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中國智慧型手機巨頭華為發布了一款新的安卓應用程式,利用圖像識別和光學字符識別(OCR)等人工智慧工具,將流行的兒童讀物翻譯成手語。
StorySign是由華為、非營利性組織歐洲聾人聯盟(European Union for the Deaf)、企鵝(Penguin)和動畫大師阿德曼(Aardman)合作開發的。
從今天起,這款應用可以從Google Play和華為自己在歐洲10個市場的AppGallery下載。雖然它在大多數安卓6.0及以上版本的手機上都能正常運行,但華為表示,它是針對自己搭載AI功能的手機進行優化的,比如華為的Mate 20 Pro。
它是如何運行的?
鑑於不同國家的手語不同,這款應用會要求你選擇自己喜歡的手語變體。推出時,StorySign將支持使用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葡萄牙、愛爾蘭、比利時佛蘭德和瑞士-德國的手語。
當時使用這個應用程式時,你可能會注意到該app目前只支持一本書——《斯波特去哪了?》(Where’s Spot?)--Eric Hill於1980年出版的經典兒童故事。
這也暗示了這款應用的一個核心問題——它推出的時候還不太成熟。除非你有《斯波特去哪了?》實體讀本,否則你將無法使用這個應用程式。
如果你有這本書,你或者你的孩子可以把手機放在書本前,當你翻動書頁時,該應用程式會實時將文字翻譯成手語。
華為表示,該應用使用圖像識別技術,即使手機與書本之間的角度不合適,它也能檢測到文字,而光學字符識別(OCR)則能提高精確度。
華為西歐首席營銷官Andrew Garrihy表示:「在華為,我們相信人工智慧的力量,相信技術能夠給世界帶來積極的影響。我們創造了 StorySign,幫助聾啞兒童家庭享受美好的故事時光。」
巨大的潛力
從表面上看,StorySign應用程式有很大的潛力——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全球大約有4.6億「聽力障礙」人士,其中3400萬是兒童。在這種背景下,像StorySign這樣的應用程式可以讓數百萬的早期學習者在接觸閱讀標準的書面文本之前就有機會享受閱讀的樂趣。但如果它能與任何書籍實時協作,那將更有用。
事實上,如果能將從《咕嚕牛》(Gruffalo,圖畫書)到《The Wonky Donkey》各種書籍翻譯成手語,那將展示人工智慧相當強大的力量。在發行時只支持一本書感覺有點不足,而且它必須在逐本書基礎上逐步推出支持,這一點讓它顯得有些令人失望。
然而,與最近的許多其他舉措一起,StorySign確實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證明了技術可以幫助彌合聽覺世界和非聽覺世界之間的鴻溝。
今年早些時候,來自紐約大學的學生展示了一款原型應用程式,它融合了增強現實(AR)和機器學習技術,能夠在手語和書面英語之間進行雙向翻譯。去年,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研製出一種手套,可以將手語轉換成文字。
StorySign適應了這種更廣泛的探索——並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我們非常希望它能對聾人社區產生重大影響,幫助更多的聾啞兒童學習如何與有聽力的兒童在同一水平上閱讀,」歐洲聾人聯盟執行主任Mark Wheatley補充說,「我們也希望StorySign的推出能夠支持一場更廣泛的對話,為全歐洲的聾人在生活的各個方面確保平等。」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