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志願者用手語為孩子「講」電影

2021-01-10 中國網

  本報訊(記者黃英男)4月25日,首屆北京國際電影季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小觀眾—北京莎利文康復中心的30名聾啞兒童。由北京國際電影季組委會、北京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安利公益基金會聯合主辦的「手語感動心靈,傾情共獻愛心—聾啞兒童手語電影活動」在王府井新世紀影城舉行。

  在安利手語志願者的講解下,30名特殊的小觀眾觀看了主辦方精心選取的勵志影片《我的少女時代》,完成了他們期待已久的「電影之旅」。為了幫助這些聽不見任何聲音的孩子更好地理解影片信息,整整90分鐘的放映時間裡,來自安利手語服務隊的志願者堅持用手語翻譯著銀幕上的人物對白。有了這些志願者幫助,孩子們順利地跟隨著電影的精彩劇情,臉上時而露出焦急的神情,時而又露出會心的微笑,被主人公身殘志堅的故事深深打動。

相關焦點

  • 志願者手語「講」電影
    本報訊 首屆北京國際電影季昨天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小觀眾——30名在父母陪伴下來看電影的聾啞兒童,他們在手語志願者的幫助下「觀看」了一場勵志電影《我的少女時代》。昨天下午兩點,王府井一家電影院內一片黑暗,隨著大熒幕亮起,追光燈打亮了熒幕前的一排志願者。他們身穿T恤衫,衣服上貼著電影人物的名字,每當電影中的人物開口說話或是出現畫外音,相應的志願者便一邊打手語一邊比口型,幫助臺下的小觀眾們欣賞電影。坐在觀眾席上的小觀眾們大多是第一次看電影,更是第一次觀看有手語志願者「翻譯」的電影。
  • 安利樂山志願者:關愛農民工子女 結對幫扶孩子
    10名安利志願者受邀參加活動,為孩子們表演話劇,並與該校10名孩子結對進行幫扶,帶他們品味洋快餐,遊公安文化館,與他們玩遊戲,陪伴他們提前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節日。  歡樂童年,我們的《木偶奇遇記》活動中  由於生活條件的限制,大多數農民工子女並不像城裡的孩子那樣,在童話故事的陪伴下長大。
  • 她用手語講述老戰士浴血奮戰故事,孩子們「聽」得溼了眼眶
    她用手語講述老戰士浴血奮戰故事,孩子們「聽」得溼了眼眶 2020-12-23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部電影短片,用20分鐘向我們演繹手語的重要性
    電影《沉默的孩子》是由英國導演克裡斯·奧弗頓執導的一部短片電影,於2015年12月5日與英國首次上映,影片在剛剛播出之際,並沒有獲得很大的反響,但隨著影片播出範圍的擴大,手語逐漸的被人們所重視,影片在播出許久後,重新贏得觀眾的目光,與此同時也贏得業內外人士的認可,在 2018年3月5日,獲得第
  • 南京00後手語翻譯:曾線上服務火神山,想學多國手語
    △陳鑫在醫院給聽障人士做翻譯詢問病症、掛號,再帶患者去看診,治療時陪伴身側,微微欠下身子用手語詢問患者情況,再用聲音向醫生轉達,這是手語翻譯陳鑫在醫院做志願者的日常。課餘時間,陳鑫常去南京江北人民醫院做手語志願者,幫助聽障人士就診,也擔任一些會議、公益活動的手語翻譯。
  • 聾啞人用的手語有方言上的差異嗎?手語不通用會有多麻煩?
    手語「方言」很麻煩,有位學習手語的朋友就親身經歷了過:「現在手語和盲文在推廣上急需做標準化,統一化推廣,最好能做到全國通用,盲文難度較大,但手語最慘,作為一種替代殘缺的語言,不同學校和不同地方的打法都不一樣,例如數學這個詞語,我知道的就有三種打法,學生理解起來好難的,很多志願者去外地都無法和當地聾啞人溝通,這是最大的麻煩!」
  • 電影院裡的一堂特殊詩詞課:她用手語打出了《掬水月在手》
    電影院裡的一堂特殊詩詞課:她用手語打出了《掬水月在手》 2020-11-28 2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南京00後大學生為火神山患者進行手語翻譯:為聽障人士服務是自己的...
    陳鑫告訴記者,全國各界人士爭先恐後都為馳援武漢伸出援手,爭做貢獻。自己也一直想為疫情盡一點力量。能夠有機會以手語翻譯的身份作出支援,在陳鑫看來很幸運,也義不容辭。陳鑫與火神山的醫護人員建立聯繫,了解了患者的基本情況,約定好於第二天早上通過網絡視頻的形式與患者交流。「那天,我徹夜未眠,深感責任重大。
  • 職業故事42:手語翻譯員
    據說歐美國家有一種叫做聾人視訊翻譯服務的系統,隨時有手語翻譯員為聾人服務,發生緊急情況也能夠直接打電話。國內目前還沒有這種系統。3.和公安局溝通的時候需要手語翻譯員,而且必須是很專業的。聽師傅講,前些年有個聾人不知犯了什麼事被公安局拘留了,請來的手語翻譯員非常不專業,翻譯中出現了好幾處錯誤,向警察傳達了不一樣的意思,以至於警察認定他是有罪的,把那個聾人拘留了好幾天。
  • 盛京義勇防疫手語來了!看得見的關懷
    這個問題的答案對於普通人已經耳熟能詳,可對於一些需要用手勢來表達,用眼睛來傾聽的人而言,也許並不盡然。為了讓他們看到答案,皇姑「盛京義勇」平安志願者為他們專門錄製了《皇姑「盛京義勇」手語教您防疫情》宣傳短片。
  • 自學手語為聾啞人當「翻譯 」,80後醫生成為全國最美志願者
    楚天都市報4月9日訊(記者王榮海 攝影記者王永勝 通訊員李放軍 柳中 詹鷗)他是醫生,聾啞患者來醫院看病,他用手語導醫,當「同聲翻譯」。他是健全的帥小夥,為了更好為聾啞人服務,他利用周末休息時間到漢口江灘手語角苦學手語。手語導醫8年,他為聾啞患者提供手語導醫2200多人次。他是武漢市第一醫院80後介入放射科醫生張勤。
  • 重慶大學志願者送電影上門 讓特殊孩子聽電影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王小生山區的特殊孩子,因為條件限制,接觸電影成為一種夢想。7月19日,重慶大學「為你而聲」團隊帶著自製的「電影」,走進石柱縣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們家裡,讓孩子們「聽」上電影。據了解,重慶大學「為你而聲」服務團隊成員多為播音主持專業學生,為了讓孩子們更真實感受電影的魅力,志願者們提前對《哪吒》《龍貓》等兒童題材的電影情節進行熟悉,揣摩。在孩子們家中,志願者們用起伏的語調、變化的音色,將電影動畫情景講述得栩栩如生,動畫裡的一幕幕就在志願者們的聲音中躍然而生。
  • 上海唯一一位全職的職業手語翻譯員,她將手語視作一門最美的語言
    觸動她在手語翻譯道路上追夢、並為推廣其職業化努力的,是14年前大學特殊教育系老師的一番話:「殘障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留下的部分。這是一個恆定的比例。究其根本,單位除了老舊的用人觀念,缺乏手語翻譯也是原因之一。就醫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唐唐還在東方醫院的助聾門診當過很長一段時間手語翻譯志願者。東方醫院的助聾門診是全國第一個助聾門診,時間固定在每周五下午,全國各地患者都會趕來就醫,為的正是這個難得的無障礙就診機會。雖然有8名義工的幫忙,但患者需要看各種各樣的科,做各種各樣的檢查。
  • 嬰兒手語 - 用一種新的方式,走進寶寶內心,聽懂Ta們說話
    嬰兒手語的好處和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美國,嬰兒手語是幾乎每個家長必須學習的,在幼兒園,老師們也都會用手語和小小孩溝通。很多時候,孩子「吵鬧」是因為他們的情緒無法得到很好的表達造成的,而如果學會了手語,能和周圍的人更好的溝通,也許你會突然發現,寶寶突然變得「通情達理了」。
  • 豆瓣8.1,彭于晏為它苦練手語,一部被忽略的臺灣青春片
    為了接近心儀的秧秧,天闊也在秧秧經常去的地方打工,還費盡心思為秧秧製作愛心便當,在兩人相識的過程中,一直都是用手語交流,單純的天闊以為秧秧也是一位聽障人士,更是對她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關懷。但在後來的相處中,一個小小的誤會阻斷了二人的交往,最終天闊向父母說出了自己心裡話,天闊也再次感動了秧秧,兩人選擇了在一起,更有趣的是一直用手語交流,以為對方是聽障人士的兩人,最後發現這竟是一場完美的誤會,完美結局。
  • 教寶寶學手語的好處竟然這麼多!這些手語教程,拿走不謝
    不會說,就用動作來表達小湯姆剛滿7個月,媽媽每天上午要把他放在椅子上,給他一個奶瓶,哄好了狗狗,然後再跑進廚房做飯。「嗨,邁西,」這位媽媽會這樣和狗狗說話,然後揮揮手(這個動作對人對狗通用),並且會對狗狗「嘖嘖」幾聲(這個動作只能對狗狗使用)。
  • 「網紅」老師用手語教英語,讓聽障生過四級
    身穿米色中式襯衫,李子剛站姿板正、肩展背直,把透明的兩折傘拄在身前,看起來像電影裡手執「文明棍」的老派紳士。在那段讓他成為「網紅」的畢業典禮視頻中,李子剛也是以這樣優雅的站姿,在主席臺右側專設的高臺上,為聾人工學院2019屆百餘名畢業生提供全程手語翻譯。
  • 聊天、下棋、講故事 志願者為老人「送」溫暖
    老人說完,捂著嘴笑個不停,拉著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講起了年輕時的事兒。眼前的一幕,發生在11月28日,高臺子鎮志願服務中隊在鎮文化中心,組織開展了以「情系夕陽送關懷·志願服務暖人心」為主題的尊老愛老志願活動。10多名志願者,臉上洋溢著笑容,看到老人熱情地打招呼。
  • 弔詭的手語:手語翻譯打的手語,九成聾人看不懂 | 深度
    結果就是,只能給手語翻譯留現在這麼大的畫面。顧定倩教授告訴果殼,「人家也講了,這個東西只能這樣,根本改不了。」對於新聞節目而言,手語翻譯一定要有。不過,也僅止步於「有」。需要指出的是,由於表情和肢體動作的缺失導致信息丟失,不單單是新聞節目畫面分配的原因。擔任手語翻譯的聾校老師,都是聽力正常的人。
  • 「網紅」老師用手語教英語 他讓聽障生過四級
    身穿米色中式襯衫,李子剛站姿板正、肩展背直,把透明的兩折傘拄在身前,看起來像電影裡手執「文明棍」的老派紳士。在那段讓他成為「網紅」的畢業典禮視頻中,李子剛也是以這樣優雅的站姿,在主席臺右側專設的高臺上,為聾人工學院2019屆百餘名畢業生提供全程手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