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37年的一座橋起步 2035年,杭州至少將有40條過江通道

2020-12-22 浙江在線

2020-12-21 13:28 |都市快報

杭州目前每天約有90萬人次跨越錢塘江 

到2035年,這個數字將突破200萬人次

31處機動車跨江通道分布示意

上周,我們曾報導了杭州市民何女士買房在餘杭區、上班在江幹區,每天坐1個多小時地鐵上班的故事,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討論(詳見12月11日快報「北高峰城市觀察」版)。有的讀者認為,坐1個多小時地鐵去上班,是大城市中的常態;還有很多讀者提出,在買房的時候,就應該把通勤時間也考慮進去。

不少讀者還在留言中講述了自己的通勤故事,其中「跨江通勤」成為高頻率出現的一個詞。

邁入錢塘江時代的杭州,江北岸老城區的市民住到了「對江」,蕭山居民每天跨江到武林CBD、錢江新城甚至更靠西的未來科技城工作——跨江通勤不再是一件新鮮事。

在一些老杭州人的印象裡,「跨過錢塘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杭州實施擁江發展戰略後,越來越多的過江通道伴隨我們走向「錢塘江時代」。

今年下半年公示的《杭州市綜合交通專項規劃(2021-2035年)》(草案)中提出,未來杭州將規劃形成31處機動車過江通道。加上已規劃的9條地鐵過江通道,未來的杭州,至少會有40條過江通道。

從1到40,「對江」的概念,在杭州這座城市中正在慢慢淡化。

很多濱江、蕭山居民都會選擇西興大橋過江

未來杭州的錢江兩岸 每天有超200萬人次穿梭往來

1937年,錢塘江上有了第一座跨江大橋——錢塘江大橋。

那時,大橋南北兩岸分屬不同的地區,北岸是熱鬧的杭州城,南岸則是一片田野。

50多年後的1992年,錢塘江上才有了第二座跨江大橋彭埠大橋。而在這之後,西興大橋、袁浦大橋、下沙大橋、復興大橋、慶春隧道……一座座跨江大橋、隧道相繼建成,錢江兩岸開始形成「上天入地」的過江通道體系。

伴隨著這一體系的形成,一座擁江發展的大都市,也在錢江兩岸崛起。

截至2019年末,杭州的常住人口總量為1036萬人,管理人口近1600萬。

據相關統計,目前,杭州市區每天有大約90萬人次跨越錢塘江,其中一半左右的人選擇地鐵、公交等公共運輸工具過江,其餘是通過自駕、電動自行車等其他方式。

隨著杭州城市規模的擴大,常住人口的增加,擁江發展戰略的不斷實施推進,尤其是錢江兩岸如錢江新城二期、錢江世紀城、錢塘新區和三江匯等地區發展成熟度快速提升,更多人會選擇把家安在江南岸,過上跨江通勤的生活。

每天跨越錢塘江的人數和次數,未來還會持續不斷地增長。

預計到2035年,杭州錢江兩岸每天的跨江交通需求量將突破200萬人次,這對於杭州過江設施的布局和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

2035年杭州人怎麼跨江? 預計七成以上選擇公共運輸

「錢塘江江面很寬,水文條件複雜,錢塘江兩岸的杭州城也正在快速發展,兩岸溝通的交通需求不斷增加,在錢塘江上選定一處過江通道,形成一個高效率的交通廊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參與編制《杭州市綜合交通專項規劃(2021-2035年)》的杭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高獎說,過江通道資源,是杭州比較稀缺的戰略性資源。

他說:「資源稀缺,就需要讓每一條過江通道發揮最大的作用,提高利用率。因此,本輪綜合交通專項規劃在考慮過江交通時,優先考慮效率更高的公共運輸過江,未來大運量的城市軌道交通,將成為杭州過江公共運輸的主體,構建起高效便捷的跨江公共運輸體系。」

高獎為我們描繪了這樣的願景:「目前杭州通車運營的5條地鐵線中,有4條都是跨江線,杭州人已習慣坐地鐵過江,而即將通車的6號線,建設中的7號線、8號線、機場快線也都是跨江線,我們將用便捷的公共運輸,來吸引更多市民選擇公交方式過江,提升跨江交通的公共運輸比重。」

根據預測,2035年杭州跨江交通的公共運輸比重,將從目前的50%左右提高至70%以上。

我小時候去看「對江大媽媽」要花大半天時間 

我給市心北路取了個暱稱叫「慶春南路」

從江北搬到江南是什麼感覺?

江南的亞運村正在建設

當然,機動車過江通道仍將是杭州跨江交通的一大「主力軍」。

根據公示的《杭州市綜合交通專項規劃(2021-2035年)》(草案),未來在杭州市區範圍的錢塘江和富春江兩岸,共規劃機動車過江通道31處,平均每隔3.5公裡,大約地鐵3站左右的距離,將會有一處機動車過江通道。

在31處過江通道中,有21處為現狀及在建過江通道,包括已建成的錢塘橋大橋、復興大橋、望江隧道等過江通道和正在建設的博奧路隧道、新錢江二橋等。

其餘的10處過江通道為規劃新增,如連接錢江新城二期與錢江世紀城一帶的同協路過江通道、遠期將成為杭州中環一部分的靖江路過江通道,以及位於三江匯附近的湘濱路過江通道和亞太路過江通道等。

杭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高獎,參與編制了《杭州市綜合交通專項規劃(2021-2035年)》(草案),他進一步闡述:杭州的過江通道,會以「因地制宜,疏密有致」的原則來進行規劃設置,主要考慮結合錢塘江兩岸國土空間總體布局,不同區域的發展趨勢和交通需求,以及錢塘江的地理水文條件等多種因素。

2023年杭州人有望首次體驗

「上層開汽車,下層走地鐵」的過江隧道

「錢塘江東段,也就是錢塘新區和海寧的這一段,雖然目前過江通道不多,但隨著錢塘新區內部聯繫的不斷加強,江東大橋難以承載大量的跨江交通需求,同時錢塘新區也在加強與海寧鹽倉等地的聯繫,為此錢塘江東段規劃新增了江東三路和靖江路等過江通道,未來道路過江通道的平均間距在4公裡左右。」高獎說。

錢塘江的中段是杭州主城區段,已建設有多條過江通道,基本形成較為完善的過江交通體系,高獎表示:「主城區這一段的錢塘江兩岸,江南岸濱江、蕭山居民來錢江新城工作、購物,江北岸的居民去濱江工作等情況非常多,兩岸往來密切。考慮這一特點,規劃將重點在公共運輸、慢行過江等方面做好服務提升。」

同時,考慮錢江新城二期與錢江世紀城、亞運村一帶的過江需求,在錢塘江主城區段將規劃新增同協路過江通道。屆時,錢塘江大橋至下沙大橋的錢塘江主城區段,道路過江通道的平均間距2.3公裡左右。

「與江面寬度、人口規模相當的武漢等城市相比,杭州主城區段的過江通道規劃密度還是基本合適的。」高獎說。

錢塘江大橋以西的錢塘江江段以及富陽境內的部分富春江江段,全長約50公裡,也將規劃新增湘濱路、亞太路、裡山大橋等過江通道,平均間距在3.9公裡左右。其中湘濱路、亞太路和已建成的袁浦大橋,將支撐起三江匯地區的發展,裡山大橋則將是杭州中環的過江通道。

還值得一提的是,從地下穿越富春江,連接富陽老城區與富春灣新城的秦望通道,將成為杭州首條預留地鐵過江的地下過江隧道,這條過江通道預計2023年竣工,杭州人有望首次體驗「上層開汽車,下層走地鐵」的過江隧道。

「秦望通道是一條功能複合型的過江通道。上層開車、下層走火車的錢塘江大橋,上層開車、下層走地鐵的新錢江二橋,也都是功能複合型的過江通道。」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過江通道的複合化利用,提升過江通道的利用效率,將成為未來杭州過江通道規劃建設的新趨勢。

「土杭」搬到了「對江」

一室一廳換成了三室兩廳

在杭州市區目前每天跨越錢塘江的90萬人次中,「老杭州」老朱和老徐,都身在其中。

「小時候我們都把錢塘江南岸,今天的濱江和蕭山稱為『對江』,我媽媽有個很好的小姐妹住在西興街上,我叫她『對江大媽媽』。」老朱說,媽媽經常會帶著年幼的他,坐輪渡去找「對江大媽媽」,去一趟往往要花大半天時間,「那時我覺得過錢塘江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去找『對江大媽媽』,感覺比現在去一趟上海還麻煩。」

在2007年之前,錢江南岸似乎和老朱的生活並無太大交集,過江的理由除了去看「對江大媽媽」,只有錢江二橋剛開通之時,老朱說,他開著車,專門上橋體驗了一趟。

2007年,和老朱在一個弄堂裡長大的好朋友老徐,從東河邊斷河頭的老房子搬出,搬進了錢江南岸蕭山市北板塊的佳境天城。從這一年開始,老朱過江的頻率高了起來。「老徐的房子很寬敞,我們幾個老朋友很喜歡來他這裡聚聚。」老朱說,但當時,朋友們對於老徐把家搬到「對江」的決定不太理解。

「我們以前都住在上城區,自詡『土杭』,一下子搬到蕭山還是覺得太遠了,當時大家還嘲笑他被『開除』上城區戶籍了。」老朱說。

老朱沒想到,沒過幾年,在2013年,他也跨過錢塘江,買下一套保利霞飛郡的房子,成了江南居民。

「我原來住的房子只有一室一廳,那時我最大的夢想就是住進三室兩廳的房子。」他買的保利霞飛郡這套房子173平方米,當時每平方米11000多元,總價200萬元。而同樣面積的房子,在主城區的價格超過400萬元。

他一咬牙,買下這套房子,實現了住進大房子的夢想,也跨過了錢塘江。

曾經在三橋上堵了一小時

如今坐地鐵上班5分鐘過江

跨江居住,隨之而來的就是通勤時間的增加。

老朱的單位在慶春路菜市橋附近,單程通勤時間原本在半小時內。

在住到錢江南岸後一兩年時間裡,早尖峰時段,半小時可能還沒走完從西興大橋南端到北端的跨江之路。「當時從新家到單位,尖峰時段都要開一個多小時的車。」他說。

更早成為跨江通勤族的老徐說:「我住到佳境天城的時候,慶春隧道還在建設,地鐵2號線還沒有影子,早高峰從三橋進主城區天天堵車,不花上三四十分鐘根本過不去。」

「2008年有一次下大雪,我開著車走三橋過江,又是結冰又是積雪,車子在橋上堵了足足1小時。」老徐心有餘悸。

好在這樣的日子並沒持續太久,老徐住進佳境天城後的第3年,慶春隧道通車,他從家門口出發,沿市心北路往北,穿過慶春隧道,20分鐘左右就可以到達位於秋濤路的單位,「有了慶春隧道,感覺到主城區的距離瞬間拉近了,我們還給市心北路取了一個暱稱——『慶春南路』,就像是慶春路的延伸,沒有了過江的隔閡。」

到了2014年,地鐵2號線通車,這時,老徐已經不再開車過江,他從自駕跨江通勤族變成了地鐵跨江通勤族。

老徐給我們算了一筆時間帳:過去,早高峰走三橋過江要半小時以上,後來走慶春隧道,有時也需要10多分鐘,而坐2號線從錢江世紀城站到錢江路站,只要5分鐘左右。

「我從家門口振寧路站上車,到單位附近的慶春廣場站下車,加上進站出站的時間也不到20分鐘,相比辦公室裡那些住在城西、城北的同事,我這個每天要過江的人,反而成了通勤時間最短的一個。」老徐哈哈一笑。

過江通道密集區域值得購房者關注

北高峰觀察幫大家劃重點: 一手房價格2萬元/平方米的河莊和富陽城區

錢江南岸已是杭州市內的成熟區域

一座座跨江大橋和隧道,一條條跨江地鐵線,讓老朱和老徐這樣的跨江通勤族,感受了跨江交通發展帶來的便利。

但多年前,在他們下決心買房時,不便的跨江通勤差點讓他們斷了這個念想。

盛會讓跨江通勤族驚喜不斷 也讓他們把心安在了江對岸

老徐買房的2006年,市心北路到錢塘江邊還是「斷頭路」。錢塘江主城區段不收費的跨江大橋只有錢江大橋、復興大橋和西興大橋。不少蕭山區的過江車輛都得繞道濱江區通行,如今連接主城區的慶春隧道和地鐵,當年還只是市民對未來交通的美好期待。

哪怕是到了2013年前後,老朱去霞飛郡看房時,交通的不便和周邊的荒涼依然讓他心中不斷敲打著退堂鼓:「附近除了幾幢廠房,就只有很多農田,也沒有什麼公交車,很多朋友都勸我不要買。」

一支被朱先生珍藏至今的原子筆,讓他下了決心。這支原子筆上印著:保利霞飛郡,現房11500元/平方米起……「這個價格實在非常誘惑,我老婆也很喜歡這個房子,這給了我下單交錢的決心。」於是,老朱拍板,買了!

一開始,每每開著車堵在三橋上,老朱還忍不住有點後悔,但自從一天早晨看到杭州申辦2022年亞運會成功,主會場就在江南的奧體博覽城的新聞,這樣的心情就再也沒有出現過。

「我有個上海表舅,一九九幾年從浦西搬到浦東,剛開始一見到就跟我抱怨,而這些年每次都吹噓自己住在浦東的熱土上……」老朱說,得知杭州要舉辦亞運會,後來又親眼見證G20杭州峰會在國博中心舉辦,他突然覺得自己也成了和上海表舅一樣的人,自豪感、驕傲感油然而生。

他的微信公眾號關注列表裡,多了很多主推世紀城、蕭山、濱江等地新聞資訊的公眾號。世紀城博地中心旁邊有家麵館的拌川好吃、奧體印象城明年開業、市北板塊哪裡的二手房性價比高……朱先生了如指掌,在江南住了幾年之後,他儼然是個「江南通」。身邊很多朋友如果想買濱江、蕭山的房子,都會第一時間想到他。

「買房子時,我還不知道杭州要辦亞運會和G20峰會,對我來說,這些都是驚喜。跨江生活的這些年,我見證了從錢塘江底穿過的地鐵列車裡乘客越來越多,市心北路、金雞路越來越繁華,江南的人氣越來越旺。」老朱說,他不但把家安在了江對岸,也已經把心安在了江對岸。

錢江兩岸的萬家燈火

國際上不少大都市 都有同樣跨江發展的軌跡

實際上,除了上海和杭州,世界上其他一些橫跨大江兩岸的大都市,很多都經歷過類似的發展軌跡。

曾在韓國首爾留學的蕭山居民小來說,首爾的老城區在漢江北岸的鐘路區一帶,但歌曲《江南style》裡唱的漢江南岸,今天已是韓國最繁華的地區之一,很多首爾人認為江南的發達程度,已遠超江北。

其實,在60多年前,漢江南岸的不少地區,並不屬於首爾,少有人會在此居住、生活。哪怕是韓國政府提出要開發首爾江南地區之後,首爾人仍然普遍認為「寧要江北一張床,不要江南一間房」。

這樣的局面,在一座座橫跨漢江的大橋相繼建成後,發生了根本改變。

今天的漢江在首爾市內的60多公裡江面上,已有近30處過江通道,平均2公裡左右就有一處過江通道。

「在首爾的兩年,我好像從來沒有為過江而感到苦惱,過江是我在首爾生活最平常的事,可能一天要來回穿梭五六趟,我身邊也幾乎沒有人覺得漢江兩岸是分隔開的兩塊區域。」小來說。

從韓國留學歸來後,家住寧圍的小來在錢江新城上班,也需要每天跨江。

「第一次走慶春隧道過江,忽然發現錢江兩岸原來那麼近。」小來說,作為蕭山人,深深感受到了一種「同城感」,「我覺得,每一處過江通道的開通,不僅會拉近錢江兩岸的時空距離,更會讓兩岸市民的心,近一點,再近一點。」

小來期待連接錢江新城市民中心與奧體博覽城的博奧路隧道能早日開通,她的單位就在隧道北口,「等明年隧道通車,我早上或許能再多睡20分鐘呢!」

過江通道密集區域 值得購房者關注

最近,即將開通的地鐵6號線引起了很多市民的關注。

老朱的老朋友,住在轉塘的老程給他打電話,問沿著地鐵6號線去濱江區買房是否合適。

老朱一拍大腿,果斷地對他說:「合適!」

「地鐵我覺得是最便利的一種交通方式,現在杭州地鐵越來越多,很多都是跨江地鐵,穿越錢塘江變成了分分鐘的事,去城西、城北也不用擔心路上堵車浪費時間。」老朱建議老程,「如果要跨江買房,一定要跟著過江通道,尤其是要跟著過江地鐵走。」

鏈家房產的大區經理吳興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他建議購房者關注過江通道密集的區域,「密集的過江通道,就代表著過江交通可選擇的餘地更大、更便利,結合杭州的城市實際,過江通道密集區域通常也是城市發展的重點區域,未來的發展潛力也會更大。」

吳興認為,從過江通道的規劃布局來看,錢塘新區大江東的河莊一帶、主城區錢江兩岸、三江匯地區以及富春江富陽城區段,過江通道都比較密集。

在這些區域中,河莊和富陽城區的新房售價在20000元/平方米左右,他建議剛需購房者可以重點關注。


1608528520000

相關焦點

  • 曾經在三橋上堵了一小時,如今坐地鐵5分鐘過江……「跨過錢塘江...
    加上已規劃的9條地鐵過江通道,未來的杭州,至少會有40條過江通道。 31處機動車跨江通道分布示意圖 從1到40,「對江」的概念,在杭州這座城市中正在慢慢淡化。預計到2035年,杭州錢江兩岸每天的跨江交通需求量將突破200萬人次,這對於杭州過江設施的布局和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 2035年杭州人怎麼跨江?
  • 錢塘站打造重大客運樞紐,同協路規划過江通道!杭州與全國主要城市...
    杭州將確保在杭州亞運會前,打贏「5433」交通大會戰——「5」,是新建總裡程552公裡的快速路和高速公路,「4」,是新建400公裡軌道交通:,第一個「3」,是新建總裡程350公裡的4條鐵路線:即杭黃鐵路、湖州至杭州西至杭黃鐵路連接線、杭溫鐵路二期、建衢鐵路,第二個「3」,是水陸空三大樞紐工程,即京杭運河浙江段三級航道整治工程(即運河二通道)、杭州鐵路西站樞紐、
  • 交匯四方,通達未來②跨越天塹:江蘇5年建設9座過江通道
    五年來,江蘇先後建成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五峰山長江大橋、江心洲長江大橋,在建的過江通道達到6座,建設數量超過過去十年之和,沿江兩岸設區市之間均有過江通道直通。跨江通道建設的大發展,見證了江蘇跨江出行格局的改變,一體化發展步入快車道。
  • 張皋過江通道初步設計通過外業驗收
    2020年12月29日,張皋過江通道初步設計通過省交通工程建設局組織的外業驗收。擬建張皋過江通道位於江陰長江大橋與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之間,是《長江幹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2020-2035)》中的公路過江通道之一,全長約29.8公裡,其中跨江段長約7.9公裡;全線設置互通式立交3座、樞紐1座、服務區1座;主航道橋採用橋跨為2300+717米的兩跨吊鋼箱梁懸索橋,中汊航道橋採用主跨1208米的單跨吊鋼箱梁懸索橋。
  • 池州市12座過江通道納入長江幹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
    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發展改革委《長江幹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2020—2035年)》(簡稱《規劃》)日前正式印發,長江幹線過江通道建設將有章可循。
  • 金沙洲將新增9條出島過江通道 新增3條地鐵線
    金沙洲是廣佛同城的重要區域,但長期以來金沙洲地區的對外通道較少,如何解決出行難問題?今天(11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在《廣佛兩市道路銜接規劃修編》通氣會上進行了解答。
  • 海寧或將新增一條過江通道!在哪?
    海寧或將新增一條過江通道!近日,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發布了《江東三路過江通道工程項目建議書編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招標公告》海寧被納入其中嘉興市人民政府網站今天也發布了《海寧西部或將新增一條過江通道江東三路過江通道工程項目進入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過江通道要來了?
  • 珠江口增至12條過江隧道、中山多條高速要來了!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關於印發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20-2035年)的通知。路通財通小編注意到未來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將繼續加碼!據了解,截至2019年底,廣東高速公路通車裡程為9495公裡,已提前12年實現原規劃目標(原規劃2030年高速公路通車總裡程達8800公裡)。
  • 前南電影《橋》的中國版:錢塘江大橋的抗戰瞬間
    前南斯拉夫電影《橋》根據真實歷史事件而創作,影片背景是在1944年,德軍撤退時將途經一座具有戰略意義的大橋,一個遊擊小分隊奉命炸掉這座名為塔拉河峽谷大橋。 而在塔拉河峽谷大橋被炸毀的前七年,1937年12月23日,侵華日軍主力逼近杭州,這一天下午五點鐘的時候,茅以升一聲令下,通車僅僅89天,全長1453米的錢塘江大橋瞬間被炸成了六段。
  • 南京又規劃一條過江通道 準確出入口位置揭曉
    龍潭過江通道環評報告書順利通過省裡技術評審之後,5月23日,南京人又一條更靠近主城的過江通道——漢中西路過江通道傳來新消息。之前,大家只知道,在南京的過江通道規劃中有這麼一條與漢中路處在一條軸線上的新通道,卻不知道準確出入口位置,現在,答案揭曉了!
  • 錦文路過江通道來了!
    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興攝 過江通道建設是「新都市行動計劃」中「基礎設施強功能」的重要內容,據市公建中心消息,不僅長江五橋、浦儀公路跨江大橋兩條過江通道將在今年年底建成通車,實現南京繞城「快速一環」的「閉合」,其他過江通道建設也在快速推進。
  • 南京2條過江通道傳來大動作,最快周日通車!
    南京兩大過江通道傳來新進展,建寧西路過江通道東延未來從江北到建寧路僅需6分鐘,南京長江五橋開通紀念跑本月20日開跑,意味著五橋最快本周日將正式通車,一起來看看!- 01-近日,建寧西路過江通道江南連接線—主線隧道東延工程規劃設計方案公示,車輛從江北出發抵達江南後,將繼續「下地」,在金川河西路前接入建寧路。據測算,項目建成後,從江北大道快速路可不出地面,快速抵達大橋南路以東的建寧路,全程6分鐘左右。預計,該項目將與建寧西路過江通道同步建成。
  • 連接番禺和東莞的蓮花山過江通道2020年開建 預計2025年建成
    珠江口將再添一條過江通道,蓮花山過江通道計劃2020年開工,2025年完工。4月24日,筆者從廣東省交通集團獲悉,由省交通運輸廳委託集團開展的蓮花山過江通道前期準備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蓮花山過江通道路線起於廣州番禺區化龍鎮,位於珠江黃埔大橋和虎門二橋之間,上距黃埔大橋9.5公裡,下距虎門二橋13.5公裡。項目向東跨越獅子洋,經東莞市麻湧鎮,終於東莞市望牛墩鎮,路線全長約24.5公裡,擬採用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時速100公裡/小時。項目預計2020年開工,2025年完工。
  • 可直接騎行過江啦!黃浦江上首座懸索橋年內開工
    今年四季度,黃浦江上第一座懸索橋將破土動工,書寫江上橋型新歷史,它就是嘉松公路越江大橋。黃浦江上第一座懸索橋對於上海人來說,斜拉橋和梁式橋已不稀奇,懸索橋卻是難得一見。目前已建成的唯一一座位於安亭汽車博覽公園內,長120米,橋寬8米,以人行天橋形式存在。
  • 2035年,廣州要建成全球交通樞紐
    二、多站布局,多點到發分步推進樞紐內客運站建設根據《廣州綜合交通樞紐總體規劃(2018-2035年)》和《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未來,廣州鐵路樞紐內將有廣州站、廣州東站、廣州南站、佛山西站、黃埔站、新塘站、增城站、魚珠站、南沙站、慶盛站、白雲站、廣州北站、白雲機場站、從化站、知識城站15個高鐵或城際鐵路站。
  • 連接廣州東莞,蓮花山過江通道有望建12車道以上雙向車道
    又一珠江口的超大型通道建設迎來新進展。日前,廣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蓮花山過江通道項目超大跨懸索橋結構體系及錨碇基礎研究招標公告》(下稱招標公告)。其中透露,蓮花山過江通道為滿足兩岸日益增長的過江交通需求,將重點研究雙向十二車道及以上建設方案。
  • 三級疏解,建寧西路過江通道將東延2.1公裡
    建寧西路過江通道昨天公布最新方案。市委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披露,為防止主城區擁堵,建寧西路過江通道南接線工程將在惠民路節點設置「T形」地下互通,向東延伸2.1公裡。市公建中心副主任陳玉良介紹,建寧西路過江通道工程起於江北新區興浦路與江北大道交叉處,沿興浦路東側向南跨越津浦鐵路後,以盾構隧道形式穿越長江至南岸,沿現狀建寧西路終於金川河西路前。路線全長8.4公裡。目前,穿江隧道盾構始發井及整體始發段明挖隧道已於去年3月開工建設,基坑土方已開挖70%,主體結構同步推進,今年兩臺大直徑盾構機將先後始發掘進。
  • 【海門】如通蘇湖鐵路及海太公鐵過江通道的前沿消息
    如通蘇湖鐵路將加強蘇州、南通城市間緊密溝通聯繫,推進跨江融合發展,承擔沿線城際客流需求,併兼顧南通新機場集疏客流,是一條市域通勤客流和短途城際客流並重的都市圈城際鐵路。目前項目正處於預可研階段,由中國鐵設負責研究。此次會議旨在徵詢有關部門意見,與中國鐵設溝通對接,優化調整線性方案,使我區境內線形更加科學合理。
  • 杭州這條大家期盼的過江隧道已經挖到這裡了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陳偉利 通訊員 徐悅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去錢江新城走新業路時車道位置與以前稍有不同。這是因為博奧隧道江北段取得了新進展!今天(6月24日),錢江晚報記者從杭州市錢江新城管委會(市擁江辦)了解到,博奧隧道江北段有新進展,隧道主體結構二期工程進入施工階段,目前已完成敞開段主體基坑圍護結構施工,計劃於本月起開始實施該區段基坑開挖施工,隧道明年通車。
  • 3條大橋1條地鐵線均有開工...
    有數據顯示,金沙洲區域目前的入住人口接近20萬人,未來規劃人口將達到50萬-70萬人。但,進出金沙洲僅有一條過江大橋金沙洲大橋和唯一一條地鐵線路廣州地鐵6號線。每天上下班,至少有十幾萬「洲民」出入金沙洲,6號線目前早晚客流高峰達到74萬人,高峰發車間隔為3-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