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必看的三大寺之法雨寺,去了一定要看

2021-01-13 梵林國際

法雨寺又名後寺,坐落在普陀山白華頂左,是普陀山三大寺之一。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明萬曆八年(1580年),麻城僧大智(名真融)從西蜀華鎣山來普陀禮佛,見此地泉石幽勝,結茅為庵,取「法海潮音」之義,題名「海潮庵」。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郡守吳安國將其改額海潮寺。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寺毀於火。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增建殿宇。萬曆三十四年(1906年)朝廷敕賜「護國鎮海禪寺」匾額並《龍藏》一部。後幾經兵火,寺院遭毀,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別庵和尚前來住持,再度擴建。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朝廷賜帑與前寺(普濟寺)同時興修。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御賜「天花法雨」匾額,遂改名「法雨禪寺」。更多關注fanlinwenhua666,雍正九年(1731年)又進行大規模擴修,從此殿堂樓閣,規模宏偉,雕梁畫棟,輝煌瑰麗,遂成東南名剎。

現存殿宇294間,計8800平方米。全寺分列六層臺基上,入門依次升級。中軸線上前有天王殿,後有玉佛殿,兩殿之間有鐘鼓樓。後依次為觀音殿、玉牌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方丈殿。

法雨寺山門前有一段香道,稱「玉堂街」。之所以叫「街」,是由於過去香道兩旁寺院眾多,且山上巖珍石奇,珠璣琳琅,沿途羅陳,宛若街市。這條玉堂街如一條金絲線,將洪筏房、法華洞、仟人井、朝陽洞、悅嶺庵、大乘庵、香林庵、雨華庵、楊枝庵、法雨寺等風景點珍珠似地串了起來。沿街而行,還可望千涉金濤的銀濤,西賞煙墩,前望象王諸峰的翠靄,一路映山帶海,綿延起伏,翠靄銀濤。應接不暇。古人頌此路:「竹內鳴泉傳飛語,松間群路露金強。山到曲處皆藏寺,路欲窮時又遇僧。」此路原為沙路,行走不便。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法雨寺僧人如珂募石徹成石板路如珂字玉堂,後人紀念他築路功績,以其字「玉堂」名路。「珠茅秋石見康莊,以字題名變亦不忘。從此腳跟歸正路,濤聲山色轉風光」,詩句中所記的便是這件事。現在這條街已改為公路。

法雨寺佔地三萬三千多平方米,共有殿宇樓閣廳堂計294間,建築面積九千三百平方米。在建築群的布局上,系用依山取勢、分群處升的格局,從天王殿、玉佛殿、九龍觀音殿、御碑殿、大雄寶殿,直到方丈殿,殿殿升高,寺容噗的宏大高遠,氣象超凡。遠處的千步金沙空曠舒坦,海浪聲日夜轟鳴,北宋王安石曾寫詩讚之「樹色秋擎書,鐘聲浪答回」。

法雨寺寺門不在中軸線上,而在東南角上,建築為重簷方亭,也不同於一般寺院山門,匾額表藍底金字,上題「天花華雨」四字。寺門亭西是影壁,原是磚雕三龍壁,上書梵文「唵嘛呢叭」,意即神力不可思議,十年動亂中被毀。1987年,在這裡建立了九龍壁一座,寬12米,高9米,厚1米,全部用青石浮雕砌成,群龍飛舞,栩栩如生。

天王殿。重簷歇山,簷間額題「天王殿」,為兩座五座石經幢塔。天王殿前古樟厲林,中間甬道兩側豎有旗杆兩根,這也有別於山上其他寺院,據說,其一根已變換過七八次,而另一根雖常被香客當作神物,剝皮作藥,但仍名巍然高聳,故有「後寺活旗杆」之美稱。

玉佛殿。東西有鐘樓和鼓樓,重簷歇山式建築。月臺上有古柏一株,蒼老勁健,西側植羅漢松一株,圍粗3米多,頗為罕見。玉佛殿原供有清光緒八年(1882年)普陀山僧人慧根赴印度禮佛,途經緬甸時請得的玉釋迦牟尼佛像一尊,像高2米,玉色皎潔,雕琢極工。十年動亂中被毀,現在供奉的玉佛高1.3米,是1985年從北京永樂宮移來的。

九龍殿。又稱「圓通殿」,為法雨寺主殿。殿前有古樹十餘株,其中有兩棵銀杏高入雲天,樹圍粗約三抱。東側的龍鳳柏蟠屈如虯螭,形奇狀怪。殿臺前三面石欄板上分刻二十四行孝圖,取自元郭居敬編輯的古今二十四孝子故事。孝梯本是儒教內容,在這裡儒為佛用。大殿是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皇帝賜「法雨禪寺」額時,批准法雨寺住持性統的奏請,仿明故宮九龍殿蓋成,為目前國內寺院建築上規格最高的一座佛殿。殿高22米,重簷歇山,黃琉璃頂,鬥拱承託。殿內八根金柱的柱礎是精緻的雕龍磚。藻井是按古樸典雅的九龍戲珠圖案雕刻的,一條龍盤頂,八條龍環八根垂柱昂首飛舞而下,正中懸吊一盞琉璃燈,宛若一顆明珠,組成九龍戲珠的立體圖案。正中供奉毗廬觀音像。

智慧劍

方丈院為全寺最高處,二層簷樓房一排共27間,分隔為五個院。中間七間過去為印光法師方丈室,後改為紀念室。印光法師(1853-1941),俗名趙紹嚴,清鹹豐三年(1853年)生於陝西。21歲在終南山蓮花洞出家,後赴北京紅螺山資福寺。光緒十九年(1893年),印光隨普陀山法寸禪寺赴北京請藏經的僧人化聞來普陀山,遂在法雨寺研究佛經,長達四十餘年。來山向他問道的人絡繹不絕,有數萬人在他的影響下皈依佛教。1930年,印光在蘇州靈巖山寺淨土道場,弘揚淨土法門。1941年圓寂,僧眾推他為「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後人在普陀山法雨寺將其方丈室闢為紀念堂,以紀念這位高僧。

相關焦點

  • 不如去普陀山拜一下,好運伴你常在
    當然,方便的朋友去普陀山拜一拜,為自己的下半年求一個好運氣,也是不錯的選擇~普陀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素有「海天佛國」和「南海聖境」之稱,經典三大寺和南海觀音是燒香許願不可錯過的地方哦~普濟禪寺>普濟禪寺又稱前寺,始建於宋元豐年間(1078年—1085年),是普陀山第一大寺,也是全國重點寺院,歷代全山方丈均住錫於此。
  • 普陀山燒香有什麼禁忌?
    到寺院一般信佛的人總是要拜一拜菩薩的,普陀山的觀世音菩薩據說特別的靈驗,很多人為這裡燒香拜佛,小編給大家說一些普陀山燒香一定要注意的禮儀。「海天佛國」普陀山,位於浙江省舟山市,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普陀山對面有2個主要的碼頭:沈家門半升洞碼頭、朱家尖蜈蚣峙碼頭。隨著杭州灣大橋、舟山連島大橋的開通,不少香客都選擇乘坐巴士去普陀山,而大巴就停在沈家門或者朱家尖碼頭,再換乘小快艇到達普陀山的。島上主要景點有三大寺:普濟禪寺、法雨禪寺及慧濟禪寺,普陀標誌為南海觀音大銅像,另外有個紫竹林景區(不肯去觀音院)百步沙、千步沙等,都是不容錯過的景點哦!
  • 去普陀山旅遊,該怎麼安排行程?
    我和媳婦兒已經連續五年去普陀山了,我們是從大連出發,接下來說說我們的行程,我們一般是去四天,大家可以參考一下。我們一般都是坐早上大連到寧波的航班,到寧波應該是上午11點左右。出機場坐機場到朱家尖的大巴車,大約2個小時到達。
  • 舟山普陀山·開元觀堂酒店預訂,-咫尺法雨寺和千步沙的精品酒店!
    海光山色間登臨普陀山,遊目騁懷,古剎樓臺、青煙鍾唄、佛與俗交疊著...盛夏的炙熱愈演愈烈,渴望去海邊換個心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安利一波!普陀山開元觀堂 的夏之旅套餐!一家老少的普陀山祈福靜心之旅 √ 海島風光,落在普陀山風景區內√法雨寺步行3分鐘,面朝千步沙灘
  • 景致記錄:海天佛國普陀山,芳菲四月地球獨子花開
    普陀山,位於浙江舟山市普陀山,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也是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普陀山,是普陀島上的一座山,四面環海。琉璃照壁有著澄黃的牆、青綠的瓦,還有七彩的牌坊,因在普陀山索道對面,遊客、香客遊完寶陀講寺,正好乘索道去佛頂,遊覽禮佛慧濟寺。普門萬佛寶塔,清式仿木結構,裡面供奉著一萬尊觀音造像。人們站在普門萬佛寶塔處,可遠觀寶陀寺全部。二、佛頂山景區香雲路,從法雨寺到佛頂山,有1088級臺階。
  • 普陀山「鎮山四寶」傳說和難得一見的「佛光樹」
    普陀山佛教「鎮山四寶」是:「普濟寺南的『多寶塔』、法雨寺中明朝南京故宮唯一存世的宮殿建築「九龍藻井」、清涼崗林麓楊枝庵內的『楊枝觀音碑』、佛頂山上慧濟寺後門西側,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原生母樹『鵝耳櫪』。」1、多寶塔取自《法華經》「多寶佛塔之義而定名,又稱太子塔。位於普濟寺的海印池南邊。
  • 海天佛國,尋找心中淨土:小鹿導遊帶你雲遊南海聖境普陀山
    最近範冰冰在普陀山虔誠拜佛的新聞再次成為網絡熱門事件,網友們褒貶不一。和巋然不動的普陀山一樣,當事人也不做回應。為什麼明星們都喜歡去普陀山拜佛呢?真的有那麼靈驗嗎?真的可以讓你達成所願嗎?帶上你的疑問去一趟普陀山吧,也許當你踏上普陀山的那一刻,答案不言而喻。
  • 吃穿住行在普陀,感謝留給我的美好回憶
    到達普陀山,可以手機掃碼支付門票160元,再憑身份證進入。一.住在普陀篇到普陀山當天的住宿我們提前預定了「磐龍飯店」,地理位置還不錯的,在商業一條街上,晚上還是蠻熱鬧的。提供碼頭接送服務,點個讚!前臺MM很有耐心的回答我們的疑問,還免費升級了三人間。入住當天還提供了旅遊線路建議,非常實用。詳情見地圖,酒店位子在普濟寺下面畫圈圈的位置!
  • 印記·普陀山|「不肯去觀音院」的來歷,要從一位日本僧人說起
    接下來就要說到慧鍔對於普陀山的意義了——他把從五臺山請得的觀音像供奉在普陀山,也可以說是開創了觀音道場。此地為普陀山,高麗、日本、新羅等國旅行者都泊船此處,等候風向、潮水適宜時再擇道航行。慧鍔想到觀音菩薩要在此處顯靈,以降惠福於大眾。他就把聖像留下來,建房屋供奉,自己也不忍離聖像而去,住下來侍奉香火。就這樣,這裡就成了寶所,名「補陀落迦山寺」,為南海上禪宗名寺。從此航海者,都來此處供奉香火,祈禱航路平安,而觀音菩薩又從各人心願,保佑平安。
  • 普陀洛迦山:一座美譽蜚聲中外的"海天佛國」的海洋島嶼型國家博覽...
    據傳,法雨寺九龍殿竟是明故宮的九龍殿整體搬遷到普陀山的,九龍藻井原是放在朱元璋金鑾寶殿之中的,所以,這個藻井的規格自然要比別的寺院藻井高了。  「石」文化:普陀山,巖石。島上奇石遍布,呈現千姿百態,為一般巖巒所罕見。著名的有:磐陀石、二龜聽法石、雲扶石、海天佛國石、紫竹石等二十餘處。正如宋代詩人王安石所謂:「縹渺雲飛海上山,石林水府隔塵寰」。
  • 一座著名佛山,海天佛國普陀山自然環境優美,海島風光奇秀
    該島(山)只有約13平方公裡的面積,形狀呈菱形。普陀山風光旖施,景色秀麗,是一顆光華奪目的東海明珠。它位於舟山群島的中部,西隔蓮花洋,與漁港沈家門遙遙相望。普陀山山勢騰挪飛躍,窈窕多姿。主峰佛頂山海拔291.3米,雖不及泰山之雄偉,亦無一落千丈的匡廬飛瀑,卻兼備山海之勝。山上古木菊鬱,殿宇重重,峻巖峭壁,怪石崢嶸。
  • 範冰冰去普陀山祈福,看來是要準備復出了?
    範冰冰去普陀山祈福,看來是要準備復出了?範冰冰去普陀山祈福,看來是要準備復出了?範冰冰去普陀山祈福,看來是要準備復出了?範冰冰去普陀山祈福,看來是要準備復出了?範冰冰去普陀山祈福,看來是要準備復出了?
  • 不肯去觀音院位於紫竹林內,普陀山建寺最早的地方,攝影者取景地
    不肯去觀音院位於紫竹林內,這裡是普陀山建寺最早的地方,加上「不肯去觀音」的傳說,使它成了「普陀三大寺」之外最有名氣的寺院。每天來朝拜的香客絡繹不絕,又因為寺院建在海邊,也是攝影愛好者的理想取景地。從紫竹林禪院往海邊走,不一會兒就能到不肯去觀音院。
  • 蓮風搖曳四海崇 記者探尋「海天佛國」普陀山
    導覽專家:舟山海洋文化學者 孫和軍靈山覺海 名成普陀從海岸牌坊,沿著妙莊嚴路,入三摩地,經普濟寺、法雨寺,然後從香雲路登臨佛頂山,在慧濟寺眺望海上臥佛——洛迦山……這是徒步遊覽普陀山的經典路線。明萬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欽賜寶陀觀音寺為「護國永壽普陀禪寺」,普陀山以寺為山名正式開始。真正讓普陀山名揚天下,贏得「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盛譽的,是觀音大士。而不肯去觀音院、紫竹林等也成了觀音道場在普陀山的標誌。
  • 【媒體關注】今日浙報整版關注「海天佛國」普陀山
    靈山覺海 名成普陀從海岸牌坊,沿著妙莊嚴路,入三摩地,經普濟寺、法雨寺,然後從香雲路登臨佛頂山,在慧濟寺眺望海上臥佛——洛迦山……這是徒步遊覽普陀山的經典路線。普陀山的朝山進香古道前段就是妙莊嚴路,起自古碼頭短姑道頭,經過白華庵、三聖堂、石牌坊至普濟寺。
  • 南海普陀山的不肯去觀音
    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普陀山有一座普濟寺,裡面就供奉著一尊「不肯去觀音」。關於這尊「不肯去觀音」,有一個這樣的傳說。話說唐代末年,日本臨濟宗高僧慧鍔對觀音菩薩十分仰慕,他不遠萬裡來到東土大唐,想朝拜觀音菩薩,並且學習佛法。
  • 不肯去觀音,你心中的普陀山是什麼樣的?我心中的是這樣
    所以普陀山作為南海觀音的道場,去的人也很多,每個人去到普陀山都有自己的感受,今天來說說我去完普陀山的感受。我第一次去普陀山是大學剛畢業那會兒當導遊,帶團去普陀山,雖然是帶團,但是我也是第一次去,所以也特別新鮮,當地接導遊上車講解時我也聽得非常認真。
  • 普陀山,九華山1元3天吃住!師兄們親身體驗如是心免費接待,真實不虛!
    這種緣分真的到一定時間接到的。一心想來禮佛,對普陀山這裡連接很深。一到達法雨寺祈福,我就自然想到如是心,為他們所有工作人員的付出祝願,提供這樣的公益服務。我認為一個人接受到恩典,不是理所當然的,感恩。感恩。感恩。
  • 張智霖袁詠儀今年又去普陀山了,真有這麼靈,有啥門道嗎?
    袁詠儀張智霖微博曬出一組普陀山之行的照片,我們才知道袁詠儀又去了普陀山拜佛禮禪了,算算日子她每年差不多都是這個時候去的,供奉南海觀世音菩薩,普陀山位置在浙江舟山東部海域總面積為12.52平方千米普陀山素來是中國最靈驗的佛室之一,有一年請佛求願,三年拜佛還願之說,所以無論是山腳下還是山上,都不要亂說話
  • 浙江普陀山重新開放,朝聖普陀山,那些拜佛「禁忌」您還記得嗎?
    最近幾個月來,國內不少旅遊景區都陸續對遊客開放,不過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浙江省內的所有的古剎寺院還處於關閉狀態,但是從6月2日起,省內所有寺院都將重新有序開放,這當然也包括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著觀音菩薩道場之稱的,普陀山,這對一些常年會去普陀山祈福禮佛的遊客來說,是一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