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改造,逆天改命,中國製造業未來在西部

2020-12-23 騰訊網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讓我感觸蠻深的,咱們能有今天,真的是來之不易,也讓我對祖國的未來更有信心。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我們前有狼後有虎的,競爭從來就沒有輕鬆過。

過去我有談論過印度,印度短時間內不可能成為世界工廠。事實上,疫情發生以來也看到了印度的問題。後來我們擔心的是越南,但說一個實話,越南整個國家的體量還是小了,只要快速發展上幾年,它的土地成本和人力成本馬上飆升,做一些組裝生意還是可以的,不可能形成產業鏈,所以說越南就不足為慮了。

但是如果是整個東南亞的話,競爭壓力是非常大的,東南亞坐擁4億人口,幾個國家加起來土地遼闊,有極大的發展空間。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口價值1540億美元半導體晶片中,其中就有超過300億來自於東協國家,佔比接近20%,已經成為該地區主要的出口產品,遠超橡膠桶裏海鮮等東南亞土特產。

我國東部地區土地成本和勞動成本高企,很難承載電子組裝加工的密集型工業,轉移成為了必然,而我們所能應對的,就是中國的西部,未來就是中國西部與東南亞的競爭。雙方各有優勢,東南亞地區擁有超強的海岸線,極其便利的海上交通,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西方列強毫無戒心的支持和產業轉移。而我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勞動市場,最高效的政府,還有世界最強的重工業基建能力。東南亞靠別人給,而中國人卻以自己強大的創造力主宰自己的命運。可以說一個是靠天,一個是靠自己。

其實在過去我們一直都以東南亞競爭,已經30多年了,這已經是咱們第3次的交鋒,誰才是未來真正的世界工廠,改天立命的時候了。

先回顧一下過去,再展望未來。

日本的扶持

當年日本被迫籤下「廣場協議」後,日本國內產品出口大受打擊,為了應對這樣的狀況,日本人悄悄做起了轉口貿易,大幅增加對外投資,把大把的日元投向了東南亞四小虎,僅5年時間就對外投資1,700億美元,超過一半是製造業的投資,也就是把日本國內的一些產品搬到東南亞四小虎地區生產。

怎麼會搬到東南亞四小虎呢?其實這也是蠻湊巧的,從1980年開始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都實施了一系列的發展改革,推出了各種優惠的政策,比如放寬外資持股比例,鼓勵出口,金融自由化,這就是我們俗稱的開放三板斧。

日元當時快速升值,投資這些地區簡直就是廉價資本,投入小收益大,經過一段時間的灌溉,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西方國家也開始跟進,就此形成亞洲4小龍,四小虎的局面。

亞洲四小虎前期發展

早在60年代西方產業就開始轉移,首先是新加坡的崛起,當時聚集了大量的半導體生產商,當時世界三大半導體製造商都在這裡生產,還有世界第三和第十大的封測廠 :星科金朋和UTAC(優特半導體)。在新加坡的帶動下,馬來西亞檳城也得到了喝湯的機會,檳城就有了個特色的口號「東方矽谷」。

從1968年之後,英特爾在檳城不斷的新建廠房,最多的時候在檳城擁有10座現代化的組裝廠,成為全球最大的組裝廠,實驗基地和設計中心。英特爾之後又帶動了大批的西方公司,AMD、惠普、歌樂、美國國家半導體、日立、和博世都公司紛至沓來。最牛的時候,佔據了全球1/3的半導體封測,在今天馬來西亞依然佔據全球13%的半導體封裝產業,是世界第七大半導體出口國,出口額與日本相當。

到了90年代後,日本加大了對菲律賓的援助,成為了菲律賓主要的投資國,也第一時間把自己的看家寶被動元件(電容、電感、電阻)布置在菲律賓。日本就形成了本土與菲律賓兩個生產基地,直到今天半導體依然是菲律賓非常重要的出口,佔其整體出口的30%。

另一方面日本還在泰國做了布局,主要生產汽車、PCB板還有硬碟。汽車業早已經超過了稻米和橡膠,成為了泰國最大的產業。曼谷灣兩側布滿了豐田、日產和凌志的汽車生產線,被譽為「東方底特律」。2015年,泰國的汽車生產量位居全球第十二位,乘用車產量達到190萬輛,商務車76萬輛。

PCB板生產量位居全球第十,佔了東南亞40%的產能,而硬碟更是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中國,佔據全球25%以上的產能。

快速的發展給東亞四小虎,帶來不錯的收入,擁有了超多的外匯,有錢就任性,哪個國家都一樣。1996年,泰國花了3億美元,從西班牙引進了一艘航母,比咱們國家要早吧,是亞洲第3個擁有航母的國家,你知道這航母買回來幹嘛嗎?目前該航母主要任務是用於漁民搜救,可惜了吧?在同一年,馬來西亞」雙子塔「封頂完工,成為當時世界的第一高樓,在過去第一高樓都在美國本土。內部信心爆棚,外部的盛讚聲音也不少。

有錢就任性,帶來一個嚴重的後果,到了1997年,亞洲四小虎外債接近GDP的90%,這下子給索羅斯等國際大鱷盯上了,準時發動了攻擊,金融危機由此爆發,國際金融資本紛紛逃離東南亞,僅僅一年時間,就有超過1,000億美金流出了東南亞。伴隨而來的是工廠停工,工人失業,經濟崩潰,資產價格暴跌。

咱們把目光拉回到中國,在同一時期,咱們處於」改革的深水區「,咱們必須要面對第1輪的生產過剩,同時我們要面對的是三角債,下崗,分稅制改革,經過一段時間的博弈,我們終於形成了更為穩定的金融財稅體系,為隨後加入世貿和外海資本湧向中國提供了便利。

在東南亞的電子信息產業,紛紛搬到了深圳和東莞,2001年起,廣東電子信息產業10年增長10倍,達到了20,000億元。當時有這樣一句話」廣深高速塞車全球電子產品缺貨「。第1回合,咱們算是逆襲了。

這一回合我們鞏固了自己的基本盤,還保住了香港,而東南亞地區10年的積累,在金融危機面前消失殆盡, 加入WTO之後,順勢崛起。

西南對碰

這是咱們跟東南亞的第2次交鋒,經過接近10年的發展,咱們國家的生產成本越來越高,另一方面東南亞地區開始追趕,比如2016年11月,越南加入了WTO,廠家發現越南的工資僅是深圳的1/3,用地成本就更低了。還有一個是他們看中的,廣東到越南車程最多14個小時,也就是可以在廣東發貨,明天就可以在越南組裝,把組裝廠搬過去,一點壓力都沒有。

這裡最具代表性的那一定是富士康了,請在越南加入WTO幾天後,郭董就會見了越南國家主席,第一時間拍板了,在越南投資10億美元的計劃,將越南打造成為世界級的代工廠,這就是富士康」南下計劃「的第1步。

不過人算不如天算,僅在兩年後就爆發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郭董不得不暫停」南下計劃「。此時我國也出現了第2輪產能過剩,我國推出了強勁的刺激政策,一是穩定了就業,二是穩定了國際資本,同時也帶動了全球經濟走出了困境。

隨著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以勞動力為主的組裝產業,已經沒有多大的利潤空間,紛紛尋找出路。比如全球最大的皮鞋生產基地東莞裕元工業區人去樓空,服裝品牌,運動裝品牌都紛紛跑到越南。此時的富士康正經歷了」14連跳「,工資從800塊提升到了2000塊,郭董的屁股就像生了個瘡似的,哪還能坐得下來,又想起了」南下計劃「。

為了阻止富士康南下,咱們超高的領導人推進了一場」西進運動「,西部地區的招商官員,幾乎可以做到神出鬼沒,郭總到哪裡!他們就在哪裡出現。郭總的飛機在哪裡降落!哪裡就有列隊歡迎。

但西部面臨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貨物運輸成本,西部交通不發達,沒有海運,如果使用空運的話,成本非常高。在當時每臺筆記本從我國運到歐洲地區,海運的運費價格是4美元,如果使用航空的方式,運費則在20美元到40美元之間,這是5~10倍的成本,沒有哪一家可以承受的。

2010年8月份,時任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帶隊赴北京,向海關總署、鐵道部提出一個天大的計劃,開建一條重慶至歐洲的鐵路大通道。請求的理由是,可以得到更低的運輸成本,幫助西部打通與歐洲的聯繫。經過深入的計算,表面看鐵路的運輸要比海運要高,但速度卻遙遙領先,僅為海運的1/3。將時間成本折算下來,高價值的貨物運輸成本比海運的還要低,這就是」一帶一路「的前身。在同一時間打通了中西部的交通動脈,升級空運,2007年河南新鄭機場,2010年重慶江北機場,2011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有加建的,有升級的。 三省市的空運能力提高到了100萬噸,相當於60億部手機。

我們都知道蘋果的產品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兩頭在外「,原材料從國外進口,產品也主要是出口,對於做這些產品的公司來講,最擔心的就是原材料進來要交關稅,出去也要交關稅,最理想的就是在保稅區加工生產,免去進出口零件和出口商品的流程,還有關稅。一系列的保稅區建設就此推進。

2010年前後,重慶,鄭州,成都先後向國家申請保稅區建設,鄭州更是三個月內完成配套工廠和道路,這就是當年的鄭州」百日會戰「,緊接著就開著巴士開始接送富士康工人上班。

咱們當地政府更貼心的是,親自上馬招工,富士康河南工廠94條生產線,所需的35萬員工迅速到位。只要你把訂單拉過來,後面的一切我幫你來解決。

通過一系列的努力,大部分由沿海地區轉移出去的電子產業,被中西部承接了。四川生產了全球70%的iPad,河南生產了一半以上的iPhone,重慶承包了40%的蘋果筆記本電腦生產。三省市的電子產業合計超過20,000億人民幣,幾乎相當於整個越南的GDP。

2012年,泰國爆發50年來最大的洪水,殃及全國1/3的土地,在泰國的企業不得不面臨停工停產,而此時大陸又成為了他們的生產緩衝地區。

在第2回合的西南對碰中,咱們在交通,稅收優惠以及人員動員上更勝一籌,將在猶豫不決的產業鏈,迅速的從東部拉到了西部,第2回合的獲勝一點都不容易。

四小虎的復活

四小虎的復活不得不提太極虎韓國,2012年,三星會長李健熙和接班人李在鎔一起訪問越南後,打造了一個野心勃勃的」李在鎔計劃「,決定未來幾年,把三星所有的手機組裝業務搬到越南。韓國成為日本之後,開始大規模布局東南亞的國家。就在當年,三星在越南北部北寧省安豐工業區投建了手機組裝廠,巨大的工廠被當地人稱為」三星城「,年產量1億2,000萬臺手機。

咱們知道韓國地方很小,根本無法成長性是崛起的韓國企業,選擇出走國外是必然的,既然中國不是最佳的選擇地,南下東南亞就是他必然的選擇。2014年,韓國超越日本成為東南亞最大的外資的來源國。

僅三星一家在越南總投資就超過173億美元,智慧型手機在越南工廠每年產量就達到1.5億臺左右,佔全球總產量的50%。2018年,越南三星出口額達到了600億美元,佔據越南出口總額的30%以上。同一時間越南三星,還一手打造相關的供應鏈,在2014年前,越南三星所有的零部件都依靠在國外引進。到了2019年,越南已經有35家三星的一級供應商,並有190家越南企業,成為了三星供應鏈的一員。

董王上臺後,開始對我國加徵關稅,並實施政治打壓,目的就是撬動我國的產業鏈。真可謂,無所不用其極,直接發動貿易戰,另一方面在聯合歐盟,加拿大,日本等同行公開倡導產業轉移,就有咱們開頭的那一幕了。

以代工為首的臺灣企業,如仁寶、緯創、和碩 、 英偉達,富士康能行動的都已經行動了,富士康南寧生產線搬到了越南北寧, 仁寶重啟越南永福工廠, 緯創到印度大家都知道了。代工工廠的遷移,不少產業鏈也跟上了,比如德賽電池, 立訊精密 ,另一方面是因為避開美國的貿易稅。

其實代工工廠的遷移,對咱們影響真的不算太大,越南只不過是一個組裝中心而已,但如果加上有電子產業基礎的四小虎,如果最終形成整個工業鏈的話,這對咱們的威脅是巨大的。

2019年,三星在菲律賓內存晶片產量接近5,000萬顆,佔三星機電的40%產能,是韓國本土產量的一倍。2019年上半年, 檳城外國投資驚魂猛增11倍,達到了20億美元,晶片製造商美光科技iPhone供應商JabilInc等美國公司紛紛在檳城建廠。

2017年全球最大的硬碟生產商希捷 ,關閉了中國蘇州工廠,在泰國布局了自己一半的產能。

一邊貿易戰,一邊是美國政策施壓,韓國人帶頭砸錢,帶領東南亞發起對電子產業鏈的爭奪戰,咱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西部改造,逆天改命

面對東南亞第3回合的反攻,咱們採取的策略是,利用強大的基建能力,通過對基建的改善,降低成本,比如運輸成本,比如用電成本;而在這方面,東南亞地區恰恰是缺少的。製造業的流向無非就兩個字」成本「,只要咱們的成本優勢依然在,別人想走也走不了。

成本的5要素,原材料,人力,水電,廠房以及稅收。咱們西部的人力成本比越南高20%,我們面臨最大問題是關稅,各種園區和保稅區的玩法,越南也學過去了。這樣子我們不得不打出新牌面對挑戰。

利用我們強大的基建能力,改變西部能源成本以及運輸成本的價格要素,工業生產最主要用電,電站就只是咱們的優勢了。

2016年,在金沙江附近,動工建設了世界第二大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預計未來年發電量達到600億度,是越南全國發電量的30%。還有洛溪渡,烏東德等水電站都在建造中。

另一方面,西北地區的光伏發電站,也在加緊建設,而且光伏發電站的成本已經已煤電打平,並且每年還以20%的速度降低成本。

在改善交通方面,咱們正在建造密密麻麻的高速路和高鐵,降低整個產業鏈的零部件運輸成本,將東部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可以以更低的成本運到西部的生產基地。

2019年貴州高速路通車裡程達到6453公裡,世界前100名,高橋有47座在貴州,1400座隧道,讓貴廣高鐵一半都在地下通行。

另一方面,開拓一帶一路,降低出貨的運輸成本,比如中巴走廊,走中巴走廊的海運到歐洲和非洲,節省了一半的路程和時間。

經過一系列的改造,西部有了大量的王牌,比如降電價,將會增強對高耗電的半導體產業的吸引力, 比如晶片製造,還有電鍍行業,需要耗大量的電力,臺積電一年耗電量130億度,如果省1毛錢1度電,一年就節省約2億美元的電費成本。

2019年,三星就在西安加碼了100多億美金,擴展了其晶片製造工廠,京東方連續追加資金擴產的成都面板工廠,還有紫光集團,都已經開始悄悄布局西部。

這一次的逆天改命,東南亞地區永遠都學不來,未來幾年的時間,原材料零部件和能源成本,會明顯低於東南亞地區,完全可以抵消人力成本的優勢。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政治穩定,他們更加是跟不上。

第3次交手,將在疫情過後,是西進還是南下,未來幾年時間或將看到結果。

結語:

第1次交手,我們先是大刀闊斧的改革,練就基本功。

第2次交手,打通中西部,建成東部的後方產業基地。

第3次交手,布局超級工程,逆天改命;產業升級,啟動」雙循環「,產業和消費都在這裡。

在過去的40年裡,我門走過來一點都不容易,誰能當上世界工廠?我們從不依賴外國,每一次都是咱們自己的自我變革,才給自己帶來機會。我們從不靠人,從來都是自主的。小國家面臨經濟周期,資本流動打擊,很容易傷筋斷骨,很難形成產業鏈,只不過是來來回折騰而已。

當然,咱們必須要在行業上掌握一定的上遊技術,這有產業和技術外國企業想與我們競爭,必須要降低生產成本,而降低生產成本的地方就在中國的西部和西北部,還是在中國國內,這是咱們企業要做的事情了,牽住對手。

相關焦點

  • 製造業能不能去西部?
    在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口的價值1540億美元的晶片中,就有超過300億美元來自於東協國家,佔比接近20%,遠超橡膠、銅鋁、海鮮等人們印象中的東南亞土特產。中國製造業的最大威脅其實是東南亞雖然國內一直有「別讓製造業跑了」的憂患意識,但東部地區高企的土地和勞動力成本,已經很難承載太多電子組裝加工等勞動密集型工業,坐擁4億人口,一半國土面積的廣袤西部隨之躍然紙上。
  • 製造業去了越南,為什麼不去中國西部?
    ,坐擁4億人口,一半國土面積的廣袤西部隨之躍然紙上。從這個角度看,要回答製造業能不能留在中國,其實是在回答,中國西部怎麼與東南亞競爭? 一邊是坐擁漫長的海岸線和世界十字路口的交通便利、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西方列強毫無戒心的扶植和轉移。另一邊是全球最大的勞動力市場、高效而審慎的技術官僚政府、和建國後數十年積累的重工業基建能力。
  • 「未來中國西部電影的希望在這裡!」
    「西風·東漸——中國西部與中國西部電影」論壇在嘉峪關市舉行。  新甘肅客戶端嘉峪關10月29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滿福)作為第八屆嘉峪關國際短片電影展主論壇之一的「西風·東漸——中國西部與中國西部電影」論壇,今天在嘉峪關市舉行。這是嘉峪關國際短片電影展舉辦八年來,首次為西部電影搭建業界交流平臺。
  • 「西部電影•過去與未來」研討會召開
    9月13日上午,由西安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文學與影視傳播研究所組織的「西部電影·過去與未來」研討會在西安交大創新港舉行。西部電影或成為歷史上的段落,但西部電影對於中國電影的深遠影響、藝術傳承將永遠延續下去。」張阿利以西部電影研究理論及美學特徵為源引出第四代與第五代導演在西部電影中的創作以及未來的發展新趨勢。和谷以「西部電影的文學品質」為題,在報告中講述了西部電影誕生於西部文學作品之上,如《白鹿原》《野山》《一個和八個》等等影片都立身於優秀的深厚的文學底蘊與創作之上。
  • 「西風·東漸——中國西部與中國西部電影」論壇在嘉峪關舉行
    原標題:「西風·東漸——中國西部與中國西部電影」論壇在嘉峪關舉行  中國甘肅網10月30日訊 據甘肅日報報導
  • 西部創新中心建設的十大戰略取向
    減緩經濟轉型的不利影響,保總量、控增速是西部創新中心建設的首個選項。西部創新中心建設必須以一定的經濟總量和增速作為支撐。2014年以來,重慶經濟增速在西部乃至全國均名列前茅,經濟增長動能強勁。隨著重慶市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正成為重慶經濟持續健康增長的新動能。重慶市應在用足國家政策、地方政策以及企業訴求三個方面形成合力,使產業具備核心競爭力。
  • 王晴:西部
    圖片發表:紐約時報、中國攝影、人民畫報、中國畫報、南都周刊、攝影旅遊、Lens視覺、中國民族報,等報刊和雜誌,發布在「紐約時報」、「新浪」、「搜狐」、「騰訊」、「中國攝影家協會」等網站的圖片專欄。獲獎:2013--2017年,獲得中國民俗攝影協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辦的「人類貢獻獎」攝影大賽文獻獎;平遙國際攝影大展資助獎;濟南國際攝影雙年展優秀攝影師獎;「索尼青年攝影師資助計劃獎」;蟬聯兩屆露西姊妹獎IPA國際攝影大賽中國區「年度深度攝影師」獎、「人類一家」主題比賽專業組4枚金獎;中國民族博物館永久收藏金質獎。
  • 美國西部牛仔競技展演首次登陸中國
    中新社北京4月25日電(記者 鄧敏)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李小林25日在北京宣布,2011年中美人文交流重要項目--「Rodeo China美國西部牛仔競技展演」,將於10月3日至10日首次登陸中國,並向全球觀眾進行轉播。
  • 《西部世界》和《頭號玩家》:誰更接近我們的未來
    《西部世界》同樣發生在不久之後的未來,人類建造了高科技成人主題樂園「西部世界」,用擁有人工智慧的仿生人(host)接待遊客,讓遊客在其中遊戲,享受殺戮和性慾的滿足。當遊戲走進現實,生活在未來的兩群人也分別遇到了他們的問題。《頭號玩家》中的人類對虛擬實境過分依賴,一旦虛擬世界被壞人利用,現實也將受到波及。
  • ​讀出西部陸海新通道創新高的新意
    說實話,2020年是一個不平凡之年,但在2020年裡,面對疫情,中國鐵路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與發展,尤其是在改善和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上做出了積極貢獻。2020年,中國鐵路捷報頻傳。國慶、中秋兩節之際,中國鐵路增開班列,假日期間,我國每天乘坐高鐵人次超過千萬;歐洲疫情形勢嚴峻,中歐班列成為「生命通道」和「生命樞紐」,中歐班列架起了中國與歐洲各國之間的「友誼橋梁」;截止到2020年底,我國有13條高鐵線開通運營,讓世人看到了中國鐵路發展勢頭強勁。據了解,2020年,西部陸海新通道開行班列數量超過前3年的總和。
  • 中國沒有西部片?這部電影秒殺美國西部電影
    說起西部片,想當然地想到美國西部片。大漠孤煙,牛仔橫行。那麼我們自己的西部片呢?基本上沒有。
  • 中國最後一個西部牛仔
    17年前,他作為西部大開發的第一批支援者,帶著我和我媽從上海來到西安。那年我13。我媽剛開始其實挺反對的,背地裡管我爸叫中國最後一個西部牛仔,說他「腦子瓦特啦!」。我才小學畢業,不知道哪是西部,也不管什麼開發。
  • 加利福尼亞州(California)(簡稱加州)是美國西部的一個州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加利福尼亞州(California)(簡稱加州)是美國西部的一個州,她是全美面積第三大、人口第一大州。加利福尼亞無論是在地理地貌還是人口成分上都十分多樣化。由於早年的淘金熱,加州還有一個名稱叫做"黃金之州"(The Golden State)。加州的郵政縮寫是CA。農業最發達的州。
  • 中國西部武俠電影的開端—《雙旗鎮刀客》
    西部片是美國電影類型的一個重要分支,就像武俠片是中國電影的一大分支一樣但武俠片只有中國才有,西部片(不是標準的牛仔短槍)卻不是美國獨有畢竟大國都有西部嘛,中國大西北是茫茫戈壁沙漠,也是一個出傳奇的地方張藝謀的《紅高粱》、徐克的《新龍門客棧》、寧浩的《無人區》都以西部為背景,都屬於西部片
  • 西部世界更新時間表 西部世界什麼時候更新
    西部世界是HBO最新播出的神劇,講述了未來世界機器人覺醒奮起反抗人類的故事。很多小夥伴想追劇但是不知道西部世界的更新時間,小編來給大家做個介紹。西部世界首播時間:2016年10月3日西部世界更新時間:本劇共10集,每周一更新。西部世界演員表
  • 中國在西部打造經濟「新動力源」
    新華社重慶11月6日電 題:中國在西部打造經濟「新動力源」  新華社記者李勇、惠小勇、趙宇飛  每天凌晨時分,就會有一列滿載電子信息產品、汽車零配件等貨物的中歐班列,緩緩駛出重慶團結村車站站臺
  • 影視人「把脈」中國「西部片」:掘絲路元素攜手謀發展
    影視人「把脈」中國「西部片」:掘絲路元素攜手謀發展 2020-10-30 18:09:23古往今來,大漠戈壁悲壯蒼涼的特徵不斷吸引歷代文人騷客吟詩作賦,而圍繞「西部題材」的影視作品近年來也成為熒幕上的「寵兒」,吸粉無數。連日來,在甘肅嘉峪關舉辦的「第八屆嘉峪關國際短片電影展」上,圍繞此話題的「西風·東漸中國西部與中國西部電影論壇」亦是與會者關注的焦點。
  • 《西部世界3》裡的未來建築,原來都藏在這兒
    HBO大火科幻劇《西部世界》第三季就要接近尾聲。這一季故事發生的背景,不再是那個弱肉強食的西部主題樂園,女主角多洛莉絲(Dolores) 帶領機器人們將復仇戰場轉移至充滿高科技的真實世界。他創造性地將現實生活中的現代建築與CG動畫融合在一起,讓影片中的場景,看起來既未來感十足,又不失真實。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那些劇中出現的令人驚嘆的建築吧!
  • 【什麼是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一)】傳承 從南洋公學到西部「矽谷」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田木 任超 高維佳)位於西鹹新區的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由教育部和我省合作共建,是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平臺和載體。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教學樓裡有一間特殊的小屋,這裡陳列著從1896年南洋公學創辦到1956年交大西遷的各類化學老物件,收藏者是交大化學學院退休教師郗英欣。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建設專員郗英欣:「建校的時候,我們不具備化學研究的基本條件,不僅說沒有相關的設備,沒有相關的儀器,連最最基本原料都沒有。」
  • 安彩華攜手特斯聯落地西部(重慶)科學城
    AI CITY·智慧能源特斯聯是中國光大旗下基金與IDG資本聯合投資的城市級移動物聯網生態平臺公司、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獨角獸企業。安彩華落地西部(重慶)科學城跟隨特斯聯全國AI CITY的落地步伐,安彩華此次成功落地西部(重慶)科學城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