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都區文化館老體協合唱團慶元旦演出,於2017年12月21日上午在榕馨苑劇場舉行。
筆者因偶然的際遇與該團團長謝美雲老戰友相識,並向其自薦並哼唱了由丁學文、白衛星作詞,丁學文作曲的《軍旗飄飄賀蘭山上》(徵求意見稿)而被其吸納為該團一員,並參加了今天的大合唱,筆者深感榮幸之至。到目前為止,這個合唱團共有100多人,號稱一百單八將,評均年齡66歲。
演出從大合唱《前進吧中國共產黨》的歌聲中拉開帷幕,共演出了包括大合唱《江山》、謝美雲的男高音《戰士衛國守安詳》、謝美雲、劉鳳磊的男女對唱《邊疆處處賽江南》、黃成基、趙金芬的男女聲對唱《為了誰》、周老師領唱的歌伴舞《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國》、歌伴舞《映山紅》、男低音小合唱《邊境的黃昏》、歌伴舞《翻身奴農把歌唱》、劉琪瑤的女高音獨唱《紅梅贊》、周天華的男聲獨唱《絨花》、高本才的男聲獨唱《我的快樂就是想你》、吳定福創作並演出的小品《常回家看看》、大合唱《泉水叮咚》、歌伴舞《紅歌大聯唱》在內的三十二個節目,計三個多小時。廣大觀眾對大哥大姐們的激情演唱和曼妙的舞姿,不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演出在大合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歌聲中結束。
從這張節目單上不難看出,這場演出充滿了熱愛祖國、熱愛黨和軍隊、熱愛邊疆的拳拳之心。按團長謝美雲的話說,在實現「中國夢」的徵途上,我們飲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們要懷著感恩之心,以飽滿的熱情歌唱偉大的祖國、偉大的黨,歌唱偉大的軍隊和守衛邊疆的祖國衛士。
在祖國大家庭中,七十二行,行行都閃耀著復轉軍人的身影,這個老體協合唱團也不例外。到目前為止,這個團共有八位復轉軍人在其中發揮著各自的作用。
謝美雲,今年六十七歲,是合唱團團長,男高音,臺柱子。他大高個,儀表堂堂,風度翩翩。舞臺一站,恰如玉樹臨風,更兼將軍氣質。1969年他從四川入伍來到原南京軍區某高炮團,後隨高炮團移防到新疆軍區戍邊,在部隊就是文藝活躍分子。他辦團的宗旨非常明確,就是要宣傳正能量,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他的音質圓潤、渾厚,音域寬闊,加上他的演唱風格昂揚向上,激情澎湃,多次獲獎。在他的領導下,這個團的合唱隊和舞蹈隊都開展得既轟轟烈烈又有聲有色,深受廣大市民的歡迎和愛戴。
黃成基現任副團長,主持人兼舞蹈隊導演。他1979年從四川入伍到新疆軍區某部服役,是連隊的文藝骨幹和灌籃高手。復員還鄉,成為新都公交公司的一名客車司機。因大貨車違章相撞,造成右腿高位截肢。他以軍人特有的頑強和毅志,身殘志不殘,憑著一副好嗓子來到合唱團,成為團裡的臺柱子,多次受獎。說起他的舞蹈才藝更是充滿了傳奇色彩,實在令人不可思議。據說在截肢養傷期間看電視舞蹈節目而猛然「入門」,從而對舞蹈產生了靈感並大膽的將其付諸實踐。從此,這個舞蹈隊結束了過去那種請人教、跟人學的歷史,走上了自我創新的道路。其中,他執導的舞蹈《東方紅》《山裡人唱山歌》都獲得三等獎。他創作的小品劇《婆婆也是媽》,因針砭時弊,振聾發聵,在社會引起共鳴,並在新都《百姓舞臺》榮獲一等獎。誰敢相信,這個舞蹈隊的老師竟然是右腿高位截肢,且從未接觸過舞蹈的人?這不能不說他是比保爾更加「保爾」的當代柯察金!
吳定福,今年六十五歲,1972年底從四川入伍來到新疆軍區某部服役。他在連隊不僅僅是文藝骨幹,寫作講演,軍事技能,都樣樣在行。當兵一年提為副班長,任團支部副書記,是連隊重點培養的好苗子。因向組織如實反映侯任排長利用初中女生崇拜解放軍的心理與其通姦的事實,致使遭到小山頭主義者們的打擊報復,背後挨了不少黑槍。受到傷害的他,一氣之下打報告要求復員。回鄉後,憑他的才幹在事業單位做得一帆風順。改革大潮湧起,他果斷辭職,下海經商。以軍隊打造的堅韌不拔和絕不服輸的精神,憑他的精明和前瞻,在暗潮洶湧的商海,穩坐釣魚船,他的公司可謂風生水起,後勁十足。長期的操勞,使他的身體嚴重透支,加之世風日下,使他覺得自己應該成為正能量的傳播者。於是他毅然退休,加入到合唱團,要以孱弱之軀亮開喉嚨,歌唱祖國歌唱黨。眼下,他不僅是合唱隊的隊員,還是舞蹈隊的隊員。他創作的小品劇《常回家看看》因貼近生活,切中時弊,在新都《百姓舞臺》榮獲一等獎。
今年六十九歲的張興忠,1966年從老家河北參軍,航校畢業後,被分配到原南京軍區空軍航空兵第三師任戰鬥機飛行員。1982年底轉業到四川省新都縣林業局工作,現已退休。因為從小就有一副好嗓子,硬是退而不休,來到合唱團發揮餘熱。他是合唱團六位兵哥的老大哥,也是文憑最高、資格最老的大兵哥。年近七旬的他依然朝氣蓬勃,嗓門一亮,聲如洪鐘,決心為祖國的騰飛繼續吶喊高歌。
八位跨軍種兵種、跨防區的老兵,因共同愛好和志向走到了一起,大有似曾相識之感,並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本身就體現了我軍「五湖四海」的團結精神,更是一種天大的緣分。按謝美雲和黃成基的話說,你有你的賀蘭山精神,我有我的新疆精神,他有他的藍天精神,大家走到一起,共同堅守的是井岡山精神和長徵精神!我們都是子弟兵出身,無論走到哪裡,務必保持一個共產黨員和革命軍人的本色。
幾位老戰友對筆者的歌曲《軍旗飄飄賀蘭山上》(徵求意見稿)在給予充分肯定的同時,也提出了寶貴的意見。謝美雲老戰友在百忙之中帶筆者一起找到館裡的王老師過目,王老師認可並愉快的答應給予潤色和加工。這使筆者大受鼓舞。
祝願合唱團的老兄老弟、大姐么妹藝術之樹長青不老!祝願合唱團的兵哥們與合唱團全員一道,在為祖國高歌,為新都人民服務的道路上,繼續發揚我軍優良傳統,爭取更大光榮。
正是:
戍邊將士化流星,相聚猶抒軍旅情。
萬裡關山聞角鼓,軍歌一曲跨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