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問:很多人寧願拿三千工資,也不願月賺三萬去擺攤,只是因為面子嗎?
很多職場人拿著3000工資,不僅不願做月入3萬的擺攤工作,而且還會瞧不起那些擺攤的人。有些人覺得是因為面子問題。其實面子問題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如果把面子當成一個問題的話,那僅僅是一個很小因素。
擺攤真的賺錢嗎?
零售行業利潤率本身就很高,賺錢可以看得到,但風險也相對較大。很現實地講,擺攤是一個極其不穩定的事情。
1.同行無同利
同行無同利,當看到別人因擺攤賺錢,自己也去擺攤,往往不一定能賺到錢,甚至可能虧錢,這個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上學的時候,放假和同學擺攤玩,進貨一樣,兩個不同的攤位,緊挨著但一個就賺錢,另一個就賠錢,原因至今搞不懂,有人說:有沒賺錢的命。
事實上,各種行業都有賺錢也都有賠錢的,這個和擺攤一樣的道理,不是所有擺攤的都賺錢,只是個別人而已,一定遵循著「二八定律」。
2.擺攤沒方向
看著別人擺攤賺錢,自己也想擺攤,那完全可以試一下。等真正實踐了之後才知道,擺攤選品方向很重要,很可能選的產品是滿足了自己的審美,但不一定滿足大多數人的審美標準,按照自己的喜好並不是多數的人喜好,可擺攤的東西很多,如何選,相信很多人心裡沒有這個概念。
簡單的一個例子,擺攤賣手機,一定不如擺攤手機貼膜賺錢。擺攤位置,擺攤產品,看似簡單,當進入批發市場的時候,很可能就凌亂了。
3.擺攤無增長
擺攤是一個賺辛苦錢的事情,不要看著別人擺攤賺錢了,而且還賺的不少,擺過攤的人才知道擺攤想賺錢其實很辛苦,要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講價的,挑毛病的,你精挑細選的產品,結果在別人眼裡就是一文不值。有時會很糾結的。
擺攤的可替代性強
擺攤可替代性很強,幾乎所有人的人都可以做,只要想去做,不管賺錢與否,誰都能做。現在在上班的人,當失去收入的時候,一樣可以擺攤。
1.擺攤門檻低
擺攤門檻很低,物質成本很低,可能幾千塊錢就可以,甚至幾百塊錢進貨,路邊攤就能夠擺起來了;知識儲備低,存在必然合理,只要市面上有的產品,適合擺攤做的任何產品都可以做,有小飾品、T恤、文具、玩具等等,太多了東西都可以用來擺攤。
2.擺攤無技術含量
擺攤沒有任何技術含量,擺攤基本都是在賣產品,賣服務,這些技術含量相對低,擺攤絕對沒有賣鑽戒的,即便有別人都會認為是是假貨,哪怕你真的是律師,經濟糾紛的案件律師,擺攤賣服務,大多都是看熱鬧的,生意絕對不如手機貼膜的好。所以有技術含量的事情不會用來擺攤。
3.擺攤任何人都可以
擺攤無論男女、老少、學歷高低,都可以擺攤,這就造成了擺攤人的水平層次不齊,誰都可以做,你是大學生也好,小學生畢業也罷,只要想做,都可以做。飛行員不是什麼人都當,但擺攤卻是什麼人能做,但飛行員「削尖了腦袋」都擠不進,而擺攤因為替代性強,很多卻不以為然。
賺錢的欲望問題
經常能聽到一句話:錢不是萬能,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人都在這樣說,賺錢的事情很多,只是賺錢欲望是否強烈,是否有退路,是否能打破那層心裡的底線。
1.沒有放不下的面子
在生存出現問題的時候,面子就不是問題了。就像有些人餓急了,很多平時不吃的東西都吃,哪怕平時吃飯很講究,不吃這個,不吃那個,很挑食,講究營養搭配,餓他三天過來,平時不吃的東西都覺得是美味。
2.有退路的情況
月入3000是一個什麼水平呢?餓不死,富不了的水平。很多人其實是賺錢的欲望不強烈,只要有退路,就不會把自己逼那種可替代性強事情上。就像職場人一定不願做打雜的事情,因為可替代性。別人做不來,自己能做得來,那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只要不是「餓急」了,一定會有所選擇。
3.未來希望更大
工作月薪3000,可能以後提拔後,年薪可能是百萬。或者說在大的平臺工作,可能月薪只是幾千,但是能做的事情卻很大,掌握的資源卻更多,這個沒法用錢來換算的。你也許擺攤很有錢,生病了不一定能請到專家,但是國企老總可能他月薪只是幾千,卻可以請到知名專家。有些時候,錢確實不是萬能的。
4.有賺錢的其他門路
擺攤這個實在是太小了,可是拿三年工資的人沒準能夠了解到千萬的項目發展動向,可以提前布局,可能一次就能賺幾十或者上百萬,擺攤一定不具有這樣的優勢。
總之,面子問題雖然人們都很在乎,但是真正涉及到生存問題,面子其實不是問題,而且擺攤門檻太低,沒有逼到那個份上,有份穩定的工作,大多數人還是不會選擇去擺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