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大慈大悲觀音菩薩的道場,在中國地藏、普賢、文殊、觀音四大菩薩,老百姓最為熟知的就是觀音菩薩,遇到什麼困難總是會在心中默默的祈禱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保佑,因為觀音菩薩總是在人們危難刻出來救苦救難。所以觀音菩薩在我國民間的信仰度最高。
所以普陀山作為南海觀音的道場,去的人也很多,每個人去到普陀山都有自己的感受,今天來說說我去完普陀山的感受。
我第一次去普陀山是大學剛畢業那會兒當導遊,帶團去普陀山,雖然是帶團,但是我也是第一次去,所以也特別新鮮,當地接導遊上車講解時我也聽得非常認真。
因為普陀山時佛教名山,所以導遊第一個強調的事情就是如何燒香,以及燒香的規矩,對於這個我對他說的為什麼要燒香記得很清楚,以前也是搞不清楚為什麼人去寺廟要燒香,原來當香火的嫋嫋青煙升起的時候,人跟佛祖跟菩薩之間的連接就有了,有了連結許願才能將願望傳達到。
還有對他講不肯渡觀音的傳說印象也非常深刻。
相傳五代後梁明貞二年,已經有很多日本人到中國來學習佛法,其中有一個叫慧諤和尚也遠渡重洋來到中國學習佛法,他行至五臺山,再山上見到一尊特別莊嚴肅穆、清淨慈祥,慧諤頓時心生歡喜,想要把這尊佛像帶回日本給國人瞻仰,但是他又擔心五臺山的師傅不願意將這尊這麼精美佛像帶回去,於是他就偷偷地將這尊佛像帶走準備帶回日本。
但是船行至舟山群島附近時卻怎麼都走不動了,海中出現無數的鐵蓮花阻擋了船的去路,不管船走到哪裡,都會被阻攔。
慧諤和尚驚恐萬分,心中忐忑不定,想到莫不是觀音菩薩責怪我將聖像偷走於是羞愧又懺悔地跪地祈禱: 都是弟子的錯,弟子因我國佛法未遍,聖像少見,所以想請您去日本,假使我國眾生此時無緣見您,當從所向,弟子即就該處,建立精舍,供奉聖像』。
剛剛祈禱完小船就開向了潮音洞邊上停下來了。當時的普陀山還是一片荒島,只有幾個打魚的老翁在這裡搭著茅草房以打魚為生,慧諤找到漁夫,跟漁夫說明情況,漁夫非常歡迎,立馬將茅舍讓出來供奉觀音像,還帶領其他居民到這裡朝拜,所以普陀山就慢慢地有了香火之氣,這座普陀山的第一座寺廟就叫「不肯去觀音院」,普陀山也就成了觀音菩薩的道場了。
坐船到了普陀山印象最深的不是33米高的觀音菩薩雕像,而是站在普陀山能夠看到遠傳的島上一尊觀音造像一模一樣的荒島,我站在那裡看了很久很久,都覺得這真的太神奇了,真的太像一尊觀音造像了,安靜的躺在遼闊的海面上庇佑著人們。
還有不肯去觀音院旁邊的紫竹林,這裡的竹子的莖真的是紫色的,看的我以為是甘蔗呢!
對普陀山還有一處印象很深,就是潮音洞旁邊的山崖,在那彼岸可以眺望遼闊的大海,可以吹著肆意的海風,聽著嫋嫋梵音,那一刻內心會無比的安寧。
這些就是我心中的普陀山,你心中的普陀山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