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千辛萬苦,管出一個「乖孩子」

2021-02-19 小十點

 

前兩天,我在書房裡看電腦,三歲的兒子高興地跑過來叫我:

 

「媽媽,我們出去玩吧,你昨天說要帶我去玩滑滑梯的。」

 

當時,我手頭上還有一點事情沒有弄完,就對兒子說:「寶貝乖,媽媽弄好了就帶你出去哦。」 

 

於是,兒子聽話地出去了。

 

過了一會,兒子又跑過來問我:「媽媽,你好了沒有?快帶我出去。」 

 

當時,我正在查資料,就沒有搭理兒子,只是嗯了一聲。

 

兒子叫了幾聲見我不理他,便用手搖著我的胳膊,手裡正在保存資料,一個不小心,資料沒存上,也找不到了。

 

我氣不打一處來,對著兒子一頓亂吼:

 

「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我讓你乖乖等我一下,你著什麼急,現在好了!」 

說著還用手打了幾下屁股。

 

兒子哇的大聲哭起來,這時我更生氣:「哭什麼哭,看你幹的好事,竟然這麼不乖,今天就別出去玩了。」 

 

兒子聽完我的話,呆呆地站在那裡:「媽媽,你別生氣了,我要乖乖的,不打擾你。」 

 

話語裡帶點委屈,又有點恐懼,眼淚汪汪地看著我,有點讓人心疼。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乖」和「聽話」成了教育孩子的口頭禪。

你要乖,要聽話,爸爸媽媽才會喜歡你。

你怎麼這麼不乖,不知道要聽媽媽的話。

…...

不可否認的是,很多父母都喜歡聽話的乖孩子。

小到衣食住行,大到人生的重要選擇,都會讓孩子按照我們的方式來成長,因為這樣省心。

 

而這種「聽話式」的教育,其實對孩子是一種傷害。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乖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壓抑自己的欲望,無條件的順從他人,所以,乖孩子很有可能成為一個「問題性的孩子」。

 

乖孩子,總是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這種狀態會一種伴隨著孩子成長。

 

青年作家蔣方舟,在《奇葩大會》上,說出了自己二十多年的困惑:一直在討好別人。

少年成名的她一直都是「別人家的孩子」。

七歲寫作,九歲出書,23歲當編輯。她的人生在所有的讚美與榮譽中成長。

直到有一天,在和朋友的聊天時,朋友問她:你有沒有跟朋友產生過很真實的關係?她不明白什麼意思。

 

後來朋友又解釋說:就是你可以和這個人吵架,把最真實的一面暴露在他面前。

 

那時候,她才意識到,自己從來沒有跟任何人發生過真實的關係。

 

她害怕與人產生矛盾,更擔心對方會生氣而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

 

她還談到了與異性相處的一件小事:

 

當時兩人正在鬧不愉快,對方一直打電話過來罵她,而她對著電話那頭足足道歉了兩個小時,可是對方卻覺得她在敷衍。

 

然而,對著滿屏的電話,她始終不敢說出那句:你別再打來了,我生氣了。

 

因為她從小到大,收到了太多的讚譽,而她為了迎合別人眼中的優秀,不得不偽裝自己,有情緒時不能表達,不然就會被別人認為她不乖。

 

日本心理學家加滕諦三說:

人類在幼年時期一旦選定了某種行為模式,即使是成年後也不能改變。

很多父母,會認為孩子的優點是「聽話」,也會因為自己的孩子被別人稱讚「乖」而特別的驕傲。

 

「乖和懂事」都是父母對孩子的最高讚譽,卻是孩子最深的束縛。

 

 

前不久,在《少年說》上,一個叫楊栩楠的高一女孩的願望是:

希望弟弟做一個單純快樂的孩子,可以不那麼懂事,不那麼乖。

 

她站在天台上大喊:

 

我從小就是一個懂事的女孩,因為懂事,在住校期間怕爸爸媽媽擔心,便很少給他們打電話;因為懂事,所以努力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因為怕他們對我失望。我自己的小情緒小任性都藏了起來,所以,姐姐希望你可以做一個單純快樂的孩子。

女孩的話很扎心,也很讓人心疼。

她不敢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情緒,也不敢做最真實的自己,為了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強裝出懂事的樣子,所以她並不快樂。

 

我們都希望自己養出一個乖孩子,因為懂事,讓父母省心。

 

所以,那些成年人眼中的乖孩子,他們不會任性,也不會無理取鬧,甚至懂得討好別人,所以被喜歡。

 

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認為:任性是被低估的美德。

 

孩子從小便有自己的天性,會任性是孩子向父母索要安全感的一種方式 。

 

有情緒懂得表達,痛了會哭,開心會笑,喜歡便是喜歡,不喜歡可以選擇說「不」,這才是一個孩子該有的狀態。

 

而乖孩子,往往是父母在扼殺孩子的天真。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需要爸爸媽媽的愛,而不應該讓刻意的「乖」來阻礙孩子的成長。

 

要知道,孩子「不乖」並不代表他不優秀,有時候孩子的這種行為背後,是他表達自己不滿的一種方式。

 

打破「乖」的局面,才能看見孩子最真實的一面。

 

因為《如懿傳》大火的張鈞甯從小就是一個乖乖女。

 

在家裡聽父母的話,在學校聽老師的話。世人眼中的她內向,膽小,這些父母都不以為然。

 

她早就被父母規劃好了人生,大學畢業成為一名律師。

 

然而,她卻在17歲人生的十字路口第一次反抗了父母。

 

那時候,她被選為學校的禮儀隊,所以要每天排練,後來成績下滑之後,媽媽攔著她不讓她去,於是她就反問母親:這究竟是你的人生還是我的?

 

一句話點醒了母親:她不再是那個聽話的乖乖女了,但我因為她的勇敢而驕傲。

 

其實,當孩子說「不」的時候,我們不要急著否決,而是要探尋孩子的內在真實,了解孩子真正的情感需求。

 

就如張鈞甯一樣,17年前的生涯中,她都以「乖」的形象自居,當她後來終於掙脫「乖」的桎梏之後,她也終於活出了最真實的自己 。

 

美國著名小說《無聲告白》中有一段話:

我們終其一生,就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對孩子來說,他們不需要做一個聽話的「乖孩子」,因為這樣的孩子總是在迎合別人,而委屈自己。

 

孩子會任性,未來才有更大的創造力。

 

德國心理學家海查做過一個實驗:

他對2-5歲時具有強烈逆反心理的孩子和沒有逆反心理的孩子各100名跟蹤調查到青年期。

 

發現前者有84%的人意志堅強,有主見,有獨立分析和判斷事物和決策能力。

 

而後者,只有26%的人意志堅強,其餘的人都不能獨自做決定,也不能獨立承擔責任。

 

結果表明,那些有著逆反心理的孩子更具有主動性和自己的想法,未來也更成功。

 

賈伯斯從小就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他上小學,不安心學習,成為搗蛋專家,有一次甚至嚴重到在老師的座椅低下引爆炸藥。

 

因此老師曾多次要求家長對他懲罰,可是養父只是說了一句:這不是他的錯。

 

聰明的父母都會允許自己的孩子「不乖」,只要孩子不學壞,父母適當的允許孩子「犯錯誤」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所以,賈伯斯就是在這樣「不乖」的環境下創造了蘋果。

 

我們總是喜歡乖孩子,其實,往往是那些「不乖」的孩子,他更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也敢於創新。

 

不要一味的把孩子管成「乖孩子」,因為那樣會傷害他。

 

有心理學家認為,孩子三歲不反抗,就不是正常的兒童。

 

孩子有「不乖」的特質其實是一件好事。

這時候,父母不要急著否決,也不要一味地對孩子說「你要聽話」,而是反問他,你覺得這樣做是正確的嗎?

 

讓孩子自己做選擇,勝過十句「你要乖」。

 

真正意義上的教育,不是讓孩子活成父母所希望的乖孩子,而是讓他做自己。

 

允許孩子犯錯誤,他可以不太乖,才能綻放出更美麗的花朵。


-作者-

暖心,愛文字,愛寫作,愛生活的職場媽媽。專注於兒童成長,情感,願用溫暖的文字,照亮人生。本文首發小十點(ID:sdikid),專業實用的育兒乾貨,睡前故事,親子閱讀,美媽提升,精選好物。集結專家及辣媽,讓帶娃變得輕鬆好玩。

-主播-

賞新晴,十點讀書籤約主播。夜色闌珊之時,我給你講一個故事,說一段心聲。微信公眾號:聽晴聲(ID:sxqreading)。

相關焦點

  • 「乖孩子」其實比壞孩子難教育,但90%的家長忽略了他們的感受
    養出乖巧懂事的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目標,這是他們引以為傲的「教養好」。但其實,很多在爸媽眼裡的乖孩子,都是有著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他們長時間在乎別人的感受,總認為其他人的需求高於自己,卻委屈了自己,這種情況很容易導致孩子走向極端。
  • 乖孩子真的好嗎?心理學:這幾種乖孩子長大會沒出息
    生活中,父母往往會以乖孩子為標準作為培養目標。當孩子淘氣、不聽話時,父母往往會訓斥孩子,讓孩子乖一點。當遇到別人的孩子很乖時,往往會羨慕並誇讚:你家孩子真聽話,你家孩子真乖。乖孩子真的好嗎?我們應該怎樣看待乖孩子呢?
  • 乖孩子的世界
    因為他們都有一個想法,不喜歡麻煩別人,也不喜歡別人麻煩自己。他們多半有一點點自卑、一點點內向、一點點敏感,寧願自己不開心,也不希望別人不開心。乖孩子們,總是這樣小心翼翼、循規蹈矩的生活著。他們的存在感不強,他們不會主動表達意願,似乎對人對事都沒有什麼要求。久而久之,周圍人也習以為常,不再在意他的想法,誰叫他們總是老好人呢。
  • 為什麼我不建議你做一個乖孩子?他們活得多差你根本想像不到
    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古時候「孔融讓梨」裡面的孔融,「臥冰求鯉」裡面的王祥冬,「埋兒奉母」裡面的郭巨,再到現在社會中的「要聽話,要懂事,要做到一個乖孩子。」這些例子裡面的主人公無一例外都是他們父母眼中的乖孩子。
  • 養一個乖孩子or養一個皮孩子?看完你就知道怎麼做了!
    孩子們可不會讓父母這麼輕易的「長大」他們有自己的「小個性」、「小脾氣」就像小小魔法師用自己的一舉一動隨時牽動著爸爸媽媽的喜怒哀樂也許父母們在孩子出生前總是充滿無限遐想TA會是個調皮搗蛋的小頑童還是一個文靜乖巧的小大人?
  • 影評 《阿淺來了》:你是熊孩子,還是乖孩子?
    (以上內容摘編自百度百科~~)晨間劇的基調是積極向上的,很少出現死亡、壞人等劇情,更多的是溫暖的、元氣滿滿的場景,寄予新的一天一個光明美好的開始。巧的是,《阿淺來了》這部劇的女主人公的名字「阿淺」(あさ)在日語中就是早晨的意思,在劇中你經常可以聽到的一句旁白就是「加野家又迎來了新的早晨(あさ)」,在每個早晨給日本家庭帶來新的希望。
  • 李晉:行走在戰「疫」一線的「乖孩子」
    新華社武漢3月27日電 題:李晉:行走在戰「疫」一線的「乖孩子」張靜、任偉峰、王永濤「阿姨,恭喜您可以回家和姑娘團聚了……」24日,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李晉,給剛從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出院的章阿姨,送去了祝福的信息。章阿姨是李晉護理的首名危重症患者。
  • 李宇春的潘虹,舞臺上的乖孩子來也
    ——這是謙恭的態度,這是感恩的心,這更是虛心的乖孩子。成年人,真的喜歡乖孩子。作為一個屏幕之外的渺小觀眾,我是贊同二位李哥的評價的,小小可愛的真情表露的哭泣,反而如同一群大人不忍心看見那麼可憐巴巴的小臉蛋兒梨花帶雨,都願意將手中的棒棒糖遞給委屈巴巴的娃娃~最後的得票也驗證了這就是人情依舊的比賽。不過,確實如春春所言「小單不應該是被排除在5強之外的」!儘管有遺憾有人情,但終究還是顆不錯的種子。
  • 無關緊要的事不要管,他人閒事不要理
    每個人一天都是只有24個小時,我們要充分利用,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實現自己的既定目標,不要耽擱在無關緊要的小事上。要想成功,最重要的是卓越的思想和計劃,不應把自己的寶貴精力耗費在瑣碎的小事上。一個真正能夠站穩腳跟的成功者,都是懂得珍惜時間,花費大部分時間去做該做的、重要的、又急的事情,而不是每天早上醒來就為了今天要穿哪件衣服想了一個小時,一個早上都在想晚餐要吃什麼,哪個同事結婚隨禮要給多少。等你把這些雜事都想明白了,可能一天就過去了,這樣的一天有意義嗎?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不該管的事就讓別管,或者讓別人去管。閒事儘量少管,這樣可以避免受到他人的侮辱。
  • 你不要管別人,你把自己管好就行
    01 這句話是于謙說的:「人這輩子最大的一個事,你不要管別人,你把自己做好。 很多成年人尤其中老年女性,可是有管不完的人和事兒,操不完的「我的中國心」。 有的人自婚以後,從丈夫管起,也有的人是從兒子管起。極個別人把丈夫當成兒子一樣管,甚至比管兒子還嚴。一般丈夫管理好的,兒子管理反倒鬆些,因為人的精力有限。
  • 一個乖孩子和一個熊孩子:塔伊加·維迪提眼裡的異想世界
    乖孩子眼裡的戰爭喬喬·貝茨勒是一個10歲的德國乖男孩。父親上了戰場,他與母親相依為命。在納粹教育下長大的喬喬是希特勒青年團的積極分子,軍訓時因為拒絕殺死一隻小兔子,而有了一個「兔子」的外號(片名直譯就是《喬喬兔》)。喬喬和當時所有的德國孩子一樣,瘋狂崇拜希特勒,把他當作假想的朋友來代替父親,和他討論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這個希特勒有魅力、傻傻的、天真可愛,會幫助他應付生活中的困境。
  • 一位母親西藏旅行後的感悟:「做個乖孩子」,害了多少中國人
    同行的90後小君老師,聽我掛完電話,戚戚然說:還好有你在,如果我接到這樣的電話,可能會答應退房的……小君老師就是我眼中標準的乖孩子,有禮貌,有教養。然而,孩子你要記住,在突發狀況下,有些別有用心的人,就是利用了人性中不敢拒絕的弱點,實施他的目的啊。
  • 這6件閒事不要管,否則,很容易傷了自己
    所以,做人莫管人家錢財來自於哪裡。不要管人家德行好不好不去管人家品德好不好,管好自己,就是最好。別人不好,天在看,生活也會出磨難;你若管人家品德好不好,便是自己品德沒修好。對人要有容忍之心。品德寬容,才能成就大氣。德行不好的人,上天自然會出面收拾。
  • 小時候不想管,長大了管不了,不要讓你的孩子「脫了韁」
    中國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曾在某次講座上說過一個案例。有一個父親,來找她諮詢,說自己的兒子十七歲了,性格乖張。他提出來的要求如果得不到滿足,就扒著窗戶說不想活了,要跳樓。今天要山地車,明天要限量版球鞋,不給買,就鬧自殺,逼得父母不得不同意他所有要求。這個父親問李玫瑾教授,怎麼辦?
  • 職場閒事不要管,避免惹禍添煩惱
    職場上,不要多管閒事,避免惹禍上身,這是保護自己的一個好方法。原因有三:一、話多容易惹是非不論是在職場上,還是在社會生活中,都少不了與人交往。特別是在職場上,你如果想在一個單位安安穩穩地幹下去,要想與單位的同事、領導關係協調,和諧相處,不為日常瑣事所煩惱,不為日常人際矛盾所困擾,就要做到謹言慎行。除了工作上正常的交流溝通外,閒話少說,閒言少聽,防止言多必失;人前少說話,背後不議論,防止禍從口出;同事不是朋友,見面只說三分話,只談工作,不說閒話,以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 宛城法院:千辛萬苦「執」有力 千言萬語「執」有溫
    宛城法院:千辛萬苦「執」有力 千言萬語「執」有溫 2021-01-06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犯了一個cuo」 小區告示欄貼出一張有拼音的檢討書
    「各位爺爺、奶奶、叔叔、阿yi大家好,我犯了一個cuo。」這幾天,高新區一小區的告示欄裡,貼出了一個孩子的檢討書,檢討書裡還有不少拼音,孩子寫道:「我往樓下reng了個kuang泉水ping子,一位奶奶bei嚇到了……」  礦泉水瓶從天而降  引起鄰居公憤  檢討書裡寫的事,發生在7月29日,高新區公安分局虎溪派出所接到轄區某小區的業主報警電話
  • 長大後才明白:「乖孩子」比壞孩子更需要教育,99%的父母卻不懂
    一、被貼身乖小孩的標籤,孩子也失去了快樂童年小區樓下有兩戶人家,生養了2個差不多同齡的男孩,一個上小學三年級,一個上小學四年級。雖然說兩個男孩經常一起上下學,可是他們的成績卻一個天一個地,上四年級的孩子軒軒是品學兼優的三好學生,不僅學習成績好,而且待人有禮貌。
  • 慢阻肺買呼吸機要不要帶加溫管?
    很多慢阻肺病友在選購家用呼吸機時都會面臨一個問題:要不要買加溫管?畢竟加溫管價格並不低,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也是一筆不菲的開支。 那麼今天達人也來給大家分析一下,這個加溫管路到底有沒有必要買。
  • 射手座不能觸碰的4大底線,不要管太多,不要麻煩他
    大家好,這裡是小晴星座說,本期要給大家帶來的是射手座不能觸碰的4大底線,不要管太多,不要麻煩他。第一:不要管太多嚮往自由的射手座追求無拘無束的生活,不喜歡被人限制或者是管束,除非是他們自己願意,射手座的生活不需要你打理,他的事情也不需要你插手,就算你看不慣也請你不要指手畫腳,因為他們對生活有自己的態度和規劃,遇到的各種事情也有能力解決,如果管太多,他們只會離開你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