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分享的孩子,就是小氣嗎?也許只是家長好面子吧

2020-12-27 熊孩子兒歌故事

大家好,我是熊媽!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分享。

記得有一年,我帶著兒子去閨蜜家做客。剛走到她家裡,就看到閨蜜的女兒在玩剛買回來的滑板車,當時她女兒還不到1歲半。我兒子也想玩,就湊上去看,不過小姑娘非常排斥,緊緊抓住滑板車不讓兒子碰。誰知閨蜜竟直接把女兒握得緊緊的小手掰開,硬生生的把滑板車奪過來,給了我兒子。然後把女兒抱回臥室,告訴她,要讓哥哥先玩兒,要學會分享,懂事。

結果當然是小姑娘哇哇大哭,我兒子也嚇得不敢再靠近, 當時混亂的場面我現在還記憶猶新,尤其是那時自己內心說不出的困惑和糾結,使我更加焦慮。閨蜜的做法對嗎?雖然分享是美德,可是這樣強迫孩子做出分享的行為,真的對孩子好嗎?我們曾經也都是孩子,應該也特別討厭,家長自作主張地將自己的玩具送給別人吧!

心理學研究表明,分享不是與生俱來的。分享是人類的一種親社會行為,是人主動自願地與他人共享資源,並從中獲得快樂和滿足的行為,分享是幼兒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形成健康個性的基礎。

這告訴我們,分享不是天生的,但是分享很重要,所以需要後天培養。

那作為家長,到底該如何正確地,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來幫助他們學會分享呢?

分享一定要建立在尊重孩子的物權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只有當孩子明白了哪些東西是我的,哪些東西是你的,對物品的所有權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才能慢慢去引導!只有當孩子對自己的物品具有清晰的獲得感,擁有了這件東西,他才會內心有安全感,當他被引導要分享時,才不會擔心這件物品被搶走,那時候他才會主動願意跟別人分享。

所以,3歲前的孩子不要刻意要求去分享,因為他們還不具備分享的概念和能力。分享對他來說,就是赤裸裸的搶奪。如果家長刻意強求,反而會加深孩子對物品的佔有欲,還會讓他對所謂的朋友,產生恐懼感。

不要說那麼小的孩子了,就連我們大人擁有的很多物品,也不是每一件都願意跟別人分享吧!想一想,比如說我們的錢包、手機、水杯、銀行卡密碼等等,都不會跟別人分享吧,因為我們都認定這是只屬於自己的物品,別人是不可以碰的。因此,我們平時可以在家裡,可以多跟孩子進行玩具的分類,可以詢問孩子哪些玩具是只屬於他的,哪些玩具是可以和小朋友分享的。讓孩子選出來,這樣,當有小朋友來家裡做客,就可以讓孩子把那些可分享的玩具拿出來,跟小朋友一起玩。

當然啦,我們平時也可以教給孩子一些分享的技巧,進行分享啟蒙。比如,外出的時候多帶一些玩具,和其他小朋友進行交換,或者學會輪流玩;還可以帶一些好吃的,如果孩子被拒絕了,讓孩子把好吃的給到對方,進行異類物品的交換。總之,讓孩子在交換中體驗到分享的快樂,漸漸地便會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分享!

您的孩子平時願意分享嗎?不願意分享的時候,您又是怎麼做的呢?歡迎大家一起來留言討論分享啊!

相關焦點

  • 還在強迫孩子「分享」嗎?3個方法讓寶貝真正樂於分享,愛上交際
    在兒童遊樂場,我經常看到媽媽這樣對孩子說:「寶寶乖,把玩具給朋友玩一下嘛,要樂於分享,不要那麼小氣哦!」還有的媽媽為了面子,還會強行奪下孩子手裡的玩具給別人玩,面對家長的哄騙和強迫,孩子或是一臉不情願地照做,或是好像遭受了很大委屈,只能用哭鬧來表達反抗。
  • 你還在強迫孩子「分享」嗎?3個方法,讓寶貝真正樂於分享,愛上交際
    而且樂於分享也是禮貌和修養的體現,反映著教養家庭的處世風格,因此很多父母非常重視孩子這方面的表現。 在兒童遊樂場,我經常看到媽媽這樣對孩子說:「寶寶乖,把玩具給朋友玩一下嘛,要樂於分享,不要那麼小氣哦!」
  • 孩子也有自尊心,在這三種場合給孩子留足面子,他會更感激你的
    那麼父母想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應該怎麼做呢?在以下幾個場合中,給孩子留足面子,也是對孩子自尊心最好的保護。 1:不在公共場合訓斥或貶低孩子,給孩子留足面子 俗話說得好,「人要臉,樹要皮」,哪怕孩子年齡不大,也是愛面子的。
  • 很多人寧願拿三千工資,也不願月賺三萬去擺攤,只是因為面子嗎?
    有網友問:很多人寧願拿三千工資,也不願月賺三萬去擺攤,只是因為面子嗎?來自網友的提問很多職場人拿著3000工資,不僅不願做月入3萬的擺攤工作,而且還會瞧不起那些擺攤的人。有些人覺得是因為面子問題。其實面子問題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如果把面子當成一個問題的話,那僅僅是一個很小因素。擺攤真的賺錢嗎?零售行業利潤率本身就很高,賺錢可以看得到,但風險也相對較大。很現實地講,擺攤是一個極其不穩定的事情。
  • 腰包很肥,可是卻特別小氣,十二生肖中,這4個生肖好小氣喔!
    老話說,越有錢的人越是小氣。你們同意這樣的說法嗎?不過,某種程度上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越有錢越小氣,那麼財富豈不是越積越多,那麼就變得越來越有錢,似乎陷入了一個無限循環。今天我們就來聊十二生肖中這4個小氣的生肖吧!不知道你們身邊會不會有這樣的人。接下來讓我們一個一個分析一下!
  • 家長強迫孩子把襪子塞嘴裡,孩子乾嘔不止,只因孩子不願洗襪子
    雖然每個家庭有了孩子之後都會非常的高興,但是教育孩子也成為了家長最煩惱的事情。因為家庭的教育方式會直接影響孩子未來的一切作為,如果教育不好孩子以後會走上不該走的路,有可能在叛逆時期會非常的叛逆。近日在陝西安康就有這樣一段視頻被傳到了網上,內容是這樣的:一個男孩不願洗襪子,家長就強迫孩子把襪子直接塞到嘴裡面。據悉,視頻中顯示:男孩把臭襪子塞到了嘴裡面,旁邊的父親還不停地說「快點塞進去,在使勁給我往裡面塞,老子讓你洗襪子你不但不洗,還非要往自己床上塞」,一遍訓斥一遍讓孩子使勁的塞。他想用這樣的辦法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 《皓鑭傳》:比起教會孩子分享,允許孩子「自私」更重要
    既然太后的心愛之物都不願外借,更何況是一個年少的孩子。」 我不禁為李皓鑭的做法點讚。教孩子懂得分享固然重要,但站在孩子的角度,尊重孩子的想法,對一個人心智的健康成長更為重要。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沒事,孩子喜歡就拿走吧。」「不就是個小汽車麼,弟弟是客人」「你是大的,要讓小的。」……有些家長雖然也知道不能強迫孩子,但是卻也擔心:孩子不願意分享,會成為自私的人!孩子不懂得分享,會交不到朋友的。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
  • 家長寧願花高價送孩子讀私立高中,也不願去公立?高考時有啥不同
    想要進入好的高中並不容易,重點高中和重點大學一樣都是報考的熱門學校。不過近幾年很多家長都寧願花高價送孩子讀私立高中,也不願去公立高中,難道私立高中就比公立高中好嗎?這倆學校以後哪不同,三年後高考結果又有什麼區別呢?那麼接下來我就說說為什麼家長都青睞私立高中吧!
  • 【媽媽手冊】「弟弟小,讓給弟弟吧」 說這話的媽媽都有病!
    但是臨走的時候,同事家女兒死死攥著囡囡借給她玩的娃娃不放,但是這是囡囡最愛的熊熊,她不願送給妹妹,這讓同事尷尬不已。媽媽看到這一情況,就安慰囡囡:「你就送給妹妹吧,她比你小,你就讓讓她,回頭媽媽再給你買一個。」最終囡囡委屈地站在門口,看著妹妹抱著自己的熊熊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小珺是個典型的「小女漢子」,對於男孩的玩具總是情有獨鍾。
  • 「教育」這個詞,也許是當今社會家長們最熱的話題吧!
    「教育」這個詞,也許是當今社會家長們最熱的話題吧! 到了六年級,會擔心他的學習成績,該如何選擇初中,到底該怎樣擇校,怎樣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上了初中,會擔心他的成績排名,甚至會想到高中、大學、工作……家長們所做的這一切,到底又是為了什麼呀?
  • 家長處理得好,就是孩子成長的契機
    孩子成年前會經歷3次叛逆期,如果沒處理好,會給孩子性格埋下隱患;如果處理得當,叛逆期也可以是成長契機。同事的孩子11歲,差不多到了青春期早期的階段,她向我們吐槽,孩子出現了各種「叛逆」的苗頭。一位同事聽完就這麼安慰她:「這就是孩子叛逆期,再忍忍,過了這個階段就好了。」
  • 家長處理得好,就是孩子成長的契機!
    孩子成年前會經歷3次叛逆期,如果沒處理好,會給孩子性格埋下隱患;如果處理得當,叛逆期也可以是成長契機。同事的孩子11歲,差不多到了青春期早期的階段,她向我們吐槽,孩子出現了各種「叛逆」的苗頭。一位同事聽完就這麼安慰她:「這就是孩子叛逆期,再忍忍,過了這個階段就好了。」容忍和等待,是對於叛逆期孩子正確的對待方式嗎?叛逆期這個東西,家長到底該如何處理呢?
  • 別人給瓶飲料,都要帶回去給孩子的家長,都很摳門?
    什麼是愛?百科的解釋是人類情感,甘願對一個人好,對一個人付出。愛可以在夫妻之前,可以在兄弟姐妹之間,可以在父母孩子之間。 愛是一個很大,不能具體描述事物的詞語。於我的理解,就是看到一件衣服,一樣好吃的東西,都熱切地分享給家人。小時候,最盼望的事情就是爸爸回家。因為他會帶回一瓶飲料、幾顆糖、幾塊肉。這些都是別人給他,但是他不捨得吃的東西。
  • 孩子有心事不願告訴父母,您的指責與否定,會讓孩子關上心門
    一位媽媽接孩子放學,她像往常一樣問孩子:「寶寶,今天在學校怎麼樣啊?過的開心嗎?」孩子只是看看媽媽,一句話也沒有回答。看到孩子不回答,媽媽說:「你怎麼這麼沒有禮貌,媽媽跟你說話,你怎麼不回答呢?」孩子走進家門,重重地將書包扔到沙發上,然後蹲下身子趴在沙發上。此時如果你是這位媽媽,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會怎麼做?對孩子大發脾氣還是一直追問?
  • 孩子不想跟別人分享,父母的強迫,會讓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
    只是一些蘋果而已,卻不願意分享給他人,所以王女士為此很是生氣,嚴厲地批評了孩子,強迫孩子必須同自己一起去把蘋果送出。王女士的出發點是為了讓孩子養成分享的習慣,不要變得為人小氣,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殊不知,這種強制孩子進行分享的行為,反而會給孩子的內心帶來極大的傷害,起到事與願違的效果。
  • 家長們,請好好愛孩子,也給老師愛孩子的理由和勇氣吧
    說起老師,想起有人形容老師是「被困在廁所裡的人」,對於學生的管理,老師真是進退兩難:管吧,現在的孩子真的不好管,批評怕傷自尊,懲戒不敢用,怕孩子出事;不管吧,有的孩子已經無法無天,再不管教真的會長成歪脖子樹。
  • 《面子》面子重要還是幸福重要?為自己活一次!放棄面子下的愛情吧
    Hello,大家好,我是叨叨姐。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主題。她事業如意,工作幹練,但就是不愛打扮,不喜歡結交男朋友,這令小薇的母親非常操心。不料母親的生活也開始混亂——她懷上了孩子,卻不願公開誰是孩子父親。為了面子問題,小薇的外公外婆把母親趕出家門,責令她一定要找個人嫁出去。於是,媽媽投奔到女兒的門下,暫時寄宿在此,女兒開始四處網羅男人相親。除了母親的事情讓小薇煩惱,她女同性戀的身份也需要苦心遮掩,擔心思想傳統的母親接受不了。於是,小薇和女朋友薇薇安開始偷偷摸摸發展地下戀。
  • 老師公開成績排名引罵戰,是家長太玻璃心?孩子的成績該公開嗎?
    有人稱讚:「不應該公開,對成績不好的學生會挫傷積極性,直接貼出來就是不太好。」至此,家長批改作業的爭議還未過去,在家長群公開考試成績引不滿又明晃晃的衝上熱搜。二、成績不公開,孩子就能輕鬆嗎?儘管有效,但這真的不是什麼太好的體驗。從這樣的角度出發,我支持該政策的發布。圖源 電視劇《小歡喜》但不公開成績,就能打發學生和家長對成績的關注嗎?
  • 孩子有心事不願跟父母吐露?父母的指責與否定,會讓孩子越來越遠
    其實像小玫和女兒這種情況,不少家長都遇到過,孩子在某個階段突然不願意和家長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哪怕自己日常生活都不願向家長提及。當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家長應該去反思自己和孩子的互動模式,有可能是因為自己和孩子互動方式,讓孩子離自己越來越遠。
  • 沒有叛逆期的孩子真的好嗎?10-18歲孩子家長一定要看!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很多父母都擔心不已。 甚至有家長問小編:孩子一定要經歷青春期嗎?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孩子不經歷叛逆期? 家長們有這種想法就很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