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那些酷酷的臨終遺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名人之將死其言超酷

2021-01-08 騰訊網

生老病死愛恨離怨,皆乃人之常情不可輕易更變,可當命運它真正來臨之時,你會以怎樣的姿態去面對?來看看那些歷史名人酷斃了的臨終遺言,去捕捉生命給予的最後的敬畏與饋贈。

王陽明:「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明世宗嘉靖八年,王陽明乘船前往南康,自知生命之火將熄,便靜坐待寂,弟子追問有何遺言,他說出了這句話。一生光明磊落,無恨無憾,不需要再留下什麼。此等境界,無愧於「陽明」二字。

楊繼盛:「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生平未報恩,留作忠魂補!」

楊繼盛是明朝中期著名諫臣,因上疏彈劾奸臣嚴嵩的罪狀,而被誣陷入獄,遭受了非人的折磨,最終慘死獄中,臨終前他寫下了這首訣別詩。

元子攸:「死猶須為,況必不死!寧與高貴鄉公同日死,不與常道鄉公同日生。」

北魏孝莊帝元子攸不甘心做傀儡,為身首正名,他誅殺了當朝權臣爾朱榮,無奈最後被爾家所殺。高貴鄉公是曹髦,因上進被權臣所殺,死時20歲;常道鄉公是曹奐,做了一輩子苟且傀儡,死於58歲。元子攸死時僅有24歲,這一褒一貶,霸氣無比。

曹髦:「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一位有血性的曹氏後人,他因不滿司馬家族的長期專權,遂決定死戰。高貴鄉公親乘戰車殺向司馬昭,卻被司馬部下攔下,最終被殺。

豫讓:「嗟乎!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趙、韓、魏三國攻晉,成功擊殺了晉國執政大臣智伯瑤,為了給智伯瑤復仇,豫讓吞炭致啞,以漆覆身,暗伏橋下,刺殺趙襄子。後被捕,自刎前留下了這句千古名言,豫讓是「士為知己者死」的踐行者。

隋煬帝:「好頭頸,誰當斫之?」

歷史給予楊廣的評價始終存在爭議,但無疑楊廣是一位有骨氣的帝王,當驍果軍調轉槍頭對準他時,他無畏無懼,喊出霸氣之語,可謂豪傑。

明熹宗:「來,吾弟當為堯舜!」

朱由校俗稱木匠天子,他完不成的宏業都寄托在了弟弟朱由檢的身上,這不僅是一個皇位的繼承,更是一種信仰的傳承。

崇禎帝:「朕願督師親決一戰,身死沙場無所恨,但死不瞑目耳!」

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哥哥眼中的堯舜的確做到了殫精竭慮的程度,可此時的大明王朝早已積重難返,救回大明僅靠一個朱由檢遠遠不夠。

太史慈:「丈夫生世,當帶七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

人已然燈枯油盡,心卻仍欲建功立業,這才是大丈夫之所為。

劉備:「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而劉備將死卻為兒子留下了大善的道理,只可惜它沒有拯救阿鬥,這句名言只能流傳後世,激勵後來人。

郭威:「吾無恨矣!」

此生無憾!能說出這句話的皇帝,其政績必定可圈可點:在位期間,郭威專治政務,虛心納諫,體恤百姓,有資格不留遺憾。突然想起保爾·柯察金的名言:「人的一生要這樣度過……」

文天祥:「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南宋覆滅,文天祥寧死不屈,死後人們在他衣服裡發現了這樣一首遺詩。成仁取義是儒家的思想傳承,但我們讀到的卻是誓死報國的浩然正氣。

檀道濟:「乃復壞汝之萬裡長城!」

殺了我,你就是在自毀你的萬裡長城!檀道濟是南朝宋開國名將,但因功高震主而被宋文帝處死,死前他喊出此言,足見其超凡的自信。

石韜:「人居世無常,別易會難。各付一杯,開意為吾飲,令必醉。知後會復何期而不飲乎!」

石韜是後趙武帝之子,因與太子不和而被刺客所殺。明知厄運降臨,石韜並不害怕也不求饒,反而開懷暢飲,因為此後便沒有機會復飲了。這種看破紅塵的豁達,令人敬重。

高敖曹:「來!與汝開國公!」

高敖曹是東魏名將,因作戰失利而被西魏所擒,死前他說:殺了我吧,你們的功績足以登頂開國公!臨死不懼的氣魄,威懾無比。

隋恭帝:「願自今已往,不復生帝王家!」

楊侑是楊廣之孫,李淵攻入長安後被擁立為帝,成為隋朝第三位皇帝,不久即被殺害,年僅15歲。楊侑不是皇帝,他只是一個不想生在帝王家的少年。

相關焦點

  •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還有比這更有道理的話嗎?
    君子說人固有一死,當即將面對死亡,其說的話是否真實可信呢?據《論語泰伯》記載:「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意思就是當鳥快要死去時,它會因為害怕死亡而發出悽厲悲哀的鳴聲,而人到臨死時,他會回顧自己的一生,在大徹大悟之間明白一切勾心鬥角、成敗得失、榮辱是非等等都變得不那麼重要,唯有真誠才是最彌足可貴的。
  • 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臨終遺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人在臨終時,只要還能喘口氣,總是要交待幾句的,這便是遺言。便是阿Q,也要學人大喊一聲:「老子二十年後還是一條好漢!」這樣的遺言,徒供旁觀者發噱。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保爾雖然經歷了許多痛苦和不幸,但在臨終時,他很坦然,甚至自豪,他沒有遺憾。人們常說,不在天長地久,而在曾經擁有。可是人們擁有的,往往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人生,曾經有激情,有凌雲壯志和不同的成就,但一路走來,人生之路上也布滿了坎坷和坑窪,前行伴隨著攻擊、誹謗、侮辱、挫折、排斥、不公平待遇……好些名人,今天我們景仰、佩服、學習他們,然而他們的一生功業有何而來呢?往往由挫折和苦難來。
  • 三國中三位霸主的臨終遺言:曹操感人,劉備虛偽,孫權務實
    俗話說得好「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一個人的生前無論是多麼的危險,奸詐,但是他在死之前都會吐露心聲,那麼三國時期的三位雄主曹劉孫三位在臨死之前都說了什麼遺言呢?三國中三位霸主的臨終遺言:曹操感人,劉備虛偽,孫權務實。
  •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30年來死囚遺言分析
    美國德州刑事司法部(Texas Department of Criminal Justice)定期更新維護著一個讓人無比壓抑的資料庫,這個資料庫整合了1982年至今的531位死囚的臨終遺言,還記錄下了每一位死囚的名字、性別、人種、罪行等一系列信息。記錄在冊的531位死囚來自不同的地區,年齡從20歲跨越到60歲以上,人種、宗教也千差萬別。
  • 古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魯迅臨終的7條遺囑,果真是個狠人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曾子 人在臨終前說的話,被稱作遺言,留下的囑咐,則被稱為遺囑。一個人的遺言跟遺囑總是該相信的,畢竟,這可能是他在這世上說的最後一段話或者是寫下的最後一段字。
  • 常言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慈禧完美詮釋了這句話
    曾子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可能大家都聽過叫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人在將死的那一刻講出來的話都是善良的,無論這個人生前做了多麼大的惡。為什麼呢?因為人在瀕臨死亡的那一刻沒有欲望了。什麼東西都不在乎了,權勢名利地位金錢美色成為了浮雲,因為再也擁有不了了。所有的一切都已經徹底地放下了。所以那個時候講出來的都是善良的話。陽明先生說人人都有良知,他的良知為什麼沒有了呢?
  •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等一切即將失去卻幡然醒悟,明白自己追求的都是過眼雲煙,生不帶來,死亦帶不走!於是大限將至之時有人一反常態,有人說是迴光返照,有人說是人之將死,性情大變!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或許有人不會相信,但親眼見過的人是絕對不會懷疑的。村裡有個人是文二,之前有篇文章就是寫過他們家的,他已經兩個月不能吃飯,一直靠稀飯維持,最近已經到了走路都沒有力氣的地步了。
  • 196.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接著前面,曾子病的很重。孟敬子是魯大夫。現在我們就來看看裡面的意思。孟敬子知道曾子有疾就來慰問曾子。曾子就跟孟敬子講,就告訴孟敬子。鳥之將死,其鳴也哀。就是說鳥快要死的時候,它叫的聲音很悲哀。
  • 我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臨終遺言?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人物都曾在臨終前說出過一段深入人心的遺言,下面就來盤點幾段比較著名的臨終遺言。1、劉備臨終託孤劉備作為有名的「草根皇帝」,其人生本就算是一個傳奇,而他臨終前在白帝城託孤諸葛亮的那段遺言也是流傳千古:「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前半句是什麼?揭露人類的什麼本性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其實這句話還有前半句,完整的語句應該是:「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句話的典故出自《論語·泰伯》第四章。說的是孔子的弟子曾子生了重病,孟敬子去探望他。
  • 萬聖節禮物:歷史上15條絕妙的臨終遺言
    值此佳節(扶額),十分心理也湊個熱鬧,為大家盤點了15條精彩的名人遺言。彌留之際,有人告解,有人悔過,有人憤憤不平。有些人直到臨死前一秒都還在與死亡抗爭,也有人接受他們的命運然後溘然長逝。遺言是個講究事兒,以下內容供大家…呃…品鑑與參考。
  •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金庸人物的遺言1、...只聽譚處端吟道:「手握靈珠常奮筆,心開天籟不吹簫。」吟罷閉目而逝----譚處端2、梅超風道:「恩師,您在歸雲莊上叫弟子做三件事,頭兩件事弟子是來不及做了。----梅超風3、陳玄風道:「那部經……經……已經給我燒啦,秘要……在我胸……」一口氣接不上來,就此斃命。
  • 歷史上這些有名的臨終遺言,最震撼你的是哪一個?
    談到遺言這個話題,想必大家都還蠻感興趣的;特別是歷史上的那些或悲涼或有趣或無奈的遺言,更是讓人生出了許多想法;對歷史人物,和他生活的時代,會有更立體的認識。最大氣的,首推王陽明先生的:「此心光復,亦復何言。」
  • 歷史上十句著名的臨終遺言,或慷慨、或悲涼、或遺憾、或悔悟
    正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人一旦走到了生命終點,那麼曾經的一切都再也與自己無關,到了這一刻,有的人大徹大悟,有的人心存不甘,有的人悲哀莫名,正是由於心境不同,這些人在歷史上留下了或慷慨、或悲涼、或遺憾、或悔悟的各種遺言,其中有的更是得以流傳千古。簡單列舉十句。
  • 三國英雄8大臨終遺言
    最矯情:劉備    遺言: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  相對曹操的溫情,劉備臨終託孤就顯得有些矯情了。  曹操同志好色,這是路人皆知的秘密,可未想到,人之將死,依然對裙下風光念念不忘。可就在一代奸雄絮絮叨叨的遺言裡(確切點講應該叫遺囑,出自《遺令》),我們卻讀出了一種溫暖的人文情懷。  原來,女人在曹操的心裡,絕非只是床上工具的,至少,還有愛。
  •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和珅臨死前寫了首絕命詩,馬未都稱寫得很牛
    其次,和珅寫此詩時就知道嘉慶不會放過自己了,詩中沒有任何為自己辯解和求饒的話,從「餘生料無幾」上來看,他早就知道自己難逃一死。再次,從「廿載枉勞神」等句子來看,他確實是想明白了,一生掉進錢眼裡,最終都是白忙活了,這也算是一種頓悟了。
  • 十大元帥的臨終遺言,一個比一個震撼!
    林彪:1971年9月13日,駕機叛逃墜毀蒙古人民共和國溫都爾汗,機毀人亡,沒有遺言。但1971年9月12日深夜,林彪外逃之前,流著淚說:「我至死是個民族主義者」。劉伯承(1986年10月7日逝世):「如果我一旦死了,能在我的墓碑上題上『中國布爾什維克劉伯承之墓』十二個大字,那就是我最大的光榮!」
  • 看漫畫:有哪些動漫角色臨死遺言能讓人哭了?
    有句俗話叫,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無論這個人的一生有過怎樣的波瀾壯闊,臨死前的遺言總是能讓人體會到他內心最真實的情感。今天漫娘帶大家來回顧一下動漫人物的那些催人淚下的遺言,你一定曾經為其中一句哭泣過。黃金梅麗號作為草帽海賊團的第一艘海賊船,在水之都時,已經被判定為龍骨損壞嚴重,無法航行,路飛等人不得不與之告別。後因為草帽海賊團在司法島被困,梅麗號懇求冰山大叔讓他去幫助海賊團最後一次,順利救出路飛等人後,壽命耗盡,在一團大火中說出了它的遺言:「對不起,本想載大家到更遠的地方。對不起,我好想繼續和大家一起冒險。
  •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美國男子身患絕症,打電話向警方自首
    俗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近日,美國一名身患絕症的男子在即將告別人世時承認了一樁發生在二十多年前的謀殺案,而該案至今尚未破獲。但警方記錄了當地上世紀80年代的每起謀殺案,很快他們將懷特與1995年4月26日的一宗謀殺案聯繫起來。 報告稱,隨後這名在電話中自首的兇手與警方會面了,並向他們提供了與當年那宗懸案證據相匹配的信息。警方說,他甚至把調查人員帶到事發地的一個樹林裡,在那裡發現了戴利的屍體,並敘述了兇案的過程。
  • 甄嬛傳:皇后至死不知,太后為何在臨終前,說出純元皇后死因!
    瓊瑤阿姨曾經說過,每個男人一生至少愛過兩個人,一個是紅玫瑰,一個是白玫瑰。紅的像硃砂痣,白的像白月光。此時的妹妹宜修已經嫁給當時還是雍親王的雍正,小日子過得也是美滋滋,但是雍正奇蹟般的登上了皇位,此時宜修想著自己肯定就是皇后了,但是天不遂人願,純元嫁了過來,此時宜修所擁有的一氣都給了純元,妒則生恨,於是宜修將所有的過錯全部怪罪在純元身上,最終純元被宜修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