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的一家有多奇葩?

2021-01-13 努力的威廉

齊桓公一家放在如今的話,勢必會成為各大頭條的常客,霸佔熱搜榜首位,吸引無數的吃瓜群眾前來圍觀,荒唐奇葩事那是一件又一件。

首先說我們的主人公齊桓公。齊桓公拜管仲為相,勵精圖治,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中原霸主,妥妥的高富帥。

不想當官的廚子,不是一個好廚子。

齊桓公有個大名鼎鼎的寵臣名叫易牙,廚師出身,擅長做菜,尤其是調味方面,那更是一絕。現如今「四大菜系」中的魯菜,就出自易牙之手。而且易牙又是第一個開私人飯館的,因此被後世廚師們尊稱為「祖師爺」。

齊桓公嘗遍天下美味,頓感膩味。有一次對易牙開玩笑,說自己這輩子還沒吃過人肉,著實有點遺憾。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易牙知道自己飛黃騰達的機會來了。

但到底該用何人的肉才最合適,易牙犯難了。死囚和平民的肉斷然不能用,易牙覺得這是在玷汙齊桓公高貴的身份。苦思冥想之後,易牙就把目光盯在了年僅四歲的兒子身上。

某日齊桓公喝了一碗肉湯,直誇其美味。就問易牙這是用什麼肉做的,易牙痛哭流涕,說是自己兒子的肉,只盼國君龍體健康。齊桓公聽後大為感動,認為易牙愛他勝過親骨肉,從此對易牙更加寵信。天道輪迴,極為諷刺的是,齊桓公最後是被活活餓死的。

齊襄公與妹妹無視倫理道德,私通亂倫。

齊桓公同父異母的哥哥齊襄公,在當太子的時候,就和親妹妹文姜私通亂倫。文姜是春秋四大美人之一,傾國傾城,後來就嫁給了魯桓公,兄妹二人就沒再見過面。

公元前694年,魯桓公帶著夫人文姜到齊國拜訪齊襄公。兄妹兩人又搞到了一起,卻偏偏讓魯桓公看到了。魯桓公懼怕齊國,也不敢吭聲,只是責怪了文姜一番,誰知文姜轉頭就告訴了齊襄公。齊襄公設宴款待魯桓公,將其灌醉後,派人勒死了這個妹夫。

魯桓公死後,文姜的長子當了魯國國君,但文姜卻不敢回去,想等風頭過了之後再回去,就長期居住在齊國。後來文姜回到了魯國,但仍然時常與哥哥齊襄公幽會,讓人無語。

宣姜在愛情的道路上是一波三折。

齊襄公還有一個親妹子名叫宣姜,宣姜的美貌絲毫不輸於妹妹文姜。宣姜本來下嫁的是衛宣公的兒子公子伋,誰知衛宣公看到宣姜時,立刻被兒媳婦的美貌迷住了,就索性讓宣姜嫁給了自己,實在讓人大跌眼鏡。這對衛宣公來講,再正常不過,早年就和老子衛莊公的妻妾夷姜私通,生下了公子伋。

宣姜看的也很透徹,嫁誰不是嫁,更何況嫁的還是一國之君。於是就風風光光的嫁給了衛宣公這個糟老頭子,還為他生下了兩個兒子:公子壽、公子朔。

宣姜想讓兒子公子朔當太子,於是母子二人就誣陷誹謗公子伋。衛宣公因為宣姜的事,早就看公子伋不順眼了,於是派人假扮強盜,半路劫殺兒子公子伋,不料公子壽也被誤殺。於是公子朔順利當上太子,即後來的衛惠公。

公子伋和公子壽雖然已經死了,但是他們的黨羽時刻都想替主子報仇,於是發動政變趕走了衛惠公。衛惠公逃亡到了舅舅齊襄公那裡,在舅舅的幫助下,又重登衛國國君寶座。

齊襄公的餿主意。

公子伋和公子壽的黨羽勢力依然很強,衛惠公時常心驚膽戰。齊襄公對這個外甥可是操碎了心,為了安撫公子伋和公子壽的黨羽勢力,就提出了一個餿主意,讓自己的妹妹宣姜嫁給公子伋的弟弟公子頑。

而給出的理由也很奇葩,當初宣姜本來就是嫁給公子伋的,半路被公公截胡,佔為己有。現在公公已經死了,宣姜和公子伋的婚約依然有效,如今公子伋也死了,那麼作為公子伋的弟弟就有義務替兄長完成婚約!聽聽,這理由竟一時讓人無法反駁……

相關焦點

  • 齊桓公一家有多奇葩?看看他的兄弟、姐妹、兒子都做了什麼
    齊桓公作為春秋戰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在管仲的輔佐下率先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幟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讓齊國成為霸主國,然而齊國的霸主地位卻不過是曇花一現,隨著齊桓公的去世而成為歷史,這雖然和其他諸侯國尤其是晉楚的強勢崛起有關係,但也有部分原因可以歸於齊桓公的這個奇葩家族。
  • 齊桓公家族有多奇葩?宮鬥、亂倫、謀殺齊上陣,一齣好戲等你看
    齊桓公劇照提起齊桓公的家族,那真是花邊新聞一大堆,糅合了宮鬥、亂倫、謀殺等,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讓我們共同來扒一扒這個家族出了哪些奇葩人物?哪些奇葩事?話說齊僖公,有個長子叫諸兒,就是齊桓公的爹,後來繼位就是齊襄公,諸兒有兩個兒子,長子名叫糾,次子就叫小白,這個萌萌噠的名字就是我們的主人公齊桓公。齊僖公還有兩個絕色的女兒,長女叫宣姜,嫁到衛國做了宣公的夫人,次女是文姜,嫁與魯桓公。當然,他們都是同父異母的關係。
  • 齊桓公的小老婆,開個玩笑就坑殺了蔡國
    打來打去,打出來個春秋五霸,分別是齊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晉文公和楚莊王。這五個諸侯國兵精糧廣財大氣粗,沒事就想找個菜鳥小弟欺負欺負。 蔡國的國君蔡穆候為了能臥榻酣睡,乾脆一狠心獻出了自己如花似玉的妹子蔡姬給旁邊的大哥齊桓公做了小老婆。 自己的親妹子做了齊桓公的老婆,很菜的蔡穆侯一下子變成了龍頭老大的大舅哥。這下子高枕無憂了,蔡穆侯自我感覺抱大腿的舉措很是穩妥。
  • 齊桓公、管仲、鮑叔牙,誰最有本事?
    這三個人,其實都是非常有本事的人。齊桓公,大度、有格局、胸懷天下。
  • 公室之家是非多,扒一扒齊桓公兄弟姐妹的奇聞
    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因為今年的高考題,重新火了一把。齊桓公是齊僖公的幼子,史書上記載了他們仨兄弟,仨姐妹的傳奇經歷,其中某些橋段,讓後人瞠目結舌,留下千古笑柄。齊僖公的嫡長子叫姜諸兒,即齊襄公;次子姜糾,即跟齊桓公爭位的那位;老三叫姜小白,即齊桓公。
  • 管仲與齊桓公的精彩故事
    結果,小白和鮑叔牙爭先回到了齊國,就繼位稱齊桓公。鮑叔牙又帶兵威脅魯國說,公子糾是齊國新君桓公的親兄弟,自己不好處理,請魯國代為解決。因此魯國殺了公子糾。鮑叔牙又要求魯國說,管仲是齊桓公的仇人,有射鉤之恨,請你交給我們帶回齊國處理。因此,管仲就自請魯國把他作刑犯,交付鮑叔牙帶回齊國。然後,鮑叔牙對齊桓公說,要放過管仲,請他幫忙治國。齊桓公很氣恨管仲,並不同意。
  • 管仲臨死前,勸齊桓公遠離4位大臣,齊桓公不聽,齊國果然大亂
    曹操有詩曰:「齊桓之功,為霸之首。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確,春秋時期有「五霸」,而齊桓公卻是「五霸之首」。齊桓公在位期間,強軍富民,九合駐軍,三平晉亂,驅逐戎狄,創造了一個時代。而輔助齊桓公成就霸業之人,乃是管仲。
  • 齊桓公:尊王攘夷 一匡天下
    除此之外,更為重要的是當周王室受到內外侵害時,齊桓公便積極地率兵拱衛王室,恢復王室秩序。 公元前655年,周惠王因寵愛少子帶,有廢黜太子鄭而另立少子帶的意向。廢長立幼,會給本來就很衰弱的周王室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因而齊桓公邀集魯、宋、陳、衛、鄭、許、曹諸國君在首止(今河南睢縣東)會盟,謀劃鞏固太子地位以安定周王室。兩年後,周惠王卒,太子鄭即王位,號襄王。
  • 高考作文|齊桓公、管仲、鮑叔牙的二三事
    對於喜歡歷史的人而言,有種撲面而來的熟悉感,春秋爭霸,管鮑之交……這些詞會馬上浮現腦海。單就材料內容而言,大多人的初印象應該是這樣。齊桓公寬宏偉量,雄才大略;鮑叔舉人唯才,知人善薦;管仲才能卓絕,君臣佳話。
  • 易牙烹子,豎刁自宮,齊桓公教你洞悉大奸似忠!
    這一回,我要說的是和他們同時代、同國家、給同一個人打工的另一對牛人:易牙和豎刁。他們有所相同又有所不同,相同的是都是牛人,雖然一個是牛逼的牛,一個是牛糞的牛。不同的是管仲和鮑叔牙幫助齊桓公治理國家、處理政務,讓齊國政治清明、國力蒸蒸日上,主外。易牙和豎刁則負責當奴才,伺候齊桓公吃喝玩樂逛妓院,主內。四個人兩對組合,讓齊桓公對外可以稱王稱霸、斥令諸侯,對內則可盡情吃喝玩樂,享盡人間富貴。
  • 不計前嫌、選賢任能的齊桓公並未善終
    即便我們各級各地主政者都像齊桓公一樣,能夠不計前嫌,聽從鮑叔的建議,重用曾經各為其主,與自己有一箭之仇的管仲,呈現我們大度雍容、從善如流、選賢任能的品質,也難掩其人治而非法治的理念,濾不掉歷史裹腳布的腐臭味道。
  • 齊桓公雖為春秋霸主,可他的一家人有多「奇葩」,你未必可知
    當然了,這是他的一生成就所在,也是我們談的最多的事情,可大家知道齊桓公一家人有多奇葩嗎?圖片:齊桓公劇照一、不知廉恥的一家人1、倒貼女兒的齊僖公在齊桓公一家人裡有倒貼女兒的,有兄妹之間違背倫理綱常偷情的,還有霸佔了他人妻子還讓其為自己駕車的,總之,大家深入了解之後一定會大跌眼鏡。
  • 餓死宮闈齊桓公
    要說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的人生真是充滿了戲劇性,在完成了一系列歷史創舉之後 一個國家的地理位置可能會影響一國之政治、軍事策略甚至會影響一國之國民性,恰如秦國的地理位置決定了秦人一心向東的國策,齊國濱海之地的位置造就了他們耽於安逸、不思進取的國民性格——當然,這僅僅是《風雲戰國》的一家之言。 在歷史上,我們至少還能從田齊中看到一位明顯「胸懷天下」的君主——齊湣王田地,《齊國篇》序片中出場的首位齊王。
  • 創造霸業,又葬送了霸業:一代霸主齊桓公那些事兒
    後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後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司馬遷說:「天下不多(稱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 「名人歷史百科」五霸之首——齊桓公
    齊桓公率領大軍繼續追擊,最後終於取得勝利。到凱旋而歸時,大軍在一個山谷裡迷了路,雖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該從哪裡走出山谷。於是,管仲對齊桓公說:「大王,我認為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路,帶引大軍走出山谷。」齊桓公同意一試。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韁繩,讓它們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個方向行進。
  • 齊國三人組:幾千年歷史上,我們最缺的還是齊桓公
    齊國能夠成為春秋第一霸,功勞當然要歸於齊桓公、管仲、鮑叔牙三人組。
  • 稷下學宮由齊桓公創建,齊宣王光大,二人是什麼關係?
    稷下學宮在其興盛時期,匯集了天下賢士多達千人左右,其中著名的學者如孟子(孟軻)、鄒子(鄒衍)、田駢、慎子(慎到)、申子(申不害)、荀子(荀況)等。 二、齊宣王光大稷下學宮 齊宣王見到西方秦國招攬賢士,得人而治,越來越強大的情勢,便開始發展文化事業。
  • 齊桓公與管鮑:一場政治表演下的權力悲劇
    公元前643年,管仲病重,齊桓公到他病榻前探望並詢問國家未來之事。管仲交代了兩件事,一是讓公孫隰朋為相,二是除掉易牙、豎刁、開方三人。這三人是齊桓公身邊的寵臣,易牙把親生兒子烹了給齊桓公吃,這讓齊桓公認為易牙愛他超過愛兒子;豎刁自我閹割進宮侍候齊桓公,讓齊桓公認定豎刁愛他超過愛自己身體;衛國公子開方放棄太子之尊到齊桓公手下稱臣,父母死了也不回國奔喪,則讓齊桓公認為開方愛他超過愛父母和權力。孔子說「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 齊桓公的成功之道:機智果斷,從諫如流,重義守信
    從逃難公子到天下霸主,春秋歷史上第一霸主齊桓公的成功之道是什麼呢?筆者以為,齊桓公之所以成功,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機智果斷優柔寡斷的人難以成功,機智果斷是成功人士的必要前提和基本品質。齊桓公的成功,就得益於這一品質。齊襄公繼位後沉迷女色,欺辱大臣,濫殺無辜,給齊國埋下了禍亂的種子。
  • 春秋期間刺客有哪些?專諸刺王僚,慶父之難,齊桓公被劫持
    導語:春秋期間刺客有哪些?專諸刺王僚,齊桓公被劫持,彭生殺魯桓公,魯隱公被殺,慶父之難等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動蕩、變革、發展的時代,周室王權衰落,各諸侯國崛起,在傳統政治結構瓦解,新的政治結構逐漸形成,國內外鬥爭異常激烈;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卿大夫之間權力鬥爭,他們為了達到擅政或篡奪君位的目的,常常利用刺客進行暗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