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華語樂壇,簡直是神仙打架

2021-01-09 網易新聞

2020年了,為什麼大家都還在聽二十年前的歌?當時」神仙打架「的華語樂壇,如今又怎麼會無歌可聽?

春節臨近,又到了傳閱春晚節目單的時候。

如果說以前大家紛紛好奇「今年會請哪個歌手」,那現在大家討論的就變成了「今年要等哪個哥哥/弟弟」。

80、90年代,《我的中國心》《冬天裡的一把火》《相約98》等一批金曲從春晚走向全國的大街小巷;而去年春晚後,大家津津樂道的變成了李易峰、朱一龍的扣籃,還有TFBOYS和吳磊的同框。

觀眾關注的新一代明星,是演員,是唱跳偶像,但單純的「歌手」,越來越少。

歌手少,歌曲也貧乏。2019-2020跨年演唱會,足足四個衛視都在唱《野狼disco》:除了它,大家好像再找不到人人都會的流行歌。

但從數據上看,國內的數位音樂產業,正處於高速發展的繁榮時期。艾瑞諮詢的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數位音樂市場規模已達76.3億元,同比增長接近60%[1]。

幾十億的市場規模,怎麼就無歌可唱,也無歌可聽了?

對於還記得20年前樂壇盛況的人來說,這簡直無法想像。

20年前的華語樂壇,神仙打架

2000年左右的華語樂壇到底有多強?

那是華語樂壇的黃金時代,也是華語樂壇最後的一個黃金時代。有微博網友吐槽,「當年是神仙打架,如今是垃圾分類」。

參考臺灣地區的唱片銷量排行榜,很容易發現,一條20世紀和21世紀的分割線清晰可見。

簡單說來,這條線叫做周杰倫。


周杰倫首張同名專輯《Jay》,2000年11月發行

2000年的銷量前幾名,是陶喆、張學友、張惠妹和任賢齊;到年末,周杰倫橫空出世,前兩張專輯《JAY》和《範特西》都達到30萬,人神諸滅,一步登頂[2]。

從《她來聽我的演唱會》到《反方向的鐘》的更新換代,只過了一年。

周杰倫第一張專輯第一首歌《可愛女人》,前奏中的那聲「wu~」,宛如新世紀第一縷神跡般的光;漸起的直升機聲,就像升起的竹蜻蜓,帶著整整一代人,飛入了新的世界。

周杰倫之後,是同為新人的孫燕姿。S.H.E.、蔡依林、王力宏、潘瑋柏、楊丞琳、五月天,年輕的名字輪番異軍突起[2]。


多年過去了,不知道潘瑋柏找回他的麥克風沒有/ 《我的麥克風》

出道即巔峰的飛兒樂團,《我們的愛》和《千年之戀》響徹街頭巷尾。


紅紗巾的潮流,十幾年前就開始了/ 《千年之戀》

等到2005年,上世紀的名字徹底退出了銷量前十,時代更替就此完成[2]。

後來長大成人的80、90後們,將2000年到2007年前後的歌壇盛況形容為「華語樂壇的諸神之戰」,並不是毫無根據的童年濾鏡在作祟。

黃金時代的特色,不僅是「多」,更是「多樣」。歌手中,男、女歌手和各類樂團百花齊放;曲風上,R&B、民謠、搖滾、嘻哈,都是今天仍不過時的元素。

歌唱的題材更是五花八門:愛情、友情、夢想,歐洲童話、黑幫故事、中國傳說……沒有網絡的年代,打開隨身聽和MP3,你就能擁有全世界。

而音樂,更是滲透到了一代人生活裡的每一個情感細節中。

小學生們千方百計把《蝸牛》的歌詞強塞進作文,向老師暗示自己喜歡的是優質偶像。

「那畫面太美我不敢看」還沒有成為一個迅速走紅又迅速過氣的梗,多少中二少年在KTV興致勃勃點了《布拉格廣場》,又因為跟不上莫名其妙的義大利語rap而尷尬地冷了場:


「不遠地方,你遠遠吟唱」/ 《布拉格廣場》

十八線小城市裡,三年級小學生們翻著黑白屏電子辭典,學會了「super star」的含義:


二十年間,偶像巨星的潮流不知道更迭幾輪,這首歌卻永恆地印在一代人的腦海裡/ 《Super Star》

樓上的高年級學生悄悄喜歡上同桌,一群損友給出的絕妙調情方法,就是分給ta一隻MP3耳機,兩人一起聽「腦袋都是你,心裡都是你」。

不屑於甜膩曲調的文藝青年,MP3屏幕上滾動的是《遇見》和《旅行的意義》兩大金曲。一首憧憬未來,一首嚮往遠方:我等的人,你在多遠的未來,你擁抱熱情的島嶼,你埋葬記憶的土耳其。


長大後才明白,不是每個未來都有金城武等你/ 《遇見》

而到了中學畢業聚會的KTV裡,總有個哥們要點一首《如煙》,一邊嘶吼著「青春永遠定居在我們的歲月」,一邊流下十七歲最後一滴眼淚。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直到上一個春節,QQ音樂上60後到90後聽的最多的,還是已經紅了近二十年的周杰倫[14]。

難怪有人感嘆,「這才是歌,現在流行的都是啥亂七八糟的」。

21世紀初群星璀璨的驚豔,仿佛是上天不小心遺落的禮物,時間一到,又要收回去。諸神之戰之後,華語樂壇的衰落,迅疾如流星。

華語音樂的大廈,是怎麼崩塌的

就在85後、90後們陶醉在流行樂的大好盛世的時候,風正起於青萍之末。

2006年左右,許嵩正式進入年輕人的網絡視野。

那個時候,隨便打開一個中二少年QQ空間,可能就是《玫瑰花的葬禮》加上一套精心搭配的低調華麗暗黑玫瑰皮膚;隨便走進一家網吧,十個裡面有一大半,歌單裡有許嵩的《有何不可》和《半城煙沙》。

就這麼火到2011年,許嵩籤約海蝶,還有記者茫然地發問:「許嵩是誰?」[3]

如果說周杰倫意味著華語樂壇新時代的來臨,那麼許嵩和後弦這些與周杰倫風格相近的網絡歌手,則填補了「後周杰倫時代」的第一個空白。


早年網絡起家的歌手一大特點,就是沒有官方MV。這種奇怪的土製MV居然還留在世界上,不知道許嵩本人會不會快樂/ 《有何不可》

他們的走紅,已經隱隱指向了基於網絡的音樂創作、生產和傳播模式,及其終將實現的對主流唱片業精英的突圍。

盛世表象之下,一方面是後輩群起,危機四伏;另一方面,很多人以為的巔峰盛況,其實已經是諸神黃昏。

翻開臺灣地區的唱片銷售排行,最前列的都是90年代的歌手。21世紀的唱片銷量,相比90年代,幾乎是橫腰斬斷的數字[2]。

絕大部分大陸年輕人都沒聽說過張清芳的《光芒》,但它在臺灣地區的銷量超過75萬,接近周杰倫《範特西》在當地的兩倍,而《範特西》已經是21世紀臺灣地區銷量最能打的實體專輯之一了[2]。

換句話說,80後-90後一代,趕上的不是巔峰,而是唱片業精英時代的末班車。

但是,網際網路到底是怎麼讓流行樂壇無歌可聽的呢?

很多人會習慣性地歸於網際網路盜版,盜版也的確一度對唱片業帶來了實質性的打擊。

2000年的唱片銷量斷崖式下跌,是一個全球性的現象。恰恰就在前一年,最早的文件共享軟體之一Napster誕生[4]。

多項基於美國數據的研究顯示,文件分享和網絡盜版是唱片銷量下降的重要原因,造成了約七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不等的下降[5]。

但是在相當的人群已經習慣付費的2020年,如果非要責備現在的人們都不聽正版歌,好像並不合適。


你最愛去的唱片店, 是不是已經過了最後一天?/Upslash

網際網路帶來的最關鍵的衝擊,不是盜版,而是音樂生產和製作方式的根本性變化。

「新音樂產業觀察」指出,傳統的唱片行業,做什麼樣的歌,什麼風格,怎麼製作,都掌握在金字塔尖的精英手裡。他們的喜好和判斷,決定了歌曲的質量和方向[6]。

傳統唱片業走出來的歌,大多由受過專業音樂訓練的從業者寫出,製作上也遵循著行業標準。周杰倫和孫燕姿等世紀初的流行天王天后,都有著古典音樂的訓練背景。

許多歌迷都會提到,周杰倫的歌不是好聽就完事了,還包含了複雜精緻的音樂技巧,比如《止戰之殤》和《夜的第七章》中的復調(即多條獨立旋律融合呼應)。

而如今,個體音樂人只要依靠網絡,就能完成全套創作、網絡發行和傳播。沒有了唱片公司這個中間商,什麼都能寫、都能唱,只要聽眾喜歡,就能贏得市場。

這樣一來,聽眾更加分散,傳統的廣播電視傳播打造的「超級明星」再難以複製,這也是世紀初那種擁有強大統治能力的「天王「」天后」逐漸不再出現的原因[7]。

但個體音樂人的崛起,應該會讓市場更有生機、更多樣化才對,怎麼會讓我們反而失去優質音樂呢?

2016年,著名音樂人李宗盛在金曲國際論壇上發表演講。對於華語音樂的現狀,他直言不諱地評價說:「我們最大的痛苦,就是發現大部分的內容都是垃圾。」[8]

對此,他號召音樂人應該擔負起審美教化的責任,平衡藝術和市場:

這些消費者、愛聽音樂的人,就是你餵他豬食,它就變成豬。你只餵他品味很差的歌,他就永遠這樣子。It is consequence, 我們自己要承擔這個責任[8]。

難道真的像李宗盛所說的那樣,是行業巨頭對審美的不負責任,才造成了好歌的消失嗎?

歌手,已經不再是吃香的職業了

正如音樂媒體人陳賢江指出,一個繞不開的事實是:市場經濟是唱片公司遵循的唯一邏輯,唱片公司並不負責審美職能,他們的最大目的是賺錢。

知名搖滾樂隊新褲子的主唱彭磊就回憶道,彩鈴業務風靡全國的時候,樂隊所屬的唱片公司老闆沈黎暉曾經勸他們,寫一首手機上能用的彩鈴,「那樣咱們就發了。」

提高人民群眾的審美,從來就不是唱片公司的首要任務。

其實,諸神隕落,無歌可聽,背後深層次的原因並不完全是唱片行業失去了操守,也在於我們自己。事實就是,人們沒那麼看重音樂了。

十年前,人們能獲取的娛樂資源還相當匱乏。每天穿著校服、寫著作業的學生們,滿腔心事,並沒有什麼深夜朋友圈和微博小號可供發洩。


堆積如山的課業,才是共同的青春記憶/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悄悄好感隔壁班的男孩女孩,只能循環播放「從前從前,有個人愛你很久」,假裝已經告白過了;


一句「試過」是多少人的眼淚。愛,是伸出去又縮回的手/ 《晴天》

內心戲再多一點的,反覆默念「不打擾是我的溫柔」,再配上腦海裡自導自演的MV,紀念苦澀的青春。「我給你全部的自由」還沒唱完,居然已經過去整整二十年。


送不出去的溫柔,和身不由己的年少時光 / 《溫柔》

洋氣一點的new boy,選在學校文藝演出、各類藝術節上,抱著吉他哼一句「Hey Jude」,整個班都能投來崇拜的目光。

華語樂壇的黃金時代,小到校園裡,唱一首《七裡香》就能成為文藝晚會最受歡迎的明星;大到整個娛樂圈,放眼望去,最紅的都是歌手。

2006年,百度根據貼吧指數給出的十大男女藝人榜單中,男女的前八名幾乎都被歌手、或者有著歌手身份的多棲明星(如劉德華、謝霆鋒等)佔據[9]。

即使撇開當年選秀節目帶來的爆炸熱度,榜上的非選秀明星中,男女歌手的上榜數量和熱度排名也都超過了演員。

反觀2017年百度沸點根據搜索數據評出的「十大人氣尖叫明星」,已經找不到一個單純以音樂作品立足的歌手了[10]。

2020年初,微博的實時超話榜單前十中,簡介中填了「歌手」的有三位,分別是蔡徐坤、華晨宇和張藝興[11]。

而最熱門的職業是偶像團體成員,前十名裡佔了六位;可見唱跳rap的發展前景,比老土的歌手好得多。


舞臺上的蔡徐坤/微博@蔡徐坤

唱跳偶像不僅佔領了超話排名,甚至已經攻陷了歌手群體的大本營。

QQ音樂2019年第三季度的付費專輯榜中,前三的專輯分別來自蔡徐坤、R1SE和電視劇《陳情令》,周杰倫和五月天主唱阿信的《說好不哭》排在第四[12]。

同一季度,QQ音樂的上榜歌曲最多來自電視劇OST,其次是「偶像新星」和「網絡新秀」,這三者加起來,佔了全部的四分之三。「實力唱將」排在三者之後[12]。

影視圈都自稱進入寒冬了,歌壇大概舉家搬遷南極中山站吧。

如果說「偶像新星」對歌手的勝利,體現的是後者影響力的整體沒落,那麼攻佔了短視頻平臺的「網絡新秀」和「網紅歌」,反映的則是音樂本身的尷尬處境。

在短視頻平臺上,關鍵還是視頻帶來的視覺刺激。音樂更多地是一個用來烘託氣氛的道具,常常只截取一首歌中最有記憶點的部分,加強洗腦效果,促進短視頻傳播。

於是,就有了「我們一起學喵叫,一起喵喵喵喵喵」;得到了「我想要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然後一起去東京和巴黎」。

在《範特西》的豆瓣評論區,有網友回憶起自己高中時,每次麻木地爬著宿舍樓梯,廣播站都會準時放送《簡單愛》[13]。

那個時候,「永遠聽不懂歌詞,只是覺得心臟是一顆金黃色的蛋,在那些莫名其妙的輕快節奏中碎裂,孵出一片毛茸茸的新鮮的快樂[14]。」


「愛能不能夠永遠單純沒有悲哀?」事實證明,不能 / 《簡單愛》

伴隨著「想這樣沒擔憂,唱著歌一直走」的旋律,多少人的青春歲月,就是這樣在夕陽下、在課間和操場,在考卷間掙扎的間隙、在想牽又不敢牽的手中,沒來由地結出珍貴又纖細的快樂。

當今天的人們打開火箭少女的新歌《要嗨森》,聽到的是「要嗨森,要嗨森,明年就YJJC」……

不知道心裡會有怎樣的感受。


引用資料:

[1] 艾瑞諮詢. 商業化的復興:2019年中國數位音樂產業研究報告. Retrieved from http://report.iresearch.cn/report/201904/3353.shtml

[2] 臺灣最暢銷專輯列表. Retrieved from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6%9C%80%E6%9A%A2%E9%8A%B7%E5%B0%88%E8%BC%AF%E5%88%97%E8%A1%A8

[3] 新音樂產業觀察. 如何正確看待「許嵩現象」?Retrieved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A0MDQ2NQ==&mid=2653533697&idx=1&sn=e773eedff9c5a56c608437551afe2b5a&scene=21#wechat_redirect

[4] Zentner, A. (2005). File sharing and international sales of copyrighted music: An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a panel of countries. The BE Journal of Economic Analysis & Policy, 5(1).

[5] Michel, N. J. (2006). The impact of digital file sharing on the music industry: An empirical analysis. Topics in Economic Analysis & Policy, 6(1).

[6] 新音樂產業觀察. 李宗盛越不過去的「山丘」. Retrieved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A0MDQ2NQ==&mid=2653534288&idx=1&sn=7a8991425fea284c6746fa3f86a12d53&3rd=MzA3MDU4NTYzMw==&scene=6

[7] Peitz, M., & Waelbroeck, P. (2005). An economist's guide to digital music. CESifo Economic Studies, 51(2-3), 359-428.

[8] 李宗盛. (2016-06-22). 在金曲國際論壇上的演講. Retrieved from https://www.huxiu.com/article/201792.html

[9] 2007百度搜索風雲榜. Retrieved from http://www.baidu.com/2007/

[10] 2017百度沸點. Retrieved from https://baike.baidu.com/item/2017%E7%99%BE%E5%BA%A6%E6%B2%B8%E7%82%B9

[11] 2020年第三周微博超話排名. Retrieved Jan. 19, 2020 from https://huati.weibo.cn/discovery/super?extparam=&disable_sinaurl=1&from=1110006030&display=0&retcode=6102

[12] 由你音樂榜. Q3季度華語數位音樂行業報告. Retrieved from https://y.qq.com/portal/headline/detail.html?zid=1370528

[13] 舊文舊文,關於周杰倫. Retrieved from https://music.douban.com/review/1035828/

[14] 由你資料庫. 新歌榜Q1季度報告. Retrieved from https://zhuanlan.zhihu.com/p/64782381

相關焦點

  • 從《Mojito》看華語樂壇20年前神仙打架20年後垃圾扎堆
    但回過頭來看華語樂壇,20年前可謂神仙打架,20年後則是垃圾扎堆,如今周杰倫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輕鬆吊打一眾流量歌手。不知道是該感到高興,還是只能悲哀?0120年前的華語樂壇到底有多強?看看周杰倫的橫空出世就知道了。
  • 十五年前的華語樂壇,真的神仙打架
    各家歌手的粉絲都把自家歌手吹成神仙,歌曲一出誰說不好聽就是黑子在污衊!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十五年前華語樂壇神仙打架的場面!重溫那些年的歌曲,聆聽那些年的故事。
  • 1989和2004,神仙打架的華語樂壇,造就了兩個難以磨滅的巔峰時代
    說起這幾年華語樂壇的發展不禁讓人心生感嘆,一個本該站在亞洲巔峰的歌壇如今卻成為了網絡神曲和口水歌的匯集地,不僅新生代缺乏有力的代表人物,就連各類音樂榜單都呈現虛假、攀比的情況,就像搖滾圈老炮鄭鈞說的一樣,人云亦云但真的一聽卻如同吃屎難以下咽。
  • 那個神仙打架的年代:回不去的2003年,如今的華語樂壇再無經典
    年前周杰倫的歌。這就不禁讓人開始懷念20年前華語樂壇了,那個神仙打架的年代,我們還能回得去嗎?  20年前的華語樂壇,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2000年的時候,可以說是華語樂壇發展最好的時候,那麼時候迎來了黃金時代,其中最著名的一個代表就是周杰倫。
  • 04年,華語樂壇「神仙打架」的一年。太多好歌啦,你還知道哪些?
    那年,2004年的華語樂壇,被稱之為「神仙打架」的一年,單曲循環是一首接一首,造就了那年的華語樂壇好歌輩出,歌手稱霸的一年。2004年的華語樂壇,那是你從來沒見見到過的盛況,也是你永遠也忘不了的青春回憶!
  • 1989年和2004年,華語樂壇步入鼎盛,神仙打架也不過如此
    說起華語樂壇相信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作為華語歌曲的發源地和壯大場所,這個音樂圈子在整個亞洲都是數一數二的存在,曾經更是一度引領了亞洲音樂圈的潮流,毫不誇張的說華語樂壇最輝煌時足以躋身世界樂壇的前茅。1989作為華語樂壇的第一個輝煌巔峰,1989年是翻唱和改編歌曲的頂點,當時以張國榮、四大天王、梅豔芳為代表香港歌手佔據了華語樂壇半壁江山,甚至可以說這個時期的華語樂壇只有香港歌手和其他歌手。
  • 神仙打架!《我們的歌2》「官宣」嘉賓,華語樂壇「頂流」都來了
    而在這組名單中可以發現,幾乎現在華語樂壇年輕一輩的優質歌手全部都在其中,不少網友調侃這哪裡是歌唱節目,簡直就是「神仙打架」。猜圖的過程雖然很好笑,但回過頭來看一下這份嘉賓名單,簡直就是華語樂壇「頂流」聚會現場啊,不僅有鹿晗張藝興這樣的多年好友再相聚名場面,還有李健費翔等神仙級別的歌手,同時新生代愛豆也不能少,周震南,劉雨昕紛紛榜上有名。
  • 2004年 華語樂壇神仙打架 快來看看哪一首是你當年的最愛
    2004年的華語樂壇,可謂是百花齊放,爭奇鬥豔。各路神仙大顯身手,神曲不斷輸出,其盛產數量簡直令人瑟瑟發抖,幾乎每隔一個月就會有歌手發單曲或專輯。如今的樂壇佳作寥寥無幾,於04年的神仙打架盛況相比,令人噓籲。下面讓我們來回味一下當年紅透半邊天的歌曲吧。
  • 1989和2004,華語樂壇兩個巔峰時期,告訴你什麼叫真正的神仙打架
    這幾年隨著老一輩的歌手們逐漸淡出樂壇,而新生代水平又參差不齊,關於華語樂壇斷層的聲音越來越大,無數人開始懷念曾經的輝煌年代,更有甚者直言這十年來華語樂壇一直在倒退,說實話雖然從客觀的角度來看倒退應該不至於,但是原地踏步基本上是實錘沒跑了。
  • 多少人懷念之前的華語樂壇?20年前神仙打架,20年後妖魔鬼怪
    而更加讓人難以相信的是,這三位都是在華語樂壇裡面響噹噹的人物,而這次的雲見面,也是讓網友感到非常驚喜。但是看完演唱會之後,小編不禁思考起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在這個歌手眾多的時代,但是能夠代表中國的,卻依舊還是老一代的這些歌手,那些屬於這個時代的年輕代歌手都上哪去了?
  • 帶你回到2004年的華語樂壇,「神仙打架」的局面正式開啟
    2004年的華語樂壇「神仙打架」的局面正式開啟,一時間群雄並起,風格各異的作品層出不窮,這一年幾乎是華語樂壇最瘋狂的一年周杰倫、王力宏、張韶涵、陶喆等人用作品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也正是這樣,周杰倫用他的《七裡香》拿下了金曲獎最佳男歌手,坐穩了華語樂壇的第一把金交椅
  • 為什麼網友都懷念曾經的華語樂壇,那時候的樂壇堪稱是神仙打架
    懷念那些美得各有千秋的香港美女,懷念那些百看不厭的經典電影,懷念華語樂壇的巔峰時代。2000年代初時,華語樂壇湧現了一大批實力歌手。2001年的第12屆臺灣金曲獎,最佳新人後補就有周杰倫、孫燕姿、戴佩妮、範瑋琪、林凡,堪稱神仙打架。
  • 被稱為華語樂壇「神仙打架」的一年,也奠定了他們歌壇霸主的地位
    哪一年被稱之為華語樂壇「神仙打架」的一年,一首接一首的單曲循環,好歌輩出,也奠定了他們歌壇霸主的地位。周杰倫與方文山可謂是歌壇的黃金搭檔了,一個曲一個詞缺少了誰都沒有那個感覺。在那一年的真的是可以稱華語樂壇巔峰的年代,也奠定了他們歌壇霸主的地位以至於在今後的很多年再也難以出現能達到他們巔峰水平的歌手了。而作為90後的我們則感到很榮幸可以在同一年聽到這麼多好聽的歌曲,看到這麼多「神仙打架」,因為他們這些歌曲都難以分辨出高低,也都陪伴了我們的青春。
  • 這才是華語樂壇!來看看華語樂壇20年前30位歌星「神仙打架」
    作為一名80後的小編,還是最懷念小編年輕時候的華語樂壇。記得2000年時,華語樂壇開始了不平凡的一年。周杰倫、孫燕姿、梁靜茹等新晉歌手紛紛出道,除了這些新出道的歌手還有、劉若英等實力派紛紛發布巔峰作品。華語樂壇開始了最輝煌的時刻,可惜時間太過短暫,不到10年華語樂壇已經沒落了。
  • 1994年的華語樂壇是什麼樣子?每一首都聽不厭,這才叫神仙打架
    再看看華語樂壇最巔峰的94年,好歌一首接一首,簡直是大神輩出神仙打架。那時的歌曲三觀正、有內容、不膚淺,有些不太火的歌放到現在抖音裡那都是爆款。94年的邰正宵,憑藉著一首《999朵玫瑰》徹底走紅,這可是當年最經典的情歌。其實這首歌本發行於93年,不過那時沒有網絡,直到94年才在內地流傳開。
  • 2004年華語樂壇「瘋狂」到什麼地步?完全是在神仙打架!
    要說華語樂壇的巔峰究竟是哪一年?100個人有100個人的看法,網友們對此也是爭議不斷。但在小編看來,華語樂壇的巔峰年必定是2004年,這一年的歌壇,不僅誕生了大批優秀的歌手,還湧現出了許多經典膾炙人口的作品。
  • 看看2004年的華語樂壇,什麼才叫神仙打架
    #華語樂壇回想起十餘年前華語樂壇那番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繁榮景象不禁有些唏噓。而2004年的華語樂壇,更是上演了一出神仙打架的景象,每個月都有幾首能夠經久不衰的歌曲上架。看看這些歌曲你聽過多少?即使在這個群雄爭霸神仙打架的時代,依然綻放著耀眼的光芒,從數據上看,幾乎是唯一能和正值當打之年的JAY競爭年度最佳歌曲的存在。《江南》是一首走過時代與時空錯亂的特殊情歌,在西洋R&B的節奏中特別加入了非常中國的洞簫與古箏,這種冒險的嘗試讓這首歌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即使到今日,如果問林俊傑的粉絲最喜歡他的一首歌,《江南》仍然能佔有一席之地。
  • 華語樂壇神仙打架的巔峰時代回來了!飛利浦FidelioS302評測
    現在時代變了,僅用手機就可以實現隨時隨地聽歌的願望,但是要知道,以前的歌都是用磁帶、CD刻錄的,想重溫經典,一款解析性能強大的HiFi耳機必不可少,今天想給大家推薦一款高性價比的聽歌神器——可鹽可甜的飛利浦Fidelio S302 HiFi圈鐵耳機,帶你重回那個華語樂壇神仙打架的巔峰時代。
  • 15年前的華語樂壇到底有多熱鬧
    當站在2020年,回看15年前的華語樂壇時,的確是「神仙打架」,而那些曾經循環過無數遍的經典歌曲,想必無論再過多久,你仍然會記得。周傳雄《寂寞沙洲冷》當幸福戀人寄來紅色分享喜悅閉上雙眼難過頭也不敢回仍然揀盡寒枝不肯安歇微帶著後悔寂寞沙洲我該思念誰周傳雄簡直是童年回憶
  • 盤點二十年前華語樂壇熱鬧場面
    時間倒退回到2000年左右,在那個聽磁帶、CD和MP3的年代,大家聽的歌似乎都一樣,一樣來自神仙打架的華語樂壇。而作為華語樂壇的黃金時代,2000年左右的華語樂壇有多熱鬧?神仙打架之後,華語樂壇的隕落,迅疾如流星。怎麼2020年了,我還在聽二十年前的歌?現在大街小巷播放的再也不是華語樂壇金曲,而是各類抖音神曲,上到79下到9個月,視頻平臺神曲的侵蝕,讓大家都對此有了應激反應。也難怪有人說,二十年前神仙打架,二十年後垃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