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寧願拿三千工資,也不願月賺三萬去擺攤,只是因為面子嗎?

2020-12-25 九乙大叔

有網友問:很多人寧願拿三千工資,也不願月賺三萬去擺攤,只是因為面子嗎?

來自網友的提問

很多職場人拿著3000工資,不僅不願做月入3萬的擺攤工作,而且還會瞧不起那些擺攤的人。有些人覺得是因為面子問題。其實面子問題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如果把面子當成一個問題的話,那僅僅是一個很小因素。

擺攤真的賺錢嗎?

零售行業利潤率本身就很高,賺錢可以看得到,但風險也相對較大。很現實地講,擺攤是一個極其不穩定的事情。

1.同行無同利

同行無同利,當看到別人因擺攤賺錢,自己也去擺攤,往往不一定能賺到錢,甚至可能虧錢,這個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上學的時候,放假和同學擺攤玩,進貨一樣,兩個不同的攤位,緊挨著但一個就賺錢,另一個就賠錢,原因至今搞不懂,有人說:有沒賺錢的命。

事實上,各種行業都有賺錢也都有賠錢的,這個和擺攤一樣的道理,不是所有擺攤的都賺錢,只是個別人而已,一定遵循著「二八定律」。

2.擺攤沒方向

看著別人擺攤賺錢,自己也想擺攤,那完全可以試一下。等真正實踐了之後才知道,擺攤選品方向很重要,很可能選的產品是滿足了自己的審美,但不一定滿足大多數人的審美標準,按照自己的喜好並不是多數的人喜好,可擺攤的東西很多,如何選,相信很多人心裡沒有這個概念。

簡單的一個例子,擺攤賣手機,一定不如擺攤手機貼膜賺錢。擺攤位置,擺攤產品,看似簡單,當進入批發市場的時候,很可能就凌亂了。

3.擺攤無增長

擺攤是一個賺辛苦錢的事情,不要看著別人擺攤賺錢了,而且還賺的不少,擺過攤的人才知道擺攤想賺錢其實很辛苦,要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講價的,挑毛病的,你精挑細選的產品,結果在別人眼裡就是一文不值。有時會很糾結的。

擺攤的可替代性強

擺攤可替代性很強,幾乎所有人的人都可以做,只要想去做,不管賺錢與否,誰都能做。現在在上班的人,當失去收入的時候,一樣可以擺攤。

1.擺攤門檻低

擺攤門檻很低,物質成本很低,可能幾千塊錢就可以,甚至幾百塊錢進貨,路邊攤就能夠擺起來了;知識儲備低,存在必然合理,只要市面上有的產品,適合擺攤做的任何產品都可以做,有小飾品、T恤、文具、玩具等等,太多了東西都可以用來擺攤。

2.擺攤無技術含量

擺攤沒有任何技術含量,擺攤基本都是在賣產品,賣服務,這些技術含量相對低,擺攤絕對沒有賣鑽戒的,即便有別人都會認為是是假貨,哪怕你真的是律師,經濟糾紛的案件律師,擺攤賣服務,大多都是看熱鬧的,生意絕對不如手機貼膜的好。所以有技術含量的事情不會用來擺攤。

3.擺攤任何人都可以

擺攤無論男女、老少、學歷高低,都可以擺攤,這就造成了擺攤人的水平層次不齊,誰都可以做,你是大學生也好,小學生畢業也罷,只要想做,都可以做。飛行員不是什麼人都當,但擺攤卻是什麼人能做,但飛行員「削尖了腦袋」都擠不進,而擺攤因為替代性強,很多卻不以為然。

賺錢的欲望問題

經常能聽到一句話:錢不是萬能,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人都在這樣說,賺錢的事情很多,只是賺錢欲望是否強烈,是否有退路,是否能打破那層心裡的底線。

1.沒有放不下的面子

在生存出現問題的時候,面子就不是問題了。就像有些人餓急了,很多平時不吃的東西都吃,哪怕平時吃飯很講究,不吃這個,不吃那個,很挑食,講究營養搭配,餓他三天過來,平時不吃的東西都覺得是美味。

2.有退路的情況

月入3000是一個什麼水平呢?餓不死,富不了的水平。很多人其實是賺錢的欲望不強烈,只要有退路,就不會把自己逼那種可替代性強事情上。就像職場人一定不願做打雜的事情,因為可替代性。別人做不來,自己能做得來,那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只要不是「餓急」了,一定會有所選擇。

3.未來希望更大

工作月薪3000,可能以後提拔後,年薪可能是百萬。或者說在大的平臺工作,可能月薪只是幾千,但是能做的事情卻很大,掌握的資源卻更多,這個沒法用錢來換算的。你也許擺攤很有錢,生病了不一定能請到專家,但是國企老總可能他月薪只是幾千,卻可以請到知名專家。有些時候,錢確實不是萬能的。

4.有賺錢的其他門路

擺攤這個實在是太小了,可是拿三年工資的人沒準能夠了解到千萬的項目發展動向,可以提前布局,可能一次就能賺幾十或者上百萬,擺攤一定不具有這樣的優勢。

總之,面子問題雖然人們都很在乎,但是真正涉及到生存問題,面子其實不是問題,而且擺攤門檻太低,沒有逼到那個份上,有份穩定的工作,大多數人還是不會選擇去擺攤的。

相關焦點

  • 為何很多人寧願拿3千死工資,也不願送外賣月入過萬?3個原因太扎心
    現在的工廠,基本上年齡大的人要麼被淘汰了,要麼就是自己離開了工廠。而大部分打工的人,都集中在90後的年輕人。一直以來,在工廠打工可以說是屬於收入低,沒多高文化的群體。而據了解,在富士康的年輕人,大部分人基本工資也就2000左右,再有些加班費,平均能達到3千的樣子吧。但是3千的工資能幹什麼呢?真的到年底又能存多少呢?
  • 月薪3千和擺地攤月賺3萬,為何多數人選擇前者?不只是面子問題
    月薪3千和擺地攤月賺3萬,為何多數人選擇前者?不只是面子問題在如今這個社會,賺錢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關鍵就看你有沒有用心,或者說有沒有那個膽量。我們常說,要敢於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只有這樣,才能抓住發家致富的機會,未來走向人生巔峰。很多時候,你跑在別人前面,那麼發財的可能性就會更大。做一些別人不願意去做的事情,賺的錢才有可能更多。許多朋友肯定發現了一個現象,為何絕大多數人寧願拿著3千的月薪,也不願意去擺地攤,月賺3萬。我敢說,大部分的讀者朋友都會覺得是放不下臉面,但其實並不只是面子的問題。
  • 為何有些人寧願坐辦公室拿3000的工資,也不願學月嫂拿上萬工資?
    老韓是個對錢很敏感的男人,這些年來總是嫌棄家裡的女人賺錢少,他說同村的幾個女人差不多年紀在城市裡當月嫂,工資能夠上萬,而他的老婆卻沒有這個動力去賺大錢。「老丁,下次去咱們家時,你也幫我勸勸你嫂子,好讓她考慮辭職去學做月嫂啊,難度不高收入還高。」老韓在分別的時候拜託我了一個任務,我只有笑笑,卻不敢正面應承下來。
  • 那些負債百萬的人,為何寧願在路邊擺攤?也不願進工廠打工還債
    相信大多數人會選擇以打工來還債務,因為打工零風險,每月會有固定的收入來還債。可事實完全相反,那些欠債上百萬的創業失敗者,他們寧願在路邊擺攤,也不會進月收入上萬的工廠打工還債。在深圳打拼多年,初次當老闆的老吳,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 擺攤月入三萬買別墅?我做了份麻辣燙小攤財務報告
    另外,每年三個半月的夜市收入都是老牛的老婆記,帳本已經不在了,但是老牛也給我估算了一個大概:「其實我們的夜市不是特別賺錢,還是門店賺錢一點,因為夜市天氣不好不太好出攤,另外我們兩個人顧兩邊也累,夜市做的好得一大家子在那裡守著,一年也就多賺個兩萬多。」
  • 寧願一天只賺一百,也不願整天去上班,橫店群演都夢想成為張美娥
    寧願一天只賺一百,也不願整天去上班,橫店群演都夢想成為張美娥現如今最賺錢的職業是什麼?賺錢隱秘的職業不好說,最多人知道的就是做演員了,「高價片酬」整治之前,有些演員一部戲就上億,如今就算整治了,也未必能改變這種現狀。
  • 別小看那些賺小錢的人,他們比年入百萬的大老闆,更值得學習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什麼比鈔票更能給人安全感了,哪怕是一張張小鈔票,也能喚起心中的愉悅吧。所以,永遠不要停止賺錢的腳步,哪怕是賺小錢也是不容小覷的。一、賺小錢的人,拿得出勇氣,放得下面子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吐槽:「拿著白菜價的工資,操著吸白粉的心,還得忍受領導的各種壓力與怒氣。
  • 老闆說:「喝下這杯酒,工資漲三千」是怎麼回事?我賺大發了?
    老闆說:「喝下這杯酒,工資漲三千」是怎麼回事?我賺大發了?中國是禮儀之邦,講究待客之道。無論是生活中和家人朋友的聚餐,還是職場上和同事領導及客戶所需參加的應酬,都是講究場面和對待的用心程度。當然了,酒局中也隱藏了不少的真話和假話,這個就需要你去認真的分辨,真話就銘記於心,比如說一些前輩的肺腑之言,對於自己工作的經驗之談,這些都是對自己有用的訊息。而對於一些假話,你可以當作過往雲煙,聽聽就過了。只是有些假話你聽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了。這不,老闆說:「喝下這杯酒,工資漲三千」是怎麼回事呢?
  • 農民工逐漸老去,年輕人不願出苦力,以後「農民工」會不會消失?
    有人說:種地是農民的本分,但是現在各種物價上漲,如果農民只是在家種地,幾乎連豬肉都吃不起了。於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很多農村人開始選擇外出打工,也就是所謂的「農民工」,可以說農民工是一個時代的標誌。如今最常見的農民工,大多都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肯吃苦能出力,但是這一代農民工都已經年紀大了,而年輕一代的農村人幾乎都不願意出苦力了,年輕人寧願找個體面的工作,一個月賺兩三千元,也不願出力賺更多的錢,下面就來看看年輕人為何不願做農民工了?以後農民工會不會消失呢?
  • 月薪三千相親女的神邏輯:能為你家開枝散葉,三萬月薪我有資格提
    小Y緊接著又說:「我的工資每月三千,你才兩萬,兩個人加起來完全滿足不了婚後的生活質量,不瞞你說,我對另一半的工資期望是至少三萬以上,聽說你工作不錯,沒想到也才一兩萬的工資。」月薪兩萬能夠用嗎,現在月薪低於三萬的男生都是能力不足的「殘疾人」了。
  • 我真的去擺攤了
    比如很多賣家把東西鋪在地上,但大多數人是不願意彎下腰去看的,最好還是應該把貨品擺在人路過時,視線可以直接看清的高度。再比如,要有一顆平常心,不要硬擠特別熱鬧的網紅街道,生意不一定好。 以前都是我們挑工作,這份不行就換一份,現在因為疫情,變成工作挑我們。 以前我也擺過兩回攤,但總是被城管攆,到處跑,就沒再擺。最近聽說擺攤火了,我就進了些耳飾,拿到各個地鐵口附近、人流量多的地方試試。但現在不敢投入太多成本,只是拿一些低成本的貨先賣賣看。我一般是傍晚6點左右開始擺,考慮到交通問題,晚上9點左右就得收攤回家了。
  • 為什麼有的人寧願3k雙休,也不願意5k單休?人不是為了錢而活
    這兩個工作都是她本專業的工作,第一個工作是單休,每個月五千塊錢,是一家行業內的小公司。第二個工作是雙休,底薪三千,還有一些提成,並且是行業內的大公司。於是她開始糾結了,剛畢業的學生,一個月拿五千塊錢,其實還是挺多的。而一個月拿三千塊錢,可能就會有點窘迫。於是她陷入了糾結,最近她告訴了我,她選擇了這個雙休,三千塊錢一個月的大公司工作。
  • 調查報告:30%的人寧願少賺4萬,也不願意穿西裝上班!
    不管是哪個國家,一般正式一點的企業,或是比較規範的公司,都會要求員工穿制服上班,其中就有西裝,但有一部分人卻很抗拒穿著西裝去上班。對打工仔來說,穿得舒服才是他們最關心的事情。近日有調查發現,近三成受訪者竟願意每年少賺五千美元(約港幣三萬九千元)以換來穿牛仔褲上班的權利,如果是你,你又是怎樣選擇呢?比起西裝、套裝,牛仔褲當然更方便打工仔活動,不過你願意每年少賺幾萬以換來穿著「牛記」返工的權利嗎?
  • 為什麼很多人找工作的時候,寧願找中介小時工,也不願意直接進廠
    所謂中介,就是公司給中介一個薪資標準,然後中介再將這個工資標準降低一部分招別人,然後自己從中賺差價,如果是自己直接找到公司的話,那麼就不需要招中介了,也不用擔心自己的工資被剋扣。不過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現在有很多人在找工作的時候,寧願找中介做小時工,也不願意直接進廠做長期工,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職場中,有這3個毛病的人永遠也賺不到錢,你有嗎?
    但是只有賺錢的想法還不行,尤其是在職場上,有這3種習慣的人很難賺到大錢。1.不敢承擔危險與機遇並存,但在職場上真正意義上的「危險」其實並不多,很多人寧願在部門裡安安穩穩的當一個小員工,拿著月薪3千的工資,也不願去主動承擔公司裡的大項目,因為他們覺得一旦失敗面臨的很有可能是整個月的工資全部泡湯,白忙活一場,但越是這種人越能賺到錢,因為凡事都要踏出第一步,你都沒有做怎麼就知道自己一定不行呢?
  • 愛情中被騙,寧願將錯就錯,不願醒來的四大星座
    幾乎每個人都會經歷愛情的謊言,有的人希望愛情絕對的純潔,在愛情中不容許有一粒沙子。如果戀人對自己有謊言,是絕對不能接受的,他們寧願放棄來之不易的愛情,也不願讓戀人對自己說謊。而有的人在愛情中,即使發現戀人的謊言,也因為離不開戀人而寧願將錯就錯。
  • 走,一起去擺攤嗎?這幾款中型SUV給足你面子!
    其實,並不一定要是豪車才能去擺攤,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而已,只要車的空間夠大,我們也一樣可以很豪橫的擺攤!而這時候選擇一輛20萬左右的中型SUV絕對是個不會後悔的選擇,中型SUV不管是家庭使用還是其他用途中型SUV都是一個性價比很高的車型。其實汽車市場上的中型SUV選擇性很多,但要我給你推薦,那我會推薦你這幾輛!
  • 29歲美女擺攤賣麻辣燙,利用打九折再返10%,賺得盆滿缽滿,易學
    有很多朋友都問了一個重複的問題,那就是「想創業,但是沒有錢怎麼辦?」那肯定就是擺攤了。擺攤是一個低投入,高回報的行業,只要做得好,空手套白狼不是夢。但是現在擺攤的人那麼多,怎樣才可以讓自己競爭過其他人,做到賺錢的呢?
  • 朗朗頻繁上綜藝真相曝光,值得敬仰:放下面子我們會活的輕鬆很多
    因為疫情持續時間太長,而且很多地區都不支持線下開音樂會,因此郎朗準備了好幾年的80多場音樂會全部取消了。辭職的理由不是因為和自己的職業規劃不符,而是要攀比。坐我旁邊的同事,他好幾次跟我講,他要離職。而他離職的原因是,他以前公司的同事,能力沒他強,但是工資卻比他高,而且對方還是大公司。他內心極度不平衡,他之前同事組織的聚會,他怕失了面子,就一次都沒參加過。而實際上,他之前的同事能找到好的工作,就是因為參加了類似這樣的聚會,得到了內部推薦,才有了那麼好的機會。
  • 張平:為什麼夜市沒幾天 就少了許多擺攤的人?
    第一類,剛開放夜市時,很多人感到好奇,一些富家子弟開著上百萬的豪車去擺攤,對外宣稱是體驗民間生活,但實際上是在炫富,這樣的人不是為生活所迫,所以他們擺地攤也是幾分鐘的熱度,不會持續很長時間的。這些富家子弟擺地攤沒幾天就不想再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