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地方叫大澳

2021-02-28 劉大強和斯嘉麗

不得不說住在深圳的好處,是隨時可以去香港。

有人愛香港物資豐富質量可靠,有人愛香港郊野戶外完善配套,也有人愛香港從街頭到米其林吃不盡的美味,但最最讓人心心念念的,絕對是貴港那繁華風貌下的款款離島風情。想寫香港的離島,無奈每次都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沒能花時間好好走走逛逛,清明節被文物酒店(《那一晚,我住進了大澳警察局》)誘惑,去了趟大澳。

沒有到大澳以前,你可能無法想像,距離香港繁華都市如此近的距離,竟然可以看到這麼原始味道的漁村(深圳以前是漁村,香港以前更是漁村),這裡的年輕人都去港島和九龍混生活了,留下各種老漁民家庭在這裡繼續生活。千萬別相信什麼「東方威尼斯」,都是旅遊局和媒體們想出來為自己貼金的,暴走夫婦可是去過威尼斯的,哈哈哈。

大澳的中華白海豚

從東湧巴士總站乘坐11路巴士需要50分鐘到達大澳巴士總站,這一路不是很好走,全部是盤山公路,巴士的速度又很快,很容易暈車,不過一下車,就有碼頭的小哥上來招攬看海豚,沒錯大澳是可以看到白海豚的,在中午漲潮的時候海豚會遊到岸邊覓食,這時候也是觀賞海豚的好時機。

如果你的目標是看海豚,那麼別急,觀看野生動物並沒有想想的順利,可能一次兩次看不到海豚,空船在海上繞二十分鐘「敗興而歸」,但是當你看到海豚時,那種驚喜感是遠遠超過預期的,我們當天上午到,沒有那麼幸運沒能看到海豚,不過搜了下發現微博上看到的網友很多,只能留點遺憾期待下次咯。

大澳的「棚戶區」


之所以被比為東方威尼斯,是因為大澳的原始居民都居住在水上,房子由石柱或木柱支撐,居民的生活都在水上,在過去,大澳居民以捕魚為生,平日裡通過船隻出海更加方便,晚上回到支起來的棚屋裡,把船停靠在自家門口。雖然現在大多改建成了商鋪或茶樓供遊客消遣,但依然有大澳居民堅持住在傳統的棚屋裡,反倒成了大澳的一大特色。

居住在水上的棚屋,看起來很美,但是確實有一些不太方便,比如生火做飯需要依賴這種火爐,家家戶戶面積都不是很大,房子的隔音也不是很好,所有東西都需要一個支點,垃圾處理也非常考驗居民素質。對於大多數適應城市生活的孩子來說,這種生活方式只能是觀察和體驗,如果天天如此,一定是無法消受的。

在大澳,最美妙的事情就是「隨處走走」,你可以看到在過去很多年,在這裡居住的人們生活過的痕跡,行走在水上棧道,可以看到收集易拉罐的鐵框,還可以看到居民晾曬的魚乾,這些活生生的漁民生活細節,比教科書上得來的更加深刻。

時代的巨輪在前行,大澳在歷史裡扮演過很多角色,捕撈養殖業、工業造船業、到如今的旅遊業,聰明的大澳居民總是能識時務做出調整。現今的漁民清楚的知道每日源源不斷的遊客需要什麼,坐快艇兜風、觀海豚戲水、去茶樓飲茶、拍美麗的夕陽,所有的行程、置景都儘量滿足你的相機和朋友圈。

稀奇古怪的大澳集市

從大澳的巴士總站一下來,就可以進入大澳的中心街區,狹窄的小街道兩側全是鋪面,有賣海鮮乾貨特產,有賣小吃零食,不同於其它地方的水產市場,這裡雖有海腥卻無異味,更見不到蒼蠅垃圾,對於內陸的人來說,還是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東西,比如各種顏色的魚乾、蝦幹,花膠,以及掛的老高鼓成氣球的河豚,而且店鋪老闆都很歡迎遊客拍照。

單說大澳的魚乾,各種各樣,而且按照尺寸大小的品類分好,小魷魚、小蝦幹,貝殼肉、還有花膠,除了這些可以打包帶走的乾貨,集市上還有很多現吃的小吃,比如墨魚丸、撒尿牛丸、魚肚、燒賣、中式糕點之類,如果不喜歡蒸煮的,還可以找到烤魷魚、芝士烤蝦、烤扇貝、烤菠蘿等,暴走夫婦最愛吃的是從一位騎著三輪車的阿婆那裡買到的烤魷魚乾。

自製鹹魚蛋黃及蝦醬

繼續往大澳的居民區裡走,就沒有棚屋啦,都是建在陸地上的一座座鐵皮房子,像是童年記憶裡的小平房,有經濟實力的已經給自家蓋起了別墅般的「村屋」,甚至開起了海景客棧,除了這些,最最吸引照相機的要屬當地居民晾曬的鹹魚幹和蛋黃了,他們給鹹魚頭上包裹著白紙,避免魚油滴到地上招惹蚊蟲,各種奇形怪狀的魚肚和圓笸籮裡橘紅的鴨蛋蛋黃,空氣中瀰漫著乾魚幹蝦的鮮香,回來許久都記得那個味道。


處理海產品是海邊的居民必備技能,除了最簡單的晾曬外,蝦醬蝦膏的製作也很特別。漁家阿婆帶著竹編帽子很熟練地把蝦醬塗抹在簸箕上,讓強烈的陽光照射、發酵,再包裝售賣,家庭作坊式的經營並不能大規模生產,卻也有著獨特的生存之道。海鳥飛過、微風拂面,《舌尖上的中國》可以來拍攝一集節目,絕對很好看。

阿貓阿狗,安逸的留守群體

前面說了年輕人的外出,讓大澳產生了大量「留守群體」,除了節假日有個遊客小高峰,平日裡的時光還是很寂寥的,島上居民離不開這些貓貓狗狗的小動物,平時在身邊跑跑跳跳,也算是個平淡的日子一點點綴,大澳居民的友好,也讓小傢伙們把這裡當成了家,遊客撞到了也不閃躲,忙活著動物之間那點趣味。

除了街市,大澳還有遠足徑,可以爬個虎山(英文名FUSHAN,沒錯,福建人翻譯的,哈哈好:),淺坡上可以看到在建的港珠澳大橋。每年端午時節,大澳都要組織盛大的龍舟賽。2017正值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端午節6月18日8:30-16:00將在大澳棚戶區舉行龍舟賽,還是蠻值得一去的。

夕陽西下,大部分遊客都要回到港島去,碼頭上會排起長長的隊伍,不過巴士總站的效率很高,很快就能疏散遊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論是過去的漁民生活,還是現在的都市生活,樸實的人們都相信勤勞能夠創造財富,創造出美好的生活。最後,你最喜歡香港的哪一部分?歡迎留言告訴我們哦。

—END—

劉大強和斯嘉麗原創文章

喜歡就轉發吧

你可能也喜歡:

那一晚,我住進了大澳警察局

香港除了購物,還能幹點啥?塔門島露營攻略

去香港逛累了,就吃這三碗米線

英國名廚Jamie Oliver的餐廳長啥樣?

吃頓好的,忘掉買不起房的憂傷

你有你的金色夕陽,我有我的寂靜嶺|大東山

喜歡的話,長按二維碼關注暴走夫婦

相關焦點

  • 踏遍這些地方才算玩爛香港!(大澳、西貢篇)
    這不能有啊~如果親們每次過香港都僅僅是旺角、九龍塘、沙田、銅鑼灣、尖沙咀、中環等商業區來回切換的話~那就少了很多樂趣了!香港這個地而雖小,但是還是有不少好地方值得仔細品味的~小唯最好奇的就是在香港生活了幾十年的老港們他們的周末休閒會去哪?哪些地方最具有老港風情?於是開啟了地毯式暴風搜羅,豎起頭上兩根八卦的天線,整理了一下零散的信息,日後備用。
  • 大澳漁村——尋找香港最後的水上人家
    前言:去了大澳,就喜歡上了這個地方,倒並不是網上說的香港「威尼斯」,而是大澳是香港過去風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 行山遊記 | 大澳的天空下
    新基橋還有個「厲害」,它是開合橋:每有較大的船要通過,就有人操作機關,把橋「打開」,讓船通行。我等了一陣子,沒船要經過,只好自行腦補了俄羅斯涅瓦河上的開橋儀式。所以,橋不在大,提供方便則「靈」。如果有時間,真該在文物酒店住一晚,夜晚聽濤入眠,次日晨迎著朝陽海邊跑步,或者呼吸著海洋氣息來個「瑜伽姑娘在海邊」。但我時間不夠,只能在餐廳喝個下午茶彌補遺憾。菜單上屢屢出現紫背天葵字樣,當地人把它當補身健體的好物。我嘗了嘗,口味有點兒似山楂,微酸,清新。
  • 遊記 香港大澳,原汁原味的港式水鄉
    記得看到過一張香港老照片,昏暗的霓虹燈,狹窄的街道,密密麻麻的的破舊房屋,生活在香港底層的貧民,許多香港黑幫電影都有過這個香港貧民區的場景,這個地方就是——九龍城寨。隨著1993年九龍城寨被完全拆除,攝影者們再也無法拍攝到香港繁華都市中的另一個世界了。
  • 港城故事大澳——香港最後的水上人家
    行走在這樣的巷道,偶爾還能看到老人用木柴燒火做飯,完全和那繁華的香港掛不上鉤,在這,有的便是安靜,祥和,還有那漁舟晚歸。漁船我們行走在TVB劇情中經常出現的河湧小道上,不一會便到了天后宮,這是全村人舉行祭祀和各種活動的地方,香火很旺。
  • 去香港看海 | 淺水灣、維多利亞港與大澳
    當然也不是說我對香港的了解有多麼多麼深,不過我好幾個大姨都是在香港生活,表哥表姐加起來也有十來個,都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他們經常會和我講很多關於香港的事,經濟啊政治啊民生啊什麼都會和我講,所以啊,我覺得使我們太不了解香港了,才會對香港這麼不屑,只把香港當成一個超大型的購物商城。
  • 香港玩樂丨享受香港大澳的慢時光
    可是在大澳,直直望出去,原地轉一圈,總有一個方向能同時看見大海與天空。窗外電車摩擦鐵軌的艱澀聲異常清晰,刷完了所有朋友圈、Facebook的更新,聽完了播放器裡所有的音樂,天亮了。最近,高壓力的香港節奏真的讓人感覺累了,是該放空自己了,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吧
  • 楊絳:從前有個女兒叫阿圓
    直到有一天,她的腰病發作,她實在起不來了,她才決定去大醫院檢查,最後確診是骨結核,脊椎已經有了病變。並且,她她肺部積水,癌細胞已經擴散! 阿圓住院後,她躺在床上,每天堅持工作和看書。對於母親,她從來報喜不報憂,她會在電話裡,告訴母親自己很好,不用擔心自己。當楊絳知道女兒病情後,無疑遭到晴天霹靂。
  • 大澳新郎迎親:讓山竹見證兩人愛情!
    圖:李先生的結婚單車隊,在大澳街頭巡遊宣布喜信農曆八月月初圓,不少新人趁旺月共諧連理,豈料「程咬金」山竹殺到!有大澳新人昨日趕及在一號風球下「迎親」,但原定今日擺喜酒的新人卻好大機會撞正十號風球,有酒樓表示,全部訂了今日酒席的新人均要擇日補辦,有酒樓集團因此損失約百萬元生意。
  • 港「村」系列(2之1) -- 夏遊大澳小記
    伶仃洋曾是一個理想漁場,大澳是島上最早被開發的漁村。政府近年開發大嶼山,從港島東一路換乘公共運輸,便可抵達。雖然路途順暢,卻還是有種「長路漫漫」之感,眼前景象更是不同於平日所見。連綿的棚屋,在遭遇了多次火災、風災後,已損壞大半。
  • 親子遊 | 去香港不要只顧買買買,還有孩子喜歡的大嶼山和大澳漁村
    年紀大些已經不再像往年一樣在旅行時為了多看個景點而爭分奪秒,旅行就是為更好的休息,於是我照例睡了個美美的午覺。酒店旁邊是個小小的兒童公園,不同膚色的孩子在這裡用互相聽不懂的語言無障礙溝通。再旁邊是居民區,有茶餐廳、大排檔、還有燒烤檔,警察局、消防局、熟食店、菜市場都在一條街上,如此安寧、和諧。
  • 港珠澳大橋到香港大嶼山、大澳一日,超詳細攻略
    這座全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蜿蜒於伶仃洋上,總長55公裡,其中有一段長達6.7公裡的海底隧道,兩端各有一個填海而起的人工島嶼,工程之複雜難以想像。自然,這舉世無雙的大橋也成為無數遊客的打卡聖地。第二站:大嶼山交通:昂坪360纜車因為整個行程中只留了一日給香港,且要當天回珠海,所以選擇了離香港口岸較近的大嶼山、大澳一線,正好之前的香港行也沒有去這兩個地方,順道還可以在香港最大的奧特萊斯——東湧的東薈城血拼一下。
  • 劇集|TVB《大澳的天空》:返璞歸真——時代飛奔中的詩意港灣
    大澳的水鄉風格獨特,有「香港威尼斯」之譽,保留了香港開埠初期古樸的漁村風貌。從香港東湧出發,一個小時車程的大巴,抵達大澳碼頭之後,展現在眼前的是與香港都市截然不同的景色,仿若從城市回到了自然。《大澳的天空》中的大澳,儼然是桃源牧歌般的自然生活。
  • 香港旅遊必去的十個地方,你都去過了嗎?
    入口的安檢很嚴格,不可以帶水和食品進入,走進大門,一進門各式各樣的城堡讓每個人都少女心泛濫,紀念品商店的分布很多,各式各樣的,每一件都能勾起你買買買的心,《灰熊過山車》《叢林穿越》大概5個左右的項目吧,基本上就是看哪個項目人少就去排哪個,很多項目下面有可以寄存隨身包還有容易脫落物品的小柜子,但是並沒有人看管,所以儘量帶小腰包或者胸包之類的,或者是褲兜有拉鎖的,這樣貴重物品可以隨身帶著,還不容易在玩樂的時候發生掉落
  • 從前有一個歌手,叫周杰倫
    愛聽~來聽~ 不愛聽~快滾~/06從前有一群網絡黑粉,他們最大的樂趣就是調侃和抹黑周杰倫。那幾年,周杰倫被叫做周杰棍或者周結巴,有一個貼吧叫雷霆三巨頭吧,他們每天做的事情就是黑周杰倫/潘瑋柏等人,P惡俗的圖片,發調侃的文字,甚至形成了一股亞文化。
  • 好吃到讓我瘋狂愛上大澳的12道美食(上)
    這幾天,我用洪荒之力到大澳菜市場挑選食材,做了九九八十一道美食,精挑細選其中12道。現在回頭看一看照片,口水都已經流下來了。這些美食的原材料,在我們村的菜市場都有,超愛我們家鄉了。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大澳就等同於美食。一想到「大澳」兩個字,就忍不住咽口水!
  • 從前,有個叫卡律布狄斯的妖怪
    斯庫拉(Scylla)是希臘神話中的女海妖,住在西西里海峽的一個巖洞中,她的上半身是女性形象,而腰間長著六個狗頭,每個狗頭都有三排鋒利的牙齒和長長的脖子子,外形極其恐怖。而以斯庫拉為名的青蟹(Scylla)同樣是甲殼厚重、兇猛好鬥的一類螃蟹,當然,同時也很美味。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另外一個妖怪,她的名字叫卡律布狄斯,就住在斯庫拉家隔壁。
  • 黃耀明《從前有個小夥子》試聽
    收錄於94年《音樂工廠3:兒童樂園》。  從前有個小夥子  試聽  曲:青蚵嫂 詞:林夕 唱:黃耀明    從前有隻小烏鴉  它要學會講話  卻被人類責罵  它聲音太差  日夜被趕  趕不走決心  繼續啼著叫著  它真的勇敢
  • 傳蔡思貝主動力追才子導演 跟新歡蜜遊大澳高調隔空傳情
    早前又有傳媒報導,蔡思貝疑主動力追才子導演,邀約拍MV之餘,更在社交平臺曖昧傳情。現年29歲的蔡思貝一度被封為「TVB緋聞女王」,只因她出道以來跟不少男星傳緋聞,包括洪永城、餘德丞甚至人夫王浩信。 日前有傳媒再爆蔡思貝新戀情,指蔡思貝主動相約靚仔導演張子豐,二人蜜遊大澳拍MV,蔡思貝更在社交平臺高調曬合照,寫下曖昧說話,雙方隔空調情,完全沒有避忌。
  • 除了shopping,在香港居然有這麼多拍照的地方!
    塔門是個自然風光特別美的島嶼,有人說是香港的瑞士。這裡地理位置靠近深圳,我有次在塔門島上,手機信號都顯示運營商為中國移動(在香港是CMHK)。大澳大澳是香港的水鄉,有香港的威尼斯方稱,棚屋是其一大特色這裡很有民俗風情和漁村特色,TVB曾拍攝電視劇《大澳的空》。運氣好的話,在這裡還可以看到海上日落。另外這裡有一間很特別的酒店叫大澳文物酒店,由歷史建築舊大澳警署改建而成,風光很好,不想太奔波,也可以在這裡住下來,看看日出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