面,加攻擊力是最好的一種屬性,因為後期攻下許多州府,不愁壯丁,加之作戰醫廬的修建,相對不怕死兵,而名將經過十几几十年的積累也達到一定的程度,發動計謀概率增高,因此,作為一個後期的技能,加了2點後期最需要的屬性,總歸還是不錯的。

2. 篡位者:提升各地叛亂機率,各地民心降低20,初始皇威增加500

3. 錦衣衛:刑部不消耗經費,一定發現叛亂異常

兩點合起來說,先說民心,民心就目前版本而言是比較廢的一個數值,因為在70以上的時候民心是會逐步往上升的,那我們要怎麼把民心弄到70以上呢,很簡單。現版本的機制決定我們的操作是在1、4、7、月進行強徵,而其他8個月免稅,基本只要一兩年左右,民心就穩定在100了。

而其他三項都是圍繞叛亂進行,但總體而言也用處不大,叛亂的主要原因還是野心高,只要我們勤於科考勤於找人,勤於換下野心高的地方官員,基本是不會出現叛亂的,而且叛亂又不是丞相叛亂,不還有你們最愛的sl大法嗎

4. 萬國來朝:初始敵國敵意值降低20%,貢品隨機增加,商業增加100,貿易請求必定成功,貿易收入增加30%,初始國庫增加150w。

敵意值降低配合皇威增高基本是穩如泰山,貢品增加其實變相提高了名臣屬性(贈送名臣)商業加100等於農業100(以後所有智能建設項目+100當作一個演武場)必然也是很強的,貿易請求必定成功,可以節省我們幾個回合的軟磨硬泡時間,前期貿易收入大概是每個三四十萬的樣子,如果按照12個國家算,並且虧掉其中三分之一,一年賺300萬,三分之一是一百萬,大概等於多出一個季度的稅收,再配合開局的150萬,渡過前期也是基本沒有問題的。

總評:7分

還是中規中矩的卡,23技能個人認為聊勝於無,前期靠4技能後期靠1技能吃飯,新手老手都好用。

紫卡 明世宗朱厚熜

1.鴛鴦陣:民兵攻擊+2,防禦+1,血量+1

這個技能相當於把民兵小白拉到了與步兵完全相同的水準,有的人可能會說民兵很廢,這個技能沒用。我認為並不是這樣的,前期能組其來的非民兵部隊就只有弓箭兵,步兵和輕騎兵,弓箭兵10力基本上是沒有人用的,步兵11力也好不到哪裡去,所以其他皇帝卡一般採取輕騎兵14力開局。但為什麼不用步兵開局呢,因為步兵=甲冑+樸刀,騎兵=戰馬+樸刀,我花一點戰馬比甲冑多的錢換取3力,何樂不為呢。但鴛鴦陣完全改變了這個情況,前期買的裝備攢下來後期用,前期採取民兵陣攻下日本琉球西夏等小國(有些小國留著臣屬也行,看個人情況)只減少3力,剩下買馬和刀的錢,用來渡過艱難的前期。

2. 修仙:煉丹成功率增加,煉丹房,百草園為建成狀態,初始擁有若干丹藥

3. 嘉靖中興:初始擁有三個書院,增加1%獲得名臣概率,初始國庫增加30w,永久稅率減少5%

兩個技能合起來看,送的三個書院是嶽麓 白鹿洞和石鼓書院,兼顧了一般大臣和名臣。而百分之一名臣機率,我們當做100次加1次,一年出去祭祀是11次科考,相當於9年多出1個,也還算能看吧,但是關鍵是開局送兩個名臣書院,這就不得了,大大增加前面刷出名臣的機率。

煉丹成功率,沒有機率,不做討論,總體等於延長壽命,也是不會差的,初始的丹藥我開一局大概是10副左右,也是不錯的。

最後分析送的五個建築,總工程量比演武場略低一些,並且不加在經濟,而加在丹藥和名臣上,註定前期艱難,而最沉重的打擊是永久稅率減少百分之五,只讓初始的多加30W顯得杯水車薪,總之一句,注意破產。

4. 大興土木:建造速度增加20%

非常imba的技能,節約了百分之二十的工匠,幾乎所有固定數值,我們可以認為前期發力,而百分比數值,認為後期發力(正面技能)所以前期效果還不能說是非常明顯,但是後期有多強,你用用就知道了。

總評:7.5分

可以說是加入了一些個人的感情分,明世宗不適合新手玩,容易前期崩盤,所以前期要節衣縮食,少買武器,但民兵的強力又恰好彌補了這一點,可以說是設計的環環相扣,只需要渡過艱難的前期,中期靠名臣發力,有充足的丹藥,完全可以撐到後期,後期基本是不缺錢的,減少的那點稅率也不足掛齒,就是你的天下了

總體而言,是設計的很好的一張卡,需要一定的操作性和對遊戲的理解。

藍卡 明思宗朱由檢

1.天雄軍:所有部隊血量+2

所有部隊+2,無腦的一個好技能,不多分析

2. 廉政:上朝不消耗體力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上朝一次減15點體力,效果中規中矩,可以省下一些體力用來讀書,然而。。。

3. 疑心:臣子忠誠提升速度降低,獲得名臣概率減小5%,勢力影響力增長速度減少5%,派系爭鬥概率降低

前期的節奏一般還是下朝之後以讀書為主,刷孩子為輔,再找一些固定NPC什麼的,當然讀書的唯一作用就是刷名臣,你這一下減掉5個百分點怎麼刷。。

只能前期帶一些強力名臣卡來挽救一下,不然怕是第一波仗沒有名臣打。派系鬥爭之前分析過了,當前版本用處不大,並且可以通過清理官員來調整。一般派系鬥爭的最壞結果就是把人弄到牢裡或者弄死了但是大臣的話,如果是屬性不好的大臣,弄死又有錢還有皇威何樂不為

這很邪惡。名臣的話。。不還有你們的SL大法嗎。。名妃同理

4. 內憂外患:初始國庫+20w,各地初始為災害狀態,出現叛軍李自成部隊

災害狀態基本就靠丞相了。。搭配個名臣卡處理一下,不過基本上20W還是不夠看的。。李自成佔據河東河北,初期少兩個城還是挺要命的。

總評:4.5分

基本上就只能靠天雄軍吃飯了,和名臣無緣加上開局的艱難讓崇禎皇帝在高難度下必然是步履維艱。

綠卡 明神宗朱翊鈞

1.關寧鐵騎:鐵騎攻擊+1

作為最後期的兵種,只加1點戰鬥力。。太不夠看了吧。

2. 援朝:與日本交戰,臣屬朝鮮

不知道是不是現版本的bug,我之前開的一局和朝鮮顯示的不是臣屬而是聯盟關係,和日本也不是交戰。。

如果修復之後,按照字面上的意思,多一個屬國必然是好的,但是鑑於高麗是友善,也不好隨便索要把好感弄下去,所以用處不大,和日本交戰還是不大好的,雖然說日本是必打的,但是如果開局就交戰的話,各位大佬難道要拿初始的12萬兵來抗嗎?(尤其是高難度)

3.黨爭:派系影響力增加,鬥爭概率增加5%,官員野心+20

完全的負面技能,官員野心+20還是幅度較大的,基本上等於初始的臣子都廢了。

4. 靜攝:國庫+50w,民心-15,初始閒官0

前朝臣子廢了不說,還沒有閒官可以換。。不搭配點名臣卡或者是吏治考成可能要死在前期。

總評 0分

如果不是約定好不給負分我可能不知道自己會做什麼,但是卡總得有好有差吧。。沒有差的卡怎麼凸顯出好卡的好。。唯一的正面技能是後期的,所有的負面技能是前期的,這是一個比崇禎皇帝還難度過前期的皇帝,曾經看到有人說裸開一局都比這個強。我只能說,希望大家有挑戰難度的勇氣。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明朝皇帝多昏庸,清朝皇帝最勤政?
    從影視上了解歷史的朋友們可能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明朝似乎無道昏君很多,而清朝皇帝似乎個個勵精圖治,「堯舜禹湯」。然而,有人可能會問:這符合歷史事實嗎?今天看鑑君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真相。其實之所以會造成大多數人印象中,清朝皇帝比明朝能幹的原因,多半來源於勤於政事的康熙和雍正兩位皇帝在位時間都很長,因此加深了人們的好印象。
  • 明朝皇帝誰比較正常?
    作為我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明朝常常被拿來和清朝對比,尤其是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風靡一時,引領了「明朝熱」。我們發現,明朝歷代帝王,每位都個性鮮明,與眾不同,甚至稱得上「奇葩」一、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年號:洪武,1368年-1398年在位。布衣天子、和尚皇帝,開國之君,享年70歲,在位30年,也是明朝壽命最長的皇帝。
  • 易中天為什麼說明朝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差勁的皇帝?
    現在易中天又說明朝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差勁的皇帝,說真的我不知道他們是如何想的,或許在他們的眼裡清朝無論如何都是要好與明朝的,易中天就曾說過「只要不帶民族偏見,都應該承認他們夠資格當中國的皇帝,至少比明代的皇帝強。」,但實際上真如他們所說,明朝的皇帝都如此之差嗎?
  • 明朝服飾--皇帝的服飾
    明朝服飾明朝官服服飾屬於漢族傳統服飾體系,在經過元代蒙古人統治之後
  • 朱祁鎮:明朝皇帝中唯一當過俘虜,卻兩次做皇帝
    明朝的皇帝大家都知道,如何形容呢?只能說,很有特點。喜歡玩蛐蛐的、喜歡做木匠的、熱衷房中術的等等。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明朝作為漢人建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有著非常強大的氣節,可以說明朝在中國古代的氣節那是首屈一指,為什麼這樣說?
  • 明朝除了十六帝,還有兩位沒當過皇帝的皇帝
    人盡皆知的大明十六帝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倒數第二個封建王朝,也是最後一個漢族封建王朝。眾所周知,從朱元璋建立大明到崇禎帝煤山上吊自盡,明朝一共有十六位皇帝,這就是所謂的大明十六帝。
  • 明朝皇帝沒有一個軟骨頭 而清朝
    如果你仔細翻看史書的話,你會發現清朝的皇帝,特別是前幾任皇帝都是十分重視讀書的人。幾乎每天五點左右就起來都書了(幾乎每天都是現在高三的節奏)。他們除了讀書之外還要練習弓箭騎射。每天同時還要學習前代皇帝的治國之道,還要學習蒙古文、滿文、漢文,無論政務多麼繁忙,學習從來不放鬆。 但是,跟清朝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明朝。
  • 論明朝皇帝的奇葩程度——明朝的衰敗是從明世宗這一代開始的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人建立的政權,在明朝發展的幾百年間,國力經歷了由盛轉衰的變化。這與明朝皇帝有著密切的聯繫。如果說要論明朝皇帝的奇葩程度,可以說是一個比一個奇葩。明世宗是明朝在位期間最長的皇帝,他沉迷於修道長生。 也正是從這一位神仙皇帝開始,他所採取的一系列神仙操作使得明朝走上了衰亡之路。因為追封父母的尊號問題,明世宗和朝臣弄得非常不愉快。
  • 明朝三個地位非常尷尬的皇帝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朝代,在明朝276年歷史當中,出現了很多奇聞異事,其中就有三個地位非常特殊的皇帝。直到南明時期,1645年才追認朱允炆為「讓皇帝」,到了乾隆年間,乾隆的追諡朱允炆為恭閔惠皇帝,因年號建文,通常稱建文帝,這時候已經是1736年了,明朝滅亡差不多一百年了。
  • 明朝士子流落韓國,在漢城建「皇朝村」,至今仍祭祀明朝三位皇帝
    ),他們想要和孝宗大王一起,謀劃反清,計劃北伐。 祭祀明朝皇帝的大統廟 這些人在朝鮮仍然保持著明朝習慣,並且建立了大統廟祭祀明太祖、明神宗(萬曆皇帝)、明毅宗(崇禎皇帝),九義士死後,他們的後人沒有忘記自己的身份
  • 明朝的皇帝雖一些是荒淫無道,但卻沒有一個是軟骨頭
    明朝的皇帝有好的,有愛玩的,有荒謬的……沒錯,你多半知道朱元璋當初起兵的時候有多麼勇武,多半也聽過後來成了永樂大帝的燕王朱棣是多麼英明,你也多半聽過正德皇帝朱厚照是多麼的「荒唐」……可是明朝的每一個皇帝,卻沒有一個是軟骨頭的。你看如崇禎皇帝天子殉國,你看如正統被俘卻決不求饒,你看如隆武戰死沙場,你看如紹武被俘,絕食自殺……正氣明朝。
  • 為何明朝皇帝普遍偏胖,而清朝皇帝普遍偏瘦?老祖宗的養生智慧
    ,明朝的皇帝看上去總是普遍較胖,相當富態,而清朝的皇帝看起來一個個都是面容清瘦,身材苗條。要是皇帝夥食都不好,那黎民百姓豈不是都得餓死?  我們先來看看明朝,眾所周知,明朝開國皇帝朱重八是典型的貧苦出身。早年放牛、行乞每樣都做過,甚至為了混口飯吃,還去廟裡當過和尚。也是因為苦日子出身,朱元璋一直保持著相當儉樸的生活作風。他每天早飯都是蔬菜加豆腐,還在宮中開了片菜地,自己種菜吃。如此自給自足的皇帝,歷史上找不出第二個。
  • 明朝皇帝為什麼喜歡使用太監
    朱元璋創立明朝後,有感於歷朝歷代相權和皇權之間的權力之爭,在胡惟庸案後,廢除了中書省,改設立六部,六部主官直接對皇帝負責,並且立下祖訓,後世子孫不得再設立丞相。胡惟庸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任丞相,胡惟庸被殺後,朱元璋徹底地廢除了丞相制。
  • 明朝皇帝的族譜
    · 第十四代光宗朱常洛,乃朱翊鈞長子; · 第十五代熹宗朱由校,乃朱常洛長子(庶出)(熹宗死後無嗣,乃詔令五弟信王朱由檢入繼大統); · 第十六代毅宗(思宗)朱由檢,乃朱常洛五子(庶出)(毅宗死後,明朝覆滅
  • 崇禎皇帝自殺後,明朝太子去哪了?
    相信聽到這裡,大家就知道這是一位少了一條胳膊的尼姑,傳說這位斷了一個手臂的尼姑,是明朝滅亡知君崇禎皇帝的長公主。於是很多人們便表示疑惑,居然是公主為什麼淪落到如此地步?崇禎當年因為看到大勢已去,最終決定自殺。在他自殺之前,砍掉了這位公主的右臂,同時他還說了一句話,就是胡為生我家。這句話的主要意思就是說你的命不好,為什麼偏偏出生在我的家族當中?
  • 明朝十六位皇帝,哪三位皇帝活得比較長?分別活了多大?
    明朝一共統治了二百七十六年,從開國皇帝朱元璋到明朝最後一個崇禎皇帝,一共有十六位皇帝,在這十六位皇帝中,哪三位皇帝活得比較長呢?分別活了多大歲數?明朝活得最長的皇帝,排名第一位的就是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 明朝最無存在感的皇帝,卻辦了一件大事,讓明、清所有皇帝汗顏
    明朝有一個很低調的皇帝,低調得讓後人覺得他幾乎沒有存在感,似乎在大明朝近300年間,就沒有這個皇帝似的。
  • 歷史上最被輕視,且比漢武帝唐太宗厲害的皇帝,明朝永樂皇帝朱棣
    歷史上最被輕視且比漢武帝唐太宗厲害的皇帝明朝永樂皇帝,朱棣。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小編今日要說的一位皇帝他可不比其他的皇帝差。他不只僅是一個聰明敢冒險英勇的皇帝。仍是一位霸氣顯露智慧過人久經沙場並且還親身上陣殺敵的皇帝。他不只僅會管理國家還能帶兵交兵。不只僅能上陣殺敵還能指揮作戰。
  • 《皇帝成長計劃2》怎麼攢錢 皇帝成長計劃2攢錢攻略
    導 讀 《皇帝成長計劃2》一款模擬養成類遊戲,是皇帝成長計劃的續作。在遊戲中,由玩家扮演各個朝代不同的天子,治理自己的國家。
  • 明朝的奇葩皇帝這麼多,為什麼明朝國祚還能延續276年之久?
    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的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也是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傳承了12世,總共有16個皇帝,國祚共計276年。朱元璋原先是個乞丐,憑藉著自己的本領,在亂世之中硬是殺出了一條血路,登上了皇位,成為了一個布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