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稱為草包司令,如果孟良崮戰役,張靈甫聽他的也許不會丟命!

2020-12-18 騰訊網

1947年5月中旬,張靈甫和他的整編74師在孟良崮被華東野戰軍包圍,最終以整編74師被全殲,張靈甫戰死而告終。蔣介石為此悲痛異常,撤換了好幾位高級指揮官,其中有徐州綏靖主任薛嶽,整編第83師師長李天霞等人。

而張靈甫的上級第一兵團司令官湯恩伯,據說被逼著當眾下跪,還被蔣介石的手杖打的頭破血流。而這個有著草包司令之稱的湯恩伯,真的那麼無能嗎?其實並不是,如果當時張靈甫肯聽他的,也許就不會丟命。

湯恩伯也是抗日名將,日本的陸軍大將岡村寧次認為他是「最驍勇善戰的將領」,因為太能打,還被日軍當作最可怕的人,他所帶領的部隊被日軍按照戰鬥力排在最高的甲等。而在國內湯恩伯被人稱作草包。

解放戰爭時期,他屢戰屢敗威望蕩然無存。而張靈甫呢,解放戰爭初期最能打的就是張靈甫,因此他相當傲氣,對湯恩伯是不屑一顧的。

1947年春,華東野戰軍主力東移,準備和南下的華中縱隊配合在一起作戰,而蔣介石卻以為華野是打不過才跑,於是派了三個兵團的大軍去追擊,湯恩伯是第一兵團的司令官,下轄張靈甫的整編74師、黃百韜的整25師、李天霞的整編83師和第七軍這四個甲等部隊,實力非常強。當時粟裕等華野將領也不準備與國軍硬碰硬,他們制定的殲敵方案是誘敵深入,然後逐一殲滅。

到了5月10日,湯恩伯的一部分先頭部隊進佔了苗家區,當時第一兵團已經處於暴露的位置,粟裕等人雖然想吃掉湯恩伯的先頭部隊,但是考慮到湯恩伯以前的功績,就始終下不了決心。

可是沒想到,到了第二天,整編74師突然跑到了最前面,湯恩伯發現整編74師已經和主力部隊脫離,連忙坐車追趕。當湯恩伯讓這些士兵減速前進的時候,那些士兵沒有一個人聽他的,只聽張靈甫的命令。

而張靈甫又不服湯恩伯,根本不理會湯恩伯的命令。湯恩伯氣得要死,只好回到他的司令部,對兵力部署進行了調增,張靈甫的整編74師成了中心,其他的都分在了側翼來保護和策應整編74師。

對於我軍來說,獲得整編74師孤軍深入的消息後,馬上也制定了新的作戰計劃,決定在孟良崮以北把整編74師給吃掉。

湯恩伯剛開始讓張靈甫減速前進的時候,沒人聽,湯恩伯派軍給整編74師做助攻的時候,張靈甫又口出狂言,說74師不需要保護,他不等其他軍隊集結在一起,反而跑得更快了。

到了5月13日,張靈甫陷入了我軍的包圍,湯恩伯儘管派出了大軍,卻只能眼睜睜看著張靈甫的三萬大軍被全殲。如果當初張靈甫不要那麼一意孤行,能聽聽湯恩伯的,結局還真的未可知。

相關焦點

  • 孟良崮戰役,如果李天霞全力營救張靈甫,結局會如何?
    說起孟良崮戰役,說起張靈甫的戰死,很多人都歸咎於整編83師李天霞增援不及時,那麼,讓我們回到那個時間節點,看看如果李天霞竭盡全力營救去張靈甫,是不是會改寫整編74師的命運。
  • 孟良崮戰役張靈甫周圍有幾十萬大軍,為何只有黃百韜願意拼命救他
    小編帶你了解更多歷史故事 孟良崮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一場非常著名的戰役,在這次戰役中,華東野戰軍集中重兵激戰三天後,終於將國軍第一主力,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國民革命軍整編74師全部擊斃,張靈甫被擊斃。這場戰役打的十分艱難,但是對解放戰爭雙方的心理影響很大,此戰後,國民黨軍沒有一支部隊敢孤軍深入解放軍腹地。
  • 孟良崮戰役時,張靈甫是真會挑地方,把指揮所設在太上老君洞府
    1947年5月,蔣介石調集45萬大軍,對山東解放區進行重點進攻,張靈甫為了搶頭功,率領整編74師孤軍深入,進入孟良崮,企圖來個中心開花,裡外合圍。 張靈甫進入孟良崮後,就把指揮所設在了這個山洞裡。
  • 孟良崮戰役時,張靈甫真會挑地方,把指揮所設在太上老君洞府
    1947年5月,蔣介石調集45萬大軍,對山東解放區進行重點進攻,張靈甫為了搶頭功,率領整編74師孤軍深入,進入孟良崮,企圖來個中心開花,裡外合圍。張靈甫進入孟良崮後,就把指揮所設在了這個山洞裡。而且,張靈甫考上的還是黃埔第四期,公認質量最高的一期,同學有林總、劉志丹、伍中豪、胡璉、李彌、謝晉元等等。在抗戰時期,張靈甫也是一位猛將,參加過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等等重大戰役,到抗戰勝利後,張靈甫升任74軍軍長,兼南京衛戍司令,足見蔣介石對他的器重!
  • 抗日名將張靈甫:在孟良崮陣亡後,他的子女過得怎樣?
    張靈甫作為國軍名將,在抗日戰場上做出了巨大貢獻。面對外來侵略者,他從不後退,憑藉著自己出色的指揮,一次又一次地將日本人的軍隊擊退。在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因為陣營的不同,張靈甫將槍口對準了曾經的友軍。但是這一次,張靈甫並沒有像在抗日戰場上那般厲害,在解放軍面前的張靈甫節節敗退。最後,在孟良崮戰役當中,張靈甫被解放軍擊斃。
  • 孟良崮戰役後,蔣介石聽聞張靈甫戰死沙場,作出了什麼決定
    在24個整編師中,第一兵團的8個整編師是重頭戲,是顧祝同兵團中最精銳的部分,由湯恩伯擔任指揮,其中李天霞的整編83師,張靈甫的整編74師,黃百韜的整編25師形成一個進攻梯隊。 孟良崮戰役之前,華野本來準備對桂系第7軍和48師進行下手,柿子要挑軟的捏,作戰命令都已經下達了。
  • 孟良崮戰役後,蔣介石聽聞張靈甫戰死沙場,當即便下令槍決李天霞
    在24個整編師中,第一兵團的8個整編師是重頭戲,是顧祝同兵團中最精銳的部分,由湯恩伯擔任指揮,其中李天霞的整編83師,張靈甫的整編74師,黃百韜的整編25師形成一個進攻梯隊。 孟良崮戰役之前,華野本來準備對桂系第7軍和48師進行下手,柿子要挑軟的捏,作戰命令都已經下達了。
  • 孟良崮戰役中,李天霞到底有沒有坑了張靈甫?
    孟良崮戰役張靈甫兵敗身死說起孟良崮戰役,人們總認為李天霞因為和張靈甫的矛盾,對掩護74師側翼敷衍了事,救援解圍也不盡力,是導致74師最終覆滅的重要原因,那麼李天霞在孟良崮戰役中到底有沒有坑了張靈甫?57團本來就不是83師的基礎部隊,而且此前在蘇北已經兩次遭到解放軍打擊,雖經補充還是殘破不全,裝備不齊士氣頹喪,李天霞這樣做的目的是即便57團全部被殲,也不會傷及83師的元氣,還可以藉此申報損失得到人員裝備的補充。行動前他還特意電話指示57團團長羅文浪:「夜間作戰要多準備向異,特別注意來往的路,要多控制幾條,你是很機警的。」暗示羅文浪可以相機後撤。
  • 張靈甫一語成讖,他的天下第一師在孟良崮被殲滅
    解放戰爭時,國軍74師長張靈甫的預言:「三個月不消滅共黨,將死無葬身之地!」。結果一語成讖,張靈甫的天下第一師在孟良崮一戰中被解放軍殲滅,而張靈甫被當場擊斃,據說屍骨至今還沒找到。在八年抗戰中,74軍幾乎參加了所有正面戰場上的重大戰役,每次表現都很突出,尤其是在德安、上高、常德三次戰役中,打出了中國軍人的尊嚴,以其英勇頑強的戰鬥意志,被稱為「抗日鐵軍」。當時美軍顧問團留下「中國只有74軍能打」的讚美之詞。抗戰勝利後,74軍被整編為第74師,師長張靈甫。
  • 孟良崮最後時刻,張靈甫:我決意殺身成仁,蔣介石:祝你成功
    張靈甫看到部隊被解放軍圍住,一點也不慌張,反而給蔣介石發電,希望來一個「中心開花」殲滅我軍華野主力部隊,對於張靈甫的大膽,蔣介石提出了讚揚,不過,他也即刻下令,要求周圍的湯恩伯兵團,黃百韜兵團等人,迅速前往支援。在孟良崮地區,張靈甫打了他人生中最後一場戰鬥。
  • 孟良崮戰役,國軍為何救不下張靈甫,老蔣忽略了一個致命細節!
    可是1947年5月的孟良崮戰役卻並不是如此,這一次戰役雙方都知曉對方的意圖,蔣介石想用74師當魚餌,吸引解放軍主力,然後四面合圍,伺機消滅。而解放軍方面的目的是集中力量,消滅這支國民黨的王牌部隊——整編74師。這是一場在開戰前就安排得明明白白的硬仗,雙方的指揮官都是沙場名將。
  • 有人到孟良崮祭奠張靈甫?這是開歷史倒車,這是搞歷史虛無主義!
    粟裕大將之子,粟戎生曾經給山東軍區的司令政委寫過一封信。在信裡面,粟戎生表示在孟良崮以及附近地區,有不少人開始紀念國軍將領張靈甫,並且還長期擺設祭品。粟戎生認為這樣的舉動很不好,如果說是張靈甫的家人來這裡祭奠還可以理解,但是要說把這種行為辦得聲勢浩大那是絕對不行的。
  • 張靈甫本可以突圍,卻為何偏偏要上孟良崮?揭開真相,令人感嘆!
    抗戰的第二年,即1947年,蔣介石派了45萬重兵去進攻山東解放區,當時國軍共分三個兵團,司令分別為湯恩伯、王敬久和歐震,其中最厲害、人數最多的兵團,無疑是湯恩伯的第一兵團,共有二十萬人。這時我軍「戰神」粟裕很快發現了整編74師的這個弱點,這無疑是全殲張靈甫整編74師的絕好機會,於是粟裕立即制定戰略,實際上是調遣了5個縱隊的兵力圍攻張靈甫整編74師。事實證明,張靈甫無計可施,帶領整編74師退到孟良崮,3天後,包括張靈甫在內的整編74師幾乎全部被我軍殲滅。
  • 孟良崮戰役:張靈甫機槍槍管都打紅了,為何還寧死不降?
    戰場上刀槍無眼,張靈甫也在槍林彈雨中落下了一身傷病。不過這些都是值得的。因為在1945年4月的湘西雪峰山戰役結束之後,他也獲得了三等寶鼎勳章。抗日戰爭結束之後,他更是變成了蔣介石的得力助手和心頭大將。不僅如此,蔣介石任命張靈甫為御林軍統領。不過這些在張靈甫的軍旅生涯中其實都算不得什麼。孟良崮戰役才是一場真正決定生死的戰役。
  • 電影《紅日》,真實的孟良崮,真實的張靈甫,真實的兵
    在戰役結束後,六縱宣教部部長吳強看到躺在門板上的張靈甫遺體,他大為感慨,從此立下了將漣水到孟良崮這個過程寫成一部小說的決心。1957年,在經過艱苦寫作後,《紅日》出版,這部小說得到了漣水、萊蕪和孟良崮戰役親歷者粟裕、王必成和江渭清等指揮員的幫助,再加上吳強對參戰部隊的了解,以及對國民黨被俘官兵的採訪,因此其歷史價值和文學價值都極高。
  • 孟良崮戰役有多「慘烈」?阻擊一支雜牌軍支援,拼光了華野四個團
    今天小編給大家說一說解放戰爭的故事,想必在近代歷史之中,大家對於孟良崮戰役應該都是比較熟悉的吧?該戰役是國軍與解放軍一場比較慘烈的戰爭,當時為了阻擊一支雜牌軍支援,華野是拼光了四個團!都清楚孟良崮戰役當中的前鋒是張靈甫,而這支被號稱整編74師的王牌軍隊,卻全軍覆滅了!
  • 孟良崮戰役後,老蔣懲處了哪4位高級將領他們的結局如何
    粟裕敏銳地抓住了這一戰機,以5個縱隊的兵力將張靈甫包圍在了孟良崮,經過三天激戰,整編74師全軍覆沒,張靈甫兵敗身亡。張靈甫殞命後,老蔣極為哀痛,在做完戰役檢討後,他開始處罰那些在孟良崮戰役中作戰不力的將領。
  • 孟良崮戰役後,共損失了5萬人馬
    對孟良崮戰役,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其實是三野的功勞,這支張靈甫整編的74師,是國軍中最精銳的部隊,連蔣介石也稱其為「御林軍」,全師上下都是清一色的軍械,可想不到的是它卻被折了進去。然而,在孟良崮戰役勝利後不久,三野就連續遭遇兩次敗仗,損失兵力達五萬多人。
  • 張靈甫死後,19歲妻子赴美留學,60年後重登孟良崮,平靜寫下4字
    2007年,天氣正好,微風不燥,一個鶴髮童顏的婆婆帶著一名男子來到了孟良崮戰役遺址所在地。老太太已經79歲高齡,但是仍然健步如飛,像個小姑娘一般,面色紅潤,眼睛含情,正在繪聲繪色描繪著什麼。隨著她的介紹,在場的人思緒瞬間被拉到了從前。
  • 張靈甫妻子王玉齡:晚年兩次上孟良崮,留下4字引人深思
    作為國軍高級將領,張靈甫的名號也是響徹軍中。在抗日戰爭期間,張靈甫曾參加過淞滬會戰、長沙會戰等多個重要戰役,並且立下赫赫戰功。他曾擔任國軍74師的師長,在他的帶領下,74師日漸強大。但不幸的是,在1947年的孟良崮戰役中,這位立下無數戰功的師長突然去世,當時他年僅47歲,而他的妻子王玉齡不過19歲並且剛剛為他生下一個兒子。聽聞丈夫陣亡的消息,王玉齡倍感痛心。她雖努力克制自己的悲傷情緒,但依舊無法從失去愛人的悲痛中走出來。為了照顧兒子,她選擇了守寡。因為和丈夫感情很好,所以王玉齡也再沒對其他男人動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