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嘯山莊》中譯本
《呼嘯山莊》這部小說,也許會讓人對作者艾米莉·勃朗特的人生觀、愛情觀產生興趣。據毛姆的《巨匠與傑作》,按他的推測,「她是一個奇怪的、神秘的、模糊的人物」,「她冷漠不群,是一個易動感情,且令人不安的人」,「她的性格裡充滿了矛盾」。
按常人的目光來看,《呼嘯山莊》裡面的人物或多或少帶有幾分病態(無疑會有人反駁這個觀點)。希斯克厲夫與凱薩琳的愛情是否值得人們同情呢?林頓固然軟弱,但總要比希斯克厲夫那種粗暴兇惡要好一點吧?希斯克厲夫與凱薩琳的戀情悲劇除了凱薩琳的兄長要背負一定的責任外,可以說與別人無關,希斯克厲夫又何必要將報復的範圍如此擴張,甚至搭上了親生兒子的性命呢?——當然,如果艾米莉不這樣寫的話,也就乾脆不用寫了,正是這種異於世俗觀念的描寫,才使得此書如此與眾不同,富有藝術魅力,供讀者們反覆回味。
法國學者巴塔耶在其論著《文學與惡》一書中指出,「真正的作家敢於違抗當時社會的基本法則」。他在是書論述了八位作家,其中就包括了艾米莉·勃朗特。巴塔耶指出這些作家的作品違抗了「當時社會的基本法規」,是「不道德的」、「惡的」。《呼嘯山莊》正是帶有這方面的特徵的。(《呼嘯山莊》似乎受到了不少批評家的偏愛,如美國學者米勒的《小說與重複》也分析了此書,書中有兩代人的重複。)
經過毛姆「福爾摩斯」一般的推理分析,艾米莉是一個女同性戀,「她把她的暴怒、她熱烈而受挫的情慾,她沒得到滿足的愛的激情,她的嫉妒,她對人類的仇恨與輕蔑,她的殘酷,她的施虐心理全都給了他(即希斯克厲夫)」。是否同意毛姆的看法,那就見仁見智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