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懷念之前的華語樂壇?20年前神仙打架,20年後妖魔鬼怪

2020-12-25 啊六古的奇葩想法

在今年四月十九號的時候,相信在那天的時候,大家的朋友圈都被刷屏了吧。因為在那天舉行了一場全球直播的演唱會。

這場演唱會是由Lady Gaga策劃並發起的一場演唱會,並且由,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公民公益組織聯合舉辦的「One World:Together at Home」一個線上的公益慈善演唱會。

這場全球直播的演唱會,也是在四月十九號的凌晨開始的。

這演出持續了整整八個小時,匯集了全球各地的大牌歌手。

雖然這場演唱會,沒有音響,甚至連觀眾都沒有。但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這一點都不影響這些歌手們用自己的歌聲向英勇抗擊新冠的一線工作人員致敬。

但是讓人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場直播的演唱會當中,一共有三位中國藝人亮相了。他們分別是—張學友、陳奕迅以及鋼琴家郎朗。

而更加讓人難以相信的是,這三位都是在華語樂壇裡面響噹噹的人物,而這次的雲見面,也是讓網友感到非常驚喜。

但是看完演唱會之後,小編不禁思考起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在這個歌手眾多的時代,但是能夠代表中國的,卻依舊還是老一代的這些歌手,那些屬於這個時代的年輕代歌手都上哪去了?

01.舊時代的歌手們

一提到張學友,也許你想到的並不是他的歌唱實力,而是那張風靡網絡的表情包。那你知道嗎?張學友可是「香港四大天王」當中的一員。

那時候剛剛出道的張學友,從出道之後就被當時的唱片公司寶麗金」籤下了。

在那之後不久,張學友發行第一張個人專輯——《smile》,一舉成為香港最炙手可熱的歌手。

而在之後的,張學友發行的第五張國語專輯《吻別》,更是打破了海內外多個唱片銷量榜單的記錄,但現在,也沒有能夠打破這個記錄。

而也是因為張學友的崛起,美國雜誌《時代》,《公告牌》等才開始慢慢的關注起了香港樂壇,甚至是整個的華語樂壇。

而陳奕迅呢,也是香港流行音樂的一個代表人物,甚至被稱為是第二個張學友。

更是有人不誇張地說:陳奕迅是香港樂壇當中的最後一位歌王

在二零零三年的時候,陳奕迅就獲得了當時的臺灣金曲獎。本來金曲獎應該是以臺灣這個地區的歌手為主導的,但是張學友,陳奕迅都是香港歌手。

也可以說,在張學友之後,只有陳奕迅,能夠對香港樂壇甚至是華語樂壇能有這麼大的影響力了。

而後來的許多歌手,也對華語樂壇香港樂壇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但是細細地去看,我們不難發現,這些歌手,好像都是老一代的歌手。

這也不難理解,因為在那個年代裡面,也有很多人的青春回憶。但是在看現在的華語樂壇,我們會覺得,好像沒有幾個能夠讓人能夠記得住的歌手了。

02,靠的是實力,不是流量

在今天的這個時代,是流量當道的一個時代,誰有流量,誰的人氣就高,誰的人氣高,就代表誰火。

那是不是老一代的實力歌手已經被流量打敗了呢?當然不是,在二零一六年到二零一九年的四年時間裡,張學友開了超過兩百場的演唱會,一直是華人歌手世界第一位置的場次紀錄保持者

由此你就可以看出,老一代歌手不僅僅是實力派,而且他們的人氣,也絲毫不減當年的魅力。

而在二零一九年的時候,有人在網上調侃周杰倫的影響力不如現在的年輕歌手,這話一出,為周杰倫打CALL的帖子立馬登上了熱搜榜中,可見周杰倫的影響力

一舉超過了當時蔡徐坤創下的超話記錄,周杰倫也成為了微博明星影響力第一。

相信從這件事當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周杰倫的地位以及在華語樂壇中的影響力有多高了吧。

假設自己有實力,又怎麼會需要那些所謂的數據來證明自己呢?對於他們自己來說,自己就是數據。

不僅僅是在那時候,就是放到現在,他們也是響噹噹的大佬級人物。有實力的人 ,就是這麼的厲害。

就像周杰倫自己所說的那樣,十六年前自己寫的歌,流行到了現在,這就是為什麼我很少去聽別人寫的歌。

03,被流量控制著的當代歌手,什麼妖魔鬼怪都有

在不久之間,歌手楊坤在直播間裡面評論了《驚雷》這首歌曲,一時之間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向口。

身為前輩的楊坤,評價《驚雷》這首歌是說道:「這是什麼歌,沒有一點旋律,這麼難聽,這究竟是什麼東西?」

隨後《驚雷》的原唱作出回應,這首歌非常的火。

我們並沒有否認說這首歌不火,可是火的東西,一定就是好的嗎?一定就是有實力的嗎?這首歌究竟有什麼影響力?

現在的時代,不管是什麼歌,都好像能夠在網絡上爆火。

即使是沒有什麼發表過什麼作品的歌手,也公然宣稱自己是一線歌手,總喜歡說自己是什麼原創歌手,但是你看這些人的作品,有幾樣的拿得出手的?

但是,這也絕對不是說所有的人都是這樣的,在這個時代,其實也不乏一些優秀的歌手,可能是因為沒有足夠多的流量,還沒能夠被大眾所熟知。

在這個時代,大家都拼命的在追求這所謂的流量,但是我們要知道的是,流量不過只是一個數字而已,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不管是多麼巨大的流量,最後都會消失的。

而只有實力,是永遠不會消失的,也只有實力,才會讓人記住。衷心的希望,在之後的時間,能夠看到更多有實力的歌手脫穎而出。

——END——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從《Mojito》看華語樂壇20年前神仙打架20年後垃圾扎堆
    但回過頭來看華語樂壇,20年前可謂神仙打架,20年後則是垃圾扎堆,如今周杰倫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輕鬆吊打一眾流量歌手。不知道是該感到高興,還是只能悲哀?0120年前的華語樂壇到底有多強?看看周杰倫的橫空出世就知道了。
  • 20年前的華語樂壇,簡直是神仙打架
    2020年了,為什麼大家都還在聽二十年前的歌?當時」神仙打架「的華語樂壇,如今又怎麼會無歌可聽?艾瑞諮詢的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數位音樂市場規模已達76.3億元,同比增長接近60%[1]。幾十億的市場規模,怎麼就無歌可唱,也無歌可聽了?對於還記得20年前樂壇盛況的人來說,這簡直無法想像。20年前的華語樂壇,神仙打架2000年左右的華語樂壇到底有多強?那是華語樂壇的黃金時代,也是華語樂壇最後的一個黃金時代。
  • 為什麼網友都懷念曾經的華語樂壇,那時候的樂壇堪稱是神仙打架
    不知從何時起,網友們開始集體懷念過去。懷念那些美得各有千秋的香港美女,懷念那些百看不厭的經典電影,懷念華語樂壇的巔峰時代。2000年代初時,華語樂壇湧現了一大批實力歌手。2001年的第12屆臺灣金曲獎,最佳新人後補就有周杰倫、孫燕姿、戴佩妮、範瑋琪、林凡,堪稱神仙打架。2000年11月7日,周杰倫發行了首張個人專輯《Jay》,並包攬專輯全部作曲和和聲編寫工作。主打歌《星晴》獲得了第24屆十大中文金曲優秀國語歌曲金獎,周杰倫隨之在華語樂壇開始受到關注。
  • 那個神仙打架的年代:回不去的2003年,如今的華語樂壇再無經典
    雖然目前國內音樂產業的數據非常好看,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時代,能唱的歌卻很少,能聽的歌也很少,甚至2020年了,大家聽得最多的還是20年前周杰倫的歌。這就不禁讓人開始懷念20年前華語樂壇了,那個神仙打架的年代,我們還能回得去嗎?  20年前的華語樂壇,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2000年的時候,可以說是華語樂壇發展最好的時候,那麼時候迎來了黃金時代,其中最著名的一個代表就是周杰倫。
  • 十五年前的華語樂壇,真的神仙打架
    那時候的歌手,因歌曲被人認識,因歌曲紅遍全國當年的潘瑋柏,周杰倫,王菲,林俊傑,張韶涵,SHE 等歌手或者組合,現在依然是人盡皆知的實力歌手!那時候,每年都有很多流行歌,從來沒有出圈不出圈,因為紅的歌就真的是街知巷聞大家都會唱。
  • 2004年華語樂壇「瘋狂」到什麼地步?完全是在神仙打架!
    要說華語樂壇的巔峰究竟是哪一年?100個人有100個人的看法,網友們對此也是爭議不斷。但在小編看來,華語樂壇的巔峰年必定是2004年,這一年的歌壇,不僅誕生了大批優秀的歌手,還湧現出了許多經典膾炙人口的作品。
  • 這才是華語樂壇!來看看華語樂壇20年前30位歌星「神仙打架」
    近幾年,由於短視頻平臺的風靡,通過很多網絡紅人的傳唱,走紅了一大批神曲,但是也因此遭到很多人的吐槽。作為一名80後的小編,還是最懷念小編年輕時候的華語樂壇。記得2000年時,華語樂壇開始了不平凡的一年。
  • 04年,華語樂壇「神仙打架」的一年。太多好歌啦,你還知道哪些?
    那年,2004年的華語樂壇,被稱之為「神仙打架」的一年,單曲循環是一首接一首,造就了那年的華語樂壇好歌輩出,歌手稱霸的一年。2004年的華語樂壇,那是你從來沒見見到過的盛況,也是你永遠也忘不了的青春回憶!
  • 看看2004年的華語樂壇,什麼才叫神仙打架
    #轉眼就到了2021年了,年底時各大音樂平臺都放出了年度歌單,筆者看過後若有所思,要麼是過於小眾,大多數人沒有聽過;要麼是過於口水,借著各類短視頻平臺一夜爆火,兩三個月後便無人問津。回想起十餘年前華語樂壇那番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繁榮景象不禁有些唏噓。而2004年的華語樂壇,更是上演了一出神仙打架的景象,每個月都有幾首能夠經久不衰的歌曲上架。看看這些歌曲你聽過多少?
  • 1989和2004,華語樂壇兩個巔峰時期,告訴你什麼叫真正的神仙打架
    這幾年隨著老一輩的歌手們逐漸淡出樂壇,而新生代水平又參差不齊,關於華語樂壇斷層的聲音越來越大,無數人開始懷念曾經的輝煌年代,更有甚者直言這十年來華語樂壇一直在倒退,說實話雖然從客觀的角度來看倒退應該不至於,但是原地踏步基本上是實錘沒跑了。
  • 1989年和2004年,華語樂壇步入鼎盛,神仙打架也不過如此
    說起華語樂壇相信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作為華語歌曲的發源地和壯大場所,這個音樂圈子在整個亞洲都是數一數二的存在,曾經更是一度引領了亞洲音樂圈的潮流,毫不誇張的說華語樂壇最輝煌時足以躋身世界樂壇的前茅。1989作為華語樂壇的第一個輝煌巔峰,1989年是翻唱和改編歌曲的頂點,當時以張國榮、四大天王、梅豔芳為代表香港歌手佔據了華語樂壇半壁江山,甚至可以說這個時期的華語樂壇只有香港歌手和其他歌手。
  • 2004年 華語樂壇神仙打架 快來看看哪一首是你當年的最愛
    2004年的華語樂壇,可謂是百花齊放,爭奇鬥豔。各路神仙大顯身手,神曲不斷輸出,其盛產數量簡直令人瑟瑟發抖,幾乎每隔一個月就會有歌手發單曲或專輯。如今的樂壇佳作寥寥無幾,於04年的神仙打架盛況相比,令人噓籲。下面讓我們來回味一下當年紅透半邊天的歌曲吧。
  • 《黑客帝國》上映20周年,1999年的電影界稱得上是「神仙打架」
    1999年3月31日,《黑客帝國》正式在北美上映,這部蘊含豐富哲理的科幻巨製具有非常深刻的劃時代意義,即便放到20年後的現在上映都完全不落伍。在談到電影的「黃金年份」時,1994年總是會被提起,畢竟《阿甘正傳》、《這個殺手不太冷》、《肖申克的救贖》、《重慶森林》等傳世之作都是在這一年上映的,但當我們將目光投向20年前的1999年時,才發現這一年電影界也稱得上是「神仙打架」。接下來就跟著阿反一起回到1999年,看看這一年世界各地都誕生了哪些「神作」吧!
  • 2006年神仙打架的華語樂壇,20首榜單歌曲,看看你還記得幾首?
    不知是因為現在音樂流行渠道變了還是大家對音樂的欣賞類型變了,總感覺最近幾年華語樂壇不是那麼熱鬧了。音樂app中就那麼幾首老歌來回循環播放,偶爾遇到新歌或者有意思的單曲,也會加入歌單,但這種感覺絕對比不上2006年那一年。
  • 2006年神仙打架的華語樂壇,20首榜單歌曲,看看你還記得幾首?
    不知是因為現在音樂流行渠道變了還是大家對音樂的欣賞類型變了,總感覺最近幾年華語樂壇不是那麼熱鬧了。音樂app中就那麼幾首老歌來回循環播放,偶爾遇到新歌或者有意思的單曲,也會加入歌單,但這種感覺絕對比不上2006年那一年。
  • 被稱為華語樂壇「神仙打架」的一年,也奠定了他們歌壇霸主的地位
    每個人的成長中都會遇到一些很精彩的東西伴隨著我們,相信對於大多數90後會對2004年的時候記憶猶新吧!哪一年被稱之為華語樂壇「神仙打架」的一年,一首接一首的單曲循環,好歌輩出,也奠定了他們歌壇霸主的地位。周杰倫與方文山可謂是歌壇的黃金搭檔了,一個曲一個詞缺少了誰都沒有那個感覺。
  • 帶你回到2004年的華語樂壇,「神仙打架」的局面正式開啟
    2004年的華語樂壇「神仙打架」的局面正式開啟,一時間群雄並起,風格各異的作品層出不窮,這一年幾乎是華語樂壇最瘋狂的一年周杰倫、王力宏、張韶涵、陶喆等人用作品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也正是這樣,周杰倫用他的《七裡香》拿下了金曲獎最佳男歌手,坐穩了華語樂壇的第一把金交椅
  • 盤點二十年前華語樂壇熱鬧場面
    時間倒退回到2000年左右,在那個聽磁帶、CD和MP3的年代,大家聽的歌似乎都一樣,一樣來自神仙打架的華語樂壇。而作為華語樂壇的黃金時代,2000年左右的華語樂壇有多熱鬧?甚至在17年後,也就是說唱音樂大火的今天,依然還有人在致敬《以父之名》。
  • 1989和2004,神仙打架的華語樂壇,造就了兩個難以磨滅的巔峰時代
    說起這幾年華語樂壇的發展不禁讓人心生感嘆,一個本該站在亞洲巔峰的歌壇如今卻成為了網絡神曲和口水歌的匯集地,不僅新生代缺乏有力的代表人物,就連各類音樂榜單都呈現虛假、攀比的情況,就像搖滾圈老炮鄭鈞說的一樣,人云亦云但真的一聽卻如同吃屎難以下咽。
  • 1994年的華語樂壇是什麼樣子?每一首都聽不厭,這才叫神仙打架
    再看看華語樂壇最巔峰的94年,好歌一首接一首,簡直是大神輩出神仙打架。那時的歌曲三觀正、有內容、不膚淺,有些不太火的歌放到現在抖音裡那都是爆款。94年的邰正宵,憑藉著一首《999朵玫瑰》徹底走紅,這可是當年最經典的情歌。其實這首歌本發行於93年,不過那時沒有網絡,直到94年才在內地流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