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體報導這個在日遼寧人的愛心故事,華人忒驕傲

2020-12-24 騰訊網

日本媒體報導這個在日遼寧人的愛心故事,華人忒驕傲——

遼寧大叔在東京每天發500份免費便當…日本網友:疫情過後一定來報答!

不久,日本一家電視臺晨間資訊節目《ZIP!》,報導了疫情期間一個在日華人的感人故事——

故事梗概是:東京有一家處於停業狀態的中餐館,每天向民眾免費發放數百份便當。

於是,日本記者在一天的11點半左右,來到東京墨田區一處街頭,這家中餐館所在地,採訪這件事。

還沒到中餐館,記者就看到餐館門前,人們彼此隔開一定的距離排起長隊,估計有200人左右。

大家在此排隊其實是為了領取免費便當。

提供者是當地的一家火鍋店,每天都會準備500份便當,全部都免費!

據了解,火鍋店老闆是來自中國遼寧的45歲大叔李先生。

他於1998年赴日留學,畢業工作後留在日本,先後開了兩家餐館。

雖然說是火鍋店,但除了火鍋之外,店裡還有提供東北菜、串串等料理。

4月7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東京等7個都府縣進入緊急狀態。

於是李老闆也想著,從4月10日起店裡乾脆暫時停業好了。

但是有很多老顧客陸續來問,店裡什麼時候開業、能不能出售外賣,等等。

感恩於大家平時的關照,李老闆決定每天提供200份免費便當。

沒想到活動開始後,有很多人來排隊。

200份便當不夠分,好,那從4月14日起,增加至每天發放500份,也全部免費。

記者看到,中午300份,在45分鐘的時間裡就全部發放完畢,晚上還會準備200份。

便當品種豐富,每天都有四五種比較下飯的菜式搭配,比如麻婆豆腐、回鍋肉、青椒肉絲、炒時蔬、麻婆茄子等。

一個多月下來,李老闆自己就已經親手遞送出去上萬份便當。

來領便當的人有九成都是日本人,有一位特別的大爺引起李老闆的關注。

大爺穿的乾乾淨淨,外表看起來和其他客人沒什麼兩樣,但總是在便當發完的時候,人少的時候前來。

而且大爺來去總是推著大件的家當。

久而久之,李老闆就明白了,其實這是一位無家可歸的老人。

於是李老闆特地為大爺做了一份新便當,親手遞到老人手上。

李老闆感慨地說:「通過這次新冠疫情,讓我重新意識到,日本有困難的人還是存在的。」

面對日本媒體的採訪,李老闆介紹了自己發放免費便當的原因,他說:

「起初疫情在中國武漢擴散的時候,是日本第一時間空運來支援物資。」

李老闆還說:「我來到日本22年,平日裡也受到日本友人和各位同胞的幫助,現在來回報大家是值得的。」

疫情期間,餐飲業受到重創,店裡停業幾乎沒有任何收入。

每天還免費提供500份便當,光是食材和打包餐具就要花費約1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599元)。

這樣店裡真的能經營下去嗎?

李老闆表示:

「要說難處,的確是有難處。但自己力所能及的,還會堅持做下去。」

「店裡從銀行那獲得融資貸款,政府也有補貼,然後我們又把這些錢用在發放便當上面。」

人們很是感激於李老闆的慷慨相助:

一位30歲的主婦表示:「學校停課後,家裡要準備3餐,老闆真是幫了大忙。」

小朋友也誇讚說:「這便當看起來就很美味。」

一位老大爺則說:「困難的人其實有很多,謝謝能收到這樣的幫助。」

以下是網友留言節選:

霓虹網友深知餐飲行業的不易,向李老闆表達謝意:「其實店家也處於經營困難的時期吧……」

「真是暖心的新聞啊,這才是真正的互幫互助!」

「不是每個月,而是每天成本就要10萬日元,真是了不起啊。老闆做了我做不到的事情,真的要說聲謝謝。」

「為了中日友好」,所以每天都準備10萬日元的免費便當,真的讓人尊敬。

無論何時停止發放都沒關係,加油噢。

「真的很感激,但請為了自己,不要再免費發放便當了。這是一場長久戰,請全力為了店鋪的存活而努力。這份心意我們收下了。」

有些客人也會帶來茶水飲料、菓子點心、口罩等回禮,感謝店家的努力。

還有人用日語留言表示:

「一直為我們準備美味的便當,真是感謝!

等疫情過後,一定會去您的餐廳暴食!!

請您保重身體,加油!!」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越是在困難時期,大家互相幫助的那份情誼就會顯得愈加珍貴。

希望疫情平息後,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

來源:「英國那些事兒」公號

(東亞信息網日本東京發布)

相關焦點

  • 央視「華人世界」報導華人教授胡金定!他創作漫畫《老子》讓日本人迷上道家思想!
    央視《華人世界》報導畫面之一11月22日也就是今天,中央電視臺《華人世界》欄目以
  • 這個在歌舞伎町拉客的華人,要在日本參選議員丨穀雨報導
    紀錄片《我要參選》追蹤記錄了在亞洲最著名的紅燈區歌舞伎町,從事拉客職業20餘年的華人――李小牧,參選日本東京新宿區議員的全過程。作為最知名的在日華人,他傳奇的人生經歷和極具挑戰的競選被廣泛熱議、質疑。紀錄片試圖剖開他的心路歷程,講述一個洋溢著熱情和努力,又充滿自負和狡黠的人生故事。
  • 日本愛知縣華僑華人在名古屋車站分發愛心口罩
    中新網3月3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消息,當地時間3月1日,日本愛知縣華僑華人在名古屋車站分發愛心口罩。近期,日本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加劇,為了號召大家重視戴口罩、提升防護意識,一群來自愛知縣的華僑華人志願者們,在3月1日來到名古屋車站分發愛心口罩。本次活動的發起人田女士長年從事貿易工作,她聯絡到提供口罩的熱心商家,和志願者們一起努力,促成了這次在街頭分發愛心口罩的活動。
  • 日本電視臺華人記者:告訴日本人真實的中國
    參考消息駐東京記者楊汀1月26日報導 近年來,隨著中國的日益崛起,日本媒體和民眾對中國的關注越來越多。告訴日本人一個真實的中國、消除對中國的誤解、抵制涉華的謬論,也就顯得更加重要。華人記者王裡佳的故事,向人們展示了中日關係的另一個側面。正在進行現場報導的王裡佳(供圖 王裡佳)從被誤解到受尊重王裡佳是日本某主要電視臺國際新聞部的出鏡記者,也是該電視臺錄用的第一名華人正式職員。「我希望進入日本主流媒體工作,是因為從小在電視上看到的關於中國的報導都太偏頗了。」她說。
  • 遼寧文冠實業開發有限公司愛心捐贈100萬
    中國網 北京訊:2017年9月27日,遼寧文冠實業開發有限公司向中關村精準醫學基金會全國融媒體基金管理委員會愛心捐贈100萬,捐贈儀式在北京舉行。相關領導、嘉賓及新聞媒體等數十人共同出席活動。  中關村精準醫學基金會理事長 蔡順利 遼寧文冠實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顏秉舟在致辭中表示,自企業成立以來就始終堅持將公益事業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本次愛心捐贈讓更多人了解文冠果的食用價值和未來發展
  • 這位中國媽媽親手做的愛心便當,讓全日本感動!
    那幾天正值日本熊本縣發生地震,很多人失去了親人,無家可歸...這個熊本熊與大熊貓的愛心便當,點亮了不少當地人心中的希望,更讓全日本感動,立刻引爆了日本社交媒體,尤其在這個中日關係比較敏感的時候。很多日本電視臺聞訊而至,希望報導這個便當的製作過程。
  • 遼寧文冠實業開發有限公司公益愛心捐贈在京舉行
    2017年11月5日,遼寧文冠實業開發有限公司公益愛心捐贈在北京首兒雅稚兒童康復中心舉行。主辦方有關負責人、患者兒童家長、新聞媒體等數十人共同參加,活動由中國網公益中國頻道副主編、全國融媒體基金管理委員會主任範飛主持。
  • 央視首次披露江歌事件,今日江媽媽再赴日本,直面真兇.在日華人可以繼續陪伴嗎?
    中央電視臺  首次報導了江歌事件,並讚揚了在日華人華僑的愛心正能量。視頻照片中右邊的女士,是『』有志者美麗愛心公益群『』的群主,上西女士。這次和俊龍一起發起了這次平臺募捐活動,並發動了數百位在日華人華僑加入到了這次援助行動中。
  • 創意無限的音樂才子——記陝西忒人逸飛
    他就是逸飛,陝西省微電影協會副會長,中國蔬菜樂隊創始人,知名音樂人孟寶平的徒弟,馬華千裡單騎助學公益活動「愛心大使」。他曾在星光大道上一展歌喉,也曾在電視上用他「獨一無二」的樂器徵服所有觀眾,一度被陝西二套《陝西忒人》欄目譽為「陝西忒人」,他的「蔬菜樂隊」也入選2012年《都市榜樣》忒榜。
  • 【重磅】報導「失實」充滿「偏見」「無知」!華人不必「仰望」英文媒體!
    同樣道理,華人如果有錯,英文媒體抓住不放,雖然感覺他們是「選擇性報導」,但只要是真相,華人社區還是要「認」。問題是,不少英文媒體的報導是「失實」的,充滿了「偏見」甚至是「無知」,但因為華裔當事人常常採取「低調」姿態,希望事情趕快過去,所以沒有對犯錯的英文媒體報導採取法律行動,以至於讓有些英文媒體記者對報導華人事務,常常沒有「確認真相」,而是根據揣測,讓報導染上了「軟性種族歧視」的色彩,卻又無需付出代價。
  • 這群在日本撿垃圾的華人,真贊!
    每個月第一個星期六下午4時到5時,總能在東京等地街頭看到一些身著綠色背心的人,他們手持工具和大袋子,一邊走一邊撿垃圾,再統一按規定處理好。
  • 這個在歌舞伎町拉客的華人,要在日本參選議員
    作為最知名的在日華人,他傳奇的人生經歷和極具挑戰的競選被廣泛熱議、質疑。紀錄片試圖剖開他的心路歷程,講述一個洋溢著熱情和努力,又充滿自負和狡黠的人生故事。我要參選————撰文/沙丘編輯/迦沐梓「在日語中,性事和政治兩個詞發音相似,又與我的經歷相近。
  • 遼寧男子城陽打工遇疫情,一條微信引發愛心救助潮
    2月18日,是遼寧人魏家鋼(人稱「老魏」)在城陽墨水河畔的「房車」裡生活的第12天。當晚,他由這個河邊上上臨時的「家」搬到了皂戶工業園的值班室內,可以不用再經受夜晚的天寒地凍了,也不用再擔心吃不上飯了。這一切的變化,源於2月15日一條刷爆城陽戰「疫」人微信朋友圈的消息。
  • 聚焦時代講好中國故事!2021湖南衛視華人春晚載譽海內外
    》於大年初一(2月12日)晚完美落幕,晚會以「同心圓,中國年」作為主題,分為中國年「潮」起來、中國心「暖」起來、中國魂「燃」三個篇章,表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春節傳統習俗的魅力,傳遞了中國新時代的精神,結合觀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為觀眾奉上一臺精彩紛呈晚會。
  • 【日媒:安倍老毛病「潰瘍性大腸炎」在惡化】據NHK等日本媒體報導...
    【日媒:安倍老毛病「潰瘍性大腸炎」在惡化】據NHK等日本媒體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辭去首相職務。報導稱,檢查結果表明,安倍的老毛病「潰瘍性大腸炎」正在惡化,為了避免出現影響國政等問題,安倍決定辭去首相一職。安倍的潰瘍性大腸炎是宿疾。他曾在本月17日和24日兩次赴慶應大學醫院就診,有關其身體欠佳的消息一直未斷。
  • 遼寧天才為日本效力,稱:退役回國發展
    熱愛自己的國家是每個人深入血脈的信仰,然而卻有人將民族信仰於不顧,那自然會受到人們的唾棄和鄙夷。而今天跟大家說的這個人,也逐漸忘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漸漸在已經偏離的軌道上越走越遠,把「愛國」拋之腦後。以打敗中國隊為榮?遼寧天才為日本效力,稱:退役回國發展。
  • 在日華人向日本民眾捐贈數千隻口罩:願攜手迎來曙光
    為此,不少在日華人積極籌措物資,向日本民眾捐贈口罩等急需用品,為支援當地抗疫貢獻著力量,同時也見證了日本民眾的抗疫之路。 日本口罩告急 在日華人發起捐贈自2008年赴日留學以來,王宇龍就一直生活在日本,並創辦自媒體平臺「東京新青年。
  • 日本華人餐廳每天免費送便當:1天500份 九成領取者是日本人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日本華人餐廳每天免費送便當:1天500份 直到疫情結束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日本很多餐飲店都無法正常營業,經營業績也頗受影響。(圖源:with news)據日本朝日新聞社旗下「with news」資訊網20日報導,這家料理店的老闆姓李,來自遼寧。因為喜歡日本文化,李先生從1998年前往日本求學,畢業後留在當地一家貿易公司就職。由於在學生時代曾在餐飲行業做兼職,李先生隨後萌生了成為一名廚師的想法。於是在2013年,他在東京開了第一家屬於自己的火鍋店。
  • 2020中國媒體春運報導指南
    / 春節小長假客流情況         探訪——體驗——深談:   資訊+深度報導+融媒體報導+新聞專題(鐵路總公司)  ▶ 廣東:「愛心專列」送農民工返鄉回家。安排愛心專列免費乘坐列車回家過年。廣州、東莞—廣西、湖南、四川等地的「愛心專列」(廣州客運段)   四、抖音快手社交短視頻助力春運報導    「南抖音,北快手」,快手Dau接近抖音,B站人均單日使用時長最高,春運報導少不了短視頻社交媒體,這是大勢所趨。
  • 淺談抗疫報導中主流媒體的核心融合力
    原標題:淺談抗疫報導中主流媒體的核心融合力 4月8日,武漢「解封」,離漢返漢通道全面開啟。在兩個多月的抗疫奮戰中,主流媒體也在這場戰「疫」中得到淬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讀者在哪裡,受眾在哪裡,宣傳報導的觸角就要伸向哪裡,宣傳思想工作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就要放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