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宮一號墜落!美國萬人沉浸在歡呼中,為何兩天後卻傻了?

2021-01-08 子淵談史

對於中國如此飛速的發展,西方的有些國家總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因為在他們看來,中國是絕不可以,也絕不可能超越他們的。因此,隨著中國在各個領域的成就越來越顯著,很多西方國家便開始打起了輿論戰,肆意捏造和抹黑中國。說到底,一些西方國家就是見不得中國好,既然不能阻止中國發展的腳步,那就只好從各個方面來抹黑中國,想方設法造中國的謠。

而對於這一點我國也是非常清醒,我們從不會根據西方的謠言來理論,只會用實際行動來打他們的臉,而這也成為了我國獨具個性的中國性格。在不久前中國的航天事業就發生了一件大事,中國天宮一號墜落!而在得知這個消息以後,美國萬人同慶。然而,兩天後他們卻都傻了,直言中國還是厲害。這是怎麼回事呢?眾所周知,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在航天領域取得的成就也越來越顯著,我國也早已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除了載人航天事業的發展外,我國在空間站上的探討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而前兩年成功發射的天宮一號,就是我們準備建造空間站所吹響的號角。

天宮一號於2011年成功發射,曾先後與三駕神舟載人飛船順利對接,而這也宣示了我國已經成熟擁有了太空飛行器自主對接技術,這也是向空間站建設發起衝擊的至關重要一步。由於天宮一號獨特的設計和先進的技術,原本計劃服役四年的它成功在太空中遨遊了六年之久,而在完美完成了使命以後,2018年4月,天空一號按計劃降落到南太平洋地區的太空飛行器墳場。

然而,就是我們這麼一個正常的航天活動,美國方面卻對此大書特書。根據美國媒體的報導,我國的天宮一號在太空中就失去了控制,而在失去控制後的天宮一號將很可能墜落在地球上的任意角落。而經美國媒體的渲染以後,數萬美國人普天同慶,紛紛嘲諷中國的航天事業。然而,僅僅在兩天之後,事實卻狠狠打臉了美國媒體。因為我們的天宮一號,順利的墜落到了太空飛行器墳場,並沒有如美國媒體所言。

相關焦點

  • 中國天宮一號墜落,美國人高興壞了,但兩天後傻了:還是中國厲害
    最近幾十年,中國迅速發展綜合實力越來越強。西方國家一直對中國特別忌憚,看中國如此發展特別著急。生怕中國崛起後,會跟他們秋後算帳。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西方有很多國家,都曾對中國發動過進攻。我國苦苦掙扎了近百年,才克服種種問題,在炮火中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
  • 中國為何不回收天宮一號殘骸?曾有外國軍艦企圖搶奪
    ,理論上說,它可能會包含有中國最新和最前進前輩的航天科技,已經東風5號初度全射程考試考試時,就有美國、澳大利亞等國軍艦試圖衝進收受接收區掠取數據艙,此次天宮一號墜落是否也會有這種情形呢?天宮一號在墜落過程中主體局部根基燃燒殆盡,其巨細和質量與一輛小客車類似,這也就意味著天宮一號可能在突入大氣層的過程中就會崩潰成碎片,而即使有碎片殘留,也只會是燒成黑炭,或是無法識別和把持的無用碎片,想在一片大海中找到這些已經沉入海底的碎片,根基上是不成能的,也犯不著為了幾塊沒多大價值的碎片去大費周章打撈。
  • 天宮一號完美回家 殘骸墜入南太平洋
    落區位於「太空飛行器墳場」區域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宮一號殘骸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目前,運行在近地軌道的大型太空飛行器退役後,國際通行做法是讓其受控墜落到南太平洋一處深海區,這一區域也被稱為「太空飛行器墳場」。太空飛行器墳場四面與陸地距離都超過2000公裡。
  • 「天宮一號」踏上歸途,那些憂慮不值一提
    近日,中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再次成為熱點話題。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的消息,這件在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中功勳卓著的太空飛行器預計在4月2日前後投入地球大氣懷抱,最後一次燃燒自己。在「天宮一號」圓滿完成預期任務後,狀態一直保持很好,在地面人員精心照料下,它在高度約370-400公裡的軌道上繼續運動,成功延長壽命2年。  2016年3月16日,「天宮一號」終止了數據服務。
  • 天宮一號掉哪兒各國都沒猜準 有必要打撈嗎?
    歐洲航天局3月31日的預測認為,天宮一號再入時間是美國東部時間4月1日下午7時25分左右(北京時間4月2日晨),再入位置位於北緯43度到南緯43度的「任意地點」,很有可能在西南歐上空。北美防空司令部表示,「天宮一號」預估會於4月1日上午墜落,大概位置為北緯33.8度、東經115.8度,這裡正好是安徽省與河南省的交界處。
  • 天宮一號究竟發生了什麼?
    只不過,交鋒(或者說是扯淡)的對象和平臺,從此前境外媒體的無休止、無底線炒作,變成了各種不同立場的中國網民在國內新媒體留言區、BBS的相關帖子裡的無盡爭執在此,為了以正視聽,筆者特別就自己所了解的信息,試圖儘量說明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在墜落前究竟遇到了點什麼問題。四點疑問以及其解答首先需要強調的是,本人無意說明消息來源。
  • 天宮一號,難說再見!
    天宮一號是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也是中國在浩瀚宇宙中的「第一個家」。承載著中華民族千年不息飛天夢的天宮一號到底有多厲害?一起了解一下!資料圖:2011年9月29日晚21時16分,中國全新研製的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
  • 「天宮一號」答小記者問
    「天宮一號」在宇宙中的電腦模擬圖 小記者:實驗艙和資源艙的作用都是什麼啊? 「天宮一號」:呵呵,這可是兩個概念。 空間實驗室主要用於在太空中開展各類空間科學實驗,航天員的生活必需品和工作所需的材料、設備均由飛船運送。載人飛船停靠在實驗室外邊,作為應急救生飛船。如果實驗室發生故障,可隨時載航天員返回地面。航天員工作完成後,乘飛船返回。
  • 【考點】以此紀念永遠的「天宮一號」
    有人說,「她不會像科幻電影中描述的那樣,惡狠狠地砸向地球,而是在奔向地球的過程中,化成一身絢爛,划過美麗星空。」而在公共基礎知識的考題中,「天宮一號」早已絢爛多姿,驚豔考生。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們也重溫一下相關的考題,來紀念下國人心中永遠的「天宮一號」。
  • 天宮一號蛟龍號都能體驗!
    銀河幻影VR主題樂園HOP天地店2020年11月20日盛大開業,會員優惠、親子互動活動持續進行中……神舟飛船返回艙、天宮、蛟龍號、飛機、降臨,上天入地腦洞大開,現在就一起來探秘吧!銀河幻影VR中的VR夢回神舟讓孩子身臨其境地感受一下奧妙的宇宙,安排!02.天宮一號
  • 中秋賞月舉國歡騰,天宮一號傳捷報「嫦娥驕傲」
    天宮一號傳喜報,嫦娥驕傲。真是鼓舞人心,又一個新紀元。千江有水千江月,此月天上僅一枚無不感嘆,歲月如歌。何曾遠遊如夢,多少年來,文人墨客,無不是對月敲詩 星空客,嫦娥寂寞。藉此來抒發對中秋賞月,感嘆時光流轉,歲月有情又無情。又何嘗不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到佳節倍思親。多麼悽美豪邁,多麼真實的寫照,遊子思鄉之痛,杯杯酒喝離愁。
  • 天宮空間站和17個國家合作,為何會沒有美國?原因出在美國身上
    美國的國際空間站於1993年進行牽頭研究,當時的中國就曾希望能參與到國際空間站,但都被以美國以各種理由阻擋,這其中用的最多的,就是擔心中方參與會將航天技術,應用到軍事領域,因此拒絕中國加入國際空間站的建設,而空間站帶來的技術變革是難以想像的,因此在後來的建設過程中,中國仍舊尋找合作的可能性,美國也不是絲毫不退步,但釋放出的最後底線,就是願意讓中國出資 ,但不能夠共享空間站的技術
  • 天宮一號殘骸落在哪?是否對地面造成損害?外交部這樣回應
    【環球網綜合報導】2018年4月2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記者會,相關內容如下:問:中國政府今天宣布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一些外國天文學家稱它很可能落在法屬大溪地島附近,你是否知道天宮一號的殘骸具體落在南太平洋的哪個位置?
  • 新民周刊:更宜居的「天宮二號」
    中國空間站一旦成功,將打破目前人類只有一個國際空間站的局面,甚至在現有國際空間站不再使用後的相當長時間內,中國空間站將成為唯一的選擇。為中國「太空之家」奠基當「聖瑪利亞」號、「平塔」號、「尼雅」號組成的哥倫布船隊從西班牙的巴羅斯港出發的時候,誰也不會想到,未來的北美將誕生地球上最繁華的都市,紐約的房價將遠超馬德裡。
  • 故事裡的平樂||美國飛機為何墜落平樂金雞坪
    長按二維碼,關注公眾號美國飛機為何墜落金雞坪--美國飛虎隊飛機墜落平樂金雞坪歷險記         見此情景中國技師臉色大變,操粵語(註:民國後期的金雞坪村人通用語言仍為粵語)大聲說:「哩個系飛機噶專使煤油,唔系我哋點燈噶火油,哩個專使煤油一點火會爆炸噶!」後來,墜落飛機的那塊稻田也因受到燃油汙染,被荒蕪了三四年時間才恢復種植。
  • 叩開中國空間站時代的大門——新華社記者對話天宮二號總設計師...
    為了防止碰撞,天宮一號的地板和牆壁非常柔軟,但航天員從太空回來後,提出還是硬質牆壁和地板好,所以在天宮二號中我們進行了改變,實驗艙內採用了硬材質。  在內部設施方面,天宮二號配備了多功能工作檯,不用時可以摺疊,打開後則可以在上面進行電腦操作、閱讀、進餐等。對通風口也進行了改造,降低了噪音。在睡眠區,燈光可以進行調節,廣播也可以關閉,航天員可以攜帶一些個人的物品,如家人的照片等。
  • 嫦娥探月後:空間站建設!美國被拒後國際空間站被迫超齡服役!
    載人登月需等待時機成熟後擇機進行(比如長徵九號火箭研製成功),而目前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建設「天宮」空間站。中國當年想要躋身國際空間站的時候,美國為限制中國發展各種奇葩刁難:中國可以出資建設國際空間站,但是不能夠參與科研?
  • 身居鬥室測「天宮」
    去年國慶節期間,正逢「天宮一號」升空,不少天文愛好者都希望在自家門口看到「天宮一號」。天文達人、果殼網編輯虞駿根據自己掌握的網際網路信息資源,幫助多位分布在五湖四海的網友預測「天宮一號」飛過當地的時間,令許多人得以一睹「天宮一號」芳容。「精騖八極,心遊萬仞」,原是用來形容詩人藝術構思時,不受時空限制自由馳騁的狀態。
  • 天宮第一課:中國6000萬學生同一時間聽講
    這一聲在課堂上常見的問候,來自於遠在300多公裡外的「太空教室」天宮一號。昨天上午,一場別開生面的太空課堂開講,這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二次太空授課,恐怕也是歷史上聽講學生最多的一課——僅在中國,6000萬學生同一時間認真聽講。此次太空授課由航天員王亞平擔任主講,聶海勝輔助授課,張曉光擔任攝像師。授課大約持續了40分鐘,和地球上的一堂課時間相當。人大附中地面課堂現場有宓奇和史藝兩位老師。
  • 白俄羅斯通信衛星一號殘骸墜落湖南綏寧山區
    2016年1月16日0時5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白俄羅斯通信衛星一號。這是白俄羅斯共和國首顆通信衛星,也是中國航天首次向歐洲用戶提供衛星在軌交付服務。中國航天邁出了開拓歐洲市場、服務世界航天的重要一步。衛星殘骸,落在了湖南綏寧陽田村田野中,幸好未造成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