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駐上海韓國文化院(院長金烘秀,以下簡稱文化院),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以下簡稱電影振興委員會),韓國電影100年紀念事業促進委員會共同主辦,韓國影像資料院及CJ CGV影院協辦的「韓國電影的百年之路」特別放映會於11月7日(周四)至17日(周日)期間內共計8天在位於上海徐家匯地區的文化院3樓圓滿舉辦。
「歷史是過去與現在之間永無休止的對話.」
- 愛德華·霍列特·卡爾(Edward Hallett Carr) -
文化院為了紀念3.1運動·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立,韓國電影誕生100周年,企劃了本次「特別放映會」。它融合了從1919年到2019年至今,韓國的文化與歷史共存的100年的故事,「韓國電影的百年之路(以下簡稱活動)」由『票房最佳單元(韓國國內上映電影歷代票房最佳best2)』,『悲壯史詩單元(我們必須銘記的歷史,我們的英雄)』,『音樂電影單元(用音樂感受韓國電影)』 3個部分組成,共計10部電影作品精彩亮相。
* 1919年10月27日, 金陶山導演的《義理的仇討》(第一部韓國電影)首映.
「我唯一想要無限擁有的只有高度的文化力量」
- 白凡金九《我的願望》 -
今年5月,奉俊昊導演憑藉電影《寄生蟲》在世界三大電影節之一的坎城電影節上獲得了韓國電影史上的第一個金棕櫚獎。不僅奉俊昊導演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級著名導演,韓國電影和文化也由此契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電影振興委員會就獲得金棕櫚獎一事曾通過報導表示:「這是由熱愛韓國電影的人們的支持而共同取得的成果。」
從韓國國內「歷代電影票房排名」第1到第10位的作品中,除了《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和《阿凡達》兩部之外,其餘8部作品都是韓國本土電影,僅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國民對韓國電影的深厚感情和關切之心。
對此,文化院將通過『票房最佳單元(韓國國內上映電影歷代票房最佳best2)』的單元,放映自2014年7月上映至今獨佔票房鰲頭的金漢珉導演的《鳴梁》和2019年1月上映同時上升到第二位的李炳憲導演的《極限職業》。
"仰望天空,至死無一絲羞愧「
- 詩人尹東柱《敘詩》-
2019年的今天,大韓民國之所以存在,唯一的答案就是100年前的1919年,無論男女老少,都為成為國家主人,為在自由、獨立的國家生活而努力,為此而奮鬥的正是那些「獨立運動家」。
文化院在以韓國電影100年為契機舉辦的活動中通過『悲壯史詩單元(我們必須銘記的歷史,我們的英雄)』,展映了李俊益導演的《東柱》、《樸烈》,金知雲導演的《密探》,趙民鎬導演的《抗拒:柳寬順的故事》共4部作品。通過這些作品為觀眾提供了一次與我們不能也無法忘記的100年前的那天,那些英雄們面對面的機會。
如同香味一樣打開記憶之門的電影中的"音樂"
電影中的音樂有著非同尋常的「普魯斯特效應」。如果「香氣」一般打開被忙碌而又反覆的日常生活所束縛的記憶門,喚醒記憶,電影中的「音樂」具有將原本被遺忘的電影中的場面和回憶中的情感都生動地刻畫出來的神秘力量。
*普魯斯特效應以法國小說《追憶似水年華》作者Marcel Proust(1871 ~ 1922)的名字命名,是指以「香氣、氣味」喚醒遺忘記憶的現象
由此文化院準備了『音樂電影單元(用音樂感受韓國電影)』,放映了「韓國最初的音樂電影」,已故導演柳東一的《綠丘》和「最早突破100萬觀眾」的林權澤導演的《悲歌一曲》,這兩部韓國電影史上冠有「最「字的作品。
*《綠丘》於1948年8月15日首映。本作品是已故的歌手玄仁的首部主演作品,而歌手玄仁誕生於1919年,1930-40年代在中國上海作為歌手活動,1946年回國後因「新羅月夜」而被稱為「韓國第一歌手」。
在中韓兩國知名門戶網站上搜索「韓國電影OST」,「韓國電影音樂Best」等關鍵詞時唯獨反覆出現並引起廣大關注的作品有兩部,分別是創造了很多模仿和流行語的許秦豪導演的《春逝》,以及郭在容導演的《我的野蠻女友》。以上四部音樂電影單元的作品可以讓觀眾感受到「那時,那刻,那瞬間」。
「偶然是在努力的人之間架起的命運之橋」
- 電影《我的野蠻女友》-
文化院院長金烘秀表示:「我院所在的中國上海是獨立運動的聖地,也是韓國臨時政府的起源地,以真實歷史為背景拍攝的電影《密探》、《暗殺》等都是在上海拍攝的。在3.1運動和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立100周年之際,為紀念韓國電影百年而舉行的「韓國電影百年之路」特別放映會以「電影」這一媒介為中心,回顧歷史和文化的意義,同時希望本次活動能夠成為國家之間、世代之間相互理解、達成共識、溝通的橋梁。」
本屆特別放映會中10部風格各異,精彩紛呈的韓國電影的放映,架起韓國電影與中國觀眾之間的橋梁,為促進中韓兩國電影文化的交流與合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而作為中韓文化交流橋梁的駐上海韓國文化院今後還會舉辦各種公益性的文藝活動,以豐富大家的文化生活。感興趣的朋友請多多關注(微信公眾號:skocenter)!
責任編輯: WY-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