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是除夕夜一道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從1983年開始,它伴隨著電視機前的中國百姓走過了30多個年頭,無數個經典節目帶來了數不盡的歡聲笑語。
《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
——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魔術篇)
▲從左至右:孟盛楠、甲丁、姚金芬、秦鳴曉、傅騰龍、傅琰東、袁德旺
魔術伉儷
——姚金芬、秦鳴曉
▲姚金芬、秦鳴曉做客《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
▲《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節目錄製現場 姚金芬、秦鳴曉表演魔術
▲一個短片帶你了解姚金芬、秦鳴曉的魔術之路
魔術作為一種重要的藝術表演形式,一直活躍在春晚的舞臺上。早在1983年首屆春晚,我們就看到了魔術的身影。當年僅有的兩個節目便是魔術伉儷姚金芬的《彩扇爭豔》和秦鳴曉的《吉慶有餘》,兩人精彩的表演將觀眾帶入了一個奇幻的世界,也成功開啟了他們的春晚之路。
▲1983年春晚上,姚金芬表演魔術《彩扇爭豔》
在一次工藝美術展覽上,姚金芬被五彩斑斕的中國扇子深深地吸引,萌生出了把扇子搬上舞臺的想法。當時她正生病住院,便在這段時間打磨出了《彩扇爭豔》這個節目。
▲1983年春晚上,秦鳴曉表演魔術《吉慶有餘》
1983年春晚之前,秦鳴曉接到導演黃一鶴的電話,讓他在春晚上表演一個魔術。這個魔術既要保留秦鳴曉節目的原味,又要有春節的年味——變出熱騰騰的餃子。經過一番努力,秦鳴曉在春晚的舞臺上變出了「火候剛好」的餃子,觀眾看著好看,工作人員吃著也好吃。
▲姚金芬、秦鳴曉表演魔術
在隨後近二十年的時間裡,姚金芬和秦鳴曉又先後四次登上春晚舞臺,他們表演的魔術變化多樣,總能給觀眾帶來新的驚喜。兩人憑藉嫻熟的技法和絕妙的創意,成為中國魔術界屈指可數的魔術大師。
在《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節目錄製現場,姚金芬、秦鳴曉帶來了一段精彩的魔術表演,戳視頻get這份「神奇禮包」!
魔術父子將
——傅騰龍、傅琰東
隨著時代的變遷,春晚舞臺對中國魔術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春晚的魔術也在不斷地推陳出新。傅騰龍、傅琰東父子就是春晚舞臺上的一對特殊組合。
▲傅騰龍、傅琰東做客《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
▲《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節目錄製現場傅琰東表演魔術
▲一個短片帶你了解傅騰龍、傅琰東的魔術之路
▲傅騰龍、傅琰東父子
▲1995年春晚上,傅騰龍表演魔術《壁虎神功》
父親傅騰龍,是一位集表演、設計、理論研究於一身的魔術師。1995年,他憑藉魔術《壁虎神功》首次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之後又在春晚上表演了魔術《隔夜修書》、《人換人》。
▲2011年春晚上,傅琰東表演魔術《年年有「魚」》
兒子傅琰東則是近些年展露頭角的「魔壇」時尚新秀。2011年春晚上,傅琰東表演的融合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幻術表演《年年有「魚」》,引發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傅琰東在《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錄製現場大展身手,「金幣」、「金元寶」伸手就來!點擊視頻收看魔術《鍊金術》!
《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
本期致敬嘉賓:
▲ 1997年、2004年春晚總導演 袁德旺
▲多屆春晚策劃 甲丁
致敬詞:
除夕夜裡的娛樂盛宴,
辭舊迎新的精神大餐。
當代中國的集體記憶,
光輝歲月的長情陪伴。
用歡笑,給年輪加個封面,
以溫情,為成長做個標籤。
傳遞思念,見證團圓,
舞動吉祥,唱醒春天。
任憑時光流轉,
祥和歡樂不變。
歲歲難忘今宵,
年年不見不散。
《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
本期致敬——
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
致敬詞撰文:楊啟舫
電視端播出時間:
1月9日(本周六)18:00
CCTV4《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
——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
(魔術篇)
想要搶先一覽本周的節目嗎?
周六 (1月9日) 中午12點
登陸央視頻客戶端
搜索並關注【中國文藝】
觀看節目
春晚「打工人」的2020是什麼樣的?
他們的新年願望是?
戳視頻帶你解鎖答案!
【本期劇照:和衛】
【本期編輯:李茜】
來源:CCTV4《中國文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語環球節目中心新媒體
END
敬請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