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電影《八佰》在全國上映。人們有理由對這部電影充滿期待,歷史上的八百壯士,就上演了一部悲壯的真實大片:
一支中國孤軍,在日軍圍困中以寡敵眾、死守不退,日軍一波一波的瘋狂進攻,都被勇士們擊退。當日軍抵近企圖爆破守軍所在大樓時,一位身上綁滿手榴彈的中國士兵,毅然從樓上跳下,與敵人同歸於盡。
這是1937年慘烈的淞滬會戰中之細節。歷史細節,唯有放在歷史中觀察,才能讓人更加真實地理解。電影的熱映,註定讓這段歷史再次引起人們的注意,更會引發電影中的藝術表現與殘酷現實的爭議。
1937年10月,「八百壯士」在上海四行倉庫英勇抵抗日軍整整4天後吸引了國際社會的注意。
四行倉庫,一幢25米高的六層混凝土建築,位於蘇州河畔,屬閘北區,在上海租界的邊緣地帶。堅守四行倉庫表明蔣介石在國際視野面前展示中國的抗戰決心。
這是自盧溝橋事變以來,中日發生的第一次重大戰役中的一場特殊防禦戰。88師第524團第1營與日軍精銳第3師殊死戰鬥,中國營只有四百多人,為什麼後來會被稱作四行倉庫「八百壯士」?
硝煙中的四行倉庫
第88師由孫元良將軍指揮,孫元良向他的上級顧祝同提出抗議,這意味著88師會全軍覆沒,顧祝同最後經權衡,蔣介石同意第88師大部分人員撤退,只留524團第1營,謝晉元中校帶領524團第1營堅守四行倉庫。
一營官兵大多是來自湖北的新兵,當兵不到3個月,他們唯一的重型武器是4挺24式水冷馬克沁機槍。414名官兵奮力加固防禦工事,用沙袋堆起防彈牆,將鄰近的建築物燒毀,形成一個開放區域。
謝晉元當然知道自己兵力火力都嚴重不足,所以故意散布消息,將第1營標記為「第524團」,以迷惑日軍。
10月27日中午,雙方發生交火,日軍從倉庫西側發起進攻,守軍打死日軍7名,守軍只有2名士兵犧牲。10月28日,上海所有的媒體頭條,都報導四行倉庫守軍的英雄事跡。
四行倉庫外牆,密密麻麻的彈洞
第二天上午巡查防禦工事時,發現一支日軍部隊在1000米外活動,謝晉元拿起槍擊斃了一名日本士兵。下午,日軍佔領了倉庫西側的交通銀行大樓,切斷了倉庫的水電線路。
四行倉庫守軍的消息點燃了所有市民的愛國激情,上海商會和市民們送來了十幾卡車的物資,謝晉元還藉機請美國軍隊幫助轉運出去了10名傷員。
當天晚上,上海商會派女童子軍楊惠敏送來一面國旗,楊惠敏希望記錄所有士兵的名字,謝晉元遂從524團的名單中列了800個名字給她。
謝晉元團長、青天白日勳章
29日,一些外國人來勸說中國守軍投降,向蔣介石遞交了請願書。日本第3師的最高指揮官松井石根(南京大屠殺的劊子手),起先是同意倉庫守軍撤退時停火的,事到臨頭卻反悔。
謝晉元見日軍如此無恥,請示上級繼續守衛倉庫,與日軍戰鬥到底,但上峰未同意。11月1日午夜,謝晉元帶一營剩餘的376人成功撤退,又擊斃了200多名日本士兵。
四行倉庫始終未被日軍攻破,倉庫守軍最終奉命退入租界
在租界,中國官兵雖然被收繳了武器,仍堅持出操訓練
謝晉元帶領部隊與駐在英租界的第88師其他部隊會合後,英國人馬上沒收了他們的武器,限制他們的人身自由。一營士兵在沒有武器的情況下,依然保持軍隊作風,每天早晨升旗唱軍歌,而上海的市民也可以探望這群英雄。
謝晉元追悼會時,蔣親筆題字「浩氣長存」
這樣的拘禁生活長達4年,直到日本偷襲珍珠港,駐守上海的日軍馬上佔領了上海租界,並俘虜了這群中國士兵。他們被送到各地集中營關押,有少數士兵幸運地逃脫。而謝晉元被汪偽派出的殺手刺殺身亡,死後被追授少將軍銜。在送葬的當天,有21萬多市民前來弔唁。