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歷史新高的半導體設備市場

2020-12-26 騰訊網

來源:內容由半導體行業觀察(ID:icbank)編譯自「mynavi」,作者:服部毅,謝謝。

在與SEMICON Japan 2020 Virtual同時舉行的SEMI Market Seminar上,在SEMI美國總部負責市場調查統計的總監---Clark Tseng先生做了題目為《2020年末時間點的半導體生產設備、材料市場預測》的演講,並更新了在SEMICON West 2020上公布的市場預測。

2020年是全球範圍內遭遇新冠肺炎衝擊的一年,其中,半導體產業與醫藥、食品、農業等領域一樣幾乎沒有受到影響(據說受影響較大的是航空業和衣料服裝產業)。但是,據麥肯錫調查,半導體行業是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最嚴重的行業。

2021年的半導體行業如何?

據預測,2020年各國GDP會普遍出現負增長,而2021年隨著新冠肺炎疫苗的普及和推廣,疫情將會告一段落,最終各國GDP會出現正增長。基於以上預測,全球各家市場調查公司(也包括WSTS,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對2021年的半導體市場增長率普遍持樂觀態度,即會出現4.4%-12.%的正增長,平均預測值為9.4%。(參考下圖1)

圖1:各家市場調查公司對2021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增長率的預測。(圖片出自:SEMI)

SEMI還公布了在半導體產業中對銷售額貢獻最大的Foundry 和存儲半導體領域的市場預測。

2021年,Foundry領域繼續會出現供給緊迫的現象

受到數字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DX)、居家辦公、遠程授課等的影響,據預測,2020年的Foundry市場會較上年增長20%。

Foundry工廠會收到客戶的大批量訂單,因而導致滿負荷運轉、供給緊湊。對於尖端微縮工藝、傳統工藝(Legacy Process)(即所有工藝)的需求都會出現增長,整個2021年的供給情況都會相當緊湊。

受到美國制裁的SMIC的客戶應該會去尋找新的Foundry代工廠,某種程度上對Foundry的需求會出現增長。

由於PMIC、DDI、MCU、傳感器的需求增長,200mm Foundry的供給尤其緊迫。但是,200mm Foundry的產能卻很難擴大。而且也越來越難採購二手的200mm生產設備。

存儲半導體的需求繼續增長

由於伺服器方向的存儲半導體的庫存下調的影響,導致存儲半導體採購的調整持續到2020年第四季度。未來,雲服務(Cloud Server)方向的需求還會持續數個季度,美國、加拿大等地區的需求有望出現增長。

關於近期的智慧型手機方向的DRAM需求,中國智慧型手機客戶的購買慾望強烈、超預想。由於5G的普及,2021年智慧型手機方向的DRAM需求會出現增長。

受到筆記本(Lap Top)以及Chromebook的推動,PC需求穩定,且會持續到2021年上半年。

DRAM價格的下跌雖然在2020年第四季度出現緩和,但是,有望在2021年第一季度觸底反彈、得以恢復。

NAND快閃記憶體的價格在2021年繼續下滑。

2020年半導體生產設備市場預計會刷新歷史新高

2020年半導體生產設備銷售總額(僅含新品,不包括二手設備)預計較2019年(596億美元,約人民幣4,172億元)增長16%,增至680億美元(約人民幣4,760億元),為歷史最高值。SEMICON West 2020在之前的預測中表示考慮到2020年下半年的不確定性,因此較2019年增長6%,為632億美元(約人民幣4,424億元),而如今預測值上調了約57億美元(約人民幣399億元)。SEMI認為未來半導體生產設備市場會繼續增長,2021年同比增長4%,增至719億美元(約人民幣5,033億元),2022年同比增長6%,為761億美元(約人民幣5,327億元),均超700億美元(約人民幣4,900億元)。前段工序(Wafer Fab)、後段工序(Test Assembly)方向的市場都有望繼續增長,因此可以說半導體生產設備的市場十分「健康」。

Wafer Fab生產設備市場有望刷新歷史新高

在半導體生產設備市場中, Wafer Fab生產設備(Wafer Fab Equipment:WFE,包括晶圓工藝處理設備、附屬設備、光掩模&光罩生產設備)的市場規模在2010年代的上半期(約2010年-2015年)超過了300億美元(約人民幣2,100億元),後半期(約2015年-2019年)超過了500億美元(約人民幣3,500億元)。據預測,2020年較2019年會增長15%,增至549億美元(約人民幣3,843億元),超過2018年這一歷史最高值。據說,2020年主要得益於Foundry中的尖端邏輯半導體以及中國企業的設備投資。此外,得益於存儲半導體市場的恢復以及尖端邏輯半導體方向的投資,2021年、2022年的Wafer Fab設備市場分別較上年增長4%(為618億美元,約人民幣4,326億元)、6%(為655億美元,約人民幣4,585億元)。

圖2:WFE市場的預測推移。(單位:10億美元)。(圖片出自:SEMI)

WFE的最大應用市場在邏輯半導體/Foundry

據預測,Wafer Fab設備市場在2023年將會達到680億美元(約人民幣4,760億元)(參考下圖3),其一半的銷售額被Foundry 和邏輯半導體佔據,2020年也是受到尖端工藝投資的牽引,市場規模達到300億美元(約人民幣2,100億元),未來有望每年繼續保持300億美元(甚至更多)的投資。

此外,在2020年,增長率最高的用途方向是NAND,預計較上年增長30%,增至140億美元(約人民幣980億元)。此外,據預測,DRAM的增長率也接近20%(15%-19%),將會為半導體生產設備的市場增長做出貢獻。

圖3:WFE市場下各種半導體產品的銷售額。(單位:10億美元)。(圖片出自:SEMI)

後段工序設備市場也穩定增長

組裝、封裝(Assembly、Package)設備(即後段工序相關設備)的市場規模在2020年由先進封裝(Package Application)牽引,較2019年預計增長20%,增至35億美元(約人民幣245億元),據SEMI預測,未來還會受到先進封裝需求高漲的帶動,即2021年預計同比增長8%,2022年為5%。

此外,同樣處於後段工序的半導體測試設備市場也由於5G、HPC需求的帶動,2020年預計同比增長20%,增至60億美元(約人民幣420億元),2021年和2022年還有望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率。

圖4:測試、封裝(Assembly、Package)設備市場的推移預測。(單位:10億美元)。(圖片出自:SEMI)

半導體生產設備的市場中心在中國大陸、中國臺灣、韓國

從國家、地區來看半導體生產設備市場(包括Wafer Fab設備+測試·封裝設備+附屬設備,不包括矽結晶生產設備),引領2020年設備投資的是中國大陸、中國臺灣、韓國。

據預測,由於中國市場上火熱的Foundry、存儲半導體投資,中國將首次成為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的TOP1。此外,由於存儲半導體投資的恢復、Foundry和邏輯半導體投資的增長,韓國也有可能在2021年和2022年成為半導體生產設備市場的TOP1。此外,擁有炙熱的TSMC的中國臺灣也會以尖端工藝為中心,進行大批量的設備投資。而且,在未來數年內,其他國家和地區也有望獲得一定程度的增長。

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半導體生產設備(WFE+測試·封裝·設備+附屬設備)市場推移預測(2018年-2019年為實績、2020年以後為預測)。(單位:10億美元)。(圖片出自:SEMI)

相關焦點

  • 「按捺不住」的半導體設備
    本周,SEMI發布了半導體設備市場年終預測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半導體製造設備銷售總額將在2019年596億美元的基礎上增長16%,創下689億美元的業界新紀錄。而且,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在明、後兩年的增長後勁也很強,預估2021年將實現719億美元的銷售額,2022年將進一步升至761億美元。相比於今年的狀況,2019年明顯疲軟。
  • 半導體設備行業專題報告:全產業鏈視角看半導體檢測設備
    1.2 半導體檢測設備相比面板檢測設備技術門檻更高 半導體檢測設備相比面板檢測設備:技術門檻更高,市場容量更大。1)市場容量差異較大:全球半導體檢測設備市場規模超過 800 億元, 是面板檢測設備的 4 倍,面板檢測設備龍頭致茂電子收入規模 34 億 元,而半導體檢測設備龍頭收入超過百億元。(2)競爭格局差異較大:半導體檢測設備競爭格局更趨於集中,面板 檢測設備競爭格局更為分散。
  • 全球半導體設備「大亂鬥」
    可見,作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廠商,應用材料不僅常年與全球排名第二的老對手ASML在營收方面競爭激烈,眼下又開始進一步「搶奪」全球排名第三的東京電子市場份額。在發展前景一片光明的形勢下,半導體設備廠商,特別是全球排名靠前的廠商之間的市場爭奪戰更加劍拔弩張。
  • 前11個月山東省外貿進出口增長7.3% 出口值再創歷史新高
    11月份當月,山東進出口總值2218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增長21.3%。其中,出口1426.9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增長39.8%;進口791.1億元,下降2%。同期,全國進出口總值和出口總值分別增長7.8%和增長14.9%,進口總值下降0.8%。
  • 市值逾5兆創歷史新高 臺積電稱霸全球半導體
    昨日一口氣大漲3.5元(新臺幣,下同)收195元,貢獻加權指數約30點,市值衝上5兆元,創下歷史新高。法人指出,臺積電不論就業、投資、獲利都是國際級表現,為臺股最佳「明牌」。據報導,臺積電昨日股價上漲1.83%,收195元,總市值站上5.056兆元,稱霸全球半導體產業。
  • 半導體設備產業迎來歷史性機遇(附股)
    從歷史上看,全球的GDP增速與全球IC市場規模增速相關性越來越強。上世紀80年代,日本半導體產業爆發,GDP增速與IC市場規模增速的相關性係數約為0.35;上世紀90年代,韓國半導體產業開始爆發。2000年後,伴隨半導體行業公司合併的趨勢,相關性係數越來越高,目前已達0.91。我們認為,在未來中國GDP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前提下,半導體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有望保持。
  • 比特幣升至22500美元,刷新歷史新高
    比特幣升至22500美元,刷新歷史新高 新華財經客戶端12月17日消息,比特幣持續走高,升至22500美元,日內漲5.31%。刷新歷史新高。
  • 國產半導體設備廠商的出路在哪?
    應用材料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廠之一,多年穩居半導體設備市場榜首。此次出手收購,已隔多年。但回望其成長,可以說,收購起到了莫大的作用。事實上,不僅僅是應用材料公司,設備領域外資巨頭們的發展史基本就是併購史。 如今的半導體設備行業已經是高度集中的市場格局,應用材料、阿斯麥、東京電子、泛林半導體、科磊半導體2019年牢牢佔據了全球前五的位置。
  • 北京電網用電負荷再創歷史新高,刷新夏季歷史最大紀錄!
    記者從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獲悉,截至1月6日21時,北京電網用電負荷達到2451萬千瓦,發生在20時22分,刷新了2018年夏季2356萬千瓦的歷史最大紀錄,再創歷史新高。目前,北京電網用電負荷仍保持高位運行,電網運行安全平穩,電力供應有序。1月6日20時22分,北京地區電網最大負荷達到2451萬千瓦,創歷史新高。
  • 【臺股看過來】蘋果照亮臺灣出口值創歷史新高!臺積電市值4670億...
    【臺股看過來】蘋果照亮臺灣出口值創歷史新高!在蘋果新機系列帶動下,推升臺灣半導體與新興科技需求上揚,第四季出口值有望再創旺季。臺積電在昨天(12月7日)上漲2.18%,市值達到4670億美元攀登巔峰。而隨著美國祭出黑名單制裁中芯國際,使得臺灣聯電接單受惠並成為臺股前7大企業。臺灣財政部門統計處處長蔡美娜表示,臺灣今年前11月出口值共3122.9億美元,距離2018年歷史高點只差217億美元缺口。
  • 騰訊控股股價再度刷新歷史新高
    摘要 騰訊控股股價刷新歷史新高,現報591.5港元。   騰訊控股股價刷新歷史新高,現報591.5港元。
  • 國內半導體設備發展現狀分析
    前不久,參加了2020設備年會活動,專注在中國半導體設備產業的大咖分享了關於不少有價值信息。挖掘其中乾貨,將相關內容整理於此,供讀者深入了解中國乃至全球的半導體設備產業。 將從以下幾個角度出發:全球、中國半導體設備現狀、挑戰、機遇、預測;設備巨頭發展動態;幾大設備細分領域的市場行情;發展建議。
  • 半導體設備之封裝設備行業專題報告
    假設該佔比較穩定,結合 SEMI 最 新數據,2019 年全球半導體製造設備銷售額達到 598 億美元,此前預計 2020 年全 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將達到 608 億美元,據此計算出 2019、2020 年全球封測設備 市場空間約為 41.86、42.56 億美元。結合二者我們判斷全球封測裝備市場空間在 40-42 億美元。
  • 比特幣持續走高、逼近22500美元 不斷刷新歷史新高
    比特幣持續走高,逼近22500美元,刷新歷史新高。比特幣總市值突破3900億美元 創歷史新高行情數據顯示,比特幣總市值已突破3900億美元,約為3951.59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幾個月前被嘲笑的大膽預測變成了現實,並促使市場對比特幣給予了更高預期。今年,比特幣幾乎上漲了兩倍。芝商所宣布明年2月8日上線ETH期貨產品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CME Group)周三宣布,將在明年上線以太坊(ETH)期貨產品。CME在2017年市場周期的高峰期推出了比特幣期貨合約,打破了加密衍生品世界的格局。
  • 檢測設備專題報告:半導體缺陷檢測,誰會成為中國的科磊
    1.2.2020 年檢測全球約 43 億美元,國內約 11 億美元2018 年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創下歷史新高,根據今年 4 月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發布的報告信息,2018 年全球半導體製造設備銷售總金額達 645 億美元, 較 2017 年 566.2 億美元同比增長 14。
  • 半導體製造之設備篇:國產、進口設備大對比
    【前言】半導體行業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產業鏈。半導體產業鏈可以分為上遊、中遊、下遊三個環節,上遊大致可以大致包含設備、材料、設計三個環節;中遊晶圓製造,以及下遊封裝、測試等三個主要環節。
  • 江蘇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 維修設備 強化調度 江蘇全力...
    電力部門加強設備維修,強化調度,全力保障生產生活用電。1月7日19時15分,江蘇電網最高用電負荷超過夏季用電高峰,達1.17億千瓦,再創歷史新高,江蘇成為全國冬季用電負荷最高的省份。在大型保障性小區南京蓮花新城,這兩天電力人員正冒著零下5度的低溫連夜施工,新建4條居民專用供電線路。
  • 組團刷新歷史新高!這次真的輪到銀行了?聽銀行螺絲釘怎麼說!
    來源:博聞財經就在A股持續震蕩波動、其它前期漲幅較大的板塊持續回調之時,銀行股卻在持續反彈中上演了股價集體刷新歷史新高的一幕。11月19日,平安銀行、廈門銀行、杭州銀行三隻銀行股集體刷新歷史新高;11月18日,招商銀行則攜手廈門銀行刷新歷史最高價。(數據來源:wind,2020-11-19)四季度以來,已有3隻銀行股的累計漲幅超過20%,7隻超過10%。
  • 海天味業刷新歷史新高
    12月17日早盤,調味品明星股海天味業股價一度站上200元,刷新歷史新高。今年以來,消費、醫藥、科技「三劍客」中的部分股票收益明顯,因為更貼近日常生活、對投資者更加友好,近期消費股中的細分食品飲料板塊備受青睞。白酒、牛奶、醬油、榨菜、酵母、火腿腸等,都誕生了不少牛股。
  • 半導體設備行業專題報告:刻蝕機走在國產替代前列
    1.3 半導體設備市場高度集中1.3.1 市場空間隨下遊半導體變化根據日本半導體製造業協會統計,2018 年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為 645 億美元。這些廠商通常專注於某個領域,並在擅長的領域擁有較高的市場份額。主要的設備廠商中,阿斯麥在光刻機領域擁有絕對優勢,應用材料、東京電子和泛林半導體則在刻蝕和薄膜沉積等領域寡頭壟斷,而科磊和迪恩士等則利用其在某項領域的技術優勢獲得一定市場份額。從市場份額情況可以看出,光刻機、刻蝕機和沉積設備三類主設備廠商擁有絕對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