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業力源:從烏鴉洞飛出的「航空工業第一股」

2021-01-13 看航空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黨中央提出了建設大三線的方針,決定在內陸建設一個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把三線建成進可攻、退可守、打不爛、拖不垮的戰略後方。毛主席說:「三線建設要抓緊,沒有火車坐汽車,沒有汽車騎毛驢。」

1965年,一大批熱血青年懷揣夢想,在人生最美好的年華,放棄優越的城市生活,從祖國四面八方,通過各種方式來到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羊場壩烏鴉洞,開始創建501廠。

那時候烏鴉洞周圍荊棘叢生,遠看是山近看還是山,晚上只有煤油燈。要在深山峽谷的烏鴉洞裡生產高精度的航空產品,要面對很多困難,真的好難。從最初打洞開始用的鐵錘、鋼釺、雷管炸藥和手推車,建設用的一磚一瓦、一沙一石,都靠肩挑背託。憑著對黨、對人民的赤膽忠心和獻身祖國航空航天的壯志豪情,501廠的創建者們,頭頂藍天,腳踏荒原,「天當被地當床」「包穀飯辣椒湯」,以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毅力,劈山開路,跨溝架線,苦戰羊場壩,在烏鴉洞手工開鑿340米通風尾洞……。

要生產,就要解決電力問題。1967年10月,501廠決定從距離羊場壩廠區11公裡的六龍電站架設3.5萬伏高壓輸電線路。沿途全是大山,路都是工人們自己踩出來的,輔助工具只有木桿和繩子,所有的電線桿都是靠雙手、雙腳架起來的。累了倒在山坡上歇一歇,渴了就喝山泉水,餓了就吃野山果,廠裡所有男同志都參加了,200多號人,花了兩個多月才完成任務,真的是脫了幾層皮。

但是不管有多難,那時人們的心裡就一個願望,一定要建設好大三線,讓毛主席睡好覺!建設好祖國的大三線,就成為創業者的初心。這個初心,伴隨著501廠一路走來,54年始終未改。無論是從前的501廠人,還是今天的力源人,始終堅守航空報國、航空強國的初心。

1970年3月25日,501廠正式投入生產。一臺臺飛機的核心部件從這裡運往祖國各地,一個個飛天夢想從這裡起飛。

歷史的車輪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留下了深刻的印記,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挑戰嚴峻,軍品訂單陡然下降,工廠一下子陷入到生存危機中。

面對市場困境,力源人自強不息,提出了「信息靈一點、腦袋尖一點、臉皮厚一點、腿跑勤一點、服務好一點」的「五個一點精神」,積極面對市場危機。那時候501廠什麼都做,研製生產過摩託車、座鐘、鋼圈、手搖泵、鋼筋切割機、甚至檯燈……

1987年,航空部在成都召開某工程協調會,得到消息後,501廠副總工程師當即帶設計人員主動參會,爭取研製任務。在會議召開的第一天趕到成都,下車後帶著行李直接闖進會場,得到上級領導同意後,當即參加了當天會議,主動發言講明了來意和決心。由於不是正式代表,501廠的領導和設計員就在外面找了一個住的地方,晚上連夜找部隊機關、主機所進行溝通。半夜回到駐地又接著準備第二天重點論證發言。

經過奮力拼搏,501廠成功爭得了該型號主液壓泵的研製生產任務,從此開啟了公司航品的新紀元,至今,該產品依然是航品主打產品。

對外有項目必爭,對內堅持自主創新。501廠的創業者在沒有資料,沒有樣品的情況下,奮鬥數十載,終於研發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液壓泵,被稱之為「中國航空第一泵」。這一技術成為了501廠液壓專業技術的核心競爭力,使501廠成功躍升為國內液壓行業先鋒。

不僅在航品市場,力源人為爭取民品市場同樣堅持這樣的精神。1992年,踏著國家振興基礎件行業的節拍,501廠再次憑藉「五個一點精神」成功擠入國家隊,為公司的民品發展奠定了基礎,為「95」搬遷提供了項目依託,也為「96」年上市創造了條件。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501廠以敏銳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的眼光,開始進行股份制企業試點改造,並於1996年11月6日以貴州力源液壓股份有限公司(現「中航重機」)的名稱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上交所第一家貴州省上市公司,中國液壓氣動密封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被中國航空報譽為「航空工業第一股」。

力源液壓股票成功上市,給企業的發展注入了資金活力。也給員工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利,大家深深的體會到了企業發展員工致富的好處。

一路走來,力源公司風採不斷。1980年,因主廠房通風尾洞一塊重達200噸的巨石自然墜落,危及生產安全,公司走出烏鴉洞,搬遷到貴陽遠郊烏當區下大壩;2003年,為更加貼近市場,主動融入市場經濟,公司從下大壩搬到了現在的貴陽市新添寨,留下了「兩次搬遷三建家園」的美談。

一路走來,力源公司黨建常做常新。經過幾十年的錘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力源黨建精神,即「敢為人先,勇爭第一;人有我優,常做常新」。力源公司黨委自2006年以來,先後兩次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豐碩的成果,見證著力源人的辛勤奮鬥與艱苦付出。

一路走來,力源人的每一步都走得很堅實,風雨兼程,初心不改。54年的歷程,載滿了力源人太多的付出,也見證了力源人的不斷成長。一代代力源人,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在公司的成長中成長著自己,在公司的發展中發展著自己,讓自己的光榮與夢想,綻放在力源的舞臺上。

力源的54年,經歷了兩次搬遷三建家園,經歷了亞洲金融危機、世界金融危機,嚴峻的形勢練就了力源人的毅力和膽識,實現了向航空航天、鐵路機械,注塑機械,能源機械,港口、船用機械、農用機械、水電冶金等行業領域全面發展,形成了兩省四地的戰略布局。航品型號研製陸續配套成功,民品與國內行業龍頭徐工建立了研發中心,與世界500強企業卡特彼勒進行戰略合作,使力源液壓成為我國液壓行業領先企業。

力源從大山深處的烏鴉洞起飛,昂首飛向遼闊的藍天,託起航空報國、航空強國的中國夢,我們擔負使命與職責,我們滿懷壯志與豪情!

相關焦點

  • 航空工業集團:學做鯤鵬飛萬裡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航空製造技術研究院(簡稱「航空工業製造院」)院長李志強表示,「我們用10年時間追趕上西方國家領先我們20年的技術,並在部分領域實現了超越」。  打破國外壟斷  航空工業製造院柔性裝配團隊技術人員肖慶東已經記不清自己去了多少次主機廠——中航工業陝西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航空工業陝飛」)了。
  • 客機製造商巴西航空工業公司
    巴西航空工業在中國 2000年5月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在北京設立代表處,負責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市場推廣、銷售、客戶支援和服務等業務。2003年,巴西航空工業公司與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成立了哈爾濱安博威飛機工業有限公司,為中國航空企業生產商用噴氣飛機。
  • 航空工業洪都陳逸寧:我和航空不解之緣
    中國航空報訊:我對洪都的了解及對投身航空工業領域的立志,得從父親近似傳奇般的經歷說起。兒時常聽起父親提及,在上世紀50年代誕生的「洪都機械廠」,是新中國航空工業的發源地之一,製造了新中國第一架飛機、第一批海防飛彈、第一輛摩託車,因此聞名遐邇,享譽中外。久之,「洪都」成了該廠的專有名詞,也成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青年人找工作夢寐以求的首選,當時我那正值青春年少的父親也不例外,航空情結早已深深地鐫刻在他腦海中。
  • 2017航空工業大事記: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
    1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航空工業1項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單位為航空工業瀋陽所。1月11日報告以「不忘初心——新長徵路上的航空工業」為主題,從「跨越發展、初心不變」「聚焦主業、軍民融合」「創新驅動、合作共贏」「安全第一、質量至上」「以人為本、關愛社區」、「節能增效、綠色製造」六大方面,闡述了航空工業2016年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和成果。
  • 中航工業打造航空製造技術國家隊 中國航空製造技術研究院成立
    我國航空工業進入自主創新的歷史時期,要趕超世界強者水平,必須依靠高端製造工藝和裝備的有力支撐。此次,中航工業以北京航空製造工程研究所為基礎組建中國航空製造技術研究院,就是要通過資源整合優化,進一步提高綜合集成能力,打造航空製造技術的國家隊,提升製造技術研究水平,為航空工業創新發展提供堅強的技術支撐。譚瑞松強調,中航工業要堅持「小核心、大協作」的發展方向。
  • 首部航空工業題材主旋律電視劇《中國製造》殺青!
    首部航空工業題材主旋律電視劇《中國製造》殺青!電視劇《中國製造》由中宣部、中央電視臺與陝西省委宣傳部聯合指導,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榮譽出品,陝西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上海尚世影業有限公司、安徽五星東方影視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聯合出品,陝西文化產業(影視)投資有限公司、航空工業文化中心、陝西榮耀戰旗影業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攝製。
  • 航空工業:鍛造騰飛的翅膀 助力建設世界一流空降兵
    ——空降兵感言 中國空降兵裝備的絕大多數傘具是由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經過數十年的發展,航空工業研製了數代多型空降空投系統,逐步形成傘兵集群傘降、高空特種傘降、中/小件物資快速補給,重型裝備空投等體系完整、門類齊全的空降空投裝備體系,基本滿足我軍人員和物資的全地域、全空域空中投放等任務需求。
  • 「聚焦主責主業 決戰2020」航空工業新聞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出爐(二)
    《目光如炬》航空工業昌飛 劉聖傑《機務》航空工業成飛 周椿《巴鐵的口罩來了》航空工業成飛 徐博
  • 中航工業改制往事-虎嗅網
    航空工業人在福田「墾荒」創辦了一系列生產非航空產品的「體制外」企業,股份制開始進入航空工業人的視野。手錶的發明起源於航空,中國航空工業第一支股票也結緣於手錶。1993年6月,航空工業第一隻股票深圳飛亞達在深交所首次公開發行上市,航空人第一次明白「紅與綠」、「牛和熊」的區別。
  • 航空發動機、機器人等概念龍頭名單請收藏(附股)
    目前A股市場上有航空發動機概念。從市值角度看,航發動力、上海電氣、航發控制、海特高新等個股市值超過百億元。市場表現方面,航發科技、海特高新、華伍股份等個股漲幅居前;機構關注度最高的個股分別是航發動力、鋼研高納、應流股份等。
  • 航空工業「兩金」壓控顯成效
    近年來,航空工業「兩金」壓控工作有的放矢、持之以恆,措施得力,效果顯著。航空工業將2020年定為「兩金壓控年」,充分體現了集團黨組深化改革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年初,決策迅速部署,航向已經錨定,各單位強化責任擔當,細化方案凝聚合力,綜合施策落實落細,全面、有序、有效推進「兩金」壓控工作落到實處,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強化組織,完善機制,落實責任。
  • 西北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與航空工業西安飛行自動控制研究所產學研...
    西工大新聞網12月18日電(許斌)為了全面落實西北工業大學與航空工業集團戰略合作協議,12月15日,西北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與航空工業西安飛行自動控制研究所舉行產學研合作籤約儀式。航空工業自控所所長、黨委副書記雷宏傑,副所長石鵬飛、蒲優華,副總工程師、創新中心管理辦公室主任嶽亞洲,骨幹專家及各部門領導等20餘人,西北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院長黃攀峰,黨委副書記李偉林,副院長許斌、王小旭,骨幹教師代表、青年教師代表一行20餘人參加此次籤約儀式。航空工業自控所人力資源部副部長(主持工作)李瑋奇主持儀式。
  • 航空工業研製的大型民用AC313直升機已成功實現首飛
    打開APP 航空工業研製的大型民用AC313直升機已成功實現首飛 航空工業直升機所 發表於 2020-03-19 10:33:49
  • 航空工業發布2021年新年日曆
    航空工業發布2021年新年日曆 2021-01-04 10:17:26 中國航空新聞網
  • 航空工業租賃向國航交付ARJ21飛機
    11月30日上午,航空工業租賃在上海向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交付了雙方合作的第一架國產ARJ21-700新支線飛機。進入9月以來,航空工業租賃以每月1架的頻率累計交付了3架ARJ21-700飛機,其中2架由成都航空運營,1架由國航運營,體現出公司持續聚焦主業,深化價值提升,堅持走開放合作之路,以更加成熟的業務經營模式支持國產民機事業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 可靠性數據排名國內第一!多彩貴州航空榮獲「2020巴航工業鉑金客戶...
    近日,多彩貴州航空有限公司(下稱「多彩貴州航空」)在2020年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全球客戶可靠性數據評選會上榮膺「2020巴航工業鉑金客戶」獎項,這也是多彩貴州航空組建運行五年以來,連續四年獲評「黃金客戶」後首次獲此殊榮。
  • 雲攝影《EMBRAER巴西航空工業公司》
    巴西航空工業公司成立於1969年,業務範圍主要包括商用飛機、公務飛機和軍用飛機的設計製造,以及航空服務。
  • 航空工業召開2020年度財務工作布置視頻會
    張民生指出,今年在航空工業黨組的帶領下,航空工業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國資委中央企業負責人年中視頻會議精神,按照航空工業黨組提出的「兩個力保」要求,排除萬難、不畏挑戰,全力以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多措並舉推進經營發展,科研生產穩步推進。
  • 2018中國航空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招聘公告【招3人】
    根據工作需要,現對總部空缺崗位進行招聘,公告如下:一、公司簡介中國航空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航科工」)於2003年4月30日在北京註冊成立,註冊資本46億元人民幣;2003年10月30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母公司中國航空工業有限公司作為中國航空製造業的主力軍,穩居世界500強前列。
  • 2019年航空工業「鯤鵬杯」職工羽毛球賽決賽:羽球盛宴
    59歲的航空工業首席技能專家趙茂林作為航空工業太航隊員參加了男單的比賽。「身體好,心情好,才能幹出優質的產品。」做磨具是一項非常耗費體力的工作,趙茂林每天工作10個小時,非常辛苦。他的放鬆解壓方式就是下班後打一場暢快淋漓的羽毛球,「疲乏就會煙消雲散。」「羽毛球與其他運動項目一樣, 都能顯示人類運動的力量美、形態美、極限美、智慧美、配合默契美和拼搏精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