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雖為春秋霸主,可他的一家人有多「奇葩」,你未必可知

2021-02-23 芳華說歷史

說到春秋時代著名的霸主,就不得不提到齊國的傑出國君齊桓公,他原本身世坎坷,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但機緣巧合之下成為了齊國國君,從此發奮圖強帶領齊國崛起東方。

隨後更是稱霸中原,傲立群雄,成為了春秋時代的第一位霸主,也開啟了春秋諸侯爭霸的局面。當然了,這是他的一生成就所在,也是我們談的最多的事情,可大家知道齊桓公一家人有多奇葩嗎?

圖片:齊桓公劇照

一、不知廉恥的一家人

1、倒貼女兒的齊僖公

在齊桓公一家人裡有倒貼女兒的,有兄妹之間違背倫理綱常偷情的,還有霸佔了他人妻子還讓其為自己駕車的,總之,大家深入了解之後一定會大跌眼鏡。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齊桓公一家人的概況:齊桓公的父親是齊僖公;哥哥是齊襄公;二哥為公子糾;兩個姐妹為宣姜、文姜;妻子正室3人,妾室6人,最出名的是蔡姬;兒子有6人,因為齊國王室為姜氏呂姓,分別成為呂無虧、呂元、呂昭、呂潘、呂商人和呂雍;另外他還有一個女兒叫做齊姜。

圖片:一家人吃飯劇照

先看一下齊僖公時期的事情,姜太公被武王冊封為齊國君主後,這一家人就此在齊魯大地上繁衍生息,並且從最初不是很強大的諸侯國發展成為了帶甲百萬的大國,由於盛產鹽鐵齊國國力一時無兩,到了齊僖公這一代已經是雄霸一方。

齊國和鄭國交好,齊僖公聽說鄭國的公子忽長得很帥,於是求著鄭國國君要把自己未成年的女兒下嫁過去,結果被鄭國國君婉言拒絕,但齊僖公沒有放棄,後來在一次會盟的酒會上遇到了鄭國公子忽,就毫不客氣的說出了嫁女兒的事情。

雖然公子忽同樣婉拒了,可齊僖公還是找到了鄭國的大臣,賄以重金想要把女兒倒貼給鄭國,這讓鄭國君臣匪夷所思。

圖片:齊姜出嫁劇照

2、放蕩姐妹花

齊僖公的兩個女兒,也就是齊桓公的兩個姐妹宣姜和文姜,是出了名的「浪蕩姐妹」,在公子忽拒絕齊僖公之後,宣姜被許配給了衛國的公子伋,不過這位公子的老爹可不是個省油的燈。

衛宣公是著名的好色之人,沒繼位之前就和自己父親的小老婆私通生下了公子伋,後來怕事情洩露就冊封自己的「小媽」做了夫人,把公子伋立為世子。

衛宣公聽說宣姜美貌,於是動了歪心思,他把兒子外派,在大婚之夜裝成兒子的樣子去見宣姜,宣姜無奈也就從了。宣公死後,宣姜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繼承王位,又下嫁給了公子伋的弟弟公子頑,接著又生了3個孩子,放蕩程度可見一斑。

文姜和自己的姐妹相比可謂更勁爆,她小的時候就和哥哥公子諸兒曖昧,公子諸兒就是後來的齊襄公,成年後兩人還是繼續私通,幹了很多見不得人的勾當,這讓齊僖公十分憤怒,於是把文姜許給了魯桓公。

但兩人並沒有就此收手,齊襄公經常借各種理由和這個妹妹私通,不久被魯桓公發現,兄妹兩人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把魯桓公給殺了,此後文姜長期逗留在齊國,這件事當時在諸侯國中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圖片:和妹妹私通劇照

二、齊桓公不僅只有「偉大」

1、奇葩夫妻

齊襄公死於非命之後,齊國陷入混亂,公子小白第一個趕回齊國繼承王位,這就是齊桓公,作為春秋第一位霸主,他執政前期頭腦還算是清醒的,處理國家大事也很有分寸,但這並不能抵消他後期的昏庸和清奇的腦迴路。

齊桓公生來喜歡美食,還豢養了一幫名廚,其中有一位帶頭的叫做易牙,因為他廚藝高超且在春秋時期開了第一家飯店,因此被後世酒店業稱為祖師爺。有一日,齊桓公說自己嘗遍天下美食唯獨沒有吃過人肉,結果這個易牙二話不說把自己兒子殺了煮了湯。

齊桓公知道後非但沒有震驚,反而感動的流著淚把肉湯全部吃掉,大大獎賞了易牙,這個易牙從此登上政治舞臺,在齊桓公執政晚年聯合開方等奸佞作亂,搞得齊國烏煙瘴氣,從此一蹶不振,這就是後話了。

齊桓公的老婆蔡姬也是個典型的「奇葩」,她是齊桓公很晚才迎娶的一個老婆,當時蔡姬十分的漂亮,身材也很好,性格又比較活潑,經常纏著齊桓公帶她到處遊玩,又是賞花又是賞月,齊桓公也為博得美人笑而樂此不疲。

不過有一次兩人在湖上遊玩,蔡姬打趣的朝齊桓公潑了水,齊桓公受到驚嚇導致小舟左右搖擺,由於自己懼怕水因此大怒,下令把蔡姬趕回了娘家。蔡姬沒了面子,乾脆想了個辦法嫁到楚國,這讓齊桓公更加憤怒,還派兵到楚國邊境,但想想總不能說因為「綠帽子」打仗,於是又撤了軍。

圖片:派兵到楚國邊境劇照

2、昏聵的兒子

在齊桓公所有的兒子裡,要說最奇葩的當屬呂商人,齊桓公死後諸多兒子開始爭奪王位,呂商人隱忍數十年最終成為了國君,這就是齊懿公。他上臺之後就開始實施了復仇計劃,將老仇家紛紛斬殺,即便是之前去世的也不放過,開棺戳屍無所不用其極,還讓仇家的兒子為自己趕馬。

在眾多馬夫裡有個叫閻職的人,他老婆很漂亮,於是齊懿公就把他老婆召進宮佔為己有,這還不算完,他總覺得這樣不夠盡興,於是走到哪裡都帶著這個女子,即便是在馬車上也不忘了幹苟且之事。

就這樣,閻職趕車,齊懿公就在車內和他的老婆偷腥,奇葩程度不言而喻。不過這也給齊懿公招來了殺身之禍。

圖片:坐馬車出行劇照

一次齊懿公和閻職的老婆在溫泉裡溫存,閻職在外面實在忍無可忍,於是帶著武器衝入其中把齊懿公活活打死了,齊懿公也算是罪有應得。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明,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相關焦點

  • 齊桓公一家有多奇葩?看看他的兄弟、姐妹、兒子都做了什麼
    齊桓公作為春秋戰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在管仲的輔佐下率先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幟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讓齊國成為霸主國,然而齊國的霸主地位卻不過是曇花一現,隨著齊桓公的去世而成為歷史,這雖然和其他諸侯國尤其是晉楚的強勢崛起有關係,但也有部分原因可以歸於齊桓公的這個奇葩家族。
  • 常說春秋霸主,那麼霸主是怎麼體現的呢?法律規定還是諸侯認同?
    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春秋時期怎麼成為霸主這件事,為了讓大家一眼看懂,分兩個步驟來解讀:霸主的形成;霸主的確立春秋諸侯如何進階為霸主齊桓公是春秋歷史上第一個霸主,想要成為霸主,必須滿足兩個條件:①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
  • 在春秋時代,這三位諸侯為何能當上「霸主」?
    關於「春秋五霸」,史上主要有兩種說法,但其中有「三霸」是共識。他們是誰呢?又是如何稱霸的呢?讓我們回到兩千多年前。 歷史上關於「春秋五霸」有多種說法,其中兩種說法最具代表性:一是據《史記索隱》記載的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一是據《荀子·王霸》記載的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 哪有什麼春秋五霸,看霸主的「行業標準」哪幾個不算
    所謂的春秋五霸,在齊桓公之前是根本不存在的事物,齊桓公之後的霸主也基本都在盡力效仿他的所作所為,因為他就是制定霸主「行業規範」的那個人。這一政策在當時周禮被灌輸到每一個人血液中的時代,我們大可不必用「陰謀論」去揣測它,與後來的什麼「挾天子以令諸侯」完全是兩碼事。第三那就是大會盟,作為霸主你不僅能組織起絕大多數諸侯國參與的會盟活動,而且能在會盟「選舉」中得到最多的票數,然後才有資格率領眾諸侯朝見天子。
  • 三套國寶級文物告訴你,誰才是春秋五霸中最貨真價實的霸主
    故天子決定親自前來接見你,犒賞三軍,特令臣先來報知。」周天子貴為天下共主,竟然肯親自前來與諸侯相會,這個面子可真是大了去了!就連齊桓公,也只是跟太子會面過,晉文公居然找了天子來開會,這是何等的尊寵和榮耀啊,齊桓公要是地下有知,恐怕也要嫉妒的從土裡面爬起來抱怨幾句。
  • 齊桓公的一家有多奇葩?
    齊桓公一家放在如今的話,勢必會成為各大頭條的常客,霸佔熱搜榜首位,吸引無數的吃瓜群眾前來圍觀,荒唐奇葩事那是一件又一件。首先說我們的主人公齊桓公。齊桓公拜管仲為相,勵精圖治,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中原霸主,妥妥的高富帥。
  • 齊桓公是如何稱霸的?厚植國力,尊王親鄰,聯眾擊強,鞏固諸夏
    其霸業,大致可從四個角度分析:安民、尊王、親鄰、攘夷。 《東周列國·春秋篇》齊桓公和管仲劇照 這一系列「尊王」的行為,使齊桓公獲得「侯伯」名號,可以代天子行使徵伐大權,成為名正言順的諸侯「霸主」
  • 如何成長為中原霸主?看一看春秋列國的爭雄之路就明白了
    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春秋時期是中國政治史上的一次重大變革,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由統一倒分裂,正所謂亂世出梟雄,在這個動亂時代,一些諸侯脫穎而出,號令天下,視為霸主。何為「霸主」?
  • 百集紀錄片《中國通史》第十二集:春秋爭霸(含解說詞)
    ,齊桓公成為春秋時代的第一位霸主,由此,春秋霸主政治開始登上歷史舞臺。然而,一代霸主最後的結局卻十分悽涼,管仲死後,齊桓公寵愛佞臣,以致於當他病重無法理政的時候,幾位佞臣肆意妄為,齊桓公的幾個兒子也為君位相互爭鬥,宮中空虛,一代霸業就此凋零。齊桓公是一位值得大書特書的人物,他所建立的春秋霸業對中國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在齊桓公的身後,由他興起的霸主政治已經成為春秋時期的主流,霸主紛爭依然依次上演。
  • 春秋五霸到底是指哪五個人?
    唐代成書的《史記索隱》,又把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合稱為五霸。我們今天就來說說《荀子》中的春秋五霸。齊桓公,姜子牙的後代,故而姓姜,氏呂,名小白。單聽名字,他似乎很是文弱,然而他卻是第一個在春秋戰國時期稱霸的人。齊桓公的為君之路輝煌而又艱辛。公子小白的兄長齊襄王在位時,齊國一片混亂。
  • 《中國通史》第12集:春秋爭霸
    但他沒有想到,自己的那下箭,只是射中了公子小白衣服上的帶鉤,公子小白大難不死,射過一劫,死裡逃生的公子小白依然日夜兼程,最終公子小白早一步趕回齊國。      公元前685年,公子小白即位,是為齊桓公。 掌握了主動權和話語權的齊桓公給魯人送書說,子糾是兄弟,我不忍心親手殺他,請魯國國君殺了他吧。管仲是我的仇人,我只有親手把他剁成肉醬才能甘心,成為一箭之仇因此而來。
  • 中國通史 | 第12集:春秋爭霸【視頻+詳文】
    但他沒有想到,自己的那下箭,只是射中了公子小白衣服上的帶鉤,公子小白大難不死,躲過一劫,死裡逃生的公子小白依然日夜兼程,最終公子小白早一步趕回齊國。      公元前685年,公子小白即位,是為齊桓公。 掌握了主動權和話語權的齊桓公給魯人送書說,子糾是兄弟,我不忍心親手殺他,請魯國國君殺了他吧。管仲是我的仇人,我只有親手把他剁成肉醬才能甘心,成為一箭之仇因此而來。
  • 敗家選手周幽王謝幕後,春秋五霸如何粉墨登場?
    五千年的中華文化故事中有非常多牛逼哄哄的大人物,今天我們就從西周末年開始,講講那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故事的最開始,應該是從兩千八百年前開始說起的,西周王朝經歷了兩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後,終於誕生了一位超級敗家子,他在歷史上創作了眾多奇葩的事情,乃至今天說起他都不得不再提一句——腦子有坑!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周幽王。
  • 趣讀 | 公基:春秋五霸的那些霸道故事
    不過,關於"春秋五霸"史上出現過多種說法,中學歷史教科書主要介紹兩種最具代表性的:《史記索隱》記錄的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荀子·王霸》記錄的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 被稱為奸雄鼻祖的春秋霸主:他開啟了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
    鄭莊公是鄭國君主,但他還有個更牛的身份——他從武公那裡繼承了大周卿士的身份。卿士相當於後世的丞相,既可執政,又可代表周天子徵伐諸侯,權力極大。但在莊公眼裡,鄭國國君的身份遠比卿士重要,卿士不過是給鄭國君主的身份服務罷了。與曹操的性質一樣,他作為卿士挾天子以令諸侯。
  • 「了解歷史那些事兒」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
    這時小白早已兼程趕回齊國,高傒立他為國君,是為桓公 他把國政分為三個部門,制訂三官制度。官吏有三宰。工業立三族,商業立三鄉,川澤業立三虞,山林業立三衡。郊外三十家為一邑,每邑設一司官。十邑為一卒,每卒設一卒師。十卒為一鄉,每鄉設一鄉師。三鄉為一縣,每縣設一縣師。十縣為一屬,每屬設大夫。全國共有五屬,設五大夫。每年初,由五屬大夫把屬內情況向齊桓公匯報,督察其功過。於是全國形成了統一的整體。
  • 晉獻公:春秋五霸中有三個是我親戚,我也想低調,可實力不允許啊
    他在位二十六年,使晉國由一個「其土又小,大國在側」的「偏侯」,一躍成為為雄踞中原的強國,為其子晉文公的霸業鋪平了道路。晉獻公欲吞併兩個鄰國虞和虢,但又不能同時向兩國開戰,以免兩國聯手,同時會給南方的楚國以可乘之機。晉獻公便向虞公(虞國國君)提出,將屈地產出的寶馬和美玉送給他,以求虞公能夠借道給他伐虢國。虞國大夫宮之奇勸諫虞公:「虢乃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其虞、虢之謂也」。
  • 創造霸業,又葬送了霸業:一代霸主齊桓公那些事兒
    作文要求考生通過齊桓公(即公子小白)、管仲、鮑叔牙的一則歷史故事,寫出自己的感觸。題目的原文是這樣的: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後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後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
  • 春秋戰國時期的40個典故,你知道幾個?
    此人在齊桓公繼位前曾侍從齊桓公的政敵,為與齊桓公爭奪王位,曾射過齊桓公一箭。但齊桓公上臺後,看重管仲的才於,不計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為相,實施改革,終於國富兵強。春秋時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諸侯王不再聽命於周王,一些強大的諸侯趁機發動兼併戰爭,強迫其他各國承認其霸主地位。管仲輔佐齊桓公打著「尊王攘夷」旗號,使齊國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
  • 全靠他千裡遠徵
    但我們知道,當時的周王室已經相當疲弱很,他沒有能力辦成這件大事兒。所以理所當然,歷史選擇了天下首任霸主齊桓公,代替周天子完成這項歷史使命。面對歷史的選擇,齊桓公毫無懼色的站了出來,仰天長嘯,振臂高呼,他決定遠徵千裡,獨入險境,力驅群狼,為諸夏除此大患,將「中國不絕若線」的危局徹底扭轉。這,也就是他稱霸天下大戰略的另外一半,攘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