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康熙帝面對八大山莊被圍,為什麼突然加封四個親王?

2021-02-13 楊角風發作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144期)

在雍正王朝中,康熙帝面對凌普的二千兵馬進逼,他緊急安排張廷玉速調狼覃鐵騎進駐八大山莊,這個狼覃到底是怎麼回事?康熙帝同時又把所有皇子叫到戒得所,並一口氣加封了四個親王,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本期楊角風談雍正王朝:雍正王朝八大山莊被圍事件,康熙帝為什麼要一口氣加封四個親王?

一、狼覃部隊

神秘地狼覃部隊在《雍正王朝》中僅僅出現過一次,還是在康熙帝的嘴中出現的,至此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

(上一次楊角風發了一篇大家來找茬的文章,出了個笑話,這個「覃」字,其實是多音字,康熙帝讀成了「tan」,應該是沒有讀錯。)

但是也不是說就此消失不見了,跟狼覃部隊最貼近的一次是圖裡是去山西查諾敏案的時候,他面對諾敏展現了他的粘杆處衛士,提到他們的來源時說道:

「這是百戰之餘,皇上命我從萬馬千軍中挑出來的,充實宮掖宿衛,又稱粘杆處衛士。」

雍正帝挑選的這個粘杆處衛士,應該雷同於狼覃部隊,都是九死一生的死士,一心效命於皇上!

由於在《雍正王朝》這部劇中狼覃只出現了一次,無從查找下落,但是聯想到該劇是改編自二月河的《雍正皇帝》,而且二月河還是該局的編劇之一,所以,我們得從二月河的小說中查找線索。

狼覃應該叫狼瞫(shen),他在康熙帝剛剛即位的時候,就作為侍衛存在了。後來在擒鰲拜的時候立下大功,被封為一等侍衛。

後來康熙帝身邊的人陸續出來做官了,只有狼瞫一直跟隨,而且是暗中跟隨,劇中的圖裡琛是貼身侍衛,負責在宮內保護康熙帝,而外出時,狼瞫就率領一支鐵騎暗中保護。

他們平時是以輜重部隊的頭銜活動,與康熙帝保持經書的來往,一旦康熙帝不派人來取經書,他們馬上全副武裝向康熙帝的方位靠攏,這些人都是身經百戰的死士,殺人不眨眼,從不要俘虜,鐵騎所到之處,寸草不生!

這支部隊對付凌普的二千軍隊,綽綽有餘。

二、俠肝義膽

太子胤礽被康熙帝發現跟鄭春華鬼混時,鄭春華巧妙地唱起了小曲,等於是給康熙帝暗號,畢竟是丟人的事,終於康熙帝不敢進去。

太子胤礽卻也不敢回自己的住處了,偷偷跑到老四胤禛那裡,剛剛好老十三胤祥也在。

這時候,鄔思道已經分析出來了:

「如果鄔某所料不錯,太子要壞事,他的被廢就在眼前……你們萬萬不宜和太子見面……」

結果老四胤禛擔心太子胤礽不走怎麼辦?

隨後俠肝義膽的老十三胤祥說由他去會會太子胤礽,沒想到鄔思道竟然同意了,老四胤禛也只是囑咐了一下就派他去了。

這是鄔思道第一次坑老十三胤祥啊,後來的任伯安書信事件,那是第二次坑老十三胤祥,兩次坑他,都給他造成了嚴重的後果,兩次都是圈禁,第二次竟長達十年之久!

太子胤礽一看只有老十三胤祥出來見他,就什麼都明白了,轉頭要走,結果被叫住,太子胤礽說:

「你撒謊,老四他不願意見我!」

後來太子胤礽突然就向老十三胤祥下跪了,並說出了自己要被廢了……

老十三胤祥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

「只要你不謀反,不叛亂,就是有天大的事,我和四哥都保著你!」

三、冊封親王

其實老十三胤祥也怕太子胤礽狗急跳牆,做出什麼謀反之事,所以才這樣安慰他,豈不知,他不想謀反,有人替他謀反,老十四胤禵跟老八胤禩假造了一封太子手諭,把凌普的二千兵馬調來了八大山莊。

結果這封手諭落到老大胤禔手裡,他第一個向康熙帝匯報了情況。

此時的康熙帝第一反應就是太子胤礽跟鄭春華之事暴露,他狗急跳牆,想逼宮謀反?

此時的康熙帝迅速下達了三個命令:

一是速命張廷玉跟狼覃部隊聯繫,馬上進駐八大山莊;二是叫皇子們都到戒得居見朕;三是領人護朕、大阿哥、馬齊、張廷玉去戒得居。

這三個安排可以說是滴水不漏,第一是速派援軍救援;第二是切斷敵軍後援,區分誰忠誰奸;第三則是讓圖裡琛帶著侍衛們守衛戒得居,以據守等待援軍。

但是僅僅安排這些還不行,他一看太子胤礽和老十三胤祥不見了,此時他更怕的應該是老十三胤祥。畢竟在劇中此人簡直就是BUG的存在,有著超乎尋常的軍隊號召力,一旦他抓到了軍隊,還真不好對付。於是康熙帝又通過李德全下達了一個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著即加封皇長子胤禔,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為親王,欽此!」

隨後也撤掉了太子胤礽的一切職務,康熙帝此招著實高明,現場的皇子不止他們四個,但是論勢力的話,確實就是這四波勢力。通過加封親王,同時又告訴他們太子胤礽被廢,讓眾皇子得到一個信號,那就是自己有機會競爭太子位置了。

而且是讓老大和老三掌兵,這一招著實讓人想不到,其實意義非凡!

四、平息風波

其實睿智的康熙帝怎麼會不知道老大胤禔是怎麼想的。

站在太子胤礽的角度來想,這麼重要的調兵手諭怎麼會到了老大胤禔手裡呢?

康熙帝自然會疑惑,但是我們用排除法來排除一下康熙帝為什麼要選他:

老八胤禩一黨,前面康熙帝剛因為肖國興的事罵他「其心可誅」,自然不會把兵權交給他;老四胤禛,康熙帝心中清楚的很,此時的他還是太子胤礽的人,況且老十三胤祥也不在,把兵權給了他,萬一是他跟老十三胤祥搞得鬼,怎麼辦?

剩下的親王裡面只剩下老大和老三了,而且這倆人在熱河的時候還互相舉報過,存在矛盾,正好利用起來相互制衡。

而且,聖旨中也說明白了:

「所有從駕侍衛、親兵,善撲營兵士及駐地兵馬,一體由直親王胤禔,誠親王胤祉及上書房大臣馬齊,合議請旨節制!」

而且還有狼覃的部隊放在張廷玉手裡,康熙帝此舉可謂萬無一失。

等到局勢全部穩下來,康熙帝才開始著手處理太子胤礽和老十三胤祥的事,又在張廷玉的暗示下,得知調兵手諭有假。

第一個被懷疑的就是老大胤禔,結果他太蠢了,還提出替皇阿瑪殺了太子,此時的誠親王胤祉一看機會來了,太子胤礽沒了,老大胤禔再被幹掉,豈不是輪到我老三了?

結果,這倆人一個被罵蠢豬,一個被罵讀書讀到狗肚子裡去了,兩個人重蹈了狩獵之前的覆轍。當然,也被康熙帝派出了嫌疑,這麼蠢的人怎麼可能能造假調兵?

後面的事,前一期就講過了,一個個跳出來替老十三胤祥求情,也無外乎是自保罷了!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創作品,不喜勿噴!

上期回顧:雍正王朝中老十四陷害太子胤礽,為何老十會跳出來替老十三求情?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兵變」,康熙為何同時加封四位皇子為親王?
    清朝時期,特別是清朝初年,想要被封為王爵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被晉封為親王爵位,那更是難上加難。可在《雍正王朝》中,卻有著這樣的一段劇情,當康熙面對太子胤礽的「叛亂」的時候,竟然同時將自己的四位皇子晉封為了親王。康熙為何要「一口氣」連著封了四個親王,他真正的目的又是什麼呢?這裡我就來為大家做一個解讀。
  • 雍正王朝中三阿哥胤祉為什麼能御前免跪?背後委屈讓三爺直流淚!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131期)在《雍正王朝》中,雍正帝即位之後,對自己的幾個兄弟還是非常不錯的,封了好幾個親王。
  • 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的老師王掞當眾大罵康熙帝,為什麼不治他罪?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32期)在《雍正王朝》中要說地位最不可動搖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康熙帝。不管是他在位的時候,還是他已經成為先帝了以後,沒有人敢挑戰他的地位。整部電視劇中只有兩個人曾經當眾挑戰過康熙帝的權威,一個是十四阿哥胤禵,一個則是太子胤礽的老師王掞!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的不歸路,康熙帝從期望到失望再到絕望!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190篇文章)上一篇我們談了《雍正王朝》軍師智慧大比拼,很受大家歡迎,今天開始連續三篇「帝王」系列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 《雍正王朝》被忽略的暗線劇情,以獨特角度詮釋雍正是否篡位謎團
    歷史上關於雍正是否篡位的爭議,簡單來說有兩點:一是很多人通過電視劇劇情,認為康熙帝遺詔被篡改是無稽之談,「十」不可能改為「於」,畢竟古代的繁體字中寫法並非是現在這般,更何況遺詔分為漢、滿、蒙三種文字,所以武斷的以此認為拿康熙遺詔作為雍正是否篡位的爭議是不對的。
  • 《雍正王朝》中,圖裡琛為什麼提前就獲知八阿哥奪嫡沒戲的?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8期)雍正王朝最精彩的片段莫過於九子奪嫡了,那麼整場爭奪的過程中,誰最早知道八阿哥奪嫡無望呢?
  • 當個王爺多麼逍遙自在,為什麼康熙帝的九個兒子,非要爭奪皇位?
    瘋談清史:康熙的九個兒子當個逍遙王爺多好,為什麼非要爭皇位?康熙帝是清軍入關後的第二任皇帝,清朝的第四位皇帝,共在位六十一年,康熙年號也成為中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他在位期間可謂披荊斬棘,一路開掛,平三藩、收臺灣、戰俄國……可這麼強勢的一個皇帝,晚年卻為皇位的傳遞而苦惱萬分,留下了九子奪嫡的傳說。
  • 歷史看劇:《雍正王朝》中八大隱形關係戶
    《雍正王朝》是一部以二月河老師歷史小說為題材的歷史大劇,該劇以康熙朝著名的「九子奪嫡」作為前端,引人入勝。到後來,雍親王胤禛經過韜光養晦,成為奪嫡黑馬,最終登基為帝,開始了十三年的雍正王朝。但是《雍正王朝》在演繹的時候並沒有詳細的描述這些官員到底有何背景,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奉上該劇八大著名關係戶。由此可以看出,康雍王朝官場的複雜程度。皇九子——胤禟如果諸位要說,身為皇子本來地位無比尊崇,還存在什麼關係戶一說?不過,皇子之間也有出生高低貴賤之分,也有三六九等一說。九阿哥,在劇中給觀眾的印象屬於既壞又有錢的一種,他雖然參與奪嫡,但絕對不是未來儲君的人選。
  • 雍正王朝:康熙封胤禵為大將軍王,為何只是稱號,爵位還是貝子?
    歷史上關於雍正是否篡位的爭議,簡單來說有兩點:一是很多人通過電視劇劇情,認為康熙帝遺詔被篡改是無稽之談,「十」不可能改為「於」,畢竟古代的繁體字中寫法並非是現在這般,更何況遺詔分為漢、滿、蒙三種文字,所以武斷的以此認為拿康熙遺詔作為雍正是否篡位的爭議是不對的。
  • 雍正王朝:康熙封胤禵為大將軍王,為何只是稱號,爵位還是貝子?
    不過也不能以此就認為雍正就一定是篡位,畢竟康熙帝晚年的行為的確捉摸不透,有時候的確讓人猜不透他的心思;諸如他明明封老十四為大將軍王,可以說相當重用,但是卻沒有升他為王爵,他只是貝子爵位,連個貝勒都不是,這樣來看,讓人都搞不清到底是不是真的重用老十四,所以在沒有新的歷史發現下,目前來說,雍正的確有著是否篡位的爭議,不能蓋棺定論他到底是有還是沒有
  • 雍正王朝:康熙帝傳位給雍正帝的一筆經濟帳
    可是有一個問題劇中一直沒有詳細說明,那就是老八胤禩到底敗在了哪裡,為什麼會輸給老四胤禛?難道僅僅因為出身不好嗎?《雍正王朝解密》第53期:雍正王朝:康熙帝為什麼把皇位傳給老四,這個經濟帳你算對了嗎?但是,如果我們靜下心來細細的分析,不難發現,康熙王朝更像是一個朝氣蓬勃的少年,而雍正王朝卻像是一個久病不愈的老人,而且兩者存在某種必然的聯繫。康熙帝從即位開始,先是擒鰲拜、接著平三藩、隨後收臺灣、最後再滅葛爾丹,簡直就是開掛的人生。可是隨著年齡增加,在位時間加長,等到了康熙晚年,各種問題接踵而來,應接不暇。
  • 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被廢,他的老師王掞為什麼敢當眾大罵康熙帝?
    在雍正王朝,只有一個不可動搖的地位:康熙皇帝。無論是在他當政期間還是在他成為前皇帝之後,沒有人敢挑戰他的地位。
  • 佟國維為什麼大罵張廷玉是奸臣?其實他是在幫康熙帝解一道難題!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36期)《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是近二十年來少有的優秀電視劇之一。
  • 雍正王朝中弘時之死的臨門一腳是李衛踢的,他為什麼敢這樣做?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解密篇11——總111期)在《雍正王朝》中,弘時的死雖然是咎由自取,但是從上至下,沒有人想到雍正帝會真的殺了他,
  • 《雍正王朝》中雍正皇帝為什麼一定要殺掉本欲將功贖罪的坎兒?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17期)在《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中,無疑,雍正帝是一個正面人物,是為民做主的好皇帝。
  • 雍正王朝:在理藩院打巨型麻將有何寓意,為什麼最後隆科多胡了?
    言歸正傳,在《雍正王朝》中也有這麼一段劇情,是隆科多在理藩院打麻將,而且是巨型麻將,那麼這背後有何寓意呢?楊角風談雍正王朝:在理藩院打巨型麻將有何寓意,為什麼最後隆科多胡了?一、整個大清朝,能被皇帝公開以「舅舅」相稱呼的人,只有一個隆科多。
  • 雍正王朝中被圈禁十年的老十三胤祥為什麼一出來仍然能控制兵權?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76期)上一期我們插入了一篇《雍正王朝》中沒有體現出來的劇情,今天再回歸正題。
  • 《康熙王朝》為何省略雍正?只因《雍正王朝》珠玉在前要揚長避短
    而緊隨著《雍正王朝》的,便是於2001年播出的《康熙王朝》,也是一部經典的歷史愛情大劇,雖然在深度上不及《雍正王朝》,但正因為《雍正王朝》太有深度,所以很多人看不透徹,而《康熙王朝》相比之下加入一些愛情元素,還有些許個人英雄主義,或者說傳奇色彩,顯得滿朝文武都是庸人,不論什麼困難,面對康熙的英明神武,只需熱血操作一番就可以迎刃而解
  • 他是康熙兒子中十三阿哥,九子奪嫡未曾參與,雍正繼位封為怡親王
    引言眾所周知,康熙帝膝下一共24個兒子。能繼承大統者只能一位,儲位之爭在所難免。果不其然,康熙王朝晚期,「九子奪嫡」之爭一觸即發。允祥( 1686——1730) ,滿族正藍旗人,他是康熙帝的第十三個兒子。
  • 雍正王朝中一個容易被人忽視的角色,卻是整部劇中最聰明的人!
    要說誰是整部劇中最聰明的人,我想大家都能說上幾個,比如鄔思道、張廷玉、康熙帝、雍正帝等等,但是有一個人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那就是皇帝身邊的帶刀侍衛——圖裡琛。本期話題:雍正王朝中一個容易被人忽視的角色,卻是整部劇中最聰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