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都知道,只要是生物尤其是哺乳動物都會「呼吸」這種生物所特有的本能,哺乳類動物的呼吸只是簡單地把空氣中的氧氣吸進體內,然後再把體內不需要的二氧化碳給呼出體外,以此來表現出一種內外循環的呼吸方式,那麼在人類進行唱歌時又是用怎樣的一種呼吸方式呢。
其實唱歌的呼吸法有很多種,比如:「嘆氣式吸氣法」、下支點「吸氣法」和「聞花式的吸氣」等等,那麼我們在學習唱歌時是不是只需要學習這些呼吸法就行了呢?
其實唱歌不只是簡單地學習這些呼吸法就能唱好歌,在學習呼吸法前你首先要懂得如何去調整自己的氣息,如何在唱歌時換氣,以及怎樣去練氣。
以下結合我的經驗所分享的一些關於「唱歌時,怎樣調整氣息,怎樣換氣以及怎樣練氣 」的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熱愛唱歌的大家。
歌唱的呼吸是從一個自然——不自然——自然的一個過程,那麼要讓初學者達到到自然呼吸狀態,就需要結合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的自然的呼吸習慣來加以訓練,如打呵欠的感覺,聞花香的感覺,或者張開喉嚨,張開雙臂,像伸懶腰,要跳舞,想要擁抱大自然的感覺等種種練習,以達到正確的氣息訓練的目的。
那麼在實際的學習中又如何做到聲音與氣息的適度結合呢?
1、先給大家科普一個小知識,歌唱中保持正確的姿勢對氣息的運用很重要,前蘇聯聲樂專家捷米採娃認為:姿勢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聲音的源泉。歌唱發聲時身體不能保持正確的姿勢,就不能獲得深呼吸的有力支持。坐的時候胸廓下緣與骨盆上緣的距離是縮短的,在這種情形下,腹肌很難用力。所以應該採用科學的站立姿勢。
在練習中,很多初學者都是坐著練習,且感覺氣息量很大,有用不完的力氣。實不然,這是一種假象,這樣練習時間長了氣息很可能會堵住,影響聲音效果,長時間還會損傷發聲肌體。
2、準確定位聲音傳送的聲道,做到聲音與氣息的良好結合深吸氣後略作停頓,然後從胸口第二個紐扣的位置,以嘆氣的感覺發出一個無聲「衣」字,將氣息痛快地嘆出去。這個過程可以使歌唱者意識到氣流從胸部經過氣管、喉咽、口咽送出口腔的呼吸通道,這也是聲音傳送的「通道」。體會以聲打氣,以氣帶聲。
以嘆氣的感覺在胸口發聲位置(第二個紐扣)嘆出「衣」的聲音,嘆出這個字時,我們要把點打到這個位置,就如我們把一根橡皮筋固定在一個位置,把他往下拉長,就是字打在那個固定的點上,把氣息和聲音的通道打開,以氣帶聲,在練習的過程中體會聲音與氣息的結合。
聲音與氣息結合是抽象的,所以需要經過大量時間練習才能體會與把握。
同時,我還建議大家要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
其實對於許多初學者來說,開始最嚴重的就是氣息不夠用或者不會用,所以都會出現「大白嗓」,也就是白聲,白聲是沒有深的氣息支持偷聲,是一種沒有色彩的聲音,白聲的名稱也由此而來,針對這一情況,可以採用閉嘴,也就是哼鳴的練習來克服,同時要用鼻子吸氣,這有助於氣息深入小腹,用以下;有的出現鼻音太重,有的同學為了找共鳴就出現用鼻子來起音或者歌唱,鼻音很難糾正,唯一的彌補方法是從小腹部起音,喉嚨打開,把聲音送到軟顎。練習時用母音a、e、i或者la、le、li等等來練習來克服這種習慣。
有的會出現喉音,喉音是由於歌唱時嘴打開不夠,以致氣息不能通暢地通過鼻腔及喉腔,同時,也由於起音氣息不夠深。改正方法:站在鏡子前面,嘴巴很好的張開,從小腹初起音,呼出的氣息的力量會把舌頭往下壓,喉嚨就會自由通暢。
看完了這些小技巧的大家是不是對氣息和練氣這一塊知識點有了些許了解了呢,其實換氣也是一件十分簡單輕鬆的事,當你完全掌握了對氣息的調整後,在隨後的唱歌中也會對換氣有著一定的把握,相信大家以後在唱歌時會越唱越好,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你們的歌聲!加油!
最後喜歡我們的文章可以通過點贊轉發收藏分享的方式為我們打cal,希望各位熱愛唱歌的朋友們多多支持!!!
#唱歌技巧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